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家,生意怎么能这么做呢?这样你不是把自己的生意往外推吗?”看着老人家一副嫌弃的样子,李浩然也没有生气。这年头,狗眼看人低的到处都是,自己又何必为了一点小事情让自己生气。更何况,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只是一个让人嫌弃的人的,总有一天,他会让很多人拍着他的马屁,看他的脸色过日子。
“少年人,看你还年轻,我看你的样子连吃都没有吃饱,怎么就能够买到我的东西呢?我老人家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小摊位的老头摇头晃脑地看着李浩然道。
“那老人家,这面镜子,多少钱一面,这个梳子又多少钱一个呢?”李浩然也没有生气,笑眯眯地拿起了刚才照着的那面镜子、还有就是一把木头做的梳子。这把梳子还是很不错的,上面还刻着几个桃子的图案,上面还写这几个字“流金岁月”,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李浩然一阵狂喜。他发现这个朝代的文字,自己居然还是认识的,虽然有些字是繁体字,但是猜测了一下,还是有一些认识的。终于不用当文盲了,他的开心可想而知。
“我说少年人,我看你还是快走吧,不用纠缠着我老头儿了,你看,你在这个摊位前,很多人都不愿意来买东西了?”小摊位的老头摇了摇头,有些不大开心了。只不过,他虽然有些趋炎附势,但是却也是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出什么伤人的事情。毕竟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老板,你只要给我一个成本价,我便把这个镜子和梳子,一起买了,你看怎么样?也算是给你一个开门红,好了。”李浩然听了老头的话,并没有走开。虽然食物很重要,可是形象也很重要啊。他打算买了这面镜子和梳子,然后好好看看自己到底附身到了什么样子的人身上。
“好了,这面镜子呢,我卖60文钱;这面梳子,我卖20文,如果你想买的话,给你75文,你就拿去好了。”小摊贩的老头,看李浩然真的很想买的样子,也不赶人了,说出了镜子和梳子的价格。
第10章 第 10 章
“40文。”李浩然一下子就砍了一大半的钱。
“68文。”
“45文。”
“50文,你要呢就拿去好了,不要呢,我也不卖了,这年头做点小生意不容易啊,我也不瞒小兄弟了,这50文,你拿去了,我也就赚上那么2、3文的钱。”小摊贩的老头,一脸心痛的样子看着李浩然。
“行,50文就50文好了,我想问问老头子,这样的一副对联,你大概卖上多少钱?”李浩然指着摊子边上的一副春联道。
“小兄弟,你想□□联吗?2文钱一副。”小摊贩的老头看到李浩然对春联也很感兴趣,不由地推销了起来。正所谓有枣没枣,打上几杆。这个时候,反正也没有人来摊位前,不如就跟这个少年人聊上几句,说不定人家真的有钱呢。
“奥,两文钱一副啊。”李浩然嘟嚷了一句,也没有说要买,也没有说不要买。
“那给你钱,我要买这面镜子和梳子。”李浩然摸了摸里面的衣服,拿出了一个银锭子。
“好来,小兄弟,你的是一两银子的钱,然后镜子和梳子是50文,我找你9钱银子,然后是50文钱,小兄弟,你拿好了。”小摊贩的老头看到李浩然拿出了银锭子,心里很是高兴,这可是今天的第一个生意啊,开门红,他还是满高兴的。
李浩然拿过了银锭子和50文的铜钱。这个铜钱跟他看过的古时候的桐钱看起来有些像。圆圆的一个铜币,里面被扣去了一个正方形。拿过了一串有些沉的铜钱。李浩然把银子和文钱都放进了里衣。
“老人家,小子我想要问问你,如果有一副一文钱的铜钱,拿到你的摊位上,你会不会愿意买呢?”李浩然看到老头这个时候看他的眼神终于不嫌弃了,便笑着道。
“小兄弟,你当真,不知道质量好不好?”小摊贩的老头闻言抬起头,望着李浩然道。这个时候是元旦刚过的日子,依照以往的生意来看,这个季节的对联是十分吃香的。不过,对联拿货的时候比较贵,大概是1文钱一副,这样卖出了一副大概是能赚一文钱。
“老人家,我保证质量不比这个差,怎么样,你收吗?”李浩然笑着道。
“小哥,如果你真的有这么好的对联,不知道你打算卖给我多少钱一副呢?”小摊贩的老头这样子有点兴趣了,当然如果能够便宜拿到对联,这个年就能多挣到点钱,可以给家里的婆娘买身不错的衣服,给孩子们买上几颗糖果。
“没问题,不知道你两天后,在哪里?我拿着对联来找你,至于对联的价格嘛?你说除个价格,不知道给我多少钱一副呢?”李浩然想了想,还是决定把春联的价格交给老头决定,毕竟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多少价格比较合适。
“两幅一文钱,你看怎么样?”小摊贩的老头报出了一个价格。
“行,我会看看这门买卖合不合适,如果合适的话,老人家,我两天后会来找你的,不知道,你家在哪个地方?”李浩然想了想道。
“好,好,我家就在这条路过去,左走一段时间的明园巷直走到底就是我家的地方了。”小摊贩的老头,想了想给李浩然说了一个地址。
“行,老人家,如果我决定做这个生意,那么两三天的时间里,肯定会来找你的。”李浩然也不是磨叽的人,定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他就拿着镜子与梳子回家了。
