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他目色还算清明,燕清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
荀彧目送着自家主公潇洒离去的背影,心里渐有微妙感油然生出。
……怎好似跟少时受父教诲,道不得贪杯多饮,后又得赠长衣避寒的那一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把郭嘉放到床榻上后,燕清吩咐下人给他煮解酒汤,看好莫叫他滚下来踢被子什么的,又亲自在边上盯了一会儿,才真正放心了。
别人他管不着,这几个宝贝疙瘩,却是他放在心上看护的,绝对容不得半分闪失。
偶尔放纵一回没有问题,可断不能乐极生悲,酒后受风着凉了。
在这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一感冒就是去了半条命,总不能养成回回都吃桃的坏习惯罢。
燕清回房,冷不防地看到吕布如今的睡姿,就忍不住乐了。
他倒不是霸气地睡得四叉八仰,而是在长期的同床共寝中,习惯性地让出一半位置来,只是这会儿大概是不惯怀里空着,就把那两个倒霉的羽绒枕给死死箍在怀里,脸深深地埋了进去。
燕清怕他把自己闷死,便抽了一个出来,又忍不住在又窄又硬的老虎屁股上拍了一拍:“往里让一让。”
吕布也不知听到没听到,眉头都不带皱半下的,却自觉地往里挪了挪。
只是心情颇好的燕清,在他身边仅躺了几秒钟,就忍无可忍地起来了。
——酒味太重了!
待吕布真正清醒过来,已是两日之后了。
不过他那日提前退席的表现,在堪称群魔乱舞的醉鬼中可真算不上起眼。
燕清主持的流水宴只开了三日,官府的人就撤去了布置,可接下来的几日里,就是民众自发兴起的狂欢,气氛浓烈得比逢年过节还要厉害。
所有人都沉浸在大获全胜的欢乐气氛中,就连往常唯利是图的酒家店家也疯了一般,把一坛坛珍藏的美酒佳酿往外送,只求能见上久久未归燕教主一面。
吕布就自发地担起了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赶跑的责任,只是铁马冰河地过了一年许,忽回复到这种鸡零狗碎的悠闲节奏,还真感到几分古古怪怪了。
白日主公要在议事厅里忙碌,他通常是在兵营里训练士兵的,现却闲了下来——兵士们还都在燕清的命令下被陆续解散,好同家人团聚,一个月后才需返回兵营。
而跟他关系最近的同僚里,高顺早将家眷迁到了目前官职所在的邺城,张辽也被分派到扬州掌管大军,上个月才听说着娶了第三房小妾……
一想到这点,吕布就不屑地呲了一声。
都是什么鸟毛病?一个两个都这般三心二意,不知甚么叫……叫……士不可无节,当从一而终么?
吕布倒不是不想整日黏着燕清,只是那荀彧瞧着是个温和脾气好的,眼却锐利得很,顿害他不敢走太近了,然后叫对方看出什么端倪来。
第227章 古怪木车
吕布不得门入的议事厅里,气氛却非是旁人想象的严肃正经,而是一派放松的和乐融融。
贾诩惯来没有将今日之事推到明日去做的坏毛病,而仅是一日之量的话,在才智绝伦的三大谋士齐手协力下——燕清很自觉地将自己的贡献剔除了,短短两个时辰内就被解决一空。
而剩下的时间,燕清不走,众人也就默契地不忙回去,全都优哉游哉地留下来品尝茶点,美其名曰‘陪’主公谈天说地了。
燕清一向温柔随和,对心腹爱臣甚至堪称视若己出,私下里从不摆主公架子。而在这份强大亲和力的日熏月染下,哪怕是为人处世方面极度谨小慎微的贾诩,在见多了自家主公动不动就跟郭嘉勾肩搭背、顺手给荀彧拨理下歪掉的头巾、认真盯着一些常忙得废寝忘食的部下、命他们注意修养,还在酒宴上云淡风轻地一手抱一个、各自送入房里的英姿后……也难再昧着良心去摆出战战兢兢的架势。
这既是燕清本性使然,其实也带有几分有意为之。
即便是在这三种人对仪态礼数方面的要求最高的荀彧,也不会贸然开口,而是乐见这种亲密形式的探讨能得以保持下去。
燕清倒不介意是小酌清酒还是品茶,但经过这些天的狂欢,就连好酒如命的郭嘉都暂时感到腻了,加上宿醉给他带来的影响不小,这会儿只斜倚在软席上,手里捧着一碗热茶,就已满足地喟叹出声。
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坏毛病,在座的另外三人也是习以为常了。
“厨子新研制的桃酥,”贾诩指着其中一样,笑道:“主公不妨尝尝?”
燕清道了句好,信手以筷挟了小巧玲珑的一只,放入口中,慢条斯理地嚼了嚼,咽下后道:“确实味美,你们可多用一些。”
郭嘉积极响应,迅速给自己来了一只,荀彧不紧不慢地跟上。
趁众人在吧唧吧唧的时候,燕清恰到好处地将一盘桓在他心中已久的问题抛出:“于婚姻嫁娶方面,陛下尚未及冠,已然梅开二度,文若与文和家中亦早有娇妻爱子,奉孝如此风流,却还未曾准备迎娶哪家美娇娘,好有人为你主持中馈么?”
