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三年孝期满了以后,他还是一边托清水村刘族长帮忙看临近的县有没有私塾夫子的空缺,一边慢慢的把家里的田产和房屋转卖出去。
族长妹妹的女儿正好嫁到双旗镇李家村,恰好回娘家与族长话家常时说起自家村里教书夫子身体眼看着不行了,村里少了夫子娃娃上学成了问题云云。
刘族长这一看正好吗不是,便把谢松青给介绍过去了。或许是不想再留在这伤心地方睹物伤怀,谢松青便立马答应了下来,随即便快速变卖了家里余下的田产,去李家村任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历史方面的内容,请不要做过多考据,就图个乐看看吧。我也知道我不是专业的,让专业的小可爱们看笑话啦。悄悄溜走~
第4章 初见
李家村属于较小的村落,但其地理位置极好,处于双吴村,张家村,王家村三村交界之处。
再加上李家村的村民大都热情好客,也爱做些小买卖,所以李家村的主街上有四个村共有的大集市。
此集市有个约定,那便是逢每月的初一、初三、初五、初七为大集,到了大集那天四个村落的商贩便会齐聚李家村贩卖商品,住在李家村街道上或者有在街道上赁了铺面的人也会趁此机会好好赚一把钱。
这集市虽比不上大地方的,但只要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在集市上都不难买到。
街上的铺子品类繁多,有布庄,有米铺,还有饭馆。摆摊卖货的那就更丰富了,有卖菜的、卖肉的、卖甜汤的……让人应接不暇。
这日,李耀宗前几日在自家后山上设的陷阱有了回报,足足捕到了四只又大又肥的山鸡,李耀宗留了一只给家里人尝鲜,剩下三只一溜儿用麻绳捆了送到集市上的小饭馆里卖掉了。
饭馆的老板和李富是老熟人,这次捕到的山鸡又很是肥嫩,所以换得了不少铜钱。
李耀宗把钱装进钱袋开心的走出饭馆,准备去割一刀新鲜的猪肉带回去给家里添个菜。却看见饭馆门口支了个卖甜汤的摊儿,一时口馋,这脚又迂回来了坐到了卖甜汤的桌子上叫了一碗醪糟汤圆吃。
这个卖甜汤的摊子摆了挺久了,他家的料给的足,味道也好,生意很是不错。
李耀宗的汤圆不一会儿就上来了,但见梨花白的瓷碗里盛的满满的,一颗一颗的米粒状的是摊主自家做的糯米醪糟,上面还点缀了一些碎碎的花生和红豆,小小的圆圆的汤圆躺在醪糟汤里很是诱人。李耀宗废话不多说,拿起调羹呼哧的吃了起来。
“诶,这位小哥,你行个方便,我这钱袋子恐是掉了,能不能给我把这甜汤钱付了,我下次一定还给你。”李耀宗吃的正舒坦的时候听见隔壁桌子上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他不由的转过头去看。
只见是李家村的刘赖子,面前摞了能有五六个空碗,他正满脸堆笑的向旁边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借钱付账”,李耀宗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扭头继续吃他的汤圆,他早就看惯了这种技俩。
这刘赖子是李家村出了名的游手好闲的懒汉,四肢健全但从不爱干活,每天就是西家吃一顿东家吃一顿,还爱做点偷鸡摸狗的勾当,全村上下没有不厌弃他的。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都不搭理他了,偏偏他还不自知,乐的逍遥自在,转而在集市上到处赊账、骗路人钱占人便宜。
久而久之,这集市里的人大都知晓有这么号人物,都不听他瞎忽悠也不让他赊账了。
可他还不罢休,缠着这卖甜汤的摊主硬是给他上了几碗甜羹,吃完嘴一抹又想故技重施悄悄溜走时,发现那摊主的老爹手拿烧火棍正虎视眈眈的看着他,刘赖子讨好的朝他笑了笑,心知今天若不把这账结了他必是走不了了,这才有了李耀宗看到的那一出。
