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非放下了右手,说道:“因为没什么好作的,那些诗根本都不是我写的。”
华霄:“???”
她听见自己的哥哥说道:“还记得三岁那年,我在你风筝上写的两句吗?”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华霄当然记得。
见她点头,楚云非便说道:“那是老杨的诗。”
然后给她讲了杨万里生平,还给她讲了杨万里别的诗词作品。
华霄一开始还以为哥哥是在谦虚,然而听他说完此人的生平时,她便知道这不是他编出来的。
华霄有种世界观被颠覆的感觉,茫然地看着楚云非,开口道:“哥哥怎么看过这么多书,旁人都没看过……”
楚云非说道:“要是旁人都看过了,我还装什么?”
华霄还是很茫然,眨了眨眼,说道:“我替哥哥保守秘密。”顿了片刻,又道,“难怪哥哥后来都不作诗了……”
楚云非心道,因为没必要了嘛,按照历史发展他七岁以后就可以泯然众人了。
那只配合过他演出的百兽之王回到山中,也有自己的小老虎,在山林里生活得很开心。
他在心里摇了摇头,置身历史的洪流中,一切都为了历史服务啊。
楚云非开口道:“这次我让师父陪你去,他会保护好你的,你一定会去到蓬莱,然后治好身体回来。”说着拿了个锦囊给她。
华霄接过锦囊,看着哥哥,问道:“这是什么?”
楚云非没有回答,只说道:“上船之后再看吧,等见到蓬莱弟子之后就说你要见岛主,然后再把锦囊里的东西给他。”
华霄捏着手里这个楚云非随便从市集上买回来的锦囊,听他说道:“他看完之后,无论如何都会救你的。”
她听着哥哥的话,感到他今日所说一件又一件地刷新了自己对他的认知,只茫然地道:“哥哥去过蓬莱?”顿了顿,又道,“还是哥哥是仙人,从蓬莱来……”
楚云非摇头,说道:“不是,也是看书看来的,你才是伴随星辰而生的小仙女。”
在他想来,自己不过是借了华衡的身份,在这个时空里找了个立足的位置罢了。
华霄收好了锦囊,实在不知哥哥是从哪里看到了记载了这些事的书,又被他手上的动作所吸引,忍不住问道:“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
楚云非说道:“扮兔子。”
华霄:“???”
楚云非:“就是捣药,给外面那个嬷嬷治伤用的,这次要送你上去全靠她了。”
华霄哦了一声,心想自己这次上去是全靠亲哥哥,又听哥哥叮嘱道:“你要记住,一年以内一定要回来,知道吗?”
华霄:“嗯……因为我要遇上他们了是吗?”
“聪明。”楚云非看着妹妹苍白的脸,说道,“你要遇上你命中注定的人,然后成就姻缘,一定不能错过了。”
他顿了顿,说道:“一定要回来。”
华霄:“嗯。”
十天时间转眼过去。
萧律答应狄琰出兵去替楚王解围,不到大船下水就走了,秦王以为楚云非跟着瞬王一起走了,没想到他人还在王宫里。
他配好了药,留在王宫里给教习嬷嬷治伤,然后等到船下水的前一天,嬷嬷就安排了人偷偷的让他们先上去。
夜凉如水,海港停泊着已经竣工的大船。
楚云非拉着独孤辰在一旁絮絮叨叨:“你送华霞去蓬莱,一定要带她安全上去,然后再安全回来。蓬莱岛离这里不是很远,只要你们走对方向,一年可以来回好几次。我的妹妹就交给你了,放心,只要她活下来,历史不改变,我们就能回到三百多年后的正确时空。我就能找那个时候的狄琰,让他把你的一魂还给你。”
独孤辰看着他,抬手摸了摸少年的脸。
楚云非只当他听懂了自己的话,嬷嬷在旁小声催促道:“快把人送上去,你快下来!”
