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穿越重生)——摩卡滋味

时间:2018-03-30 10:43:58  作者:摩卡滋味
  如此一来,挖渠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劳工们干着这等苦力活,厉大人身后又是德行高深,慈悲满怀的上人们,自然见不得“血肉剥削”,如今厉大人囊中羞涩,工钱只能发最基础的,饭却是一定要管饱的。
  贫苦百姓们何时见过这等慈爱的官老爷?受宠若惊之余,都是下狠力给神仙大人卖力气,偶尔有几个惫懒刁滑的青皮,挨上仲老爷无敌城管队的一顿鞭子,说往东不敢往西,说拉磨不敢推车!
  是的,自从老仲在狄丘能正大光明的出入之后,他便紧跟夫人,鞍前马后照料周全,见到夫人居然还要在厉家小子的纸作坊里辛苦做活,他那把花白络腮胡都快竖成了刺猬,简直岂有此理!
  温夫人一个没拖住,老仲便跑到厉小子那里要个说法。
  厉大人冷哼一声道:“老爷子您身无官职,便无俸禄,只身来投也无积蓄,我这里别的规矩不多,只一条最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当然此‘劳’,为劳作,是为公为民所做之事,在女娘们身上劳作本大人是不发粮饷的。”
  老仲听得面皮紫涨,牙根咬得咯吱作响,钵大的拳头捏得紧紧的,看得旁边几个卫士紧张万分,厉大人也未免有些胆战心惊,早知道就叫自家夯货护在一边了。
  要是一言不合,这老不修挥拳过来,我这是电他呢,电他呢,还是狠狠电他?!
  好在并不需要厉大人作出电几分熟的艰难抉择,温夫人及时赶到,将这老货拖了出去。
  这老儿临出门时,厉大人冷笑一声,问道:“温夫人身上一针一线,所食一茶一饭,都是她辛苦劳作所得,就是你家儿子,那也是练兵护民换来一点粮饷,哦,还有你家几个小女,小小孩童都懂体恤母亲,知道帮我种植麦粟换粮吃。敢问仲老先生,您这几日吃的饱饭,是何人供养?”
  嗯,知道您老人家为国立大功,但是要闹到本大人头上,且问你吃软饭吃得爽利否?!
  老仲掩面而去,在临时“宿舍”里吹胡子瞪眼,把水煮菽豆嚼得咯吱响,便当是嚼着那不敬尊长的臭小子!
  狄丘初建,万事初兴,厉大人忙着抓粮食和铁器生产,忙练兵、挖渠,一时还顾不到诸人的住所,大伙都是先凑合着挤挤。老仲住不得女营,就只能与男人们一道挤,厉大人便安排小驴父子两个与老仲同住。
  舍友易爹笑眯眯地拎出一小瓶珍藏的好酒,打开请老仲喝。
  一般百姓只知这位老仲是仲校官的爹——亲生的,却多是不知他昔日的辉煌,不知这四十许的半老壮男便是名震大燕的仲大将军,更是不知他近日干的赫赫奇功。
  易爹也不知究里,只将这坏脾气的老儿当作是儿子的师公,对厉大人的举措似有些意见,能开解便好好开解,也免得仲校官夹在中间难做。
  “……仲老哥呀,你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此好的妻子儿女在身侧,一家团圆完满,你老哥身体又健壮无恙,我是羡慕都羡慕不过来。”
  老仲冷哼一声,闷了一口酒,从喉头到肚腹一阵暖意融融。
  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处处草建,粮食又紧,竟是连酒都多日未尝了。
  听着易爹絮絮叨叨,他家父子两个如何在饥荒中被厉大人救出生天,如何被厉神仙医好身体,跟着他赴任北上,又凭着一点简数巧算在车队里劳作换来一份薪酬,虽是日日辛苦却累得有滋有味,做梦都是大人说的,来日靠双手建出一个富足的家园。
  “厉大人是您的子侄,与您家的仲校官又有生死交谊,他一心全为我等小民,便是年纪轻了些,说话不知轻重,您老哥莫非还要与子侄辈计较?”
