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重生之温曦(穿越重生)——浠浠

时间:2018-01-21 16:20:14  作者:浠浠

  温曦闻言担忧道:“舟车劳顿了一日,殿下还是早些歇息吧,公文可以留到明日再处理。”“无事,方才已在马车上歇了一阵。”李玄昭微笑安抚温曦,用帐子隔开书桌和床,遮挡住幽幽烛光便伏台作案。温曦无奈看着李玄昭的身影,从架子上取出一件披肩披在李玄昭身上:“殿下,那您记得早些歇息,莫着凉。”李玄昭安抚地拍拍温曦的脑袋。
  温曦躺在简易的床架上,许是舟车劳顿,亦或方才饮用的汤药起了药效,温曦渐渐沉入梦乡中。模糊间,似乎有人躺在自己身旁,许是感受到那人身上的暖意,温曦禁不住钻入那人的怀中,一夜好眠。
  次日醒来,温曦未见李玄昭,看痕迹昨晚该是歇在此处,温曦微微放下心来。在侍仆的服侍下梳洗完毕,掀起帐子,书桌上并未见李玄昭,朝侍仆疑惑道:“殿下去了何处?”“回少爷,大皇子殿下在议事帐篷处。”温曦点点头,尽管想前去,可思及自己的状况还是决定安静留在此处,莫胡乱前去添扰。“今日雨势如何?”“还是如同昨日那般。”温曦掀起帐篷,“哗哗”雨声依旧,雨滴落在前方泥泞凹坑处,溅起阵阵水花。温曦忧虑地看着这雨势,现如今已过去七日,上天何时才能放晴?
  如此又过了两日,即便当时迁至高地时官府和个人皆备了不少粮食,可在要供应全城食用了三日后亦是强弩之末,幸得李玄昭和范柯已预见此番情形,搬迁当日便已派人向宜州邻近的州县求援,官府亦动用赋税采购,终于在第四日清晨将粮食运至高地,暂缓粮食不足之忧。这日午时,温曦和李玄昭正用膳之际忽闻侍仆来报安文江和林峰两人归来求见,李玄昭吩咐应见。
  温曦欣喜看向帐篷入口处,安文江和林峰两人进来后脱下湿淋淋的雨披,两人的模样比平日狼狈许多。“安大哥,林大哥,你们可有用过午膳?”“哪能呢,一早便从县乡下赶回来。”两人接过侍仆递上的手巾,将□□在外的被雨水淋湿的皮肤一一擦净。走到饭桌旁坐下,侍仆早已配好两份碗筷,桌上的菜已多添了几道。
  “如何?”李玄昭沉声问道。“殿下放心,我和林峰一一将各县乡巡视,农田因沟渠开挖得当,且分水口分流了许多河水,农田排水状况目前良好,乡下除却个别老旧房屋坍塌外,农户并无太大损失。只是并未料到,城区的状况竟比各县乡严重许多。”林峰蹙眉道:“宜州城区是老城区,且多年未曾做过修整,易排水不畅引起内涝。往年的降雨量还在城区可承受范围内,今年异常,一时承受不住倒把问题显了出来。”
  “砀山如何?”温曦在一旁关切道。“砀山你就莫担忧了,我去那里查看时可好着呢。”安文江笑看温曦一眼。温曦放下心来,虽晓得历年砀山均是宜州四县十二乡受灾影响最小的区域,可看到今年这异常的降雨量,还是禁不住担心。
  “待这场雨过后,林峰你再协同范柯一起重新修整宜州的排水系统。”现如今的情形委实给宜州的百姓带来许多困难,况且,整个州范围内的其他县乡区均无事,反倒州城里的百姓被雨水逼至郊外高地,州府衙门这般失职,待雨势退去,除却要重新修整城区,还要好好修整官府那帮干拿俸禄之人!