于是他把妹妹跟镇北王送上了船,十四年来第一次跟他们分别。
华霄身上罩着白色的斗篷,站在船头,身旁还站着银发如雪的镇北王,对哥哥挥了挥手。
楚云非站在下方,已经换回了男装,也朝她挥了挥手,看着妹妹跟独孤辰从船头离开,进了船舱里。
等到天明,吉时一到,三千童女就纷纷登船,准备起航了。
港口无数人围观,这是凡人第一次主动去跟仙人接触,堪称历史性的进步。
楚云非知道,历史上,他们这次去是真的接触到了蓬莱。
嬷嬷在旁看着这小子,心道这都什么鬼。
她脸上的伤跟腿上的伤都快好了,楚云非察觉到她的目光,笑嘻嘻地看她:“不会留下痕迹的,你以后又跟以前一样美了。”
嬷嬷服气,在心里想道,算了算了。
船一离港,楚云非就动身离开,准备去云游天下,入深山苦修,准备突破武道巅峰,进入修真者的境界。
在游历过程中,他听到了楚王被救,萧律占了他封地的消息。
狄琰三易其主,为救旧主转而投了瞬王,成为了他麾下的一员猛将。
之后,楚云非就进入了山林更深处,再不管外面的消息。
等到他突破境界,体内重新生出了灵力,时间已经来到了一年之后。
大佬从深山老林里出来,把自己好好收拾了一下,神清气爽,就准备回家见证大商三百九十三年的历史。
史记,大商三百九十三年,萧律入主黎王封地。
瞬王于街头策马,对华氏一见倾心,就此开启一代美人的传奇。
作者有话要说:
--
女装大佬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没什么,大丈夫。”
这是个日语梗。
第64章
三军临城,战马长嘶。
一道剑光从天际掠过,落在城外。
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现出了一个少年的身影,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御剑而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掐好了时间赶回来,准备见证历史的楚云非。
他身上穿的衣服样式跟昆仑剑袍有些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利落的收口衬得他的身姿越发挺拔如修竹。
前昆仑首徒站在韫城城门外,以手搭棚,在初升的旭日下看着从远处过来的瞬王军队,嘴角一勾,轻声道:“总算来了。”
然后一转身,便从城墙处钻了过去,把穿墙术用得无比纯熟,抄了捷径往家中走去。
黎王治下,无论是寻常百姓也好,高门世家也好,都对黎王的战败并不感到意外。
本来黎王手下就没有能打仗的人,训练出来的兵马也是稀疏平常,算得上是十八路诸侯里最弱的一个。
他能够撑到现在,完全就是因为运气好,封地离战争中心远,也没有什么主动出击的心思。
十八路诸侯里如今就只剩下了八个,他能撑到现在也算是很不错了。
华府。华脩站在书房中,手握书卷叹了一口气,华夫人端着莲子汤推门进来,听到他这一声叹息,只开口道:“老爷叹什么气?”
华脩放下手中书卷看向她,说道:“夫人,我是在想瞬王入主,我们这些世家当如何自处。”
“当如何便如何。”
华夫人把手里的莲子汤放到书桌上,一双美目看着华脩,不在意地道:“瞬王势不可挡,诸侯之中就属他最有可能黄袍加身。”
华脩小声道:“不是可能,是必定是他。”
华夫人只当没听见,说道:“老爷若是想博瞬王青眼,眼下便可出去城外相迎,不必在乎其他人怎么想,若是想维持住世家清高,便在书房里待着把汤喝了,等明日早朝时再见这新主。”
“夫人说得有理。”
华脩思索片刻,还是决定端住人设,伸手端起了莲子汤。
瞬王是天命所归,这一点在当初儿子离开家中带着他妹妹去秦王封地治病的时候,他留下的那个锦囊里便说过了,衡儿说的事基本就没错过,华脩对这提前预知的诸侯争霸结果接受得心安理得。
楚云非当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起码到时萧律进城来,对自己的妹妹一见钟情要聘她为妃的时候,华脩跟华夫人心里会对这个未来女婿没有这么抵触。
反正云游的道士也说了,华霄日后要母仪天下,就当是为这个剧情再多铺垫一下。
华夫人看他端起碗就要喝汤,说道:“小心烫。”然后站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她跟华脩担心的倒不是同一件事。
华夫人知道城中的其他人虽不像他们夫妇二人一样,提前知晓了这场诸侯争霸的结果,但他们明显认为跟着瞬王比跟着黎王有前途,对萧律的到来还是比较高兴的。
她不担心这里会因为瞬王的入主而混乱,她只想着儿子离去之前说过以一年为期,他跟他妹妹都会回来,眼下瞬王入主这件事都应验了,为何他们兄妹还没有回来?
