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金玉其外(穿越重生)——夕夕里

时间:2018-04-19 14:16:12  作者:夕夕里
  罗衍面上显出几分难堪,攥紧拳头,道:“恒之,你可知晓,我并不想娶柳小姐……我一直心悦你。”
  叶重晖略一挑眉,再无别的反应。
  罗衍道:“那年,也是这样的初夏时节,我替兄长去府上打听你堂姐的婚事,你将我踢进莲花池里,那是我第一次见你笑,原先只因你是丞相之子,想结交于你,从那以后,我便似着了魔一般,时时刻刻想见到你,若你高兴,我便比你高兴百倍,若你不悦,我便十倍百倍地难受。”
  他痴痴望着叶重晖,道:“叶恒之这三个字,好似刻在我的骨血里,怎么也拔除不得。”
  叶重晖兀自饮下一杯酒,淡道:“我只当你是朋友。”
  罗衍自哂道:“自然,你眼里只有你弟弟,何曾有过我,我当然是知道的。我只是,不甘心罢了。”
  “这世上爱恒之公子的人,太多太多,我只是想让你知道,罗行淼这个人,曾经默不作声地喜欢你八年,世人都道我风流,但我的情全都给了你,一星半点没有分给别人。”
  叶重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扇黄花梨木窗,几只鸟雀立在枝头,叽叽喳喳,吵得人心烦。
  他道:“你我本不是一路人。”
  罗衍在他身后追问:“那么,我是哪一路人,恒之又是哪一路?……何人,又与你是同道中人。”
  “我是哪一路人,日后你总会知道,但你,你罗行淼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相比真情,权势地位于你而言更为重要。当年,你替你兄长求娶我堂姐,说的话那番话,可还记得。”
  叶重晖缓缓说道:“那时你说,真情难得,还是权势实在些。”
  罗衍脸色一变,道:“那时尚且年少,不识真情……”
  “纵然那时不识真情,这些年,你总有机会对我表明心意,但你不曾说,一则,是拿不定我的心思,二则,也是因为你不敢。男子间的情爱到底违背人伦,你担心为千夫所指,为后世诟病,所以畏缩不前。你迟迟拖延,或许就是为了今日,为人子,不从母命是为不孝,有你母亲逼婚做筏子,终于可以从泥淖中脱身。”
  罗衍脸色难看,“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叶重晖合上窗,阻隔了窗外的喧闹声,道:“人各有志,有人重情,有人重利,并无对错之分。罗兄,今日的酒,就喝到这里吧。”
  他正要开门,却听罗衍道:“你说得不错,我是不敢。但是,这些年来,你哪怕给我一丝希望,我便没什么不敢的。”
  “叶恒之,你信不信,你今日但凡对我说一句‘别成亲’,便是陛下亲笔赐婚,我也敢抗旨不遵,什么名利权势,我只想……”
  叶重晖神色分毫未动,打断道:“你醉了。”
  言罢,毫不犹豫走出厢房。
  罗衍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长身玉立,似玉竹琳琅,一如当年令他痴迷。
  过了许久,他猛地掀了一桌子的酒菜佳肴,靠着墙壁滑到,捂着脸低笑起来,不知何时已满面泪痕。
  “叶恒之,你当真有心么……”
 
 
第98章 翻车
  罗家在京里算是有些脸面的, 又有晟王妃做媒,这婚事自然妥当,柳夫人让冰人相看了二人的八字属相, 各个合得来,亲事便就此定下。
  柳家虽然门第不高, 但家风不错。
  柳知周共有两子一女, 大儿子柳洛在地方任职,二儿子柳毅今年不过十三、四岁,尚在私塾读书, 这唯一的闺女柳如玉, 也是出了名的秀外慧中。
  如今柳小姐要出嫁,最舍不得的要数她弟弟,柳家二公子。
  儒文书斋。
  几位少年翻阅典籍, 其中一人道:“柳兄,听说你姐姐要嫁入尚书府了?”
  柳毅道:“是又如何。”
  “你难道不曾听说过, 那位罗家二公子的名声不大好的。”
  柳毅放下手里的书册,皱眉问:“怎么不好了。”
  有人小声道:“听人说,他时常流连在烟花柳巷之地,很是风流多情。而且, 我娘也说过, 他曾赐给安成郡主做夫婿,后来安成郡主逃婚, 他被人笑话了好久, 所以他家世虽好, 却至今未娶。”
  柳毅握着拳头,有些恼火。
  他道:“你们休要胡言,若当真如此,我爹娘怎会答应这门亲事,一定是传言有误。”
  “若只有一两个人如此说,或许有误,但人人都说,十有八九是真的。”
  柳毅拎起书袋,转身要往外走,道:“我要告诉爹娘,他们一定是被人蒙蔽了。”
  “嗤……”
  旁边传来一声轻笑,几人看过去,原来,在书斋的角落里,坐着一个白衣少年,一身轻薄锦衣,眉目精致如画,嘴角噙着笑,很是动人。
  柳毅涨红了脸,问:“这位兄台,你方才何故发笑。”
  那白衣少年歪着脑袋看他,道:“我在笑,你真是傻。”
  “我,我怎么傻了?”
