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朕又回来啦(穿越重生)——长乐思央

时间:2018-03-10 11:37:59  作者:长乐思央
  而且皇宫里本来就要热闹些好,皇帝子嗣单薄,喝点酒,多宠幸些宫妃也是好事,太医们也没多想。
  所以等着摄政王回来,私下里和皇帝共饮的时候,燕秦就没有怎么克制。
  没克制的下场就是,燕秦后来喝得有些醉醺醺的,就感觉很热,上了头,就和摄政王胡闹了一通,等到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躺在了龙帐里头,衣衫倒是整洁,但是那是因为全换过了一遍。
  昨儿个的衣服全被弄脏撕碎了,战况相当激烈。
  睁开眼睛的时候,燕秦还没有反应过来,只看着龙帐的顶端发呆,等他回想起一些昨儿个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浑身的热血都冲上了脑门,昨天哪个喝醉酒胡乱来的燕盆子小朋友肯定不是他。
  还好他不是那种喝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完全不记得事情的人,只要不逃避,很努力很努力地想,还是能够想出来什么的,虽然并不想回忆昨儿个晚上的经历,但燕秦还是逼着自己回忆了一番,确认自己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后,他小小的庆幸了一下。
  得亏是死了两世的人了,不管是失忆还是喝醉了,关于重生的事情,他都不会透露半分,这种警惕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这大概是喝醉酒后发生的那些事里,不幸中的大幸吧。
  小皇帝醒后不久,躺在他身边的摄政王也睁开了眼睛,燕于歌侧过脸来,看着小皇帝:“陛下以后应当多喝酒才是,不过只能在有臣的时候喝。”
  嗯,这次德妃送酒来,燕秦没有喝,还知道把好东西留着和自己一起喝,值得表扬。他动了下身体,轻微的“嘶”了一声,五官也片刻扭曲,但很快恢复如常。
  算了,这酒还是偶尔喝一喝为好,频率太高了有点吃不消。
  燕秦瞪了他一眼:“没有下次了。”他才不要在摄政王面前再出糗呢,虽然后半夜他相当勇猛,可是发酒疯那会,自己完全变成了三岁儿童好不好。
  摄政王只瞧着燕秦笑,等燕秦起身穿了衣服,他也懒洋洋地坐起来,用单手撑起上半身,然后轻飘飘地说了句:“陛下总觉得没什么,这酒,总让你看清一些人了吧。”
  燕秦穿衣服的手僵了僵,没好气地说:“没什么这话可不是孤说的,是王叔你自己说的。”
  怼摄政王是这么怼,不过对方有句话说的很对,有些人在宫里待久了,总是会生出别的想法来,德妃虽然没有得逞,可想要借助这药酒做些什么的心思也很明显了。
  做皇帝的,没有哪个会乐意自己被人算计。若是别的男人,可能看在美人的份上,就这么轻飘飘揭过去了,但燕秦显然不是先皇那种人。
  “皇后有孕,不得过于操劳,但德妃也不适合执掌凤印,这样吧,这凤印,就由贤妃暂代吧。”
  燕于歌又道:“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陛下似乎没有贤妃?”
  后宫之中,皇后之下便是四大妃子,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燕秦道:“很快便会有了。”
  贵妃是白牡丹,是在燕秦决定把人提拔上来的时候封的,德妃也是,在白牡丹还没有被软禁的时候,德妃也只是普通的妃位罢了。
  摄政王用沙哑的嗓音道:“看来是我看错了,陛下还是挺狠心的。”
  燕秦朝他翻了个白眼:“没有皇后狠心,皇后娘娘都快把人家的德妃气得心肝都疼了。”
  燕于歌反驳说:“那我也没有动她的位置,陛下更狠心。”
  燕秦才不想和他讨论谁更狠心的这种问题,他披上件衣服,在书桌前寻了纸笔,也懒得喊宫人进来磨墨,只说:“孤脑袋疼,懒得想那么多了,你快想想,立贤妃的诏书怎么写?”
