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然后下面没有了(近代现代)——渔小乖乖

时间:2018-04-24 14:58:58  作者:渔小乖乖
  边静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了,领着沈怡对显武帝行了一个晚辈礼,口齿清楚地说:“见过平先生。”又对温阁老行礼,道:“见过温先生。”然后,他错开一步,站到路边,让出了身后的路。
  给别人引路时,可以站在那人前面领着他走;给皇上引路时,最好是站在皇上身后,让皇上走前面,用嘴告诉皇上该往哪里走。见边静玉和沈怡站到路边,让自己一行人先行,显武帝就知道他们晓得自己的身份了。显武帝故作不满地瞪了温阁老一眼,他装扮得这么好,肯定是因这个老货暴露的!
  温阁老无辜地眨了眨眼睛。他的孙女嫁给了皇上的儿子,他比皇上年长许多,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在皇上面前撒娇。啊,撒娇这个词有点恶心,应该说是君臣相宜。要知道文人的脸皮都是很厚的!
  温阁老心想,新粮种事关重大,若边家小儿和沈家小儿没有认出皇上的身份,那皇上今天还能顺利看到新粮种吗?那必然是不能的。所以,适当地暴露身份是很有必要的啊,他本来就是无辜的嘛!
  去年收获的玉米种子在今年春天全部种到了地里。一部分种在好地里,这部分是为了能收获更多的种子。一部分种在山地里,这部分是为了验证玉米能在并不肥沃的山地种活。沈怡一直负责数据记录,此时自然也由他来讲说,玉米的产量如何,种植的难易程度如何,和稻谷比的优缺点如何等等。
  显武帝不是那种不懂民生疾苦的人。他曾有一次在秋收时微服私访,帮京郊某村里的一位老农收割过粮食。他干活太挫,还被那位老农嘲笑了,老农大力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兄啊,这活不是你们富贵人做得来的。”当时跟着显武帝的人也是温阁老,温阁老挽起袖子刷刷刷地割了一茬稻,被表扬了。
  所以显武帝听得懂沈怡的讲解。他又问了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沈怡一一回答了。显武帝的眼中渐渐露出了一丝怀念,对着沈怡点了点头,温和地说:“朕……咳,真是不错,不愧是本昌之子啊!”
  本昌就是沈德源的字。边静玉低眉敛目,心里却划过一丝欣喜。看来,沈伯父归来可期了!
  “对了,新粮种叫什么?可有名字了?”显武帝忽然问。
  边静玉是个心思灵巧的人,温阁老能想到的事,他在这一瞬间也想到了。这是一个拍龙屁的好机会啊!但是,边静玉私心里不是很想用这个机会来拍龙屁。因为,玉米这个名字是沈怡起的,代表着沈怡的心意。边静玉再如何成熟老练,到底还是一个少年人,身上总藏着一些少年人的天真和直率。
  于是,边静玉言简意赅地说:“回先生的话,我们暂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玉米。”
  显武帝脸上那种欣慰的表情越发明显了,他目光柔和地看着边静玉和沈怡,说:“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的心意,朕……咳,我知道了。但这既然是上天所赐的新粮种,就该大力地推广开,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得上、吃得起。用了‘御米’这个名字,倒像是只上供给皇家的了。不如这样,这‘御’字就改为‘玉’字吧。”说着,显武帝又自己品了一下,摇头晃脑地说:“玉米,玉米,真是一个好名字啊!”
  在显武帝看来,边静玉和沈怡能用“御米”为名,这说明他们打一开始就想要把新粮种献上来了。这都是忠心的人呐!不过,显武帝自以为自己并不是那种好名的人,所以才会把“御米”改为了玉米。
  虽然不是很懂皇上在说什么,但边静玉的脸上适当地露出了崇拜的表情,说:“先生英名!”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戏精呢!
 
 
第42章 
  从庄子上归来后,显武帝的心情变得非常好。
  什么,狂生们还在接二连三地写讽刺诗,有人还偷偷刊印成册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随他们去吧。”本来一直因这种事生气的皇上如此说,“都是些年轻人,虽有些年少轻狂了,却也勇气可嘉。”
  皇上心想,讽刺诗不过是让圣名一时蒙尘,待到地里的玉米丰收时……然后,皇上就笑了起来。
  什么,秋闱舞弊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可能有皇子参与了?大臣们得到这消息后,纷纷夹紧了尾巴小心做人。他们都觉得皇上这回肯定要被不肖子气坏了,结果皇上生气归生气,却没有气急败坏。
  皇上心想,儿孙不成器确实心痛,但朕还有太子和玉米……然后,皇上就笑了起来。
  什么,后宫里出了一点乱子,几位高位的妃子斗法,直接越过皇后闹到太后面前去了?太后懒得理会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把皇帝亲儿子拎到面前说了一顿。皇后小心翼翼,怕皇上责怪她监管不力。
  但皇上不仅没有责怪皇后,还拉着皇后忆往昔、展未来,还说自己都这个年纪了,也该修生养性了。
  皇上心想,沈德源当初是无辜的,不过是替太子受过而已,而太子其实也是无辜的,不过是被卑鄙阴险之人陷害了而已,但当时没有证据能证明太子是清白的,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最后还是让太子得了委屈,叫沈德源受了苦。这事做得不地道,沈家人却十分忠心……然后,皇上就笑了起来。
  ……
  在朝臣和后宫的眼中,皇上近来笑容颇多。他们忍不住在心里揣摩皇上的心意,想来想去却都想不出皇上开心的原因。于是,他们只能默默得出一个不敢说出口的结论,皇上八成是……气疯了吧。
  如温阁老这样知道真相的人,他们既然得了皇上的信任,能够陪着皇上一起微服私访,嘴巴肯定很严。待玉米丰收后,会收获全部种子,送到皇庄上去种植。之后,皇上拿着玉米祭天、祭祖宗,才会把它的存在公之于众。在这之前,皇上想暂时瞒着这个好消息。他心中的喜悦不好对别人说,只好频繁地把温阁老提到跟前来说悄悄话,一时间君臣关系更加如胶似漆……啊不,是更加和谐融洽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之前的玉米都是由老尤头来伺弄的,在本朝,大概没有人能比老尤头更懂玉米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一二事了,所以等玉米在皇庄里种植时,老尤头依然会负责这件事。皇上点了他做上林苑监的署丞,这是一个八品官。上林苑监原本是负责种植、饲养食物并提供给皇家的部门,因玉米的种植还在保密阶段,所以皇上暂时把老尤头安排在了这个位置上,这也算得上是便宜行事了。
  老尤头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做官,接到圣上口谕后,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
  谁能想到他一生会有这样的跨越!
