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分出三分之一,楚淮青将其推在了两关要口,道:“我选择镇守,同样按兵不动。”
秦策在纸张中写下计策,扣在一旁。
很快设想出了那个人的处地与决策,楚淮青又将其余两拨分出,一处在守卫薄弱的城门口,一处在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地方,秦策的视线掠过那些棋子,施施然笑道:“我没想到先生会守在这。”
纸张揭开,秦策要潜入的地方果然就是楚淮青设计的第三个镇守点。
“先生没有率先出击,我很意外。”秦策一边眉梢轻挑,调笑道,“难不成先生不想得到我的这座城?”
“不会有人嫌弃自己的领土过多,但现在显然不是一个好时机。”楚淮青写完之后,将纸张扣在一边,朝上的一面标着偌大的‘三年’字样,行云流水,圆转流畅。
秦策没有将兵收回,而是悄悄再送来一堆,视线余光随时注意着楚淮青兵线的动静:“先生可愿告诉我理由?”
“其一,边关城与胡虏相临,战事不定,若要守住边关城,便需要极为强劲的武力,否则一旦失陷,于国事上是镇守不力,与世人眼中是丧家之犬,是极丢名誉的事,淮安虽然地处富裕,却没有那么多兵力,所以抢占边关城,弊大于利。”
楚淮青捞起拖曳的袖子,分出一些士兵去训练,其余继续镇守:“其二,群臣们做惯了臣子,除了一些眼光长远毒辣的人会开始着手准备以外,大多数还是会安安分分地遵命行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虽有意向,却宁愿等到大家都按捺不住的那一天。”
“所以说,即使我也有这种意向,但同样不能率先行动?”
“不。”楚淮青摇了摇头,“殿下是不一样的。”
秦策思虑一会,问道:“为何?”
“殿下身负要职,由当今圣上御笔亲赐,若我不将这城池交予殿下,那便是违抗圣旨,成了这不折不扣的‘第一人’。为了不引火上身,我必将这城池交予殿下。”
“就这么简单?”秦策敏感道,“先生不会甘心吧。”
“这是当然。”楚淮青笑了笑,“淮安城里没有兵营,更不是战场,平日里处理的是家常事,靠的是百姓是否信服于你,我既然能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变为淮安城的主人,那我定是淮安城内百姓中呼吁最高的,是时我只用装病在床,再放出风声是心郁所致,暗地里做些挑拨离间的伎俩,百姓与手底下的人自会为我‘讨回公道’。”
部署图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策紧锁着眉头,边思考对策,边问道:“先生说的可是淮安知县周怀民?”
“正是。”
秦策没有直接言明,但楚淮青能轻易分辨出他的弦外之音:“传言他确实是位大好人。”
楚淮青笑道:“按照外人的角度而言,确实如此。”
两人继续你来我往地争夺。
过了一会,动作的手终是慢慢停了下来,而秦策的手也悬停在了那些小兵上,纹丝不动,对上楚淮青温润的视线,他未带隔阂地坦白道:“我找不到可以攻进去的办法……不,应该说我找不到可以攻进去,却又不会引人非议的办法。是先生胜了。”
“我并未让殿下损失什么,这局最多算作平局。”楚淮青将小棋子收回,纸张也同样收起,随手放在一边,拱手道,“殿下承让了。”
楚淮青与人交战后,无论输赢都会多少谦让一句,秦策不置可否:“先生是否看出我想迁兵淮安的打算?”
“是。”
“先生是否也知道如果我这么迁兵淮安,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楚淮青这次顿了一下:“是。”
秦策不再询问,内心小人却在使劲地鼓着掌,不过一贯的淡然做了强效伪装,让楚淮青看不出秦策是什么想法,半响后,秦策问道:“那我是否要暂时放下淮安?”
“殿下不必放下。”楚淮青道,“周怀民再怎么不乐意,淮安到底是在名义上属于殿下,殿下虽不能在实质上拥有它,却能用名义来获取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秦策算是一点就透,看向前方,仿佛周怀民就在眼前,用一种极其公正严明的语气说:“那日大军倾巢,虽得手,奈何敌我悬殊,留有一半敌人,边关城内贫瘠,现如今胡虏卷土重来,士兵无衣可穿,无精米可食,实属危急…….望淮安增派兵马支援,如若不便,几车粮草,百卷布革,应属分内之事。”
楚淮青全程听下来,默看了秦策一会,突然微侧身,拿手捂住自己上扬的嘴角。
“先生是笑了?”秦策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探身。
“没有。”楚淮青迅速恢复过来,话音轻抖,眉眼微弯,“只是觉得殿下颇为无赖了些。”
秦策目光明亮无辜。
不知为何,心情突然愉悦了许多,楚淮青道:“淮安与我们相临,关系还是莫要搞僵了好,我的建议是与他们早先结盟,周怀民最看重的是利益,在啃下我们这块老肉之前,他是不会拒绝的。”
“那东西不找他们要了?”
