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红楼同人)——雾隐失落天wq

时间:2018-02-04 10:01:07  作者:雾隐失落天wq
  在当权者不昏庸无道的情况下,整个大庆会越来越好,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可是总归开头了不是。现在牛羊只是惠及部分地方,以后惠及的范围只会越来越广。
  等此间事情告一段落,皇帝就催着九王爷回京一趟,想要给他选个家世好、样貌佳、性情好的王妃,可惜被九王爷以初次与北牧合作,不能确定北牧是否会撕毁协议、反咬一口,还是在边关再待一年,等稳定下来再谈回京的事。
  皇帝是遗憾不已,又不忍心以帝王身份逼迫亲弟弟,毕竟皇弟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大庆好,作为实际的受益者还能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只好随着九王爷的意思。
  京城,迎春迎来了周岁。虽然是个庶女,可是身为荣国公唯一的女儿,身份还是很贵重的,尤其现在贾赦还是御前的红人。洗三满月时赶上贾赦刚到异世,又牵扯张氏去世没多久,就没办。周岁怎么滴也得大办一下,告诉别人荣国府有这样一位小小姐。
  贾赦利用职务之便跟皇帝求一位想出宫荣养的嬷嬷,自己毕竟是个男的,有很多地方照顾不到,又没有亲近的女性长辈教导,等迎春将来年纪大点就更不方便。至于贾母压根就不在贾赦的考虑范围之内,书中贾母但凡多关注迎春一眼,也不会落得那样的境地。
  又担心自己疏忽一不小心又成了书中那面团似的人儿,虽然自己不会把她嫁给中山狼孙绍祖,可是女子立不起来,嫁给再好的人都可能会受欺负,有个靠谱的嬷嬷从小教导着,再怎么也比书中强吧。
  皇帝最近对于贾赦的印象是越发的好,再加封就太过打眼,荣国公本来就是超品,再封难不成再来个异性王不成,皇帝正找机会准备干掉那四个异性王呢,不可能再给自己找麻烦,再添一王。
  是以又一次提前结束政务的皇帝,听说贾赦想给自家女儿求个教养嬷嬷,这种小事自然是无不应允,还特意交代德全一定要挑好的。最后直接给了两个,一个曾经伺候过贵太妃,一个伺候过公主。
  分别是李嬷嬷和孙嬷嬷,两位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之前就认识关系还不错,得知还能在一个府里,有人陪着自然是欢喜不已。两人一个礼仪规矩特别好,一个是管家理事的能手,是以分工明确,直接商量好一个专心教养小主子,一个负责小主子身边的各项事务,等小主子大了再教导管家理事的本事。
  这两位嬷嬷一进府就被贾赦安排着接手了迎春的一切事物,至于奶娘已经被贾赦打发走,念在这一年伺候的还算尽心,临走时赏赐了不少金银,那奶娘自是千恩万谢。
  迎春这次周岁宴就是由那位管家能手孙嬷嬷一手操办的,贾赦平日里只需要管好大房,大房人口又简单,并没有特意提拔一个管事婆子来料理家事,反正各个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上头还有贾忠盯着,足够正常运转。
  这次一下来了两个嬷嬷,迎春还是个小人儿,身边能有多少事儿,贾赦本着是人才就不能浪费的原则,准备将大房的一应事务一并交给孙嬷嬷协理,这样至少逢年过节年礼之类的就有妥帖人儿操心。
  当然这些只会在孙嬷嬷操办完周岁宴之后再放权给她,毕竟人刚入府,不露一手怎么能震慑住府里的老人,一开始就放大权,孙嬷嬷反而难做人。
  迎春现在已经能扶着人稍微走两步了,圆圆的包子脸,水润的大眼睛,长长弯弯的睫毛,粉嘟嘟的小嘴巴,也不再动不动就哭闹,端的是玉雪可爱,贾赦更添了几分喜爱,要么说小孩子都是天生的萌物呢,生生能将一个大老爷们萌成一滩水。
  整个院子里最热闹的就是迎春那里,大丫鬟、小丫鬟都爱逗着这位小小姐玩儿。
  得知荣国府的正经小姐要办周岁宴了,以前约过贾赦的人都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没办法实在是贾国公太宅,除了每日上朝等闲是不出门的,无论你怎样约都约不出来,能借着这次周岁宴拉近点关系也是好的。
