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再见这些描写,他不由也心向往之。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殿外传来的脚步声。
他在福宁殿中早已是个小主子,由染陶放他独自在正殿中读书便可得知。他不喜人多,众人皆知,因而他在读书,并无人打扰,唯有小宫女立在门外。
是以,钱月默已经走进殿内,他才知晓。
他抬头望去,看到走进来的钱月默。
前世里他没见过钱月默,只知道钱月默本要做赵琮的皇后,还是先帝所定。但是赵琮早死,便作罢。钱月默后来如何,他怎会去关心?毕竟与他毫无干系。就连钱商,开始也是颇具盛名的一个人,只是后来孙太后倒了,该倒的都倒了之后,钱商忽然也不见了,不知去向何处。
他登基,更是只用自己的人。
此时见到钱月默,于他也是头一回。
他不禁突然好奇,赵琮是不是就喜欢这种朦朦胧胧,飘飘渺渺,又清清雅雅的人或事物?
要他穿、喜欢看他穿的天青色衣裳如此。
钱月默的长相也是如此。
他上回听有宫女提起过,钱月默是赵琮主动求来的。自然是十分喜爱,才会求来。
他本该起身行礼才是,可是赵琮都不用他行礼,他为何要去给一个妃子行礼?
他不是什么知礼的规矩人。
钱月默性子安静,见这位十分出名的小郎君只是看她,却未起身,心中是有些诧异的,但是面上一点儿未显。
倒是跟在钱月默身后的飘书好好惊讶了一把,竟然这样大的架子?
于这对主仆而言,这般的场面有些奇特。
染陶丝毫不见怪,笑着说:“小郎君,这位是淑妃娘子。”
赵十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染陶便又回头朝淑妃笑。
钱月默也是瞧明白了,这位小郎君果然受宠得很,明明就是不甚懂礼的,染陶这般规矩的女官竟也一点儿不在意。她温声道:“来时匆忙,未带礼物,还望小郎君见谅。待本位回去,便令人送来。”
染陶笑:“娘子客气,小郎君还小,很不必如此。便是陛下也常说,不能太娇惯他呢。”
钱月默暗自咋舌,福宁殿正殿,正厅中的首座,想坐便坐,见了来人也不行礼,还不娇惯哪?
染陶请钱月默坐下,钱月默只拣了右首的第二张高椅坐。
她有的好等,只好又与赵十一说话,笑问:“不知小郎君在读什么书?”
赵十一本打算不理她,但他见钱月默是个挺知礼的小娘子,瞧起来也顺眼,便将书给她看了看。钱月默点头,表示已看清,他又收回手。
“《疏闻》,本位倒是未曾听说过,不知讲的是些什么?”她说话的声音十分轻柔,因赵十一就是副孩童的长相。她在家也是有弟弟的,便用哄家中弟弟那一套的语气与他说话。更何况,陛下喜欢他,她在这位小郎君面前博个好印象,定然是好处多多。
可她忘了,赵十一是“不会说话”的。
自然无人应她。
钱月默似乎也是突然想起这桩事来,面上有些微红。
赵十一便不愿多待,在这儿与赵琮的妃子对坐,实在是没意思,他可不想欺负小女娘。他起身,拿起桌面上的几本书,转身便往内室中走去。
染陶叫来茶喜,茶喜立刻陪着他一同进去。
染陶这才笑道:“小郎君不太爱说话,娘子莫要见怪。”
钱月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心中却更是惊讶。
竟然连陛下的内室,他都说进便进!
她再不多动,也不多说,只是望着对面的椅脚,暗暗想到,回去一定要好好备一份大礼送给这位小郎君。
作者有话要说: 赵十一娘(?):挺漂亮嘛[呵呵]。
赵十一娘(?):等我长大,等我六尺高,作者你我等着[呵呵]。
赵十一娘(?):还不把那个“娘”给本郎君去掉?!![真的生气了!!]
作者:[突然高兴]。
画外音:长得好看是福气,不好看,你家皇帝都懒得看你一眼,更不会留下你,也不会心疼你哟。
第44章 赵十一莫名地“哼”了声。
紫宸殿中, 赵琮坐在高座上。
座下除最首的钱商与蔡雍, 四角站了四位他的亲卫之外,共站四列人, 最外两列是各国副使, 正中两列是正使。左侧两列, 以辽国使官为首。右侧则是以西夏的使官为首。
各国行礼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正使与副使的也有不同的, 赵琮看得津津有味。
他们一一给赵琮行礼, 又向赵琮表达他们国主对大宋皇帝的祝福。
那些祝福的话语说得是天花又乱坠,把大宋皇帝夸到了天边去, 坐在上头的大宋皇帝差点没笑场。
其实方才他们吼了那么一嗓子, 赵琮也被吓着了。他预料到这群人是想来看他热闹, 没想到这群人不仅想看他的热闹,还想连着孙太后的一起看哪!