  摄政王可是写骈文的大手,而且本来这就是皇后的责任。
  “这种东西还用想,陛下且听。”
  摄政王半躺在床上,一边念,皇帝就一边写。
  皇帝亲手写的圣旨,而不是皇后写的,都省了德妃去皇帝面前告状哭诉的工夫。这后宫里,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德妃权势再高,那也是皇帝给的,皇帝一旦收回,她什么都不是。
  不过这一次皇帝的口吻比上次勒令白贵妃的要轻很多,而且也没有降德妃明面上的权力,只是拿走了本来就是她代管的凤印,交给另外一个人代管罢了。
  而且皇帝在圣旨中写的十分清楚,这凤印,一年之后,会归还到皇后手中,新起来的贤妃,也仅仅只是代管而已。
  之前皇帝的意思还不明确,这次圣旨一出来,自然又是惊动了整个后宫,连带着惊动了宫外,但是惊动又有什么用。
  哪朝哪代,这凤印不是由皇后管的,即便一开始不是,后来那掌管凤印的也会变成皇后。
  只是轮到燕秦的后宫就奇怪了些,不受宠的皇后没有被寄下来,倒是满心期待的妃嫔只能把凤印交出去。
  只能说这事情皇帝有错,开始不说清楚,让德妃白白生出了希冀。但皇帝又没有错,毕竟皇帝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说让德妃暂代,只是他只是口头上说一句,轻飘飘的,没有份量,不像现在明黄卷轴摆在那里,又有皇后怀孕,帝后秀恩爱在前,彻底让德妃没有了希望。
  德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天就脸色苍白,出了大量的冷汗,这一次不是装的,她是真的病了,心病。
  太医诊断说德妃心中郁结,皇帝来看都没有看一下,更是在向后宫众人表明一件事,德妃已经失宠了。
  其实要是没有发生送酒的事情的话,看在德妃的苦劳上,燕秦还是会出来看一下的,但德妃有了那方面的心思,再当断不断,就更不好了,他表现得绝情一些,对德妃的日后来说,其实也算是件好事。
  其实现在皇帝的所言,还是给了人一个错觉,那就是德妃手中的凤印给了新立的贤妃,而不是交给皇后,其实根本不是因为皇帝信任皇后。
  不然的话,历史上那么多皇后,只听说皇后把事情支出去,让别人分担着做,没有听说哪个皇后连凤印都拿不到手的。
  整个皇宫中,只有德妃看得最清楚,可清楚又怎么样,她自己都心情不爽的很,怎么可能会提醒此时风头正劲的贤妃。
  贤妃可没有德妃这么大度,皇帝两道圣旨,两次的权利移交,都在告知一个信息,那就是,可能上位成功的,就是皇帝当初选的那四个人。
  白牡丹已经没了,德妃也失宠了,贤妃上位,为了自己不会被他人取代,她挖空心思,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剩下的那个人身上。
  反正迟早都是要送出去的,这些人做的事情,只是决定了她们未来生活质量的好坏而已。
  燕秦实在是不想多管,便有意放任,就这样,一直到贤妃接手凤印的半年,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世。
  这是皇家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小皇子。可能是因为外甥肖舅的缘故,长得还和燕秦很像。
  当然了,这只是伺候的宫人说的,燕秦是看不出来这个连眉毛都没有皱巴巴的婴儿和自己长得哪里像了。
  小孩子刚出生容易夭折,燕秦给他取了个名字,就叫小猴子。
  他本来就是皇宫里最小的孩子,先太子去世的早,也没有给他留下侄子什么的,这是他看过的第一个婴儿,不管是不是天下的小孩子都这样,燕秦还是觉得小猴子这个名字很适合他。
  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安胎药的缘故,小皇子的身体十分羸弱,好在没有什么隐疾,比如说缺胳膊缺腿之类的。
  养了大概两个月,皱巴巴的小猴子变成了玉雪可爱的小皇子,燕秦当即就封了自己的这个“嫡长子”作为太子,下了立太子的诏书,并且把摄政王老早就让他拟好的散尽后宫的诏书宣读了出来。
  本来孩子还这么小,一切皆有可能,皇帝却这么早立下太子,就很是让朝臣们议论纷纷,此次散尽后宫的诏书一出,更是满殿哗然。
  一群老臣纷纷向走到殿中,向皇帝进言:“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
  燕于歌还没吭声,摄政王轻飘飘一句话砸了下来,他只说了四个字,便让满殿安静下来:“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当然是大大的不可,皇帝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散尽后宫呢,这样的皇后,根本不是贤妻,是妖后!
  妖后,蛊惑人心。但妖后,也是摄政王的妹妹,而且摄政王,似乎一早就知道了这一旨诏书。
  有人便悟了,怪不得摄政王肯归还政权,感情竟然是打了这样的算盘。
  有老臣痛心疾首,碍于摄政王的面,竟是不敢发一言,皇帝太年轻了,糊涂啊!
  本来所有人都不吭声,就算是默认了,在燕秦要说话之前,一个言官突然冲出来:“妖后祸乱君主,媚上可诛!”
  说完这句,他就直接脑袋撞上了金銮殿的柱子,血流成河。
 
 
第140章 
  散尽后宫这件事情, 肯定是会有人反对,而且反对的力度绝对不清,这一点燕秦早就知道, 不然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
  但他没有预料到的是, 竟然会有言官反应激烈到这种地步,而且那官员根本是让人猝不及防,一看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一点征兆都没有, 谁都来不及拦, 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人一边喊着,一边往柱子上撞。
  人撞得很用力,半点都没有掺水分, 只听得一声巨响,那言官便倒在地上,头破血流, 从他额上流出来的鲜血, 把金銮殿上铺着的红地毯染得更红了。
  站在金銮殿上的, 也有太医院的太医。燕秦微微侧过脸去, 这纷纷太医:“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看看他的情况。”
  这撞柱的言官平日里少言寡语的, 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感, 比起其他御史台大夫来说, 简直可以说是清流, 没想到发生这种事情,他竟然表现得比谁都激烈,简直是豁出去连命都不要了。
  燕秦记性好,但是因为对那些妃嫔不够关注,也不记得是不是后宫里有什么人同言官有关系了,便低声问摄政王:“王叔,那言官可是有女儿也在此次出宫的名单中?”