  老仲闷头喝完了易爹的那瓶酒,心中又如何不知厉弦这小子这里的艰苦辛劳。
  不劳动者不得食,哼!当老子不当官便不会做事了么?!
  为了能免去吃软饭的可耻名头,老仲这头花心倔驴子也不得不套上了厉大人特制的嚼子,成了一名光荣的“城管队长”。
  厉大人说了,此官职虽非朝廷正选,为狄丘临时所设,“城”也未建成,但权限极大,上管维护地方秩序,安定百姓,下管违章建筑乱摆摊,连随地大小便都在“城管”的职责范围之内。
  老仲捏着鼻子应了这职,终是拿到了他儿子一半的薪酬,厉大人说了,这试用期,若是彼此相合,到时再加。
  没好气的临时城管队长,便拎着厉大人让人特制的包软头木棍上街值勤了,他手下第一大将便是将马鞭挥得神惊鬼惧的二赖子,再往下便是一帮孔武有力,护卫队和军营淘汰下来的刺头或二楞子。
  短短时日,这城管队便被牛刀拿来宰鸡,大材废用的老仲给收拾得服服帖帖,草市街面之上,更是闻城管之名丧胆,过处鸦雀无声,地方靖平。
  厉大人很是满意地为无敌的城管队们连加了两次红烧肉大餐。
  作者有话要说:  高炉等技术百度学习摘抄而来,如有错漏大伙包涵下文科生啊~
  
 
第88章 帝心
  求贤殿中, 龙涎合香的袅袅烟气从龙首香炉嘴中缥缈地缓缓而散。
  元和帝斜斜地盘坐于榻, 身着长衫大袖, 雪白的狐狸毛皮翻露在领外,头戴细金绞丝的白纱帽,更显得他眉目如画,清朗似仙,他手中懒懒地拎着一只长颈的白玉如意, 不经意地问道:
  “你说,仲衡那小子是心有余恨, 还是自持清高?总不会真的要报恩效忠厉弦那蠢货一辈子吧?”
  田喜弯身躬礼, 恭敬地禀道:“奴此次赴狄丘传诏令, 见仲衡衣着简朴,身体强健,据说正为厉校尉操练新兵, 很是卖力。辞谢陛下恩令时, 奴观其感恩甚深,倒是无有怨意。此人忠勇铭恩,又颇有将才, 只是可惜不愿出仕。”
  “哼!”
  元和帝将手中的玉如意随手掷在锦榻之上,发出“咚”一声轻响。
  “厉弦这草包倒是好狗运, 如何能让仲家子死心塌地?”
  “这……”
  田喜微一犹豫, 元和帝冷眼已如利刃尖锋一般扫了过来。
  “说。”
  “喏。厉校尉与仲衡在其难时有援手之谊,又从教坊司赎了他一家七位女眷,自是大恩, 但奴在宣诏之时,仲衡辞谢之际,却对厉校尉说了一句:‘君若不弃,我必不离。’
  奴观之,仿佛并不止主奴或兄弟之情谊。”
  田喜说完这句,便眼观鼻,鼻观心,垂目闭口不言。
  皇帝自就藩以来,费尽心机与手段,付出良多才终于迈上这血淋淋的台阶,登基为帝。然则,高处不胜寒,更何况是这摇摇欲坠的塔顶。
  蛮胡入寇,围京近月,虽是一朝退散却留一地狼藉,若不是皇帝以雷霆手段杀尽斩绝那些魑魅魍魉,这大燕天下还不知要动荡几何。蛮胡虽退,却如利剑悬首,西北草原的动乱已侵害边塞,无论君民,一日三惊。
  偏生北方还有强邻在卧榻之侧虎视眈眈,近日竟是遣发了那位鼎鼎大名的白袍庆则,在北塞练兵。
  哼,练兵!
