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忠伟知道做普通的碟碗肯定比不过工厂批量生产的那些,所以近几年做的都是打着“传统手工制品”“古拙质朴”“回归自然”名号的陶器瓷器。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形状一定要有带着“匠气”的手工痕迹,釉色要选的足够文艺。
这对邱依野来说没什么难度,毕竟都是照着单忠伟的成品做,但跟他之前把做陶当成享受完全不同,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天下来腰几乎要断掉,难怪单忠伟的儿子和徒弟都不干了。
两天后的夜里,邱依野趴在木板床上,蒋青维给他踩腰,他眼泪都要流下来。蒋青维收了脚,跟他说他从单嫂那里打听到了Wi-Fi密码。
邱依野高兴起来,从编织袋里摸出来那两台智能机,一人一台。蒋青维自言自语的提醒自己,“现在还不能上我们的任何账户,包括小号。”
“邱哥,看见这两个手机,我就会想,当时要是让小安多买几个智能机我们去卖的话,来钱肯定快多了。”
“卖手机跟卖那些小东西不一样,二手市场龙蛇混杂,我们不懂规矩容易出事。而且小安买两台这种手机不起眼,多卖了肯定能被人记住,自然会被追踪组查到。我们赌不起大的,一点小意外都可能会有大麻烦。”
蒋青维点点头,“说得是!邱哥你到底想这些事想了多久?!你该去干特工!”
邱依野从他的编织袋里摸出来两个线装本,蒋青维拿过来翻看,满满的都是笔记。
蒋青维睁大眼睛,“这是?”
“英美德《潜行者》所有组的失败原因和成功经验。前些天时间太紧没时间告诉你,正好你养的差不多了,这两天除了演病号之外事情不多,拿去看看吧,之后肯定有帮助。毕竟咱俩颜值带来的障碍太大,少不了要分头行动。”
蒋青维跪着看那两本笔记的同时,邱依野拿着手机上网,满意的看见他的粉丝和蒋青维的粉丝已经按计划开始行动。他不由得笑了笑,现在追踪组那边一定很困扰吧,不过这只是开始,让猎人们更烦躁的还在后面。
当所有该做的事都做完,他终于还是忍不住想起了贺坤。等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时,几天前天盛的新闻已经出现在手机浏览器的页面上。
原天盛集团子公司朝亚信保涉嫌参与走私目前已遭查封。
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费朝,这肯定离不开贺坤的运作。翻了几家门户网站的新闻,细节各有出入且都模棱两可,让邱依野觉得不只有两股势力在较量。他又查了几支相关的股票,果然大都跌得厉害。他不禁在想,即使没有费朝的事,也会有其他事,有些人就是不想让贺坤安生。
虽然猜疑着贺坤和费朝的关系,有点生气贺坤为费朝办的事背锅,但此时他更为贺坤担心,因为这暗潮涌动险象环生的局面,也为贺坤不知是否足够稳定的精神状态。
单忠伟对邱依野的手艺越来越放心,这天拿了一张素釉鸽形陶罐的照片来给邱依野看,问邱依野能不能仿制。
邱依野越看那张照片越觉得眼熟,问单忠伟还有没有其他细节图。单忠伟又拿来几张其他角度的照片,邱依野终于可以确认,这个陶罐是他前年的作品,两个月前何姐帮他在一个工艺品拍卖会上卖出去的。
他不禁想到这几天做的其它东西,他最初以为都是单忠伟的作品,现在越发觉得它们很可能是其它人作品的仿制品。这就有违原则了——原创作品的生存空间大都是这样被打压的。单忠伟帮了他们是个好人不假,但做的这个生意真是……
与其伤害其它原创艺术家的利益,不如就仿制自己的,反正他那个罐子也已经卖出去了,没有什么后续收益。他跟单忠伟说他能做,单忠伟看他做得确实挺像,就把这个单子都交给了他。
在单家的第九天中午,单忠伟媳妇买了一车肉类蔬菜水果回来,说明天晚上他妹妹一家要来。蒋青维这两天时而给她做饭打打下手,顺嘴问有几口人。单忠伟媳妇说四口,夫妻俩,大闺女和小儿子。
邱依野留了个心,问闺女有多大了。
单忠伟媳妇笑着看他一眼,“二十四啦,在县医院当护士呢。”心想这小伙子人确实不错,长得好性格好能吃苦又有手艺,虽然家里条件差了点,可是没有婆婆管着,也不是不能考虑。
邱依野捧场的说真好,心里想的却是不好。
午饭后,他找到蒋青维,两人在角落里商量怎么跟单家辞行。
二十多岁的姑娘,但凡看点电视上上网,认得他或者蒋青维的几率太大。一个人还好演戏,两个人的颜值加在一起却让人不容忽视。而且,现在也是时候继续向目的地行进,不然最后就太赶了。
