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听题目,看看能不能算出来!早饭间,有一百个馒头,庙里集合了一百个和尚,大和尚每人分三个馒头,小和尚每三人分一个馒头,正好分完,请问,庙里有多少个大和尚和多少个小和尚。”
卢二牛有点纠结,“怎么这么麻烦,一人分一个,不就好了吗?”
邵丘:“……”真是,邵丘有些后悔找他了,不过既然决定好了,而且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多一点进项,邵丘还是忍着道:“舅舅,这就是一道题目,你看我给你的题目就不用管他们为什么不一人分一个,你只要算出大和尚有多少人?
小和尚有多少人就行了。”
“这,这,我,我算不出来。”
他完全没头绪,虽然他懂点算数,可也是简单地数数钱罢了,他识字,可是并不代表他算数好。
邵丘接着又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他只会简单的加减法,连算盘都不会,当然,他自己本身也不会算盘。
卢玉儿一脸懵懂,想到了什么又摇头晃脑。
随后,她双眼一亮,急忙跑进了厨房,拿出一巴掌的黄豆,还有一巴掌的糙大米,还有一小碗的绿豆,大米比黄豆小很多。
然后开始慢慢点数,点出一百粒大米,一百颗黄豆和一百颗绿豆出来。
卢玉儿在地上开始摆了起来。
先放一个黄豆,然后三粒大米,在黄豆旁边放三颗绿豆,三粒大米上面放一颗绿豆,正好四颗绿豆,她好像想到了什么,接着把绿豆收了,往下一排再放一颗黄豆三粒大米。
一边放一边数,直到黄豆和大米的数量加起来等于一百颗绿豆的数量就停下来了,接着慢慢点数,“大表哥,我知道啦,我知道啦!小和尚75个,大和尚25个。”
卢玉儿的声音将邵丘二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看到卢玉儿前面的地板上摆着黄豆和大米。
卢二牛看到卢玉儿把大米和黄豆扔地上,当即就着急了,但他还没开口,邵丘就先赞叹道:“奴奴真棒,怎么算出来的?”
这时,卢二牛忽然觉得疑惑起来,也不急着去骂卢玉儿了,而是好奇起来她是怎么算出来的,他只觉得脑子一团浆糊,可他女儿就却出来了。
两人一起走到卢玉儿的身边,卢玉儿指着地上的大米和黄豆道:“我把他们分组啦,三个小和尚和一个大和尚一组,大表哥你看,刚好四人一组,一个大和尚三个馒头和三个小和尚一个馒头,正好一组四个馒头,一百个和尚就分好了,二十五组,所以大和尚二十五个,小和尚是大和尚的三倍,嗯,我还算不出来,点出来的,正好75个。”
邵丘诧异地看了卢玉儿一眼,没想到她还能有这样的天赋,“奴奴果然很棒,有管家算账的本事,一想就通了,没错,大和尚二十五个,小和尚七十五。”
卢二牛听到邵丘夸赞他的女儿,他忽然挺起胸膛,自豪起来,那可是他的女儿,真棒!早把什么浪费了大米和黄豆的事情抛开了。
“奴奴会算数吗?”
卢玉儿摇了摇头,“我,我不会,我家没算盘。”
“那大表哥就教你不用算盘也能算数的方法,以后你和舅舅一起学,能学多少学多少。”
“好呀,可是,大表哥,什么办法不用算盘也可以算啊?”
“那就是大表哥的暗号啊,以后,你们就用大表哥的暗号记账,懂吗?”
“嗯,嗯!”卢玉儿跃跃欲试,大表哥的暗号,想到就兴奋。
“舅舅,奴奴很有天赋,让她跟着学吧!”
“成,成,都听你的,丘哥儿,都听你的!”
邵丘笑着点头,又考了考卢玉儿一些问题,发现卢玉儿的算数天赋还真不错,从没学过,可是那些简单的加加减减算的比卢二牛还要好,她对数字真的非常敏感,他们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卢玉儿有这样的天赋?不过现在发现也不晚。
赵氏从屋里走出来,打算去厨房做饭。
“丘哥儿,真的是要谢谢你了,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还教二牛和奴奴本事。”
“你怎么出来了?不好好躺着休息,饭菜我去做就好了。”卢二牛很快又忘了之前烦恼他的算数,心里直接惦记着赵氏肚子里的孩子。
“我这不是在屋里闷吗?想出来走走!”