  好在大将军刘琦虽是极擅龟缩,更擅尾随“欢送”蛮胡,这次好歹还是顶在边塞,千军万马未敢退后一步“避白袍”。
  强敌在外,朝中却还波澜未息,废太子与周政的党羽骨干虽折,一时也无法尽扫,皇帝依仗厉相之大力登基,如今又要面对一家独大,派势难衡的状况,而后宫之中,皇后正是厉相的嫡长女。
  种种繁杂之事,焦头烂额,皇帝年纪虽轻,却也咬牙撑了下来,人前温文宽和,连在皇后面前也是儒雅温和,在他这等心腹死士面前,却是愈发地阴晴不定,暴躁难言。
  田喜自小看着皇帝一点点长大,怜他孤苦,惜他艰难,心底里隐隐将他当作了自己的孩子,看他如此,也是伤怀又焦虑,偶尔也看时机讲些趣话让主子开开颜。
  元和帝听了田喜转述的这句话,愕然张口,许久才噗嗤一笑,甚是鄙夷:“这草包,如今也知以色诱人了?哈,哈哈!他有那色么?”
  田喜也和着笑了两声,道:“说来也怪,厉校尉当日在京城尚未出仕之时,并不以姿容见长,也无甚突出的才干……”
  “你这老货倒是不得罪人,他那身肥油刮下来能点一夜的灯!胸无点墨,纨绔乖戾,又称得上什么姿容才干。”
  “是,是,往日确实如此。但此番老奴在狄丘见到厉校尉,倒真是眼前一亮,也不知是抽长拔个了,还是水土不服,厉校尉瘦了许多,但也不显萎靡憔悴,五官却分明艳丽颇多。他那双眼您是知道的,像极了厉相,可脸盘子一瘦下来,倒是颇像他母族的郑氏玉郎。”
  “郑锦?”
  元和帝当年是见过郑家玉郎的,那人虽是久病之身,风姿却是让人见之忘俗,偶尔在街道上出行,必是鲜花满车——京城女郎热情,却不忍掷果伤了玉郎。
  厉弦若是有他三分姿容,再配上厉相那双桃花美目……他一时也想不出一个惨绿的圆胖子,如何能变成个颠倒仲二这等虎将的美人。
  这等草包,即便外皮子绣上花了,里面也不过一团草,多思无谓。
  元和帝笑了几声,转头丢开,继而又问:“仲家那几人你查探得如何了?”
  田喜面上微露难色,道:“仲行当日判流南蛮之地三千里,奴查了官档,他在入交州之前,便已不慎在山崖小路上坠入毒瘴之地,那些押差也不敢入谷搜寻,九成是尸骨无存了。”
  元和帝眉间的纵纹又深起来,烦躁地追问:“那几个小的呢?”
  “仲肃有两个庶子,皆没为官奴婢,大的那个伤病在身,惊恐之余,卖与人家不过半月就病死了。小的那个转卖了几道,最后一个买家是越家的嫡二子越治,皇上您大赦令下之后,此人就带着仲六说是去了西北访友。”
  “越家?西北?”
  “度支曹越平越子均大人家的侄子,据说这位越少爷与厉校尉以往相交甚笃,厉校尉当日去采买仲家女眷时,他也是随行的。”
  “又是厉弦?他怎地……”
  门外内官一声长传:“皇后觐见——”
  元和帝一凛,深吸一口气,顿时扬起一个温和的笑颜,平心静气道:“传。”
  厉澹一身紫红镶金的常服,裙摆曳地,头戴金钗玉冠,面上淡敷桃花妆,唇含笑意地缓缓而入,尊贵华美,如仙临凡。
  “陛下安康。”
  “梓童,你来得正好,田喜正与朕分说,阿弦如今可出息了,将狄丘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连肉都瘦了不只三斤,可变成美人一个了……”
  厉澹捂嘴轻笑一声,虽知皇帝此言不尽不实,却也愿意聆听他说起阿弟的近况,一别许久,阿弟也长大了。
  “梓童,听田喜说,阿弦在又在狄丘弄出了个好大的水车,能担低处水,能浇千亩地,还把南苑纸坊一概古古怪怪的器械都搬到了那边,倒是未听厉相说起懂得这些,莫非都是你母家郑氏的家传?”