就是不知孙太后那个将面子看得大过天的人,能不能被这群人给诓到。
他倒宁愿孙太后并未被诓到,孙太后好歹听政听了六年, 不该这么愚笨才是。
其中夸得最多, 多到假的便是辽与西夏, 向来是有所求,才会有所言。不知辽与西夏这回求的是什么?是否真如钱商所说?
大宋本就与辽、西夏有贸易往来,尤其是大宋没有马,在大宋,马是稀罕东西,唯有少部分人能用。普通老百姓们坐车也好, 运货物也罢,用的最多的还是牛与驴、骡子。
每年光要跟他们换马,便要送出去无数东西。
西夏不如辽,更是常年徘徊于大宋与辽之间,先帝病重那会儿,甚至有传言说西夏要再向辽国称臣。可见这西夏不是个好东西,也是根墙头草,谁厉害,它便靠谁。
后来因西夏与辽起了冲突,拉扯得大宋也不得不对辽出兵,便是他的亲生父亲丧命的那一回。郡王战死,反倒使得士兵们因愤怒而士气大涨,两方对峙颇久,也是大宋运气好,作战的地点到底离宋朝更近,物资及时补足,到底是打胜了。
西夏才绝了那个心思,又老老实实地往大宋来送马,再拿银钱回去。
不过那一仗,虽胜,却也是惨胜。
经那一回,双方损失都颇为严重。
要是当时赵琮登基便能亲政的话,他必定会强制要求辽国向宋称臣,那是大宋开国以来唯一的一次机会。
偏偏他那个没出息的身子,一登基完立刻就晕了。
孙太后虽是格局颇大的国公府嫡女,在这等事情上面终究少了考量。况且,她那时只念着夺权,她需要辽国的支持,不顾部分大臣的反对,她不仅没要辽国对其称臣,反倒又给了辽国不少的银钱。
当初是有大臣直接死谏的,孙太后充耳不闻。
而辽国那时的确伤了元气,得了孙太后的好处,自然是支持她,也与大宋签了个和平相处的协议。
孙太后,以及部分大臣还沾沾自喜呢。
都是软骨头。
赵琮望着座下吹得天花乱坠的辽国正使,心想这就是孙太后一味去讨好的人啊,结果怎么着?过了六年,还不是照样打她的脸?
强硬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一回,他们来宋,孙太后又给出去了不少。
因而这一场觐见,倒是暂时没人问他要东西。
当着众多使官的面,各家就算有小心思,也不能独自说出来。
原本走完过场这事儿便算完了,赵琮却突然不想这么早便结束,他再拖一拖,让孙太后急去。
他直接又带着这些使官去侧殿中用午膳,这是临时决定的。
但前殿宫人俱是有条理的,安排得很妥帖。赵琮临去前,轻声对福禄道:“你去左侧殿,跟小郎君说一声,让他先回去。朕与使官用了午膳再回。”
福禄得令,往左侧殿去。
与此同时,又有小太监撒腿便朝宝慈殿跑去通风报信。
宴上,气氛比刚刚在正殿中松快了许多。
这些使官皆知赵琮身子骨不好,倒无人敬他酒。
赵琮自己端起酒盏,以茶代酒,说了几句开场白,要大家尽兴,更令钱商与蔡雍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赵琮生得白白净净的,因身子不好,颇瘦。他又笑得温柔可亲,使官们其实的确未将他看在眼中。他再说了这么一番话,台下众人还不可了劲地乐?
赵琮微笑。
他知道这些人看不起他,那样拜他,也是为了打孙太后的脸。他们甚至也看不起孙太后。
没关系啊,他也懒得打他们的脸。
待时机成熟,他打到他们的国家去。打得他们整个国家都只能臣服于大宋,臣服于他。
他笑眯眯地看着座下众人笑闹,使官们均在相互敬酒,也有人去敬钱商与蔡雍。钱商八面玲珑,很快便与人打成一片,蔡雍则满脸嫌弃,独自饮酒吃肉,无人理他,他也不理别人。赵琮瞧着,觉得格外有趣。
正热闹着,福禄走到赵琮身后,小声叫他:“陛下。”
“何事?”
“小郎君早回去了。”
赵琮点头,表示已知道。
“陛下,染陶派人送信来说,淑妃娘子,在殿中等您……”
赵琮捧着茶盏的手一顿。
福禄抬头看了眼座下坐着的钱商,道:“钱大人毕竟在此处,染陶不好拦她。”
赵琮再点头,的确不好拦。
可是钱月默去他殿中,是为了什么?
他低头,微微皱眉,直到座下有人走来,笑道:“陛下!”