  等到了正日子,可谓是宾客盈门、车水马龙,比起之前贾宝玉的满月宴有过之而无不及,贾母和王夫人一致认为一个丫头片子还是个庶女,哪里受的起这样高规格的周岁宴,竟然敢超过宝玉,心里直接对迎春不喜起来。
  说实话迎春即便是庶出也要比你五品工部员外郎的女儿、儿子贵重,不要觉得占据了荣禧堂就是这荣国府的主人了。
  抓周的时候是贾赦亲自抱着的,没有意外小丫头直接抓了本棋谱,然后就露着两颗小门牙笑的欢实。看来这小丫头真是天生爱棋,以后得留心多找些棋谱来满足小丫头的喜好。
  承受了一番众人不要钱的夸赞,贾赦心情大好,等迎春被送回去,难得的与在场的宾客喝起酒来应酬起来。贾政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一直跟在贾赦身边想要借机跟宾客攀攀交情,面上二人倒是兄友弟恭的做派。
  贾赦也不在意便宜弟弟跟着,就他那迂腐的性子,真能攀上一两个也算他的本事。说实话要是贾政但凡能稍微拎的清一点,贾赦也不介意拉拔他一把。
  书中的贾政最大的诟病就是窃居正房,不敬长兄,其他的就是性格及能力上的不足,太过迂腐端方,他本人是想上进的,想振兴荣国府,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通俗物,只会做甩手掌柜,至于真正的贾赦比贾政还不如,可不就让后院的女人威风起来,关键是这群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对于一个只会看书著棋,整日同一众没甚才能的清客闲聊的人,贾赦不介意养着他,他并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人,当然前提是别出什么幺蛾子。关于窃居正房这一点,那是原主最在意的事儿,现在的贾赦根本不在意。
  确实,跟着贾赦应酬的贾政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跟大哥的差距,以前父亲母亲只会以自己为荣,与大哥处处作比较都是强上不少,久而久之自己也有了这样的错觉,大哥确实不行,父亲寄予的振兴荣国府的重任只能自己来扛。
  自己唯一不如大哥的就是出生的晚些,因着这些总是自我催眠住在正房没什么不妥的,更何况这是母亲的意愿。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自己有多少本事心里也明白了,渐渐有些心灰意懒、不知进取,只是私以为自己再不行还是要强过大哥的。
  可是今天的现实给了致命的一击,不知从何时起大哥就变得慢慢耀眼起来,从一等将军到荣国公。眼前每一个自己想巴结交往的对象都跟大哥言笑晏晏,言语间对大哥的推崇想忽略都不行。看看自己舔着脸跟着大哥这么久了,没有一个人哪怕分一丝注意到自己身上。
  甚至隐隐觉得有些许嘲讽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嘲讽自己自不量力,嘲讽自己不敬嫡兄,嘲讽自己不尊礼教。贾政的脑子一时间很混乱,他觉得自己需要找个地方好好静静,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一直在考虑贾政这个人物赋予什么形象,是一黑到底,还是给他个挽救的机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这章的思路走
 
  ☆、改变
 
  宴会还没结束,贾政就借口不胜酒力离了席,那背影跌跌撞撞颇有些狼狈之态。对于贾政的离席除了贾赦并没有人过多关注。哟,傻弟弟这是自尊心受挫忍不下去了,贾赦还能如是调侃般地想着。
  贾政挥退了一路上想要上前伺候的人,到了书房就把自己关起来,不准任何人打扰,这一关就是一天一夜。下边的人一开始以为政老爷只是想醒醒酒,可是去传晚膳时被贾政一声怒吼:“出去!”吓得小厮战战兢兢,只好守在书房外边以便随时召唤。
  可是一夜过去,现在连早膳都结束了,书房还是没有动静,小心地喊了两声“二老爷”,里边也没人应答,小厮以为政老爷出了什么事,大着胆子敲门,敲了半天差点要破门而入时,又被一声沙哑疲惫的声音喝止:“滚!”