“当然要。”楚淮青认真脸,“这是两码事。”
秦策忍住自己伸手去捏的冲动,妄图用三字经来麻木自己,好不容易将心神平静,便听到楚淮青道:“柳成恭他们,殿下打算怎么处置?”
“关押在了地牢中,如何处理还未想过。”秦策道,“先生怎么看?”
“将柳成恭和王将领押送回京,供皇上决策,罢免刘县令,将剩余的官兵归为士兵,再设三四个巡逻队,绕在边关城的几条主道每日巡逻。”
“虽然没听过,但似乎可以试试。”
两人闲聊了一会,又静待了一会,秦策笑问道:“先生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过几日回京,望殿下好好保重自己。”
秦策负在身后的手微紧:“先生不与我一起去了吗?”
“这次不去了。”大概是心理感觉作祟,看着秦策浑黑的双眼,楚淮青竟有些负疚,“属下还有一些事要办。”
“什么事?”
“不能说。”
秦策注视着他,眼神黯淡下来。
“…..是为了给殿下一个惊喜。”差点就全数吐露,楚淮青强迫自己刹住了脚,轻声道,“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况且若是现在说出来了,那便不算是惊喜了。”
“先生体贴。”秦策的气息有种微妙的变化,仿佛瞬间就从奄奄一息变得生龙活虎了起来,“学生先行谢过先生。”
楚淮青轻咳一声:“那.....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本草堂了。”
“先生慢走。”
“殿下早些休息。”
目送着楚淮青离开的背影,秦策突然喊了一声:“楚大夫,关于你说的那个惊喜,我会期待的!”
正在行走的书生似乎一个踉跄,随后加快了脚步。
秦策一笑,转眼看向放在桌上的那些纸张,某种意念驱使着他,让他将写有楚淮青计策的纸张都翻了出来。
纸张很多,但找准先生的笔迹,对一直想要效仿楚淮青笔记的秦策来说,从来不是难事。
‘三年’字样的纸张被压第五个,秦策将它翻开,稍微看了一眼后,整个人如石化般愣住。
纸上写的东西,依旧没有进攻方面。
却是对于他尚未出手、藏于心中,妄图以长远实施的计策,做到了面面俱到的维护。
好半会后,秦策将纸张贴身收下,轻笑着。
“不愧是我家先生。”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完了,太困了唔,明天捉虫,晚安么啾w
第三十八章
以免显得刻意,请求淮安支援的消息在秦策受封后第三日传出。
彼时淮安还未受灾害侵扰,存粮颇多,据传递消息的使者告知,周怀民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便十分爽快地答应了,第二日就极其效率地备好了秦策需要的东西,甚至还派遣了一个小队来专门护送,只是临走时对着使者笑了笑,让他带了一句礼尚往来、投桃报李之类的话,让楚淮青有些哭笑不得。
使者带话的时候,秦策就站在旁边:“这人倒是不肯吃亏。”他是昌州牧,而周怀民只是个小县令,却有魄力让他欠下这个人情。
楚淮青看得很开,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若他肯吃亏,或许我们就得换一个盟友了。”
“也是。”秦策道。
吩咐侍从将粮草送去粮仓,亢长的一条街,三辆粮车占据了大半的街道,车轱辘转得缓慢,将重物压载地面的‘嘎吱’声远远传开,引得边关城的百姓都忍不住探头张望——楚淮青没有让他们特意避着,因为这本身就是要袒.露给别人看的。
秦策注视着车队,又将视线余光瞄上了楚淮青:“先生是不是在计划着什么?”
楚淮青站立着,表情如常,却是一声不吭了好半会,才看向秦策,眼神清明:“殿下为何会这么问?”