赵琮抬头,面上是完美而标准、亲和的笑容。
来人是辽国的正使耶律钦,还特地起了个汉名叫作刘友钦。他人高马大,单膝跪地,因左手拿着酒盅,只将右手放置右肩处,行了辽国的大礼。
赵琮叫起,笑问:“刘使有何事?”
刘友钦说得一口流利的雅音,他也常往返于宋、辽之间,笑得露出白牙齿:“陛下!小的来前,我们圣上特地将小的叫到跟前,交代小的定要向大宋皇帝表达他的祝福!”
“多谢他的祝福。”他真是快被他们祝福怕了。
刘友钦笑着喝尽那杯酒,赵琮令福禄再给他斟酒。
斟满一杯,刘友钦却还不走,赵琮知道,他这是有话要说。
果然,刘友钦再度露出白牙,又道:“陛下登基六年,小的头回得见,方才在殿中初见,小的心中满是钦佩。钦佩于天底下,竟真有如陛下这般芝兰玉树之人!!怕不是天上的仙人吧!!回头说与我们圣上听,说与我们大辽子民听!也好让——”
赵琮无语,又开始无脑吹捧。连“仙人”都出来了,他可无心搞个人崇拜。
他实在是不想再听,赶紧叫停:“刘使说笑了。”
刘友钦憨笑,再道:“我们大辽子民向来仰慕大宋文化,此番前来,我们圣上也交代小的定要多学!还令小的多购买大宋书籍,带回大辽,也让大辽的子民得以学习。”
“承蒙你们圣上喜爱,既如此,大宋也已六年未曾有人出使辽国。朕这次便派些人与刘使一同前往辽国,也好感受辽国的风貌,你看如何?”
刘友钦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也好让宋朝的官去他们大辽看看,虽说这六年他们在休养生息,但如今也在渐渐恢复,他们有了更强的骑兵,更多的马,两国的协议早就该改了!
大宋该给他们更多的银钱才是!
有了银钱,也好去打那女真。
他立即仰头喝尽酒,笑道:“真是太好不过了!还是陛下英明!”
赵琮微笑,心中也感谢刘友钦呢。他本来就要派谢文睿去的,如今又省事了。
只是这刘友钦满口不提女真一族之事,到底是钱商那处的消息有假,还是辽国有其他思量?
但是倒也不急,待谢文睿去亲自看过一番再做打算。
刘友钦满意地回到他的座位,赵琮也不打算再继续坐下去。作为一国的皇帝,面子还是要的。他再喝了一杯茶,敬了众人,要钱商与蔡雍作陪,他则离开侧殿。
离去前,他见西夏使官一脸无奈,显然是也想来找他说话的,但被刘友钦抢了个先。
赵琮暗想,这就是机会,转瞬即逝,谁让这根墙头草没抓住。
他以后定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赵琮还从未见过钱月默本人,只是听染陶稍微提过几句。
赵琮也有些头疼,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位钱家二娘子。这一位他是只想高高供着的,偏偏她似乎并不愿意被高高供着,非要下来。
他回到殿中,钱月默匆匆行跪拜之礼,轻柔地说道:“妾拜见陛下。”
赵琮低头,见她头戴一副珍珠头面,所穿衣服也是素色,的确是个清雅之人,是他喜欢的那种小姑娘。他本来就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偏偏这一位他不能怜哪,万一他怜了几次,人家当他真爱了怎么办?
赵琮轻声道:“请起。”
钱月默听到赵琮的声音,脚也一软,差点儿栽到地上,幸而她的规矩学得好。她听父亲说过陛下生得好,性子更是好,但是直到当面感受过一回,才知道这性子到底是有多好。
她再咬了咬嘴唇,起身抬头,欲看一看那副据说生得好的相貌。
赵琮才十六岁,身子也还在长,但已比她高许多,她微微仰头,看向赵琮。
赵琮也看她,并对她露出一个笑容。
钱月默便有些怔。
赵十一站在隔窗后,看着这对小情人四目相对的脉脉场景。
他原本是听说赵琮回来了,打算从内室出来看看他是否还好,毕竟见使官于赵琮那样简单的人而言也算是个大差事。
不防还没绕出隔窗,一对小男女就看对上了眼。
赵十一莫名地“哼”了声,赵琮这个没出息的,到底也难过美人关,往常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从不近身女娘。
没想到,到底也不过如此。
怕是今晚,这位淑妃娘子便要侍寝。
作者有话要说: 赵十一:╭(╯^╰)╮。
第45章 好歹是他们有求于他,他急什么?
钱月默怔住, 是因她没想到, 陛下真的生得这么好。
要说其他感情,他们才是初次见面而已, 她能有什么感情?她到底是得精心教养的, 家中母亲如何管理后宅, 她也看得透透的,父亲的妾侍均很忌惮母亲。这是她进了宫, 否则她也是要做当家主母的。
35/231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