“那你也不能随便出来,跟我说一声。”
赵氏埋怨地看了卢二牛一眼,卢二牛顿时不吱声了。
邵丘在卢二牛家吃的晚饭。
当晚,邵丘就开始教导他们认识阿拉伯数字,然后让他们认识了一个叫做表格的东西。
阿拉伯数字作为邵丘和他们之间的暗号,每一个都能相对应地找到,理解起来不难,可表格就有些笼统了。
邵丘解释起来麻烦,不过他不着急,他可以慢慢地教导,所以当天晚上,只让他们认识了阿拉伯数字,表格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就行了。
第124章 搬家
第二天,邵丘来的时候,就让他们继续认识阿拉伯数字。
卢玉儿很聪明,学的很快,昨晚教的已经完全认识了。
卢二牛却错了好几个,邵丘今晚就让他继续认识抄写,加深记忆。
一周后,卢玉儿认识了表格,卢二牛才认识了阿拉伯数字接着,邵丘才让他们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加减法还好,乘除法两人就犯难了,邵丘给了他们九九乘法表,让他们背诵,天天读天天背,加深记忆。
又过一个周,镇上的宅子已经修缮完毕,随时可以搬进去但缺少的家具用具的,还需要一段时间,邵丘忙着的时候也就不急着搬进去,让老郑去安排给他一些好的家具,农村里的家具搬过去那庞大的宅子里,完全不协调,那就要买新的了但买新的也不是那么快,倒是一些大家族里还留着旧的家具没用可以买来用的,邵丘虽然觉得那些旧家具也挺漂亮的,但想到被人用过的他还是决定用新的,自己去深山采了大量好木头,还能散发着清香的木头交给老郑。
老郑一看那木头,顿时不再劝邵丘,而是道:“这样的好木头,我还从没见过,就是老爷家的木头也没这样好的,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安排一家信得过的木匠,定然不会浪费了这些好木。”
“那就多谢了。”
邵丘拿来的,是小叶紫檀木,他没想到深山竟然还有这样的木头,本来是不多的,但邵丘有元力可以催熟大量的小叶紫擅,故而才有这么多用来做家具,老郑带着小叶紫檀木去做家具了,后来,老郑又给他带了几株花梨木木头,邵丘去看了一眼,发现还有生气,就带了一根回来催生了足够几张大床的料让老郑来拿,老郑看邵丘的目光越来越不一样,邵丘也发现了,只是道:“完成你的任务就行,别的不需要问。”
老郑恭敬离开,对邵丘的家具更加上心,邵丘则是继续教导卢玉儿和卢二牛,结果邵多也跟着来学了。
邵丘就一并教导了,白天没事就特别给邵多和卢玉儿开小灶,两人学的特别快。
赵氏看着他们学的认真,也很高兴,知道邵丘教的是暗号,所以赵氏没有多来打扰他们读书,也是怕误会,虽然邵丘不在意,她却不能不在意,只是闷了就出来走走,帮忙扫扫院子,做做饭菜,脾气也很大,往往都是卢二牛紧着她。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卢玉儿不仅九九乘法表背好了,连邵丘出的题目也做得全对,也能按照邵丘的要求在表格上填写相应的数字计算,卢二牛就没那么聪明了,他九九乘法表还没背完,倒是不再纠结那表格是什么了,反而明白了表格是简单易懂的东西,虽然经常出错,好歹明白了表格的重要性,而九九乘法表他没背完,就每天去地里,一边干活一边嘴里哼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弄得人以为他发了什么疯,问过之后才知道他在跟着外甥学算数,刚刚在背着呢。
众人也就笑话他,说他背的是什么都听不懂。
卢二牛也就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他还以为邵丘说的是假的,他不敢在外面背,结果自己学的太慢,只能继续在外面背诵,周围的人还真听不懂。
为了能加深记忆,卢二牛不管是在田里,还是在家里,他都不停地背着,有一次做梦睡觉都在背着,其实他已经能背诵了,可是,还无法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应用自如,他觉得是自己还不够熟练的原因,所以一直背诵着。
邵丘却知道原因,他脑子不灵活,这没办法,但是足够努力,不像奴奴很聪明,卢二牛即便背完了,熟悉了,也不会运用的。
所以邵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更何况,卢二牛已经是成年人了,思想已经固定,想要快速学会,是非常困难的,但他却愿意这么背诵着,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可是他却将邵丘教的东西都记在心里。
邵丘还是愿意让他学习的。
至于邵多,他能学多少学多少,左右他不需要靠这个去赚钱。
“舅舅,你现在可以慢慢学着收花了。”早上邵丘这么对卢二牛说,卢二牛应了一声,就去田里忙活了。
黄昏,卢二牛干活回来,吃了饭,邵丘带着他开始收花。
学会了想要运用,还是需要实际行动积累经验的,之前卢二牛已经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家去摘了花,也找了花农帮忙种一种比较难以成长的花,给了一种种植方式,花农如获至宝,说一定帮忙,种出来的花儿给卢二牛的价格就便宜了一半,花农那边还没好,倒是那妇人采摘花的已经把花瓣送过来了。