当晚弟弟旧病复发,咳的几乎吐血,哥哥心急如焚,向单忠伟夫妇拿了这些天的工钱带弟弟去医院看病。隔天,单忠伟媳妇在库房里找到弟弟写了一半的感谢卡片和一条包成礼物的枫叶色纱巾,而这兄弟二人再没有回来。
第43章
夜里差十分十一点,H市泰利华大厦37层有两个房间还亮着灯。
王晟夕等在贺坤办公室套间的外间,对面隔断另一边面色阴晴不定的男人让他紧张。王特助偶尔从工作中抬起头时,会侧过脸去看玻璃墙外黑黢黢的江面,停在边上的几艘渡轮被装饰灯勾勒出不太清晰的形状。
这样提心吊胆的夜晚从十天前就开始了。
那天时间比现在更晚一些,贺坤拿到邱依野那组潜行第一天的录像。白天绷得紧紧的脸露出疑为笑容的表情,大概因为太久没笑过,他脸上的表情十分诡异,笑得有种撕裂感,王晟夕几乎怀疑他的面部肌肉是不是坏掉了。尽管笑得“矜持”,阴云笼罩好多天的气场似乎总算有所缓解。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贺坤看到最后竟然砸了自己的咖啡杯。夜里静谧的办公室中,瓷器强力拍碎在办公室桌角的声音能把人吓出心脏病。
王晟夕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手压住键盘打出几个乱码,赶紧起身绕过隔断。
贺坤已经站了起来,正一脸烦躁的看着自己的裤子——咖啡一大半都洒到了他价格不菲的西装裤上。当注意到那一片被咖啡浸湿的位置,王特助的面部神经也差点失控。
这之后,贺坤看录像的时候没再砸过咖啡杯,而是陆陆续续掰断了一支笔和一个文件夹,砸坏一个键盘和两个鼠标。其中一个鼠标摔在鱼缸上,鱼缸先是裂开一条缝,没撑多久就整个崩坏,观赏鱼带着水草在地毯上的玻璃碎片间挣扎,看上去特别惨烈。
所以每次有新录像送过来,王晟夕都心惊胆战,恨不得把贺坤伸手能拿到的所有东西都裹上海绵。
今晚的贺坤还算正常,如果除去让王晟夕找到单家陶瓷,把邱依野做的陶器全部买回来的话。
贺坤给手机解锁,没有管来自孙嘉的未读短信,而是打给赵司薇,例行三日报告。赵司薇在电话那边似笑非笑,说他这两天状态不错。
贺坤当然听得出来赵司薇话里的调侃,但他想这也就是蒋青维了。他知道万敬先这些年跟蒋青维纠缠不清,近来两人关系好不容易缓和,蒋青维目前应该跟邱依野发展不出什么。若是换个人跟邱依野朝夕相处“兄弟”情深,还睡一张床,他可不确定自己会像现在这么好脾气。
跟着邱蒋二人的摄像师一个是他的人一个是万敬先的人,万敬先肯定也已经看过这些录像。一想到万敬先此时的脸色,贺坤的心情好多了。
时至五月二十二日中午十一点四十分,随着第七组潜行者的“落网”,在逃的只剩下三组,其中明星组仅存邱蒋二人。追踪组不仅毫无他们的讯息,还不断受到他们粉丝的干扰。
不过指挥室内的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并没有太多焦躁的气氛:现在他们有更多人手集中搜寻这三组,而且当时间进入后半程,潜行者们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会让犯错的几率成倍增长。
N市西边500公里的W镇,邱依野和蒋青维坐在工地边一根废弃的水泥管上,手里的馒头中间夹着山寨金罗火腿肠,吃得正香,远远看去跟一道塑料瓦围墙后面的建筑工人没太多区别。
他们上午在镇子里转了转,这里跟他们预想的差不太多:离中型城市不远,正在迅速发展,相对而言外来人口并不显得突兀。
他们背后的建筑工地隔街有一家生意不错的餐馆,正是今天戏份的主要场景。
解决午餐后,他们去公厕各自换衣服,然后邱依野跟蒋青维暂时分开,独自走去小莉烧烤。
小莉烧烤的老板娘叫钱小莉,并不是本地人。她年轻时被父母安排着嫁给了大她十岁的丈夫,丈夫家在当地是一霸,在外面寻花问柳吃喝玩乐,回到家就打老婆。钱小莉自己做主堕了胎,硬说再怀不上了,被打过几顿后终于离了婚。她跟父母几乎断绝关系后独自出来闯,从街边的小早点摊做起,十年后终于有了这家红火的烧烤店。
钱小莉很有头脑,这个店面买下来之后,她从中午十一点营业到半夜一点,晚上六点之后才是烧烤店,中午只做家常菜,而早上五点到十点包给另一家姐弟做早点铺。她的创业事迹还上过省电视台的节目。
最近这边一片平房拆了,正在建新住宅区。她家店物美价廉,工人们都喜欢时不时过来改善伙食。后厨本来就忙不过来,屋漏偏逢连夜雨,又有个厨子病倒了,她只得在门口贴了张招工启事。
中午十二点二十,店里连过道上站的都是人,不断有人扯着嗓子喊老板我的菜怎么还不上。钱小莉头上都是汗,挨桌解释不好意思啊我们今天人不太够。正想回收银台照应,一个青年侧身挤过来,脸上被热得有点红,“刚刚的服务员跟我说您是老板?”