  约莫有十日之余,一直徘徊在宜州上空的沉云终于开始消散,雨势渐小,云层间亦透出缕缕光芒,宜州百姓按耐着心中的喜悦之情,期待雨完全停之日。竖日清晨,云开雨住,一直将他们围困的水势有了退散的迹象,午时之际,众人可走下高地。多日不见的阳光普照大地,宜州城区的百姓高兴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回城区,此时城区内依旧有积水,但只要稍作处理便无甚大碍。被围困多日的百姓个个志高意满,纷纷回到自己家中卖力清理雨水退去留下的狼藉。
  温曦跟随李玄昭等人回了安府,温翰则宿在他相熟的学子府上,待城区一切恢复正常后两人先后回了一趟温府,约莫有七日之余收到书院的复课通知,便一同回书院入学。宜州百姓终是度过了这一场天灾。
  

  ☆、第三十二章

  待水势完全退散后,李玄昭和安文江等人一一探访了各县乡的农田,除却低洼处的农田被淹无法复苏外,其他农田经排涝后均能复苏,农户皆道所幸雨势停的及时,若是再多下几日,即便是神农再世亦无望。
  将农田巡视完毕后,李玄昭等人来到重点河段处探察分水口情况,红水河水位先已降回正常位置,水流流速平缓许多,被湍急流水冲刷了许多时日的分水口大致完好,两岸的堤坝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均需先行修复。
  看到分水口并未受到太过的损坏,安文江着实是松了口气,除却证明林峰设计的正确、可靠性外,至少能平缓身旁这位殿下因宜州城区内涝带起的怒气,为着这事,近日来有不少宜州官府的人受到惩戒,直接相关者甚至遭革职,范柯亦受到警告,官府众人均一副战战兢兢的姿态,对李玄昭安排下是事宜无不竭尽所能倾力完成,唯恐祸及自身。一时间,整个宜州官府的办事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待农田的事宜处理妥当后,范柯重新召集新丁前来继续修整河道,后续的两项工程亦排上日程。自那次十多日的连续降雨后,宜州仍有过多次降雨,最长两日有余,最短不过片刻,类似的水患未曾再出现过,这作美的天公让众人松了口气。
  且说温曦重回宜州书院入学,专心准备会试。左臂的伤口正慢慢愈合,那日包扎换药的人每隔一段时日都会带着重新配好的药剂前来,经过询问温曦知晓那人是李玄昭身边的人,名曰白苏,专擅各种疑难病症。复学后的温曦即便是休课亦极少出书院,关于李玄昭的诸般事宜均是经由白苏知晓,知晓分水口并无大碍,另外的两项后续工程亦逐步进行时,温曦着实为李玄昭等人高兴,累日的心血并未白费。
  白驹过隙,中秋将至,夫子在课上提醒众学子中秋过后即可启程前往明都,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均在十月举行,会试地点在明都贡院,共分三场,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从今日起书院正式停课,众学子可以留在书院继续自习,亦可回到家中准备前往明都的事宜。从宜州前往明都,多则两月有余,少则约莫一个半月,诸位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依往年学子的经历,中秋过后走水路前往亦能按时到达。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众学子听闻夫子一席话,或忧虑或欣喜,纷纷回到各自房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毕竟此时距离中秋亦不剩几日,还是早些做准备的好。温曦坐船回到温府,杜氏早已在院落内等候。自书院重新复课后杜氏鲜少能与温曦相见,好不容易盼来中秋,却不想仅相处几日后处温曦就要离开宜州前去明都,中秋一别,恐要来年春方能相聚。
