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包青天]何以安乐(包青天同人)——孺江

时间:2018-03-13 10:53:00  作者:孺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包勉几乎样样都比不过包拯,年少的时候心里有怨还一度跟包拯闹得挺僵,后来他得了个莱阳县令的官职,发现这个讨人厌的小叔还挺好用的,好多人听说包拯的名头都会给他三分面子,所以包勉后来对包拯比小时候还要殷勤,只是心里到底还是拉不下那个脸,因而再殷勤也只在书信上,这些年来两家也没走动过。
  后来包勉有了艳娘,物质和精神享受都上升了一个档次,每日里忙着和艳娘调情,听文师爷的奉承,就更不愿意去想远在开封的小叔了。
  事到如今,包勉有些后悔了,当初他就不该因为自己不喜包拯而跟小叔拉远距离,眼下正是紧要关头,但凡包拯有一点私心,都足够叫他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是包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到升堂开审,他才知道,包拯和他完全不一样,人家是真的秉公执法。
  尽管文若愚声称有证明包勉为紫河车案幕后主使的证据,但无论是裘飞做的那些小药丸,还是包勉写的几封“感谢信”,都没有明确提到“紫河车”三个字,甚至包勉还以为那药是用鹿鞭、虎鞭各种鞭制成的,连药方都没搞清楚。
  包拯审案极有条理,文若愚拿出来的证据看似挺多,但实际上都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能明确说明谁是主使。
  反倒是包勉说,那小药丸就是文若愚推荐给他的,说是文师爷的拜把兄弟做的,很有效果,所以他才抱着试试的心态买来吃的,都是付过钱的。
  别看包勉是个贪官,他贪来的钱财都归二夫人艳娘管着,自己的私房钱非常少,需要支取零花都要经过登记,只要查一查家中账目就知道他有没有说谎了。
  至于艳娘作的假证,那就更容易化解了。包大人铁面无私,对于说谎的人绝不手下留情,敢做假证,罪加一等,先拉下去打一顿再说。
  艳娘就是因为不想吃苦才逃离莱阳的,如今更不愿意真的去挨板子,只好说自己也不清楚包勉是不是主使,但他服药是事实,这点谁也洗不白。
  最后,包拯判裘飞、文若愚秋后问斩,包勉则有失察之嫌,加上为官之时的冤假错案,最终给他判了个流放三千里。
  结果一出,有的人觉得公道,有的人觉得不解气,还有的人被煽动一下就往开封府门口扔烂菜叶,还说:“就算是包大人也会包庇徇私,这世上哪还有法理可言?”
  一时间,包大人的名声不说一落千丈,却也不像从前那般受百姓爱戴了。
  甚至有包府下人去集市买菜,以前那些菜贩见是包大人的仆人,会给他们算便宜一点,现在全是按原价卖,有些人还不肯卖给他们。
  就连赵祯听到这事后都特意把包拯召去宫里询问,差点就把“爱卿我看错你了”写在脸上。
  身处漩涡之中,包大人却不怎么在意,每天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连上朝时驳斥庞太师的政见都显得底气十足,丝毫看不出受到了影响。
  然而谣言并未止于智者,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直到几个情绪特别激动的家属阻拦其他人往开封府递状纸,事情闹大,最终刑部的丁大人奉命重审紫河车案,往开封府走了一趟,带走了包勉以及涉案的其他人。
  丁大人平日里和包大人的关系还可以,算不上熟稔,但也是包大人认为品性可靠的同僚之一,所以包拯也并不反对。
  重审紫河车案的提议,是王丞相和庞太师一起向赵祯进言的,陛下对最近的满城风雨早有耳闻,也希望民怨能尽早平复下来,就允了两人的奏请。
  于是包勉、文若愚、裘飞、艳娘几人都被带到了刑部。
  重审当天,王丞相和庞太师作为陪审。而为了避嫌,包大人只能在隔间等待结果。
  “带人犯。”丁大人与两位陪审的大人点头致意后,就立刻进入正题,让人将包勉三人带上堂。
  “包勉叩见三位大人。”
  “草民裘飞叩见三位大人。”
  “学生文若愚叩见三位大人。”
  丁大人:“裘飞犯下紫河车案证据确凿,然听说你等对开封府判决不服,故而今上应准刑部重审此案,可有此事?”
  裘飞猛点头:“大人,确有此事!那些人虽然是我杀的,可我原本并不想杀人的啊,都是以为了给包勉炼制壮阳药,我才不得已的!”
  丁大人绷着脸问:“你说包勉才是幕后主使,可有人证?”
  裘飞对文若愚努了努下巴:“大人,文若愚就是人证!”
  丁大人:“文若愚是你的同伙,怎么能作为人证呢?”