  元和帝笑吟吟地陪着皇后闲聊,有一搭无一搭地问,这些东西不是生发之利器,便是垦殖之宝,门阀大族当真底蕴如此之深?他虽是垂涎,如今实力不济却也不敢太过强取豪夺,当朝却不比前朝汉时皇权尊贵,若是动了一家豪门的利益,便如捅了马蜂窝,且等着群起而攻之吧!
  值此多事之节,他也不愿轻易招惹这些彼此姻亲势力,相互牵扯甚深的门阀,但若是有忠心的臣子愿意主动奉上,那自可笑纳无忧。
  厉澹盈盈一笑,眼波流转,柔声道:“妾也不知呢,舅舅们便是偏心阿弦,好东西都留给他了。”
  ***
  “阿舅,如何?”厉弦亲自为大舅斟了茶,问道。
  因为皇帝大赦天下,温夫人不必再偷偷垂泪记挂远配南蛮的儿子,便私下求了厉大人打探。
  厉弦自已却是无有什么消息来源,无非是“有事情,找舅舅”。
  郑阀生意遍布天下,如今虽是收缩了江南一带的“郑氏布”生意,但郑氏“草纸”却是凶猛如虎,横冲直撞地撞开了大户小家的茅厕,当下大江南北稍有些余钱的人家,谁还屑得用那臭哄哄的厕筹?
  生意做到哪里,人手就要布到哪里,这些人便是天然的哨探,大江南北的消息便通过这些蛛网般的生意网,一点点汇聚到西北郑阀。
  南蛮之地虽是生意未到,但郑阀一年也有几趟南珍的采买,若说探问什么消息,问阿舅是再合适不过。
  “……仲大说是在过青蝎沟时掉下山崖了,那山头甚高,瘴气又凶,掉下去也不知死活,怕是凶多吉少。仲三病死了,仲六让你那好兄弟越治买了,大赦令后说是带着去西北访友了,却不知是不是访你这个友。”
  郑铸爽利地说完,占了阿弟最喜爱的,他家好外甥让人做的躺式胡椅,摇了几下,赞道:“甚是舒服,阿弦帮我也做几张,家里用。”
  “这还用您吩咐?这是初版,二舅偏喜欢,说是什么朴质自然,妙韵天成,就给他用了。木工坊里又做了三张精细版的,就等您来了带回去。”
  厉弦笑嘻嘻地,让思庐拿出自家新出品的,由二舅亲手精心调制的各类精美纸笺交给大舅。
  “草纸”出货讲量,细水长流,积少成多。这“玉郎纸笺”么,则是专坑,呃,专供美人思慕,深闺写诗用的,必须贵!贵得壕无人性才能体现他家美人二舅的矜贵珍惜么!
  “你这猢狲,连你二舅的美名都用上啦?!”郑大舅抖着胡子,悄悄与外甥玩笑,如此也好,玉郎美名随着雪浪笺纸遍天下,还愁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弟媳妇?
  厉弦良心痛了一秒,摇头叹息,都是“穷”之一字害人心啊!
  而后便心安理得地与大舅商量那坑人之价如何设定,又搬出了钟大仙坑他的百般手段,让郑大舅连声叹息,这当官真是耽误了好外甥一代奸商的绝顶资质啊!
  待得晚间,厉弦将舅舅处听来的消息转告仲衡,仲衡沉默良久,抱着小肉腰轻轻叹了一声:
  “我与大哥从小并不亲近,他喜欢读诗书,站个马步都能歪倒,阿爹不是很欢喜,后来便只带我一个练我仲家的功夫,那时,大哥常常拿了本书悄悄站在廊后偷看,后来渐渐就不看了。等得我十二岁能随父上战场时,他已是诗书精通,文才清雅,却更让父亲不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