  “你爹娘自然有他们的苦衷,哪有爹娘不疼自己的女儿,可人生在世,本就有诸多为难之处,谁又能一直顺心遂意?答应这门亲事,他们已然不痛快,你再去质问,岂不是往他们心上再扎一刀。”
  “另外,罗家公子的传言虽说大多是真的,但他品性不差,为人豁达,一定会善待你姐姐,大可不必多虑。”
  言罢,他理了理衣袖,走出了书斋。一辆华贵的马车从巷口出来,将他接走。
  柳毅尚在怔愣,却听有人惊道:“那是叶家的马车。”
  “果真是叶家!”
  “难道是叶家二公子,怎么与传闻中不大一样……”
  “虚有其表罢了,要不怎么说他是锦绣包袱,纵然外面金镶玉裹,内里却是个草包废物,让他提笔,一准露馅。”
  柳毅问:“为何说他是锦绣包袱?”
  那人道:“柳兄,你来京城半年多,怎么连这些都不知道。名门叶氏,各个有经天纬地之才,唯有这二公子是个驽钝的,整日只知玩乐,还在院子里养了只大老虎,前些年,那老虎从院子里跑出来,吓了不少人。”
  柳毅皱起眉,回想方才那人所言,却觉得传言未必为真。
  ======
  叶重锦窝在马车里,轻咳了两声,夏荷忙从怀中掏出一瓶碧玉药丸,递到他唇边。
  他张口服下,然后嘱咐道:“不许跟爹娘还有哥哥说。”
  夏荷道:“主子,真就这般热么,明知身子不好,偏要去书斋里蹭一会冰盆,陛下不在的这几年,您好不容易乖顺些。”
  叶重锦笑道:“反正有他在,阎王也不敢收我。”
  夏荷真真拿他没有办法,斟了一杯温养的药茶,放在他手里。
  叶重锦嫌它热,蹙眉道:“拿远些。”
  “主子若是不喝,奴婢可就要跟夫人告状了。”
  “……”
  叶重锦伸手接住,抿了一口,哼道:“翅膀硬了,敢威胁主子,改日找个丑男人把你嫁了。”
  夏荷知道他在说笑,只赔笑两声,并不在意。
  说起婚事,叶重锦又想到罗家与柳家的联姻,柳知周不是喜好权势之人,一向以做实事为基准,所以,他会同意这门亲事,让叶重锦有些意外。
  到金光寺,叶重锦下了马车,对夏荷道:“我去找师父,你在寺庙里逛逛,若是实在无聊,就去抽签问问姻缘,金光寺的签文很准的。”
  夏荷闹了个大红脸,目送他离去。
  入了后院禅房,一个小沙弥朝叶重锦微微颔首,道:“长生师弟,你可是来寻师父的。”
  “忘忧师兄,”叶重锦回以一礼,道:“我先前从师父这里借了一本古籍,此行正是为了归还。”
  忘忧道:“师父昨日已经云游去了,他临行前,嘱托贫僧转告你一句话。”
  叶重锦道:“师兄请说。”
  忘忧道:“师父说,你所困惑之事,乃是因尚未发生,亦有变数,故而无法测知。坚守正道,方为解决之法。”
  言罢,双手合十,又是微微颔首,洒脱离去。
  叶重锦轻轻一笑,无奈叹道:“坚守正道,只是……何为正道?”