  思及此,杜氏不免伤怀,细细瞧着温曦感叹道:“今年你的生辰娘亲不能陪同你一起过了。”温曦的生辰是隆冬的腊月十八,宜州每年的冬雪鲜少成气候,偏偏温曦出生那日未央花漫天,皑皑白雪在初阳的照耀下泛着莹莹光泽,杜氏瞧着欣喜,定了个“曦”字,呼应着那番情致。一切仿若昨日,转瞬间曾经的小婴儿即将离家远游。
  “母亲,孩儿都多大了还过生辰。”温曦为杜氏捶背舒缓筋骨笑道。“这生辰无论大的小的都过!”杜氏佯装嗔怪道。“独自出门在外,千万仔细,身外之物莫要轻易示人,即便丢失亦无妨,休书一封娘亲即给你捎去,莫要强行争执,护住自身要紧。”“娘亲放心吧,来年春定回您一个平平安安的温曦。”纵是不舍,依旧要佯装坚强,只有自己努力强大方能护住自己想要护住的人。
  因顾虑时日,杜氏并未强求温曦陪同自己过中秋,中秋当日亦是温曦临行之日,杜氏替他将银钱细软、衣帽服饰一一收拾妥当,还提前送了温曦今年的生辰礼——一枚玛瑙饰物,温曦将其挂在脖颈处,笑着阻止杜氏前往码头相送的意图,和侍仆一同前往砀山码头离去。
  途径宜州,温曦下船前往安府,与要好的学子约定十六号在宜州码头出发,会提前一日过来是打算同李玄昭等人道别。行至安府门前,安府管家笑着将温曦引领至堂内,这节庆日安府来了许多拜访道贺的人,厅内亦聚了三三两两的人在闲聊,安文江和林峰正在其中,并未见李玄昭身影。
  “安大哥,林大哥!”温曦笑着同安文江林峰两人打招呼。“温小曦来啦,听闻宜州书院已停课,你何时准备出发前往明都?”“明日便与学友一同前往。”“明日?这时间掐的倒是挺紧,那今日可是前来道别?”“正是。却不料安大哥正在会客。”“无妨,既是明日才出发,那今日便宿在这,今晚我们也好好好给你饯别。”“好。”
  温曦笑着相应,环顾四周,正要开口询问,安文江便笑着凑近他低声道:“殿下不在此处,你若要寻他,可自行前往蓼风院。”温曦微红着面颊点头,谦和地与众人道别离去。勿需安府侍仆带领,温曦独自穿过几处门庭行至蓼风院,踏上海棠小径,远远便见着李玄昭正在棠亭处与范柯攀谈。
  听到身旁侍仆的通报,李玄昭转头看向亭外的温曦,出言道:“过来。”闻言,温曦步入亭内,施礼道:“学生拜见殿下,范太守!”瞧见来人是温曦,范柯似是要笑出褶子般招呼道:“不想竟是温侄子,来尝尝这新出炉的月饼。”城西高地那几日两人近乎同吃同睡的举止,让范柯惊叹李玄昭和温曦的关系竟不知何时这般熟络亲近,暗自悔恨自己发现的这般迟缓。若是早日发现,亦可从温曦这处多套些近乎。
  

  ☆、第三十三章

  温曦应声坐下,拿起切好的月饼尝了一口,绵软的面皮,软糯的莲蓉嵌层,内里是特制的蛋黄,温曦微笑称赞。“温侄子即是喜欢,等会我便让侍仆装几盒好让你随身带在明都路上吃。”言罢,范柯即可欲招呼侍仆前来,温曦赶忙阻止道:“多谢范大人美意,只是今日临行前家中母亲已备至好些个在包袱中,太多学生反而无福消受,范大人勿需再费心。”
  看着温曦坚定的回绝之意,范柯心下遗憾:“家中母亲的心意自是好,这月饼乃烘烤之物,确实不宜多吃。”转而关切道:“温侄子计划何日前往明都参加会试?”“明日与同窗一同前往。”“那我便提前预祝温侄子来年金榜题名,荣归宜州。”“学生谢大人吉言。”
  范柯借此又传授了些应试经验与温曦,并关切温曦抵达明都后的落脚之处,道他在明都有一好友,他可修书一封让明都的好友给温曦安排一院子。温曦婉言相聚,言明自己同去的同窗已安排好住处,届时自己可以与其一同居住,多谢大人美意。范柯笑着摆手道:“已有安排自是极好,若是有何处不妥帖之处,温侄子可前往我那好友处。”温曦微笑不语。范柯又多言几句,观之李玄昭神色,加之在温曦来之前已将公事谈妥,便恭敬与李玄昭告辞,温曦起身道别,与侍仆一同离开蓼风院。
