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悠闲日常[系统](穿越重生)——半盏茗香

时间:2018-04-03 15:01:10  作者:半盏茗香
  应付着与江家人辞别,江凡坐上了江府给他准备的驴车。
  江府不是没有马车,但是马颇贵,来源也少,一向一马难求。江家人中等富裕,家里原本的两匹马都是费了好大力气才买到的,他们似乎认定江凡这一离开再没有回来的机会,所以何必再在他身上浪费钱给他配置马车。
  江凡看了看那看上去不太结实的车棚,又看了看自己肥硕的身躯,实在担忧它能不能承载他一个胖子另加两个成年人的体重。
  而在江凡从江府离开到出城这段距离,一个来送行的朋友都没有,可想而知,平日里许多嘴上与原主称兄道弟的,并不是真的与他是兄弟。
  虽然驴车走动起来的噪音大了点慢了点,好歹没像江凡担心的那样散了架,一路倒是晃晃悠悠的赶到了丽城乡下老宅。
  这中间花去的时间,用了二十八天。
  老宅所在村庄是丽城下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叫丽山村,周围田地将村里房屋包围,而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又呈聚拢之势将丽山村包围。到老宅的时候,太阳刚刚西斜,此时正是初夏,田里已经开始有活了,不少刚劳作完的村民背着背篓扛着锄头从田里归来。看到江凡三人的驴车,皆好奇地观望。
  江家原来是丽山村人氏,后来江家到江凡父亲这一代做胭脂香料起家,为了生意的发展,就举家迁往了上京,留下一栋新修没几年的青砖老宅。祖上的十几亩田地倒是没有卖出去,只租给了当地村民,不让田地慌着,算是给江家留的退路。只每年象征性的收些租子,不过都一直叫村长记着的,这十几年来还一次都没有回来拿过。
  现在的江家,早不将这十几亩田地放在眼里了,便把所有田契和老宅的房契一并给了江凡,算是变相驱逐他的补偿。这点补偿和江家的产业比起来,蚊子肉都算不上。
  不过江凡目前是一本满足了,有田,怎么都饿不死,更何况他还有系统这个外挂在,自由自在,日子肯定是不会比在江府的时候差。
  老宅是栋两进的青砖宅院,十几年没住人了。不过大约是当年修建的时候材料用的夯实,除了屋顶边缘落下了些瓦片外,其他地方倒没什么损坏。
  张叔拿出老宅的钥匙把大门打开,一层灰迎面扑来,把人呛得直咳嗽。
  等屋里通了会儿风,江凡以袖掩鼻走进屋里。屋里因为常年关着,除了味道有些难闻,就还有许多灰尘了。不过今晚上想在屋里睡是不可能的了,还得在驴车上凑活一宿,明天再把屋子打扫了才能住人。
  丽山村周围都是高山,如今山上的树木都已成荫,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意。古代的生活环境虽然不如现代那么方便,但空气质量却是现代不能比的。深吸一口气,满满都是清新的青草香。
  房屋前用竹篱笆围出一个小院子,不过篱笆大多腐朽了。江凡站在院子里活动着因久坐不动而略微肿胀的小腿,张叔则在院子周围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个角落扒了两下杂草,露出了掩藏在其中的水井。
  张书墨走过去把水井上的石块挪开,往里面看了一下,道:“这水能用,改日空闲了,爹你做个水架子,打水方便些,日后浆洗衣裳,也不用往河边跑。”
  张叔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声音还是可以发出一些的,听了张书墨说的,便“啊啊”的应了两声,表示他知道了。
  就这么一会儿,天就暗了。张书墨把油灯点亮,刚拿出装着干粮的布包准备三人晚上的吃食,就见远处一点晕黄的灯光慢慢向这边靠近。
  来人提着气死风灯,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停在江家院子前,试探性的问:“可是江家人氏?”
  听声音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江凡从小杌子上站起来走了过去,礼节性地拱了拱手,道:“在下江家二房小子江凡,不知老人家是?”
  老人提灯略微凑近了江凡,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打量江凡。见是个嫩白的小胖子,一脸乐呵的挺着肚子站在那里大大方方的任他打量。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有点局促,忙放下了油灯,把手里的篮子递过去,道:“你可能不认识我,我是这村村长。我刚从镇子上回来时听我家那口子说江家门前停了驴车,猜想定是有江家人回来了。你家老宅我虽会不时的帮着打理一下,但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你们一路劳累,做不了饭,我就叫我家的给你们也做了些,都是些上不了大桌的小菜,你们随意吃吃。”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下称呼,尽量书面化一些。
 
 
第3章 
  江凡有点意外。
  刚才他看老宅的时候,就觉得屋子比想象中的干净,原来是有人帮着不时打扫,不过能帮着江家打扫老宅又不贪图便宜顺便住进来的,也只可能是这村的村长了,因为江家在丽山村并没有其他的亲戚了。他们这一路确实蛮累的,大部分时候他们这路上都是吃的干粮,能在这时吃一口热饭热菜,江凡是很感激的。
  江凡郑重地鞠了一礼,便见对面的老人略惊慌地闪了一下,忙笑道:“小子谢过老叔!”
