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涉歪着头想了想:“什么意思?”
沐青道:“他对你似乎……特别信任,但看他,应不是那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元涉皱眉:“我没听明白。”
沐青道:“就是感觉……也许是我想多了吧。”
辰夜伸个懒腰:“罢了罢了,天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元涉道:“也好,我明天没事,正好可以陪你们出去走走。”
作者有话要说:
求评论~求收藏= =
第37章 慈母
今日天气正好,辰夜、沐青、元涉等在一处木桌前。
袅袅炊烟蒸腾而上,带来一阵香气。
辰夜擦着筷子,下巴抵在桌上,抱怨道:“真是抠,说要请我们吃饭,我以为是什么山珍海味,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馄钝摊。”
元涉抱臂,瞥着辰夜道:“那你可以不吃啊。”
辰夜理亏,干巴巴的喝了一口水,抬眼看着一旁那个忙碌的身影。
混沌摊的老板是个干瘦的老头,围着个破围裙,眯着一双浑浊的眼,来往于锅前和桌前,一个人既当厨师又当伙计,微寒的天气,额头上已经忙出了一层汗,元涉说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
摊前坐着的客人不多,但也不算少,看上去生意还行。
元涉道:“这家店据说已经有百八十年了,世代相传的手艺。保管你们满意!”
又等了一阵,老板颤颤巍巍的相继端上三碗馄钝,咧着缺了门牙的嘴,笑呵呵道:“元大人,又来吃馄钝啊?”
元涉笑着应:“是啊,吴老伯今天生意不错啊。”
吴老伯用围裙擦擦脖子上的汗:“是是是,让你们久等了,别见怪啊。”说着,眼神在沐青和辰夜之间流转。
元涉道:“城主今天没来。”
吴老伯道:“听说城主近来染上了风寒,还好吧?”
元涉道:“……还好。”
吴老伯叹了口气,刚想说什么,瞥见了那边沸腾的锅,又急慌慌跟元涉说了一声:“今天人多,我先看锅了。”
元涉点头:“别管我们,您先忙您的。”
吴老伯应了一声,匆匆离了桌,忙活起来。
辰夜舀起一勺,吹了吹,放进嘴里,吧咋吧咋嘴,称赞起来:“恩,还不错。”
沐青问元涉:“方涯也总来这里吗?”
元涉点头:“就是他常带我来这边吃,我才知道的这里。”
沐青垂眸沉思着什么,没有说话。
辰夜喝了一口汤:“这味道倒着实配得上你说的百年老店的名号。”
元涉道:“那当然。”
辰夜望望周围:“怎么就看到他一人?也不说雇个帮手?”
元涉道:“我之前也劝过他,他说自己亲力亲为惯了,不喜欢别人帮忙。”
辰夜道:“那没个儿子什么的接手,把手艺传下去之类的想法吗?”
元涉叹了口气,幽幽道:“吴老伯的儿子是个士兵,四十年前死于战争。”
辰夜与沐青愣了愣,一时间陷入静默。
辰夜道:“可惜。”
吃完了馄钝,元涉跟吴老伯打了个招呼,三人便离开了。
元涉雇了辆马车,拍着胸脯跟辰夜他们打保票:“今天跟着我玩,保管你们满意。”
坐在马车上,辰夜问着元涉:“别跟我说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也是之前方涯带你去过的。”
元涉眨巴着清澈的眼:“你还真说对了,不行吗?”
辰夜道:“你这才来了两个多月,一路攻城略地,方涯什么都告诉你了。”
元涉嘻嘻笑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毕竟是来调查澎城之事的,打入内部,总会方便调查。”
辰夜道:“是吗?我怎么看着你天天耽于声色,吃喝玩乐呢?”
元涉道:“那是你!”元涉又敛目幽幽道:“其实方涯这个人啊,表面上看起来温润如玉,而且城主的身份为让他显得有些神秘,其实他这人还挺感性的。以前和他喝酒聊天,他醉了之后说了很多话。他身子弱,动不动就生病,无法出城太远,常年在一处窝着;而且澎城的命脉握在他的手中,二十来岁的年纪,不容易啊……”
沐青道:“所以你现在是打算能帮一点是一点?”