  裘飞叩头道:“大人,文若愚是我的结拜兄弟,又是包勉的刑名师爷,他们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平日里相处得都很好,我和包勉之间也无仇无怨的,实在没必要陷害他啊!”
  “胡说!你们分明就是想拖我下水,才诬陷我是幕后主使的!”包勉激动地喊道。
  由于他急于表明自己的清白,惹来丁大人一记响亮的惊堂木:“包勉,等本官问你话了再开口,公堂之上不容喧哗!”
  “是,大人……”包勉委屈地跪了回去。
  丁大人看向裘飞:“你继续说,除了文若愚,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包勉自己也承认吃过那些小药丸,如果不是他主使的,他为什么会有那些药丸呢?”裘飞低着头,表现得十分恭敬,看不出此人是个残忍狠毒,辣手剖腹之辈。
  包勉急得脸色涨红,很想替自己辩解,可又碍于之前的惊堂木,不敢抢先开口,憋得满头是汗。
  “包勉,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见丁大人好不容易问到自己了,包勉马上道:“有!有的!大人,我真的不是主使啊!药是文师爷给我的,我连药方都不清楚,根本不知道里面有紫河车的成分啊!”
  裘飞冷笑:“口说无凭,你说你不知道药丸的成分,谁信?天底下壮阳药这么多,怎么偏偏就吃我炼制的这一味?”
  包勉怒得眼眶通红:“那你也是口说无凭,你凭什么就说我知道药方?!”
  文若愚突然开口,文质彬彬道:“包大人确实可能知道药方,因为他曾经给裘飞写过几封感谢信,这些信虽然没有直接写出紫河车来,但效果这么好的药并不多见,若非验证过药丸有奇效,包大人又怎么会胡乱吃药?这些信件在开封府已经留了底,大人查一查案卷就知道了。”
  丁大人接过手下递来的堂供和信件,略一点头。
  看向包勉:“如今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何话要说?”
  包勉大声道:“大人,我不服!文若愚是涉案之人,怎么能算人证?那几封信也是普通的感谢信而已,县中回春堂的大夫治好了我娘的腿疼,我都写过同样的信,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药里到底用了什么配方?”
  “大胆!证据俱全你还狡赖,罪加一等!”丁大人重重拍了下惊堂木,“堂下听判:莱阳县令包勉,不仅贪赃枉法,还命令下属对怀孕夫人开膛破肚,盗取紫河车,惨无人道,罪大恶极,按律判为死罪,押入天牢,听候判决。”
  “大人……!”包勉还想申辩,却被丁大人的声音压了过去。
  “裘飞、文若愚,你二人杀害孕妇,罪无可恕,念及你们受人指使,并非自愿,改判苦役三十年,原判撤销。”
  丁大人对身边两位大人轻轻点头,飞快宣布了退堂。
  几名人犯被衙役带下去,丁大人也随后离开。王丞相则慢吞吞地起身,对努力把屁股从椅子上拔出来的庞太师露出一抹迷之微笑。
  庞太师还以为他是嘲笑自己太胖了,不悦地瞪了对方一眼。
  谁知王丞相却压低嗓音笑道:“恭喜太师了……”
  “什么?”庞太师一头雾水,他有什么可值得恭喜的?
  作者有话要说:  剧里重判确实是太师牵头的,当时他为了争一口气,凭什么我的儿子被铡了,你的侄子还好端端的活着,就……不过最后胖太师还是帮老包证明了包勉的清白,这一对还是有点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味道哈。
  小螃蟹:爹你肿么了……
 
 
第42章 铡包勉12
  王丞相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说:“太师跟老夫还有什么可隐瞒的?你与包拯同朝为官,势同水火,如今你借紫河车一案除掉包拯的侄子,正可以挫挫包拯的威风,是不是啊?”
  庞太师立刻在心里警惕起来,表面上十分平静,眯起眼淡定道:“丞相此言差矣,庞某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最近京中流言太多,影响深远,才会提议换一个人重审此案。我与包拯虽有矛盾,却还没到拿苍生百姓做赌注的地步。”
  “太师不必解释了。”王丞相一脸“你不用说,我都懂”的表情,捋着胡须笑。
  庞太师顿时暗叫不好,自己是被人利用了!
  庞太师能一步步走到今天,正一品的官衔,除了靠办事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他擅长揣摩天子的心情,并有一张会拍马屁的嘴。
  前些日子见到包拯被人唾骂,庞太师也跟着看了好几天的热闹,后来事情愈演愈烈,他看赵祯的脸色一日比一日差,和幕僚商量了下,决定为君分忧,提出重审紫河车案。
  如今想来,那幕僚的建议恐怕是背后有人故意挖好了陷阱等他自己跳进去!