“墨香飘远”是如水镇上最大的一个书店。李浩然边走路边晃着便来到了“墨香飘远”。李浩然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跨步便走了进去。“墨香飘远”的门店还是满大的,大约有70、80的平方米。里面竖着几个架子,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些书本。李浩然扫了扫架子的书,有《四书》、《五经》、《论语》之类的书。李浩然突然想起了一个赚钱的法子,那就是写故事。他上辈子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写故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一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什么《白蛇传》、《西游记》之类的东西。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买好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写好春联,赚上第一桶金,才是当务之急。想到自己每天温饱都成问题,第一桶金便迫在眼前了。
“墨香飘远”的老板一边在柜台后面算着帐,一边看着店里的情况。当看到李浩然施施然地走进来后,他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没有出声阻拦或者呵斥什么。“穷书生”、“穷书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的穷书生,肚子都快饿死了,还喜欢买书的人存在的。想到这里,老板便没有出声阻拦李浩然的进来。
书店里本来是有两三个人在里面翻着书本的。一个17岁的学子,看到李浩然走过来,悄悄地走了开去,似乎不愿意跟李浩然靠得太近。
李浩然这天受到了很多的白眼,幸好,他一向都不是自卑的人,不然简直就要活活气死了。
学子腾腾地走远了几步,李浩然当做不知道地走了过去,站在了学子刚才在的地方。看看上面是一些什么“游学记”、“千金记”之类的,一些看起来是游玩杂记的东西。看来这年头的娱乐类的书还是很多的。自己有空的话,可以写上那么几本。
李浩然想到这里,没有再看什么,至于那些买了那些了解地方事情的东西,他打算先等一等。
“老板,你们这里的纸怎么卖的?”李浩然想到这里,便施施然地走到了老板的面前。
第11章 第 11 章
老板也没有说什么,指了指柜台上的纸,道“一文钱10张这种纸。”李浩然看了看发现是白纸,不过,挺大的,大概有一米长、半米宽。写春联,用白纸不大好看。他便摇了摇头道:“老板,那种写对联的纸怎么看?”
“奥,你说的这种纸啊,叫正丹纸,写了对联之后,基本上是不褪色的。”听到李浩然说写对联的纸,指了指另一边放着的正丹纸。
“那么这种正丹纸,怎么卖呢?”李浩然看了看红色的正丹纸,觉得这种纸还算不错。
“20张,一文钱,你看怎么样?”老板指着已经裁成了对联形状的正丹纸道。
“那我买一套文房四宝,大概多少钱呢?”李浩然指了指柜台上的一套文房四宝。这套文房四宝用盒子装着的,盒子是打开的,可以看到,里面有3支毛笔,有砚台等之类的东西。
“这套给你21文一套,怎么样,我们店的信誉一向都很好,从来都不会做出欺负客人的事情。小兄弟,怎么样?这套文房四宝,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买一套你绝对不会吃亏的。”老板不亏是久经商场的人,说话的那叫一个流利,只让你觉得不买就是吃亏的事情了。
“那好吧,20副一文钱,就是10对一文钱,那么就来个200对,然后再来一副文房四宝,这样就是20文钱,加上20文钱,就是40文钱。”李浩然算了一下价格道。
“对,对,小兄弟,你的算术很不错啊。”老板算了一下之后,确认没有什么错,笑着道。
李浩然从口袋里拿出了40文钱,然后交给了老板。老板也不含糊,把东西拿出来,用绳子给捆绑好,就交给了李浩然。
李浩然拿到了想买的东西,便一手提着东西,往家里走了。至于粮食,现在还有一些,他打算好好地开始写对联。
你问他为何不自己卖?这确实有一些李浩然自己的想法,现在的他从前是个傻子,那么这么好的字写出来,会不会有人怀疑呢?无论哪个年月,对于鬼怪的事情都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他没有学过,就写出了一手好的毛笔字,那么就有可能被人当做妖怪来看待了。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太特立独行,就意味着被人排挤,被人排挤了就有可能被人欺负。以前原身李浩然是个傻子,所以才经常被人欺负。现在的李浩然可不愿意过被人欺负的日子,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自己去欺负别人,虽然欺负别人的人不是什么好人。
走着弯弯曲曲的路,这个时候,天气还很好。路上没有看到几个人,所以也没有人知道李浩然买文房四宝和正丹纸的事情。