钱小莉摸了把汗,“我是。今天上菜慢,你等不了的话我给你退钱。”
青年连忙摇头,“我没点菜。我是看见了你们门上贴着招厨师,想问现在招上了吗?我……”
钱小莉一听,连后半句都没让他说完就把他拉到厨房,扔给他一条围裙,抓过来一个单子扫了一眼,“洗手,炒一盘酸辣土豆丝,一盘鱼香茄条。”
十分钟后青年盛出来酸辣土豆丝和鱼香茄条各两盘,钱小莉没动,只抱着手看他,青年窘迫的解释,“好多单子上有这两个菜……”越说越小声,最后紧张得抓了抓围裙边,“呃,主要是这一锅正好两盘。”
钱小莉瞪了他一眼,拿起干净筷子先夹了几根土豆丝,咽下去后换了双筷子,竟然又在同一盘里夹了一口。“不是在厨师学校学的吧?”
青年脸更红了,“不是……我……我家传的。”
钱小莉大声叫上菜的小妹,让把这四盘菜按单子端出去。
小妹进来,“唉,这人谁啊?你在这儿拍什么呢?”
钱小莉这才发现边上不起眼的地方站了个男人,还举了个摄像机。
她几步上前,“你哪家单位的?谁让你进来拍的?”
摄像大哥都快哭了,贺大老板和万大老板再三强调让把这组所有行动都尽量完整的拍摄下来,再加上邱依野和蒋青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还能怎么办?
大概是这些天拍邱依野拍得多了,他的演技都有所提高,“我是江南卫视生活频道的,我们正在做一期《后厨印象》节目,统筹让我过来的啊,你们没收到通知?”
钱小莉和上菜小妹都愣了,这什么状况?
后来摄像大哥把电视台的工作证拿出来,连说不好意思大概没通知到地方。
等钱小莉把摄像大哥安顿好,餐厅的客流已经过了高峰。
“小莉姐,你们厨子换了?”
钱小莉留意到这桌上的是吃了一半的红烧鱼,颜色比大海之前做的红亮,“是啊,这不忙不过来嘛,新招来一个。怎么样,还行吗?”
客人点头,“不错,不错!口味调得好。”
钱小莉放下心,去把大门上贴的招工启事揭了下来。
青年无措的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瞟一眼摄像大哥的镜头,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没事,小野,你就当没看见那边的摄像机,咱们就聊聊天。”这小青年紧张得钱小莉都开始紧张了,忍不住安抚他。
刚刚进来一位主持人,跟摄像大哥的说法差不多,说台里统筹事多可能忘记通知这边了,但可以先录着,减轻以后的拍摄压力。
这主持人长得挺好,感觉一看就像是在电视台工作的,可就是发型难看了点,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大城市的流行趋势。主持人笑得特别有亲和力,说新招厨师这一段挺有意思,可以增强故事性。
钱小莉也觉得挺有故事性的,毕竟这么忙的时候能正好招到可心的厨师,解了燃眉之急还送一根眉笔,真可以说是难得的缘分了。
青年却很抗拒,特别不想上电视。钱小莉最后生了气,青年才吱唔着说他得罪了人,从家乡逃出来的,怕上了电视被那人发现。
“你这样的怎么得罪人?”钱小莉觉得奇怪,这小伙子性格这么软,哪里像是能惹事的?
青年犹豫了一会儿,才小声说那人喜欢的女孩子非得追他,他说了他跟女孩子没关系,可那人不能把女孩子怎么样,就拿他撒气。他惹不起,只好躲出来了。
钱小莉很生气,“那人谁啊?!就该在全国人面前曝光这样的人渣!”
青年怎么也不肯说,实在被逼的急了就说是个二代。
这话一说钱小莉便明白了他的苦处:这世界上不能惹的人太多,她年轻的时候还不是躲出来的。
她早忘了要看青年身份证这回事。
蒋青维带着摄像大哥走后,邱依野帮着串了一下午的各种肉串蔬菜串,晚上一边学一边帮着烤。夜里钱小莉塞给他一周的工资让他救个急,先找住的地方。
邱依野反复谢了她好几次才拿着钱出来,转两个路口跟蒋青维及两个摄像汇合。
“邱哥,我找了个短租的地方,特别便宜,那人提都没提身份证的事。只是环境差了点。”
邱依野跟着他又穿过两条街,到了镇子边上。看着眼前那残漏破败污水横流的三层小楼,“环境差了点”这个形容就像是个美颜滤镜。
“幸好我们带了睡袋。”
他们消失在小楼里后,暗处走出来几个拎着钢筋的黑影。
第44章
经营餐馆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像小莉烧烤这样有人气的小店并不比大饭店轻松,反而更费心力。
27/54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