  连王丞相都认为他是故意和包拯对着干,想把本来不必死的包勉逼到绝路,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他跟包拯不和,如果包勉真的冤死了,那他岂不是背定这个黑锅了?
  是谁,先是设计让包拯杀昱儿,然后借自己的手杀包勉,这是想让自己跟包拯不死不休啊!
  不错,他和包拯确实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可在国家大事上,两人的意见还是基本一致的,没有谁会傻到因为不喜对方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
  可若是这其中掺杂了杀子之仇,杀亲之仇呢?
  几个月前庞昱说过的话犹在耳边,那时庞太师自认足够重视,派出不少人手去陈州调查,可如今想来,他重视得还不够。那股背后势力能轻易将汴京搅得满城风雨,连陛下都被算计了进去,可见他们所图非小,绝不可能只是为了让他和包拯结成死仇。
  庞太师越想越是心惊,脸上淡定的表情差点绷不住,恨不得赶紧回府把那个幕僚抓来拷问。
  然而,当他回到太师府,就有下仆回报,那个幕僚两天前就失踪了。
  两天前,正是庞太师向赵祯进言的日子!
  庞太师气愤地踹了一脚桌子,却不慎撞到了小脚趾,顿时疼得嗷嗷叫,被路过的庞昱听见,还过来关怀了下他爹:“爹,您怎么了?”
  “唉……”庞太师无奈叹气,将王丞相的反应与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最终摇头叹道,“都是为父太过大意了!”
  庞昱越听小脸就越是严肃:“这么说来,大家都误以为丁大人判包勉死刑是爹爹授意了?”
  “八九不离十。”庞太师说。
  “连包大人也这么认为吗?”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包黑子一向与我不和,他会这么想也在常理之中。”庞太师摇头道。
  庞昱捋起袖子:“我这就去和包大人说!”
  “说什么说!不许去!”庞太师沉着脸拦住了儿子,“你这个时候去开封府,想被那些愚民揍啊?”
  “爹,我觉得这件事得尽早跟包大人说清楚,以免日后我们父子成为别人的靶子。”庞昱认真道。
  庞太师拍了下儿子的后脑勺,没好气道:“说是肯定要说的,但也不能贸贸然上门!你懂什么,要说也是先写封信派人送过去,还要悄悄的,不能被人发现,否则有结党营私之嫌。”
  “你俩关系这么差,还有谁会认为你们俩会结党营私?”庞昱忍不住反驳了句。
  庞太师被这话噎了一下,半晌才说:“小孩子懂什么,笔墨伺候!你爹虽然人老体胖,但是文采碾压十个你都足够了,包管那包黑子看了以后会心甘情愿地帮我们揪出那个幕后之人。”
  就算你文采不好,包大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的……庞昱很想反驳他爹,但他动了动嘴巴,还是觉得不打击他爹比较好。
  庞太师一气呵成地写完了信,交给心腹送去开封府,又一人坐在桌案前思索对策,脸上的表情时而扭曲,时而奸笑,吓得庞昱赶紧溜走了。
  包勉一案陷入了更困难的境地,裘飞、文若愚两人非说主使者是包勉,但他们所谓的人证物证其实并不那么有力。包勉始终不服丁大人的判决,他强调自己只是被蒙在鼓里,可他拿不出任何自证的方法。
  这案如果单看证据,在不明真相之前,怎么判都是有可能的,既可以说证据确凿,也可以说证据不足,全凭审案之人的良心和洞察力。
  包拯还算公平,而丁大人却明显偏向了裘飞二人。
  如果这只是丁大人个人的意见倒还好办,就怕丁大人得到了陛下的授意,非要斩了包勉以平息民怨,那就棘手了。
  这案子难就难在如何证明包勉不是主使者。
  连包大人都感到困难,庞昱就更不用说了,在包勉听后问斩的期间,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干脆进宫看他姐去了。
  这段日子庞妃似乎过得不错,不但红光满面,连身材都仿佛圆润了一圈。
  “你个小没良心的,这么久才想起过来看本宫!”庞妃嗔怪地在他额头上一点,“说吧,又有什么事搞不定的,来向姐姐讨主意?”
  庞昱摸了摸鼻子:“姐,你怎么知道的?”
  “你这小祖宗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还不了解你的脾气?”庞妃叹了口气,“只希望你不是闯了祸,求我向皇上讨恩典。”
  “当然不是了,我很久没有闯祸了!”庞昱不服道。
  “那你前些日子在万宁寺遇刺,去莱阳县追查凶手,怎么反倒把包勉抓回来了?”庞妃斜睨他一眼。
  庞昱吞了吞口水:“我怎么知道那凶手会和包勉扯上关系……再说,人也不是我抓回来的啊……”
  想了想,他索性把庞太师的担忧和他此前在陈州碰上的事也跟庞妃说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