李浩然的外公是个有名的学问家,小的时候,对于李浩然的要求特别的严。而且外公老人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逼李浩然写毛笔字。可以说,李浩然的毛笔字在前世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出色的,在同龄中算是有小前辈的风范了。
拿着东西回家,李浩然便打算写对联了。对于别人来说,写一副对联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李浩然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的事情,挥挥手,随便写写,一副对联就能写好了。李浩然的字就算是他那个很严格的爷爷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房子的东面是李浩然的卧室,房子的西面是厨房。厨房里,摆着一张掉了漆水的黑乎乎的八仙桌。在原身的记忆中,这张八仙桌,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摆在了那里了。
李浩然从灶台拿了一抹布,在一个水桶里搓了搓。看样子,这个水桶里的水是李红给他打的。这个小姐姐李红,虽然为人有些胆小、但是人倒是好人。以后有机会,就回报她一下。毕竟,他的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只有这个李红对他很是不错。哥哥李明德和姐姐李凤,在原身的记忆中,一向是把他当做累赘、当做一个负担、当做一个托油瓶,那是想怎么推脱责任就推脱责任的。不然的话,但凡哥哥李明德和姐姐李凤对他不错,那么他即便是个筛子,在沈家村的日子也会很好过的。
第12章 第 12 章
他的哥哥李明德从小就挺聪明伶俐的一个人,虽然长相有些憨厚、为人方面却挺长袖善舞的,很小的时候就在一家布行当伙计,现在呢,已经在布行里荣登记账的职务了。可以说,李明德的生活比起一般的农户来说那是有钱的多了。生活上面也比农户来说休闲多了。就这样李明德也很少来管原身的事情,一年也不会来看上几次。这些都是李浩然的记忆里,别的农户在嘴碎的时候,他听到的话。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原身然是不知道的、不懂的。但是李浩然继承了原身的记忆,这些东西一想就明白了。
他的姐姐李凤呢,原身是在一个县里的老爷那里当小妾,这日子也是很不错的。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她也很少管李浩然的闲事。
李浩然能够活到那么久,一来是他的父亲非常地关照他,一直以为有一天李浩然能够聪明起来。要说,他的父亲为何这么笃定,李浩然嫩够聪明起来,那也是有个缘故的。
李浩然出身的时候,是一个比现在还要寒冷的冬天。那天大雪飘飘,屋子里,李浩然的母亲正努力生着他。
李浩然的父亲在屋子外面不断地走来走去,着急得不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敲门的声音。李浩然的父亲本来是不想开门的。但是外面大雪飘飘,如果不开门的话,这个人可能就冻死在了外面了。
李浩然的父亲本着为这个正在出身的孩子,积点德的心情,还是开了门。
门开了,外面站着一个道士模样的人,撑着一把黑色的油纸伞,见人开了,道士露出了一个难得得笑容。
“无量天尊,多谢兄弟的帮忙,外面这么大的雪,贫道还赶着路,不知道能否讨碗水喝?”道士朝着李浩然的父亲施了一个礼,说道。
“好,道长,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给你拿水。”李浩然的父亲看这个道士穿着考究,说话又文质彬彬的,私底下觉得这个道士可能不是什么平凡人。
水给了道士,道士美美地喝了一大碗,把碗递还给了李浩然的父亲。道士又合掌施了一礼,对李浩然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令夫人正在生娃娃,这个娃娃啊,前半生坎坷,但是后半生却少不了他的荣华富贵。”
李浩然的父亲一生都是个平凡的人,听到了道长的话,心里不由地一热,忙对道长到:“不知道道长以为我夫人这胎是男孩还是女孩?不如请道长赐个名字吧。”
道长合掌念了声道号:“此胎肯定是男胎,取名应该为李浩然,而且不是什么普通人。”说着,道长便举步而去。等李浩然的父亲再想跟道长说写什么话的时候,道长早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雪中。
后来,这个孩子出生后,便被取名为李浩然。就算李浩然的娘为了生他而死,李浩然的父亲依然对李浩然很不错,大概也有道士的这些话在里面的作用。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个道长不是什么平凡的人。
一个月前,李浩然的父亲死了。但是对于这个儿子,他还是很疼爱的,哪怕李浩然后来发烧烧坏了脑子,他却一直记挂着那个道士的话,觉得总有一天,李浩然会为自己的家争光添彩的。
3/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