  村长摆了摆手,一脸朴实的笑。又从腰上取下一串钥匙递给江凡道:“这钥匙是当年你爹走时交给我代为保管的,如今你回来了,我便把它给你了。”等江凡收了钥匙,他才想起道:“你爹他们这许多年可好?”
  江凡收了收脸上的表情,“家父家母因故去世已有六年,大伯大伯母身体健康,祖母身体也健朗。”
  村长没想到江家二房夫妻都已经不在了,初见小辈的喜悦顿时消散。过了一会儿后,他拍了拍江凡的肩膀,“等你把屋子收拾了了,便来找老叔,老叔家在村东头,门前有颗大槐树。你家田地这十几年的租子老叔都记着的。明日先拿些回去应付一下,等过段日子田里收了粮,老叔再慢慢的把剩下的算给你。”
  江凡对于原主的父母没有感情,但见老人一下子难过起来的表情,心里也有点不好受,“这些都不急,天黑了,要不老叔我送你回去?也好认认路。”
  村长道:“不用了,路面坑洼多,夜里不好走,老叔自己回去,倒是你们,好好休息。”
  江凡却不愿,叫了张书墨,叫他陪着自己送老叔回去。
  张书墨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应声跑了过来,扶着村长,三人往村东头走去。
  等送了村长回去,两人提着油灯返回,张叔已经把饭菜在小板桌上摆好了。
  就着油灯的光,江凡看看眼前的父子,又想了想刚才的村长老叔,他淡淡一笑。虽然古代的生活多有不便,但是真的比他想象中的好。
  天气渐暖,天色也亮得越来越早。江凡起来的时候,离天色大亮还有一会儿,而张书墨和张叔已经在打水洗脸了。
  江凡洗漱好后,吃了早饭,张书墨和张叔不让他动手,但他哪能就站在旁边干看着,挽了衣袖和他们一起开始收拾屋子。
  几人收拾了没一会儿,村长老叔就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和一个年约四十的妇人,每个人手里要么提着桶,要么拿着扫帚和抹布。
  村长姓高,那两个年轻人都是他的儿子,大儿子高虎,小儿子高豹,都已成婚。妇人则是村长的妻子,叫刘玉芬。这一家子脸上都带着爽朗的笑,看起来就是很好相处的人。
  高老叔对江凡说:“这么大间屋子你们三人收拾起来够呛,如今田里也不忙,就叫你虎子哥和你豹子哥还有你玉芬大娘过来帮着动动手,至于你两个嫂子,孩子都还小离不了人,就没叫她们过来了。”
  江凡知道人既然已经过来了,肯定推辞不过,而且若只有他们三人要在一天之内收拾好屋子确实会忙得慌,也就道了谢,不再推辞了。
  不管是原主还是江凡,都没怎么做过这种清理工作,而且他现在人又胖,所以动作起来不免显得笨拙。高虎见了,就给他提了一桶水,递了抹布给他,叫他站着擦擦门框窗户就行。
  人多干起活就快,中午吃了饭,等到下午三四点的那个样子,就收拾利索了,院子里的杂草都拔干净了,腐朽了的竹篱笆也摘了,准备重新弄。
  晚上吃的依然是玉芬大娘做的热菜热饭,没有热水,江凡只能就着冷水拿毛巾把身子擦了擦,江凡如今这身子没得到锻炼,干了将近一天的活实在累得慌,等张书墨拿了从上京带来的被褥铺到房间的床上,躺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同样起的早,因为还要置办日常用品,例如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些不赶紧买回来,总不好一直吃高老叔送来的。
  江凡走的时候,江家只给了他一千两银子作以后的生活费。这些钱若给普通人家,够一辈子吃好喝好了。但这点钱,与江家的产业相比,那真是吝啬到极点了。且江凡也不是那种喜欢干坐着吃存款的人,田地里的活儿最会磋磨人,他和张书墨不会种田,张叔倒是会,不过他年纪大了江凡也不愿意让他下田劳作,所以以后种植什么东西,大多都需要请小工,也是要花钱的。而且他们现在还没有粮食,就算高老叔要算粮给他,他也不好多要,所以买东西也还要精打细算。
  买东西就要去离丽山村有段距离的金旺镇,江凡三个并不知道路线,高家兄弟今日都下了田,高老叔便和他们一起驾了驴车去,带他们认认路。
  驴车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金旺镇。镇子不大,高老叔带着江凡三人边买东西边把整个镇子逛了一圈。买好了生活用品,在高老叔一再推辞下江凡给他家两个小孙孙买了些小孩吃的零嘴,然后又去买了农具,还买了几样菜种,回去把院子里的土松松,好种点小菜。
  东西都买好的时候,江凡看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了,便提议去饭馆里吃点东西再回去,高老叔直接从他一直拿在手里的布包里拿出几张大饼,“不去浪费那钱,先吃点垫垫肚子,等回去了,你大娘留有饭菜。”
  江凡也知道他们这些庄稼人都比较节俭,不太舍得花银子在平时的吃食上,便再次道谢,接过大饼分给张书墨和张叔一张。吃完后,几个人提着大包小包走到寄存驴车的地方,东西放上去后就回村里。
  等回到村里,在高老叔家吃了饭,张叔和张书墨赶着驴车带着东西回去了,江凡则留下来了,看高老叔给他这十几年一直寄存在他这里的粮食账簿。