  前世,他上为社稷下为黎民,问心无愧,难道是邪道?今生,他独善其身,远离庙堂,又是否是正道。
  ======
  七月上旬,相府在宴客厅设立讲堂,叶老爷子开始为期十日的讲学,大邱的名仕几乎齐聚京城,堪称史无前例之盛况。
  被文人雅称为“十日学”,载入史册。
  老先生虽然久未授课,但其学识非常人所能及,引经据典,字字句句发人深省。但因只设了百余席位,许多没有邀请函的文士,甚至在相府门前幕天席地而眠,只盼抢到一个旁听的机会。
  朝中不少官员,甚至托病不上朝,只为在相府聆听教诲。
  叶家人,“传道授业”,似乎早已成为融入血脉中的本能,老爷子隐退这么些年,再次坐在先生的席座上,与学生谈论诗词文章,日益衰颓的身体,竟渐渐焕发生机。
  叶岩柏立在屏风后,望着老父神采奕奕的模样,心中很是感慨。
  叶重锦小声道:“爷爷想回津州。”
  叶岩柏轻叹一声,抚着儿子的脑袋,道:“就快了。”
  当初他与先皇约定,辅佐新帝稳固江山,其后可自行决定去留,如今桓元帝有经世之才,朝中又人才济济,只需稍加辅佐,至多两三年,便能心安理得离开京城。
  只盼父亲再等他这两三年。
  “十日学”结束后,京城再次恢复了风平浪静,但也只是表面上,内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其一,老爷子主张将即将绝迹的古籍,古文字,多留下抄本,供后世阅览,因此许多原本不为人知晓的古籍,得以重见天日,一些古文字,外来文字,也渐渐有人开设学堂传授。
  其二,老爷子主张文武双修,他以为武学并不粗鲁,反而可以强身健体,文人与武人,本不该为仇敌,而该相互学习,互补共进。朝中叶氏门人弟子颇多,将弘文先生的话,视为圣人之言,朝中重文轻武之风有极大改善。
  其三,便是登基不过三个月的桓元帝,从先前人人惧怕的冥王,成为万民敬仰的君主。
  老爷子并不刻意褒奖朝廷,却道,新帝年纪虽小,却有些地方,令他这耳顺之年的人,自愧弗如。
  只略微提了一些,剩下的,不必他去说,自然有的是人替他说。
  陛下在塞北时的有勇有谋,屡立奇功;陛下在朝中受人构陷,反而以德报怨;陛下为太子时,十二岁赴塞北,手刃鞑子,身先士卒,连孟老将军也夸赞他有先祖之风……其功绩,堪比其先祖,大邱的太宗皇帝。
  如此一来,朝廷想推行一些新的政法,便容易许多。
  只是,散播谣言的源头,依旧没有线索。
  =======
  时隔多日,叶重锦又见到了陆子延。
  他拎着包袱,赖在叶重锦屋里,可怜兮兮地道:“我离家出走了,阿锦你收留我吧。”
  叶重锦睨了他一眼,轻哼:“收留你有何好处。”
  陆子延搂着他的腰,轻佻地挑起叶重锦的下巴,道:“好处太多了,我可以逗你开心,可以伺候你,还能给你暖床。”
  “……”
  要是他们这样被陆凛看到,他是一定会被那位记恨上的。
  叶重锦用力推了推,可是陆子延跟块糖糕似的粘人,怎么都撕不下来,他心虚地问:“你是不是还在怪我上次骗你,所以特地来坑我。”
  陆子延一愣,道:“你不说我都忘了,你跟陆凛联起手来骗我,害我伤心,我真是看错你了!”
  叶重锦嘴角一抽,完了。
  陆子延那叫一个气愤,指着他的脑门,数落道:“我平时待你不薄吧,什么好事首先就想到你,遇到麻烦事,也是第一个想到找你帮我,这样讲义气的兄弟,你去哪找?留在京城有危险的事,我也只跟你说了,你呢,你呢!”
  叶重锦垂着脑袋,乖巧等他发泄完,才问:“为什么留在京城会有危险。”
  陆子延抿抿唇,见屋里没有别人,他附在叶重锦耳边,小声道:“因为,皇帝会被奸佞迷惑。”
  “奸佞?你怎么知道的。”
  陆子延道:“我都说了,一个云游道人告诉我的,他说那个奸佞是个宦臣,皇帝会因宠信他而枉顾朝纲,之后……还会灭国。”
  叶重锦脸上血色尽失,他整理好表情,才哑声问:“一个宦臣,就能灭国吗?”
  陆子延历史学得不好,何况史书记载的东西,总是有遗漏的和错误的,他努力回忆残存的记忆,道:“一个宦臣当然不能,但是他死后,皇帝就疯了,杀了数不清的人,还弄了一个祭天仪式,满朝清流被诛杀殆尽,为了给那人陪葬。”
  叶重锦觉得脑袋一阵晕眩,这是假的,因为顾琛答应过他,会做个好皇帝,那人,答应过他的。
  可是,他其实已经相信,陆子延口中的灾祸就发生在前世,他死后。
  他听到自己问:“然后呢。”
  陆子延道:“之后……皇帝死了,就改朝换代了啊。”
  “皇帝是怎么死的。”
  陆子延见他脸色不对,问:“阿锦,你怎么了?”
  叶重锦握住他的肩膀,几乎是祈求般地,道:“子延,皇帝怎么会死,谁能杀他?”
  陆子延这才想起来,阿锦年幼时与太子关系很要好,他挠挠脑袋,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史书上只记载了,桓元帝酿下“清流之祸”,“红巷”两大惨案,因牵连人数过多,全京城的砖瓦都被染上了血红色,街道上文官的血积成一条浅溪,故而称为红巷。桓元帝前期的英明神武,与后期的残忍暴虐极为不符,一直为后世争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