元涉表情有些尴尬,用一根手指挠着脸颊:“也说不上帮吧,我就想着先跟方涯搞好关系,以后好办事不是……”
马车一路疾行,辰夜有了困意,头一歪靠在沐青的肩上睡了一路。
当辰夜被元涉叫醒时,马车早已停在了一处潋滟的湖边。
辰夜揉了揉眼伸了个懒腰,走出车外,看着眼前的景色,越看越熟悉。半晌一拍脑袋,问元涉:“这里该不会是簸箕洼吧?”
元涉道:“没错啊!想不到你还听说过?”
辰夜沉着脸:“昨天我和沐青刚来过的。”
元涉耸耸肩:“那没办法,谁让你们腿快。”
沐青看着辰夜笑起来:“也不知你此次会不会再莫名其妙挨上一棍子。”
辰夜无奈:“我和此地有仇。”
元涉皱着眉转头问道:“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辰夜道:“……没什么。”
元涉带着他二人沿着湖边的小路徐徐行着,然后来到了一处小小的院落前。
一个女子蹲在院中,低着头,身前摆着一个木盆,左手拿着一只草鱼,右手利落的刮着鱼鳞。
“婉娘!”元涉对着那人喊道。
婉娘抬头,看了看来人,应和道:“元公子,过来了?”
元涉道:“过来看看韩大娘。”
婉娘起身:“那你今天有口福了,我早上才去集市上买了几条鱼,打算给韩大娘补补身子。本来那个卖鱼的非要多给我一条,我还想着吃不完,但他说便宜我就买了,没成想你们就来了。”
元涉笑:“无巧不成书。”
辰夜自女子抬头那一刻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就笼络全身。
沐青看出辰夜僵直的后背,又看看对面的女子,理解了一些,意味深长的拍了拍辰夜的肩膀。
两人随着元涉走上前。
婉娘提着鱼,看着辰夜和沐青。
元涉介绍道:“这两位一个叫辰夜,一个叫沐青,是我的朋友。”
婉娘笑笑:“昨天已经见过了。”
元涉不明所以:“什么?”
沐青道:“是,昨天没有打招呼,在下沐青。”
辰夜低着头:“辰夜。”
婉娘咯咯笑起来:“昨天吓到两位小哥了,不要见怪。”
元涉明白过来,问婉娘:“是韩大娘?”
婉娘点点头。
元涉微笑道:“也是缘分啊。”
婉娘道:“既然都认识了,也别拘束了,进屋坐着吧。我去给你们烧菜。”
元涉道:“辛苦婉娘了。”
甫一进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就直奔来人。
辰夜闭上眼,准备迎接着老妪的炙热的拥抱。但等了良久,也没等到,睁开眼,看见前方的元涉正被老妪紧紧抱着。
老妪道:“开儿啊,你来了!”
元涉皱着眉:“那个……娘……您抱得太紧了。”
老妪颤巍巍松开双臂,右手抬起,皱巴巴的双手颤巍巍抹上元涉的脸:“开儿啊,你瘦了,娘这就给你做饭。”
元涉赶忙拉住:“刚才婉娘看见我过来了,说今天她来做饭,让我好好陪娘。”
老妪似乎终于注意到元涉身后的两人,皱着眉,将元涉护在身后,表现出敌意:“你们是谁?是不是要带开儿走?”
沐青摆着手:“大娘,我们不是……”
元涉轻轻搭上老妪的双肩:“娘,他们是我同营的战友。”
辰夜道:“是是是,是战友!”
老妪道:“战友也不行,谁都不能将开儿带走。”
沐青道:“大娘,我们不是要带走韩开,他之前在军营就一直念叨你,所以我们陪他一起过来看看您。”
老妪浑浊的眼中半是疑惑半是精明,瞪着二人看了看,然后转头看向元涉,元涉看着她的眼睛点了点头。老妪这才放下心,不再戒备不安。
元涉拉着老妪坐下:“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身子怎么样啊?”
老妪道:“吃得好,睡得好,你不用担心我,你看你瘦的,是不是军营吃的不好啊?”
然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家常,倒真像是母慈子孝多年未见的母子俩。
期间元涉让辰夜和沐青出去转转,但辰夜碍于老妪全程审视的目光,实在迈不开腿。只好陪着两人干笑着。
坐了有一个时辰左右,婉娘开始陆续端上丰盛的菜肴。
五菜一汤,虽然都是些家常,但菜色看上去着实不错,飘来的香气让辰夜的肚子叫了三叫。
婉娘擦着手呼叫着众人:“来吃饭吧。”
沐青施了一礼:“婉娘辛苦了。”
婉娘道:“沐公子不用客气,都是些粗茶淡饭,你们不嫌弃就好。”
沐青道:“哪里的话。”
元涉扶着韩大娘款款走来,各自就座,拿起筷子,辰夜尝了尝,觉得味道不错,夸赞起来:“婉娘好手艺。”
元涉道:“那当然,婉娘的手艺可是澎城一绝!”