  皇帝才刚开口,就发生这种事情,摄政王的脸色也很是阴沉,不过和小皇帝说话的时候,他神色看起来好了许多:“没有,这官员家中只有两个儿子,并无女儿。”
  就算是有女儿,言官也很少愿意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的,毕竟言官就靠怼皇帝吃饭,博得清名,若是自己的女儿也入了宫,很多话他们就得掂量着说。
  既然只有儿子,并无女儿,那这言官撞柱子干什么,搞得这么血腥激烈,实在是教人不喜。等这言官醒过来,伤养好一些,他也要好好地责罚一番。
  但燕秦的想法是注定实现不了的,因为那太医上前诊脉查看情况后,神色十分凝重地向皇帝禀告:“陛下,这位大人,他驾鹤西去了!”
  这下子,燕秦和摄政王的表情变得更难看了。
  一个言官都用死直谏了,剩下的反对的官员当然也不能闲着,一个个得宛若唱大戏的俯身,老大一把年纪了,各个作势要去撞柱子。
  当然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他们没有一个成功的,都被人拦下来了。劝阻声,呐喊声,哭嚎声,混做一团,好好的金銮殿,顿时吵成了菜市场。
  燕秦越看越生气,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在吵闹的声音升到一个小高潮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勃然大怒:“闭嘴!”
  龙颜大怒,该安静的朝臣们都安静了下来,燕秦从龙椅上站起来,目光如刀一般扫过那些作势要撞柱的大臣,又冷冰冰地道:“放手!”
  捉住那些大臣的人根本不敢放,生怕人就真的撞死了,皇帝又道:“孤叫你们放手,耳朵聋了吗,谁还想去撞,尽管让他们去撞,撞不死的,拖出去五马分尸,免得在这里装腔作势。孤的大燕,不缺几个动不动用死来威胁孤的臣子。”
  暴君啊,这就是暴君所为!言官们差点要喊出声来,又怕小皇帝真的要他们去死,毕竟大家都惜命,敢于真撞的人不多。
  而且天子正在气头上,万一他们撞昏了没死,天子真的让侍卫拖他们出去五马分尸怎么办?
  一时间,闹哄哄的金銮殿又重新安静下来,那些闹着要撞柱的人也乖觉了。
  一群贱骨头,非要他发这么大的脾气才懂得配合。燕秦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人在心里控诉着自己的暴行,指不定现在正骂着暴君呢,那又怎么样,暴君总比窝窝囊囊的仁君强多了。
  先前摄政王强压的政策,也不见这些文官敢在摄政王面前大放厥词,就是看他宽和,环境宽松了些,便蹬鼻子上脸起来,忘了谁是君,谁是臣。
  燕秦的目光在朝臣们的面容上来回梭巡:“孤知道,你们心中一定在想,孤不听劝谏,是暴君所为,皇后妖言惑众,哪怕是送走皇后,也不能送走后宫的其他人,孤说得对不对?”
  朝臣们便道:“臣等不敢。”
  燕秦一拍龙椅:“你们嘴上说着不敢,都敢拿死来威胁孤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燕秦又道:“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帝后相合,才能兴邦。朝臣不娶公主,不抛弃糟糠之妻,乃为佳话,怎么孤现在只要皇后一个,皇后就成了祸国的妖后了?还是说,诸位朝臣,口中说着尊重发妻,嫡庶有别,都是在说屁话?!一个个道貌岸然的,竟是悉数存了宠妾灭妻的心思?”
  宠妾灭妻,嫡庶不分,最是为人诟病,甚至可能还会落得治家不严,断了仕途的结局。皇帝把话说得这般重,着实叫这些臣子受不住了。
  没有吭声的还好,方才一个个叫嚣着反对意见的,这会已经是汗如雨下,战战兢兢:“臣等绝无宠妾灭妻之意。”
  燕秦冷哼一声,重新坐了下来:“你们既然没有这个心思,那就说说看,这人说的,妖后媚上,除了这个后字,哪个字是对的?”
  有老臣站出来,颤颤巍巍地说:“臣等没有觉得皇后是妖后,也不曾想让陛下废后,只是皇室子嗣艰难,多子多福,为了大燕江山着想,怎么能散尽后宫”
  这话就说得中听多了,但燕秦又反问他:“可如今大燕江山不是有了继承人吗?”
  老臣也不敢明着说,这婴儿这么小,能不能顺利活到继承皇位还另说:“只是以防万一,再说了,自太祖皇帝以来,大燕便没有散尽后宫的先例。”
  皇帝这散尽后宫,就已经牵扯了许多人的利益,而且按照皇帝今天说话的口吻,肯定秀女也不会再选了,这绝了多少人的希望。
  燕秦眼带讽刺,语气也颇有嘲讽之意:“祖制祖制,你们尊崇的是祖制,还是孤这个皇帝?祖制里好的,自然要保留尊崇,不好的,便应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再说了,老祖宗那时候的大燕是什么样子,这满朝文武是什么人,现在的大燕又是什么样子,站在这金銮殿上都又是些什么东西,你们处处要比,拿先拿自己比比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