“这是我家门前种的桃树开的花,我摇了花瓣下来。”妇人身边带着一个小女孩送花过来。
邵丘带着卢二牛和卢玉儿进行检查花瓣的好坏。
认真负责到一片片地挑剔着,完全不给任何情面,看到稍微烂掉或者有磨损的都扔掉。
卢玉儿已经卖了一段时间的花,故此对这样的检查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卢二牛却一个头两个大,这挑的也太仔细了点挑完了花瓣之后就去称重,花瓣很轻,用的是小提绳杆秤,底下有个托盘,上头是一条刻录了许多线条的油光程亮的杆子,最小单位是一两,最大是五斤。
邵丘收花瓣,既然要仔细,那自然是按两算的,求质量不求数量。
妇人温氏,家庭人口简单,嫁的是卢家村一位卢姓秀才,祖上出过一位举人,但也没留下什么好家业,而且卢姓秀才家都是一脉单传,到了她这一代倒是多生了个女儿,丈夫却早死了,成了卢家村的寡妇,并未改嫁,反而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卢家村生活。
温氏娘家也不给力,而且路途也挺遥远,她无依无靠过的很辛苦,一个人种地赚钱洗衣做饭奶两孩子,大的男孩十二岁正在读书,准备下场考一考,小的女孩还不够五岁,卢二牛找上她除了她能干话不多之外,就是觉得她跟卢姐儿境况相似同情她。不过,她比卢氏过的好,虽然丈夫早死,但留下了十亩地,自己种不完找人帮忙,足够她养活两个孩子,还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家里也没什么亲人,有人来打秋风都被她轻轻松松地打回去。
只是寡妇带着孩子,不管她能干不能干,周围总会有闲言碎语,她不爱说话,也没去管那些流言,但只要有人在她家门口说闲言碎语,立刻被她三言两语驱赶走,胆子比卢氏大,也比卢氏会过日子。
到底也是艰难,今年收成不好,卖了粮食堪堪维持家用读书,后来女儿又大病一场,花去不少银两,才捡回了半条命,原本听到卢二牛找她她还不乐意的,她一个寡妇不愿跟外男接触,后来是赵氏自己去找她才放她进去说了这些,教了她方法让她先摘一些鲜花来看看情况,她也觉得可以就去做了,只是因为她是寡妇,来找的都是赵氏而不是卢二牛,所以卢二牛到现在还不知道她来了,还是赵氏通知的他。
邵丘却没管这些,只要人能干,他不会在意到底是谁。
她摘的花邵丘看得出来,很细心,挑选出来后,只有两三片不符合要求,其他都符合的。
而她身后站着的小女孩胆子似乎很小,身体也很瘦小,不过好歹精神,眼神清亮,邵丘并不讨厌她们母女,果然卢二牛这人老实,找的人也绝对不会差。
“这桃花艳丽,处理得很不错,足足有三斤都不曾损坏,摘了这么多,保护得这样好,看来是花了不少时间,按照十文钱一两,足足三十两重,三百文钱,舅舅给钱。”
铜板他们已经点成了一百文一串,是邵丘教导他们数学表格的时候点的,这时候正好拿出来。
卢二牛拿出三串铜钱来,温氏眼里闪过一丝惊奇,但却没去接这个钱,显然不想跟卢二牛接触,卢二牛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邵丘看了一眼奴奴,奴奴立刻拿出三串一百文一串的钱递到她跟前,温氏这才接了,点点头以示感谢,牵着女儿走了。
那小女孩小小的身影,回过头来看了他们一眼,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邵丘等人回以一个灿烂的笑容。
回到家里关上门的时候,卢二牛手里拿着三串钱,心情很是郁闷,“丘哥儿,你说,舅舅是不是哪做错了?她怎么好像很讨厌我,我只是看她和姐姐一样可怜,所以想帮忙的,没别的想头,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舅舅以后找人眼睛放亮一点,我知道她很不错,可是她是寡妇,你不注意她却不能不注意,就算你们不做什么,接触多了,闲言碎语对你不影响,对她却是能致命了。”
卢二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是舅舅没想到,那以后,让奴奴收她的采摘的花儿好了,她是个细心的,我看她种的地很好,整整齐齐的,比我种的还好呢,如果不是上一年过了一趟鼠灾,她家的田地也不至于收成不好。”
“舅舅明白就好,让奴奴多学一学,以后跟着你帮你长长眼,还有,舅舅以后除了从花农那收花,其他地方的,只收这三种就成了,如果别人也想来卖花,你也收,要教他们怎么采花什么时间采花只收当天采的花才是最合适的,超过了一定数量就不收了,免得他们采花成瘾无度烂采浪费了好花,当然价格不变,不够钱了来找我,但是必须检查地仔仔细细,我做的事高档的胭脂膏,花儿决不能有损坏一丝一毫。大家都是农户出身,舅舅也能看得出鲜花采了过了一万有地方会轻微变色,这个就不用我教了。”
“这是今天舅舅你的提成,六十文,我说过的,舅舅拿二成的提成。收的花越好,越多,舅舅的提成就越多!”
卢二牛连忙摆手,“丘哥儿,不用,不用,哪用得着这么多,你拿回去,舅舅怎么能白拿你的钱,今天都是你在帮忙的”“人是舅舅找的,也是舅舅教的方法,花是送给舅舅收的,提成自然是给舅舅的,你拿好,你不拿,以后我可不敢找舅舅收花。”
47/227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