  目送范柯离去后,温曦回身坐下,未曾前来之时心中仿佛攒着许多话,如今面对着少年,却不知该从何处说起,一时间竟是两厢沉默。“殿下……”温曦抬眸看向李玄昭正欲出言,却被李玄昭先了一步,“明日何时?”少年平静的嗓音轻轻地划过温曦的心头,“约莫辰时。”“行李可备齐了?”“临行前已备至好。”“等会你顺带上些白苏配制的伤药,以备不时之需。”“好。”
  看着面前清秀的少年,黑亮的瞳仁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心有所向并倾力前行之人方有的神采。“到了明都后,切莫亲近谢太师和安尚书一派之人。”尽管此时他身在宜州,如今朝中局势如何他却一一知晓,让温曦勿亲近朝中任何一派别是担忧他不明这一池浑水,背地遭受有心之人设局。这三年间他无召不可出宜州,暗下亦有谢太师一派的人在监视,处理宜州事务时倍感掣肘,不想那人藏的极深,不漏一丝马脚,十日汛灾之时方让他察觉点滴,如今影卫队正着力暗查,着实是个心头之患。如今温曦独自前往明都,委实让他放心不下。
  “温曦晓得。”他感谢李玄昭的忠告,亦明白他的顾虑和母亲的如出一辙,这历朝历代的党派之争素来是至死方休,除却李玄昭,他并不愿与朝中权贵有牵扯,若是有幸得一官半职,他只愿留守一方水土,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夜幕降临,旷远的天幕中央悬挂一轮明亮的圆月,常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棠亭内,李玄昭四人正对月共饮,为温曦即将的远游践行。安文江和林峰实意表达对温曦的祝福,温曦微笑一一回谢。顾虑到温曦,四人并未闲聊太久,相约待温曦荣归之日再不醉不归,至戌时中旬便散去。温曦在翠语轩内看着李玄昭等人派人送来的各种物品,既无奈又真心感谢,待来年春回处,再聚首。
  竖日,温曦和侍仆一同按着约定的时辰抵达宜州码头,同行的学子名曰冯庭,乃当日温曦相救使其免于遭受院墙坍塌之难的人,听闻温曦并不打算与温翰同行,便欣喜前来相邀温曦一同组队,温曦欣然应允。码头前,温曦拜别李玄昭等人后上船离去。
  出宜州的船均是大船,货物往来是此类船出船的主要目的,上层亦可载人,每逢会试时年,舱位供不应求,所幸冯庭府上与船上管事相熟,方提前订了两个舱位。起锚、扬帆,大船顺着江流远处。前方是未知的行程,少年带着或欣喜、或忐忑、或不安的心情,驶向此刻心下预定的未来。
  行船多日,大部分时间均是在船上,只有遇到某个既定的码头船方驶近靠岸卸货,短则半日,多则一两日。若是半日,温曦则与冯庭在码头附近的街市随意逛逛,若是有一两日之久,两人则上岸游览停靠的州城,若是当日天色晚来不及回到船上,便在当地寻一落脚之处。如此,两人倒是借机体味了一番沿岸州城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
  这日亦是船靠岸之日,询问船上管事知晓船后日方起锚时,温曦和冯庭协同侍仆一起下船,寻思能好好探访一番这陌生的州城。这日他们停靠的州城名曰陵州,临海而立,盛产各式海产品,吸引各地客商前来购置。未靠岸时就闻船上老道的水手言及陵州的各座名山,陵州由来已久,是当朝诸多流派的发源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明王朝的四大名山之一——岱宗山即在陵州近郊,本朝明开宗——李玄昭的始祖开朝之时曾亲登岱宗山封禅,奠定了岱宗山万岱之宗的地位。
  温曦自是要登山一观,而冯庭与他不谋而合,借着契机游览一番这一代名山。两人下船后经当地人指点,雇了辆马车前往岱宗山。陵州州境东西一百四十里,南北三百一十里,岱宗山位于陵州城东偏南之处,从码头处坐马车前往约莫两个时辰,待马车抵达岱宗山山脚处时黄昏已至,如此时辰实在是不易上山,付了车马钱后他们在山脚下的镇子寻了个客栈落脚,打算明日晨时再登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