  这下小厮是待不住了,害怕二老爷真的出事,追究起来自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毕竟这都两顿没用饭了,看情形中午能不能出来还悬的很。小厮一路狂奔到后院,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拉着守门的婆子,“快,快去禀告老祖宗,二老爷从昨天开始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到现在还滴水未进。”
  婆子一听那还得了,都知道二老爷在贾母心中的重要性,脚步不停,边跑边喊:“老祖宗不好啦,二老爷绝食啦。”大妈你很会加戏嘛,这话儿转个弯儿变化就这么大。这一下子可惊动了正房的众人,丫鬟们慌着去回禀,院子里立马乱糟糟。
  王夫人刚伺候着贾母用完饭,两人正准备逗弄一会儿宝玉,一听院子里闹哄哄的,贾母立马就不高兴了:“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吓着我的宝玉怎么办?”贾母的大丫鬟撩开帘子慌忙道:“回老祖宗,守门的婆子来报二老爷绝食了。”
  “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政儿怎么会绝食,是哪个不长眼的惹到政儿了。”
  “老太太,快去看看吧,老爷再这样下去可受不住”王夫人先急了。
  “你们照顾好宝玉,王氏随我去看看。”等贾母和王氏乘着软轿赶到书房时,书房前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小厮丫鬟。看着紧闭的房门,贾母只好隔着门喊到:“政儿,发生了什么事何苦要作践自个的身体。”
  贾政最大的优点是孝顺,一听母亲来了不得不回话:“累的母亲担心,是儿子的不孝,儿子有些事情需要好好想想,等儿子想通了自然就会出去,请母亲回去休息,不用担心不孝儿。”
  听到这儿,贾母觉着肯定是有原因的,就问了书房伺候的人贾政是何时把自己关起来的。听到说是从大老爷办的周岁宴上回来就成这样了,贾母觉得一定是贾赦故意给贾政难堪。
  王夫人一听就哭诉起来:“老太太,您可要为老爷做主啊,老爷一定是在昨天的周岁宴上受了气,大伯怎么能当众欺负亲弟弟呢。”
  “政儿,可是王氏说的那样,你且先出来,母亲自会为你做主。”
  母亲一直偏心自己贾政是知道的,但是还是第一次直面母亲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大哥定了罪,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看着门内的二儿子不出声,贾母觉得就是默认了,“来人,去叫大老爷过来。”
  贾政一看自己纠结这一小会儿就派人去叫大哥了,这算什么事儿,明明是自己自尊受创,接受不了现实,真要把大哥叫来了那不更加丢脸。本想直接出门阻止,可是心里还有点坎儿没过去,如若不趁着这次机会想明白了,恐怕自己以后再也下不了决心想透彻,说不得还要继续糊涂下去。
  赶紧开口:“母亲,不要听王氏胡言,不关大哥的事儿,是儿子自己的问题,再说大哥这会儿已经上朝去了。”
  “上朝?上什么朝,他那样还能去上朝。”言语间的不屑扑面而来,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给贾赦面子。原谅贾母不知道贾赦自从重新上朝后得了皇帝的重用,贾赦不可能巴巴地特意去告诉贾母,唯一知道内情的贾政之前因着那点自尊心不愿向贾母透露。
  再说贾政那个品级的官职,除了听同僚上级闲谈时说到贾赦得了皇帝青眼,之前还一直以为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呢,直到昨日的宴席上才深刻认识到现实比传言更加夸张。