婉娘的脸有些红:“说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韩大娘噘着嘴,半天才十分不甘得说了一句:“哼!没我年轻的时候做得好。”
众人愣了愣,然后一起大笑。
婉娘道:“是是是!韩大娘的手艺最好了,下次可必须你做了。”
韩大娘道:“本来就说今天我做,你非要抢。”
元涉眯着眼道:“对对对,是婉娘抢功了。”
用毕晚饭,天已将晚,韩大娘已经有些困了,歪在椅子上打起了瞌睡。
婉娘帮着整理好被褥,元涉看着韩大娘睡下了,两人悄悄出了房间。
元涉对婉娘道:“忙了一天了,你也赶紧回屋歇歇吧。”
婉娘道:“也好,你们也早点回去吧,路上不方便,这边有我呢!”
元涉道:“辛苦啦。”
婉娘道:“哪里的话,我一直把韩大娘当做自己的娘,我家那口子去世的早,韩大娘的儿子也……韩大娘以前对我不错,两个人正好搭个伴,其实也挺好。”
元涉道:“这世间就是有太多不如意。”
婉娘叹道:“是啊,但是没办法,我们还要好好活下去,我们能像现在这样,都是以前那些为此牺牲的人努力换来的,怎能辜负他们?”婉娘笑笑:“诶,我又多话了,你们快回去吧,顺便跟城主问声好。”
元涉道:“好。”
婉娘目送着三人上了马车,辰夜沐青二人各自拱手作别。
沐青道:“婉娘今日辛苦。”
辰夜道:“日后我会怀念婉娘的手艺的。”
婉娘抿嘴笑道:“下次二位想吃了只管过来,不用随着元公子,想吃什么跟我说。”
辰夜道:“好嘞!”
沐青道:“多谢!”
骏马一声嘶鸣,拉着马车绝尘而去。
第38章 安定
沐青在车上问起元涉:“四十年前,究竟是怎样的战事?韩大娘的儿子……还有混沌摊老板的儿子都是……死于那一场?”
元涉的眼神变得肃穆而深沉:“是。”
元涉清楚地记得那时跟在方涯身边还不足半月,早上方涯带着元涉进了安定塔,塔里是披着军装的士兵,一张张淳朴的脸,笑眯眯的,很是热情,他和方涯在里面足足留了一整日。晚间,一向沉稳的方涯喝了些酒,坐在王府中的凉亭前看着安定塔,听见元涉的脚步声,向他望了望:“你来了,坐。”方涯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
元涉躬身道:“城主,您喝多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方涯看着元涉,面上虽有些醉意,眼中却是明亮如星:“不是说过了吗,私下里叫我方涯就好,不必拘束。”
元涉躬身站着,应了一声:“是。”
方涯见元涉恭谨的神态,也就没有再逼他,自顾自问道:“你来了这么久了,觉得澎城如何?”
元涉答道:“城坚不可摧,城内鸡犬相闻、一片祥和,自然是好的。”
方涯笑笑,低头自顾自倒了一杯酒:“是啊,但是你可知,现在的安定,是四十年前,用多少人的血肉换来的?”
元涉道:“我……我听说过。”
元涉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对于四十年前元月元日血流成河的澎城护城之役多少听说过一些,传闻那年,三国联合攻澎城,派出二十万大军压境,当时的城主方宇为了不影响城民们的安全,独自率领一万精兵在澎城二十里外的一处隘口埋伏,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但独独一万人,居然用四十天的时间,将整整二十万大军全部消灭,一个不剩,那年的雪大的异常,将所有士兵的尸骨都埋葬在了那里,那一万精兵没有一个回来,之后只有方宇连人带马,被发现晕倒在城门不足三十丈的地方。后来,为了纪念那死去的一万人,方宇下令修建安定塔,耗时五年。塔成之后不足一年,方宇便因为当时落下的病根,故去了。再后来,澎城方家因为那一战,无人敢再轻视,澎城一直太平至今。
22/120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