  江家的田地一共十八亩,八亩水田,六亩旱地,还有四亩沙地,全部租了出去,每年每亩收租子三十斤,十八亩地不论农产品品种,每年可得五百四十斤粮食。江家一共离开十四年,总共所得租子为七千五百六十斤。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高老叔之前说要把所有粮食算给他,但江凡知道,高老叔不是粮食商人,要突然拿出这么多粮食是不可能的。
  全收也是不可能的,江家将田地租出去也并不是为了这些租子,不过是为了不让田地慌着。手指敲着桌面,江凡思考着该收多少合适时,高老叔手里又拿着一本账簿和一个灰色布包出来,在江凡身边坐下。
  高老叔看着江凡道:“每年粮食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那些粮食保存不了多久,所以老叔我每年都将收回来的租子卖出去换钱,粮食不同价格不同,这么多年一共八十两另四百文,这些年我每次都记下账目来的,都是在镇上粮店卖出,那里也可以对账。”
  在今天买了东西之后,江凡才大概的知道这个时代与现代银钱的换算比例,一两银子差不多现代的一千块,好的庄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五两银子上下,普通一点的就在三两上下,再贫穷一点的,最多就一两了。
  这八十两另四百文,对庄户人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江凡看了一下账本,每笔买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点了一下银两,正好是高老叔说的那个数。
  布包上还沾着泥土,显然高老叔是把这银子藏在地底的。他神情坦然,甚至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毕竟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谁家放着这么大笔数目的钱都不能不紧张。自从两个儿子成了亲都有小孩之后,家里的积蓄就没多少了,如果丢了,卖了他们两个老的也赔不起。
  这下江凡不知道该怎么弄了,原本他打算收个几百斤够他们今年吃的就行,但如今粮食都换成了钱,他若不收,依高老叔的性子,他定然是不愿意的。
  想了一会儿,江凡叹了口气,罢了,这许多人情,待日后还吧。
  江凡又与高老叔商量了一下等这一季粮食出来后收回田地的事情,看着天要黑了,便起身告辞了。
  江凡回到家的时候,张叔父子两正在做开锅的最后一个步骤,用铁钳夹着二两肥膘肉油锅。
  “少爷你回来啦!”张书墨鼓着一双红通通的眼睛看向江凡,鼻梁和额头还有两道黑印记,“等锅弄好了,就可以烧火做饭了。”
  “你怎么了?”江凡走过去好奇的问道,用手去擦他额头的黑脏,结果擦不掉,反而越抹越宽。
  在灶台烧火的张叔无声地笑笑,张书墨不好意思地说:“不太会烧火,被烟呛的。”
 
 
第4章 
  张叔墨现在十四岁,来到江府的时候还才七岁,江凡大他两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虽是主仆,但这几年的情谊说是亲兄弟也差不多。江凡这名字还是张书墨来江府后江凡他爹取的,他是江凡身边的书童,平日里最大的任务就是伺候江凡不用干什么粗活,这烧火的活计自然也从没干过。
  江凡笑笑,农村里的土灶他还是出去旅游时在寄宿的农家见过,同样不会用。他倒是会切菜,想留下来帮着弄弄今晚的晚饭,但是原身不会啊,而且他知道张叔父子不会让他做这些,便同情的拍拍张书墨的肩膀,转身出去了。
  江凡回到自己的房间,调出了系统的白色界面。打开管理界面,点开包裹图标,白色界面立即弹出十个方格,其中有三格放有东西,分别是一百颗雪阳花种子,十公斤一袋的一级养料有十袋,一个生命值获取球。这三样东西是系统送的,作为宿主激活系统的礼包。
  当日江凡醒来后,只粗略的了解了一下这个系统,随后在来丽山村的路上,江凡才陆续的了解清楚这个系统的用法。
  那种能够释放生命值气体的植株,只能从AE星球获得种子,然后到自己位面种植,当植株长成,便会开始产生净化任何污浊空气的生命值。系统会免费赠送宿主一个生命值获取球,当球内的获取数满额便传送回AE星,每传送一次满额生命值,宿主便会得到一百系统币。
  AE星球在系统界面也有一页物品展示,在里面全都是可以产生生命值的植株种子,但同样有系统币的标价,这些都是要宿主自己买的。
  想要越多的系统币,你就需要获取越多的生命值,所以种植AE星球的植株就越多越好。不同等级植株种子所产生的生命值浓度也不一样,越高等级的越好,当然系统币的价格也越贵。而且其他位面的植株,江凡可以和那些宿主做交易,也可以用系统币买。当前位面的植株你无法从自己的途径获得时,也可以用系统币买,所以系统币是没人会嫌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