说来也巧,近几位皇帝,除了倒霉的刘辩外,都极喜淫好色。刘康虽自认内心对燕仙君一往情深,却也不妨碍他为稳固自己势力,也是因对大局无能为力、又不耐烦听那些虚伪臣下的胡言乱语进行一番逃避,在司隶一带像模像样地搞起了选秀,要广纳美人了。
王允对陛下表现出的沉迷女色表示袖手旁观,忠心耿耿的卢植倒是跟刘康死倔了一段时间,然而他是慷慨陈词也罢,以辞官回乡做胁也罢,刘康就是一副油盐不进随你便的模样,导致他彻底消沉了下来。
许是能把皇帝教养成忍辱负重,有朝一日变得励精勉治,成为一代明君的理想破灭,卢植对大局未定就频加选秀的行径也不那么抗拒了,许是盼着放弃刘康,还能教养下一代帝王罢。
贾诩对此却是怨念颇深——送去京城的年礼,又要添上几成了。
却说郭嘉的体质在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以及精心调养和严密看护下,一天比一天更好,现已处于正常水平,不会轻易就被水土不服而击倒了。
燕清对他不会英年早逝这点终于有了十足信心后,就开始惦记史上这会儿早该出生、事实却连其娘亲的影儿都还不得见的郭奕了。
贾诩笑眯眯地捧起茶盏,却不忙饮,以眼角余光观察郭嘉如何应对。
不防有火烧到自己身上,郭嘉一愣后,将口中桃酥草草一咽,游刃有余地反击道:“上行下效罢了,以主公后院之空,不也不遑多让?”
“问得好。”燕清莞尔,接下来的话,他口吻轻快,眉眼也不由自主地带了几分浅淡的喜色:“五年之期将过,我终与神女重逢,只是她性情到底不同寻常,取得天帝许可又已是不易,怕是不会愿意抛头露面,与人间妇人一般打理琐务,一年里也说不清究竟有几日可下凡来,与我相会罢。”
从未见过谪仙似的主公这副为男女情爱而欢喜的少年郎模样,被燕清演技蒙骗的贾诩与荀彧皆都一讶,不由对视一眼。
这么多年过去,饶是他们对主公无比信任,也不禁怀疑起了只闻其名、不曾谋面,貌美绝伦的神女究竟是否存在。
不过之前战事频繁,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着实不是谈情说爱的好时机。
而以主公势力之强大,理想之高远,也不必仓促下就为世家大族门下婿、娶个居心不明的高门贵女;至于唯唯诺诺的平民女子,又无论如何都镇不住场面的;一些只求春风一度的胭脂俗粉、青楼妓子,陪奉孝胡混也就罢了,却绝不配沾主公半片衣袂的。
思来想去,此事关乎紧要,若那神女真没影儿了,还需精挑细选一番才是。
而在这不动声色地物色主母的备选人的过程中,贾诩与荀彧都浑然不觉的是,要真以他们用于选人的高标准去找,主公是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主公清心寡欲、忙于公务,总比是个沉迷寻花问柳的色中饿鬼要好上太多。
现事态时局渐渐平静,他们正思忖着何时要把旧事委婉重提,不料主公倒是先了一步,无形中就把话头给堵住了。
唯有对那所谓吕氏‘仙女’的五大三粗的真面目心知肚明的郭嘉,忍不住眉心狂跳。
在弄清楚真相后,那日对主公信口念出的诗词中的天香姝色有多心驰神往,后就有多头皮发麻。
他艰难忍住没拆穿厚颜无耻的主公,故意道:“恕嘉斗胆一谏。纵是神女,不是一般妇人比得,然主公丰盛俊逸、才智绝伦,不也非凡世之人?以轻轻一诺,可是换得主公痴候五年!现既已认定主公相嫁,却仍然故我,要来去无踪,会面难期,未免太轻慢了。”
他这一番慷慨陈词,成功换得贾诩和荀彧一脸的深以为然。
燕清无奈一笑,同时借着案桌的掩饰,在郭嘉足面上狠狠踩了一脚,方叹了口气,感慨万千道:“能得如此佳人倾心相许,受些小小怠慢,又算得了什么呢?奉孝现是不知情滋味,方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众人不由自主地品位着这韵律古怪却又极精妙的诗句,被这其中传递的惆怅感伤所动容,一时半会的,也不好细问了。
唯独郭嘉丝毫不为燕清的鬼话所迷惑,对此暗中嗤之以鼻——那善妒的吕夫人过得不知有多美满,非但三天两头就以主臣和乐、抵足同眠为由与主公同床共寝,借职权之便、明目张胆地共乘一骑也不少见,哪儿会叫主公沦落为甚么久旷之身了?