这个念头刚闪过,华夫人就看到儿子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书房中,笑嘻嘻地叫了自己一声:“母亲。”
书桌后,华脩“噗”的一声把嘴里的汤给喷了出来,差点被烫了个半死。
城门外,大军安静地停住了行进的脚步。
为首的瞬王骑在一匹遍体通黑的骏马上,身穿金色铠甲,面容英俊,肩膀宽阔,犹如战神。
他一面放下右手,一面抬头看向了城门上方的“韫城”二字,重瞳里映出这两个古朴的字体,俊脸上露出深沉的笑容。
狄琰落在他身后几步,同样骑着一匹骏马,身上穿着银龙甲,脸上戴着恶鬼面具,遮住了那张俊美得不真实的脸。
比起一年前楚云非在秦王的花园里见到他的时候,他的身形又抽长了些,已经完全长成了青年模样。
旁人不知他们的主公为何停下,狄琰心中却十分清楚。
萧律握着手中的缰绳,收回了目光,麾下的将士听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就是这里了。”
一别经年,他对那个从自己面前逃走的人始终没有忘记,在行军征战中不时会想起这个令他情感矛盾的少女。
如果按她所说,她去了蓬莱之后还会回到家中,那么今日他应该就会在这里见到她。
在攻打黎王封地前,萧律还找了很多画师来画她的画像。
只不过根据他的口述,经由他们的手画出来,画中人的美貌都不及真实的万分之一。
最终还是有人向他举荐了狄琰,说狄琰将军出身世家,书画双绝,萧律才命人叫了狄琰来描摹她的画像。
君臣二人在帐中相对。
狄琰从第一次在秦王宫中来求他出兵解救楚王,表示愿意以性命交换,为他鞠躬尽瘁誓死效忠的时候,在他面前没有戴面具,此后萧律一次都没有再见过这张面具底下的真颜。
他坐在座中,看着安静侍立在下方的狄琰,开口问道:“孤听人说你擅长书画。”
狄琰道:“回主公,只是臣少年时的喜好罢了。”
萧律看他片刻,说道:“在孤面前不必谦虚,孤需要你来作画。”
狄琰在面具后看向他,问道:“不知主公需要臣以何为题?”
萧律起身,示意他跟上前来。
狄琰跟着他来到帐中萧律审阅军情的地方,看到桌面上已经铺开了白纸,摆好了颜料,萧律示意他上前,说道:“孤要你画个人,孤口述,你作画。”
狄琰于是点头应是,然后拿起了笔,按照他所说的画出了一个美丽的少女。
笔下的少女一成形,狄琰就认出了那是他在后花园里面遇到的人。
萧律看着画中的人,对狄琰的画技有了新的认知,开口道:“果然传神阿堵,分毫未差。”
画中人明眸善睐,身上的舞衣和飘带都在风中呈飞扬之势,玉足纤细,腰肢盈盈一握,在月色中仿佛随时要从这尘世中飞出去。
狄琰放下了笔,心中的感觉有些复杂,没有想到主公要画的人会是她。
萧律命人照着狄琰所绘的画像复制了十几张,在进入黎王封地之后,将士们进了城便拿着画像去找人。
只是一路无功,直到来到最后一城——韫城。
若是还找不到她,萧律眯起了眼睛,便说明她是在说谎,故意误导自己了。
他抬起右手,做了个手势,开口道:“进城。”
三千大军整齐地入城,剩下的军队都在城外扎营,萧律亲自看着麾下的将士拿着画像敲开了一户大户人家的门。
这户人家的主人满脸堆笑地出来相迎,看到为首的英俊男子,果然同传闻中一样目生重瞳,有着帝王之相,便猜测到这是瞬王本人。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开口,眼前便推来一张画像,听面前的将士说道:“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可认识画中人?”
画像?
主人家连忙说道:“让小人看看。”
说着稍稍后退一些,看清这画像上的少女,这样的姿容,虽说华家的小女儿养在深闺病殃殃的,但这上面画的不是她还会是谁?
萧律看着他,见这人满脸堆笑地点头道:“回禀将军,认得,认得。”
那将士问了这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认得这画中人,于是转头看向了骑在马上的主公。
狄琰在面具后看着这人,听主公开口问道:“这上面画的人是谁?”
听到瞬王直接问自己,这人脸上露出了诚惶诚恐的神色,拱手道:“回瞬王殿下的话,如果小的没看错,这画上画的乃是华脩的小女儿。”
华脩是韫城名士,萧律从攻打黎王之前便知道韫城世家这些名士,他握着缰绳挑了挑眉,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这人听瞬王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狄琰心中响起了少女的声音,跟眼下这人诚惶诚恐的声音重叠在了一起:“华霄。”
50/134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