虽说楚淮青在秦策心中一向是淡然睿雅、深明大义的形象,但他也留了一处偏角来记忆楚淮青无意中的小习惯。在他看来,楚淮青不愿欠人情,尤其是外人的人情,亦不愿吃亏,尤其是吃外人的亏,而周怀民这一句话,将两样都占齐了,没道理楚淮青会乖乖认下,所以才提出这样的疑问。
现在见楚淮青一脸坦然,秦策反倒不好将自己的怀疑说出口,笑道:“只是先生刚才在深思着什么,我便随口提起罢了。”
“原来如此。”楚淮青点了点头,将微颤的嘴角压下,露出无懈可击的笑容,“方才在想些琐事,没什么要紧的。”
楚淮青这么说,秦策心中的怪异反而更重,疑问脱口:“真的?”
“……”楚淮青的视线闪烁了一下,面色如常地问道,“对于如何在几日内击退剩余的胡虏人,殿下可有对策?属下这里有一计……”
秦策试探道:“先生果然是在想什么我不能知晓的事?”
“……没有。”
“没有吗?”
“没有。”回答很快。
秦策登时变得面无表情起来,一双墨黑的眼眸精准地锁住了楚淮青,楚淮青淡然以对,只是保持着没几息时间就眨一下眼的状态。
一下、两下、三下…….
既不满先生的隐瞒,又被先生心虚的模样牢牢吸引,在被内心汹涌澎湃的波涛覆灭之前,秦策尽量平静地将目光转移:“先生说没有,那便没有罢…….先生方才提到的计策是什么?”
不用想都知道秦策是看出了什么,楚淮青应声回答,将突然腾升的失落以及些别的情绪内敛。
“哈哈哈哈……”
楚淮青嘴角一抽:“有必要笑成这样吗…..”
“这是当然。”谢富完全没给面子,单手捂着肚子笑得畅快:“面对凶恶之徒你敢竖眉冷对,面对在你面前温顺如绵羊的人,你却怕到如此地步,我的好淮青,纵观我所知的人中,也就你这么有趣了。”
楚淮青木着脸强调:“他是殿下,我是下臣,这是我们需要铭记的尊卑礼仪。”
“是,是,哈哈哈……”
楚淮青:“……”
还记得给脸薄的好友留几分面子,谢富消停了下来,问道:“不过你也是,不就是旱灾快来了吗,何必对殿下遮遮掩掩的,还怕他不信你?”
“殿下会信我的话,但他不信怪力乱神之人。”楚淮青放出一声轻叹,“皇上册封州牧一事我也算出尽了风头,现在边关城都是关于我的风言风语,若我这时再说出什么尚未发生却即将发生的大事,不就落实了这‘神算’的名号?”
谢富一边眉梢上挑:“当个神算子也没什么不好,闲时还能摆摊赚些小钱,况且,你又如何知道殿下不信怪力乱神之人?要知道你神算的名号还是他放出来的。”
“……殿下放出来的?”
“不然谁能在他的管辖范围里将有关你的消息传开?”
楚淮青一扶额头:“殿下真是。”
“他也在意你的名声。”谢富抿了口酒水。
楚淮青看了看他,冷不丁问道:“主意是你提的?”
谢富一顿,离开的杯口又撤回来,继续抿。
“谢富。”看待真凶的视线。
“只是小小的提议。”谢富扮着委屈脸,“我怎知道你反应会这么大。”
楚淮青只得作罢,看谢富拎着酒坛的手变得轻巧,又去拿出一坛来:“你啊。”
刚好倒完这一杯便空了酒坛,谢富笑眼接过,又纳闷道:“所以说,为何你会笃定殿下的想法,也是算出来的?”
“没…..”楚淮青诡异地沉默着,幽幽说道,“我只是亲眼见过。”
后世秦策权高位重,不少奇人异士前来投奔,其中就有一个自称神算的人。
当时筛选人才的考官是他与谢富,谢富让他对神算提一个问题,他那时对主公心猿意马,却苦于世俗和主公的看法不敢坦白,便抱着期盼的心思,向神算问了自己日后的姻缘。
不巧的是主公刚好到来,听到了神算‘注悲’的释解,刹那间眼神就变了,近处的侍卫甚至都退了好几步,本能地做出弱小动物在面对强敌时的防卫姿势。
神算也被秦策的气场压得不敢抬头,楚淮青仿佛能看见他脸颊滑落的豆大汗珠,随后秦策注视着那位神算,淡淡地问了与他类似的问题,没有直接求姻缘,而是问日后能不能与喜欢的人在一起。
26/84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