  如果贾母昨天没有称病,出席了迎春的周岁宴,那从众人的恭维中多少能听出贾赦确实长进了,可惜她不想给一个庶女做脸,错过了唯一能知道真相的机会。
  贾政以前不觉得母亲贬低大哥有多么不好,反正大哥确实是没什么本事,昨天受到冷遇后算是能够体会一点以前大哥在母亲面前的感受,这滋味真是酸爽极了,外人的看法自己尚且忍受不了,更别提亲生母亲的偏见只会更加难受吧。
  “母亲,大哥现在很好,不仅保住了荣国公的品级,还被皇帝特许御前行走,自家人再说他不好,万一传到圣上耳朵里总归不好。”
  这是贾政第一次对贾母以这样稍显强硬的语气说话。贾母听得一愣,一方面是一直看不上、不亲近的大儿子竟然出息了,另一方面是一直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小儿子竟然敢拿圣上呛自己了。
  贾母瞬间憋闷起来,敏儿之前也在自己面前夸贾赦,现在连政儿言语间都有点维护贾赦了,合着最后就自己不是人,做这么多是为了谁,不是想让亲近的小儿子过的更好吗,结果临了临了一个两个的都来怨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贾母闭上眼睛稳了稳心神,只能安慰自己千错万错都是贾赦的错,他肯定暗地里故意拉拢敏儿和政儿了,既然政儿想要静静,那就让他一个人好好想想,想完了端看他怎么选择。
  以贾母对贾政的了解,不觉得这个二儿子能为了别人真的忤逆自己,只是暂时想岔了,钻了牛角尖,再不济还有宝玉呢,更是越发觉得要抓紧宝玉才能保险些。
  到这里贾母也没了再劝下去的精力,事情变化的太快,自己也要好好消化消化,到底是疼爱贾政,临走前吩咐道:“政儿既然想一个人静静,母亲也不在这里讨人嫌,只是不能不拿身子当回事,我让人再传份膳,多少吃点,你若有个好歹可让母亲怎么办。”
  这亲情牌打得好,当下让贾政差点眼泪盈眶,“多谢母亲,儿子一定用膳,待儿子出去后必定向母亲磕头请罪。”
  王夫人还不想走,被贾母狠狠瞪了一眼,“宝玉还在等着你呢。”一听宝玉王夫人自然顾不得其他,老爷又不是真的绝食,这么个大人总比小孩会照顾自己,跟着贾母一道回去了。
  其实贾政也没真的饿着,书房里本来就常备着新鲜的糕点还有茶水,饿的时候填补过两口,只不过糕点和水都变冷了,没有那么可口。
  贾政一待就到了傍晚,终于想通从书房出来,人看着憔悴不少,可是眼神晶亮,周身气势也洒脱不少。一看二老爷出来了就有人去立马去报贾母和王夫人。贾政这边是先沐浴梳洗一番,也好解解乏,毕竟这一天一夜都没怎么睡过。
  是的,贾政终于愿意认清自己的不足,而且荣国府的重担也有人接替,还接替的非常好,将来去地府也能向老爹、祖先交待了。贾政觉得自己可以卸下一直压在身上的重担,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就是一个肆意洒脱的生活,没事就看书、喝酒、办诗会。
  至于官职,现在贾政也终于承认老爹帮忙捐的这个工部员外郎太不合适了,工部本就是个实干的地方,自己除了会读书其他俗物是一概不懂,如果贾政是现代人可能就会来一句:天生没有这个脑细胞。
  天知道每天在工部待的有多别扭,上官也知道自己没有才干,轻易不会安排活,免不得就要受到其他同僚或多或少的鄙视,自个又是个口拙的,不会奉承人,为了不丢面子只能成日里端着一副我是读书人的清高姿态,说实话端的挺累的。
  只要想到自己以后不再去争、去上进,那日子过的肯定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以前存着往上升的心思,每天还得去点个卯,然后枯坐一日,以后只要隔三差五走一遭就行,露个面后就能想干嘛干嘛,多自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