“你一共吃了多少钱的?”一道清澈的嗓音轻柔的响起。
刘赖子心中一喜,有戏。“不多不多,50文。”
“糟了,这个傻小子八成要上当了。”李耀宗有些无奈的转过头去,却看见那刘赖子对面坐着个穿灰色衣衫白白净净书生样的的男子,头上乌黑的长发用一块白色的布巾子全部束起,看着利落而清爽。
李耀宗看着刘赖子那讨好的脸,正想出手教训他一番让他不敢在此骗人。不料还没动手,那道声音又响起来。
“看你穿的衣裳不是什么好料子,身上也并无值钱的物件,可知你家境一般,可看你面前的甜汤碗堆这么老高,这甜汤并不是什么容易饱肚的吃食,一般人也就吃一碗两碗的尝鲜,你却毫不迟疑的吃了这么多,可见你不是忘带荷包,你是故意来吃霸王餐的吧。”谢松青虽是一个读书人,可他不是傻子,一眼识破对方的小把戏。
“且你我非亲非故,你今日找我借钱也并未将你的详细信息告知与我,我若借将与你,他日我将如何要回呢?”谢松青温和的大眼睛定定的看着刘赖子,仿佛在等着他说什么似的。
“这……我能不还吗?我刘风在这一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要不,咱交个朋友?”刘赖子看事情不成,想强辩一番。
“罢了,你这钱我是不会帮你付的,你这朋友我也不想交,你找其他人去吧。”谢松青说完不再理刘赖子,继续慢慢的吃他的八宝粥。
“你……”刘赖子愤愤的看着面前的“小白脸”满脸臊的通红,他本以为自己是挑到了软柿子,不想确是踢到了一块硬石头。
刘赖子的眼睛快速的左右逡着,看着那老汉手上又粗又硬的烧火棍,头上都开始冒汗了。他心一横打算掀桌子趁乱走,但李耀宗早就看穿了他的意图。
李耀宗站起来对那桌说:“刘赖子,好久不见啊,你都多久不归家了。”
刘赖子转头一看,是李家村李家大郎李耀宗。刘赖子在李家村早已经声名狼藉,脸皮也早就练得比城墙还厚,可他还是有些畏惧这位牛高马大的李大郎,以前他在李家村招摇撞骗的时候,没少被李耀宗逮着教训。
特别是有一次他偷了村长家的几只鸡,被他给瞧见了受了好一顿打,从此刘赖子再也不敢在李家村骗人了。
“李大公子……你也在这呢?那什么,我没干啥,等几天也就归家了,劳你费心了。”刘赖子说的磕磕绊绊的也不敢使小动作了。
“嗯,知道回家就好,就怕你不认亲疏了。你的账我先给你付了。你下次回去还给我,下次就别让我看见你没钱还要装大爷了。”
李耀宗不想在这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看着刘赖子撒泼耍赖索性就帮他付了帐。
当他拿起钱袋的时候眼睛不经意的往那白衫男子身上一瞟,发现那男子也在看着他。两个人视线相会,李耀宗率先向白衫男子笑了笑,露出了满口大白牙。白衫男子略微愣了一下神,向李耀宗点了点头当作回礼。
刘赖子看有人帮他付了账,他不必再受那烧火棍的苦,又对这李耀宗心生畏惧,忙不迭的连声说着多谢便匆匆的跑了。
这个小插曲像是一阵微风刮过,很快集市就恢复了往昔的吵闹。李耀宗颠了颠手中的钱袋子,记起了自己原本打算去割肉的,便匆匆走到摊头那儿把自己和刘赖子吃东西的钱给那老板娘。
那老板娘一边给李耀宗找铜板一边朝白衫男子那边努了努嘴说道“大郎,那可是你们村新来的教书夫子?长的好生俊俏呢。”
李耀宗摸头不知脑的看着老板娘,愣了会神。他右手搔了搔后脑勺又看了一眼吃东西的白衫男子,原来那日在田里看见的坐着青布小轿的谢夫子便是这位年轻的男子。
李耀宗这才知晓此人身份,听老板娘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认识那人,只好囫囵着说“是啊……”
不过李耀宗这心里却是对那教书夫子刮目相看,在他眼中读书人都呆头呆脑的,这位年轻的夫子却有一张好灵俐的嘴巴,直把人说的哑口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
因杂事繁忙,季繁决定隔日更新一章,请各位小可爱们谅解。爱你们,比心!