燕清观郭嘉眸中华光溢彩,脑中显然正在飞速运作,酝酿着要如何反击,便抢先一步,冲荀彧飞快地眨了眨眼,慢悠悠地道:“我闻文若家中……”
他话不需说完,荀彧已闻弦音而知雅意,微笑接道:“有一长女,年方二八,尚未定亲。”
郭嘉:“…………”
燕清笑道:“这么说来,你与奉孝关系一向亲睦,现男未婚,女未嫁,倒是巧了。我今日不若就做了这媒……”
话方到此,郭嘉已跟火烧屁股一样,飞快起身,狼狈告辞了。
——他与荀彧职位上是平级,年岁也只少上十岁不到,相交又久,哪怕荀家女真貌若天仙,他也绝无可能肯称呼对方为岳父的!
三人纹丝不动,只会心一笑,欣赏着郭嘉夺门而逃的背影,愉快地饮下一大口热茶。
贾诩看完一场好戏,笑道:“主公果真高明。”
荀彧唇角扬起:“如此不出三日,奉孝自当自觅良妻了。”
也是仗着郭嘉对荀彧家里情况不够了解,才会被糊弄个措手不及,对燕清和荀彧联手编出的胡话信以为真——荀彧家中有三子,却只得一女,去年已按部就班地同诸葛氏长子诸葛瑾订了亲,又从哪儿找出第二个处于适婚之龄的长女来?
哪怕郭嘉之后能回过味来,可成功骗得鬼才大惊失色,燕清也觉得心满意足。
将郭嘉逗跑后,燕清又同光是看着就让他感到心情愉快的两个大宝贝坐了会,用过午膳,才施施然地离去。
他却不忙回府,而是戴上斗篷,只留几个侍卫跟着,心血来潮地要在繁华的集市上逛一逛。
然而行到半路,燕清的注意力,就全被一架偶然路过的怪模怪样的小木车给吸引去了。
这车比一般马车要小上一倍不止,最神奇的,却是它前头既没有马拉着,四周也没有人抬着,而是单凭自己,就能不急不慢地往前咕噜噜地滚动。
车上只载着穿着青袍、头戴斗篷,盘腿而坐下仍显四肢修长的一位男子。
他对自己引来无数人注意这点宛若无觉,自顾自地捧着本书,看得浑然忘我、津津有味。
第228章 文人雅集
尽管有斗笠的遮挡,燕清并看不见这自得其乐之人的相貌,可凭这份独行特立的潇洒,被众人以各色目光打量的泰然,还有设计这神奇自动的木车的本事……
一个叫大部分后世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就已呼之欲出。
燕清玩味地挑了挑眉,很快回想起上回见到对方的情景:赫赫有名的蜀汉丞相,当时还只是个会为怀橘之事意外暴露,而一边羞窘得耳根发红,一边还强自镇定地慷慨陈词,不卑不亢地冲他表明志向……
不论如何,仅是个眉目清秀,能言善辩而不失可爱的大豆丁罢了。
结果眨眼功夫,就已过去五年了。
在一直伴他身侧的那几人身上,时光仿佛都停止了流逝一般,且从正值青壮的人身上,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也难见衰老的痕迹。
却足够让当时的少年似幼柳般抽条,成为翩翩青年了。
只是诸葛一氏无从得知的是,他们的命运已被燕清一笔改写,而大变了样。
父亲诸葛珪和叔叔诸葛玄仍然健在,且颇受上司器重,屡受提拔,俨然官运亨通。
兄弟姐妹也未因早早失去双亲而被迫成熟,也未因饱受战乱之苦被迫逃难,甚至落得四散流离。
如今,二个年岁较长的女儿已然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长兄诸葛瑾也于去年有幸娶了荀彧之女为妻。
作为被主公亲口褒奖过,饱受家人期望的诸葛亮,自然也得以顺风顺水地成长,后顺理成章地凭天资作为叩门砖,同时拜入蔡邕和郑玄二人门下,现略有所成,正是个满怀期许和抱负、又还有点傲气和促狭,意气风发的青年。
思及此处,燕清不由微扬唇角,心里满溢的都是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
不论没有过早遭受亲人间的生离死别之痛的诸葛亮,还会不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千古一相,燕清都毫不怀疑,倘若诸葛亮有机会选择,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现今这般。
见燕清忽然勒马停驻,又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乘着闻所未闻的古怪车驾、招摇过市的青年看 ,典韦略一思忖,不由压低了嗓门,询道:“主公可要属下将那对您态度轻慢、不知见礼的张狂小子拿下?”
“他对我身份一无所知,只是偶然路过,还专注手中书卷,”燕清失笑:“不行礼才说得过去,你却无端捉他做甚?”
典韦仍是一脸憨气,猜错了也只嘿嘿一笑:“是某想岔了。”
燕清好笑地睨他一眼,忽有些心血来潮,说道:“我倒准备跟上他看看。只是你这块头太大,凭他利眼,定是下一刻就能识破我的身份了。”
168/186 首页 上一页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