第5章 拜见
“爹,娘,弟弟,我回来了。”李耀宗提着大包小包的回到了李家村的家中。他不仅给家里人买了加餐的肉,还给娘量了一匹麻布,给四弟买了笔墨纸,弟弟上的私塾就要开学了。他还给弟弟买了一些他喜欢吃的零嘴,杂七杂八的提的两手满满当当。
家里的白狗桃娘子喜滋滋的跑上来迎接他,还作势要扑上来。李耀宗怕它把东西啃烂,忙喝了一声“别动,桃娘子!”桃娘子这才乖乖的站定了,顺从的在一边摇着尾巴。
“大郎,回来哩。你爹领着你两个弟弟抓鱼去了,这会子不在家呢。”李杨氏正在趁着好天气浆洗家里的衣服被褥,听见大儿子的声音大声的回答到。
“哦,娘你在后院浆衣服吗?我来帮你来。”李耀宗放下手中的一应物件又去了后院的井边帮李杨氏的忙。
这娘俩刚把活给干完,大门口就传来了小弟的声音:“娘,你快出来看啊,我和爹逮了老多大鱼。”李耀荣兴高彩烈的大声呼喊着,希望有人能早看见他的劳动成果。
李耀祖敲了小弟的头一下,骂道“你这个小萝卜头,什么叫你和爹逮着的,是你三哥我和爹逮着的,你连水都不敢下去。”
李耀荣笑嘻嘻的朝他三哥做了个鬼脸,不时的跳来跳去翻看竹篓里的鱼。
李耀宗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也出来了和弟弟们一起玩耍。
“爹,你去捕鱼咋不等我回来一起去,你身体不好,别老去那冷水里泡,小心得病哩。”李耀宗很担心李富的身体,农民要想有收获,那都得死命干活,透支自己的精力。
李耀宗看着自己老爹近几年身体虽还算硬朗但早已经大不如前总是有些忧心,常挂在嘴边的也是劝他少干点活多歇息。
“大哥,你就放宽了心吧,有我在能让爹下河吗?”李耀祖笑嘻嘻的接过话头。
“是啊,大哥,爹只是放下了竹篓子,下河去抓鱼是三哥弄。不过他有些笨,弄了好久才抓着。”小不点李耀荣也跟着替李富辩驳。
“好吧好吧,我说不过你们,今天都有些什么收获啊。”李耀宗微笑着摸了摸小弟的头。
“前几天爹放的竹篓逮了几条大鱼呢,有鲢鱼还有草鱼,今天三哥下水也捕到了几个筷子大小的,你看,在这儿呢。还有一些小鲫鱼和小螃蟹……”李耀荣叽里呱啦的又说了好一大通。
“大郎,过几天村里的私塾又要重新开学了,这次新来的夫子咱们还没去拜访他呢,今天你就把这条最大的草鱼给他提过去就当是拜师礼吧,让他多关照关照小四。”李富对李耀祖说。
“这位新来的谢夫子现在就住在红山书院里面呢,离咱们家也不远,待会儿吃完晚饭你就带着小四一起去拜见他吧”李耀宗连忙应下,李富则提着几条新鲜的鱼去给平日里相熟的人家送去了。
李杨氏在院子缝补着家里的被面,干活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子那太阳就快跑到对面的山头去了,李杨氏细细的抖落掉身上的针线头和棉花球,还到水井旁舀水洗了洗手就又去地里准备寻点菜去做晚饭了。
现在已经是五月开头了,茭白也开始长成了,李杨氏用刀割了几把,打算用茭白炒新鲜猪肉,李杨氏看着今天有不少挺大的鱼,又到自家的地里扯了几块嫩姜,做鱼可不能少了这个东西。家里种的青菜也还有不少,李杨氏挑一些嫩的菜尖儿一并拿回去凑个菜。
晚上一共做了三个菜并一个青菜蛋花汤,爷几个都挺爱吃,呲溜溜的吃的干干净净。李耀宗等李耀荣吃完饭就拎着那条大肥鱼一起向书院走去了。
李耀宗和李耀荣晃悠着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书院门口,他俩知道书院后边那个小院儿才是谢夫子住的地方。李耀宗理了理衣衫,走到后院那儿准备敲院门的,走近却发现院门只是虚掩着并没有上锁。于是他尝试着叫了几声。
“谢夫子,你在家吗?”
“我在家呢,何人找我?”未见人出现但闻其声。不一会谢松青就走到了院门前。他面上明显一怔,已经认出了这就是上午帮他解围的那位小哥,可他面上没表现出更多的表情,只是给他们打开了院门并礼貌的让他们进去。
到了院内,李耀荣双手做拱尊敬的给谢松青做了一个揖说:“谢夫子,学生李耀荣在此见过夫子,这位是家中长兄,李耀宗。”李耀宗看在自家弟弟介绍了自己后就提着鱼对谢松青说“这是我爹在河里逮了的,不是什么金贵物件,送给谢夫子你当见面礼吧,你可一定要收下。”
谢松青以前在自己村里也会有些学生的家里会给他送点自家产的鸡蛋啊,地里的新鲜蔬菜什么的,他觉得这是淳朴的村民向他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再加上看着两兄弟恳切的样子他也不好拒绝,就道了一句谢后收下了。
李耀宗看他收下了忙不迭的说“谢夫子你家厨房在哪,我去给你放厨房去,你今天不吃就先给你用水养在缸里,下次吃直接捞出来现杀现做就成。”
谢松青从小水边长大当然知道这些让鱼保鲜的办法,但他领着李耀宗去了厨房。
李耀宗去厨房一看,里面一眼望到头,没放什么东西。李耀宗眼睛找了一圈才找着一个木盆,连忙把缸里的水舀了好些然后把手中的鱼解了草绳放到水里看它游来游去。
谢松青在碗柜里找了一些自己买了很久的散茶叶,再到密封的陶罐子里面拣了几株去年晒好的干金银花和茶叶混在一起,丢进瓷白的小茶壶中,再到灶上把小灶眼上烧开过的、用炭火煨着的大茶壶拎过来给小茶壶中倒了满满一壶,等着茶叶在热水的作用下让水泛黄。
李耀宗早没看那早晚会被宰的傻鱼,转过头来看着谢松青这一系列如行云流水般的泡茶动作,不由得有些痴了。
心里不由得惊叹道:“这读过书的小子就是不一样,眼瞧着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茶叶也就是寻常人家都买的起的散茶,怎的他泡起茶来就这好看。”
谢松青心里想着泡的时间差不多了,在柜子里拿了两个干净的茶杯,各往里头到了大半杯的茶,正想端去给两兄弟喝。
一转头来看见李耀宗若有所思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不悦,心想我到底是个大活人呢,哪能让你这么盯着像是看把戏样的看呢,真是没礼教!
李耀宗没料到谢松青就那么转过头了,他的表情和打量的眼光还没来得及收回去,不期在谢松青脸上看见了一丝怒火,心里还咯噔了一下,脸上也就带了些不好意思的笑就那么看着谢松青。
2/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