  老尤头本是庄子上签了卖身契的农奴,幸好安平伯宽和,他们一家的日子过得倒是比一些底层的自由的老百姓还要更好一些,至少他们能吃饱饭,能把孩子们都平平安安养大了。结果,承蒙主子不弃,他竟然做官了!虽说这官是末流小官,但对于他们尤家来说,这就是祖坟冒青烟一步登天了啊!
  老尤头虽不识字,到底活了半辈子,知道自己能有这番际遇,肯定是因为边少爷和沈少爷在大人物面前提到了自己,否则那些大人物哪里能知道他老尤头是谁呢?再说,虽然他确实会种玉米,但沈少爷明明已经把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都用纸笔记下来了。若是沈少爷不提,只要按照之前说定的给老尤头十两银子,又把他提拔成管事,这就算厚待他了。他能成为署丞,肯定是他们特意为他请功了。
  于是,老尤头心里对边静玉和沈怡的感激不用多说,特意领着全家人给他们磕了头。他想,日后若是有机会,他一定要竭尽全力去报答两位少爷。他不光自己有这份心,也时常教导家里人要感恩。
  最让边家、沈家高兴的是,沈德源和沈思身上的罪名被洗清了。
  正如边静玉所料,秋闱舞弊案把不少官员扯了进去。沈德源之前的罪名是卖爵鬻官,这罪名和舞弊案有一点点类似,都是在选拔官员时不公平、谋私利。因此,皇上直接一手移花接木。虽当初的事情已经查无可查了,却不妨碍皇上又给舞弊案的主谋加了罪名。这样一来,沈德源和沈思就无罪了。
  让沈德源和沈思官复原职的公函已经发往了南婪,沈怡打算亲自去南边接他们回来。洗清罪名和官复原职并不是皇上给予的奖赏,这是皇上原本就想要做的事。因为玉米现在还处在保密阶段,发现新粮种的奖赏就还没有落实下来。温阁老曾对边静玉和沈怡暗示过,叫他们耐心等待。只要新粮种没有任何问题,那么皇上一定不会薄待他们两家的,怕是安平伯府的爵位和沈德源的官职都要升一升。
  近来事事顺利,安平伯府又有新的喜事临门。柳佳慧怀孕了!
  边嘉玉还在外头时就得到了小人传报的消息,立刻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像他这个年纪的,有很多人的孩子都已经够年纪上蒙学的了,只有他一直膝下荒凉,只能看着别人的孩子羡慕嫉妒恨。现在妻子终于怀孕了,他能不激动吗!当他跑到正屋时,柳佳慧正躺在床上小憩,正是半睡半醒的状态。
  “我太高兴了!”边嘉玉抓着柳佳慧的手,絮絮叨叨地说,“我马上叫人给孩子收拾院子……”
  “你这是得有多心急,怎么也得等孩子到了开蒙的年纪再收拾院子吧。”柳佳慧很努力地让自己保持清醒,以便能接上边嘉玉说的话,好两人一起分享喜悦,“孩子小时就让他先跟着我们一起住……”
  “对对对,一起住。”边嘉玉满是期待地说,“等他长大了再收拾院子。等他再大一点就让他跟着岳父启蒙。等他再再大一点……哎,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盼着他们能遇到良人、一生顺遂呢……”
  若是任由边嘉玉继续说下去,他大概能一路说到孙子辈了吧。
  柳佳慧的早孕反应是困,总是特别想要睡觉。她见边嘉玉说的都是废话,就精神松懈,在边嘉玉的絮叨中,渐渐睡着了。边嘉玉始终一脸激动地握着柳佳慧的手,说:“对了,孩子的名字还没取!”
  柳佳慧在半睡半醒间砸了砸嘴。
  “大名让父亲取吧,咱们给孩子取个小名,好不好?你说该叫什么?”边嘉玉问。
  柳佳慧口齿不清地嘟囔了一个名词。
  “什么?”边嘉玉没有听清楚。
  柳佳慧便又迷迷糊糊地重复了一遍,然后在边嘉玉傻了没说话的空档,她迅速地睡着了。
  边静玉回府时,看到下人们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便知道家里肯定有了喜事。得知大嫂有喜,边静玉替边嘉玉高兴。因为他们兄弟俩的关系亲密了很多,他便直接去了承安院,打算当面恭喜大哥。
  边嘉玉正憋着一肚子话呢,柳佳慧睡着了,他没处说去,正好边静玉来了,他就拉着边静玉的手说开了,从给孩子准备怎样的小衣服说到要给孩子的孩子准备怎样的小衣服,边静玉听得晕头转向。
  边静玉后悔了。他若早知道大哥遇到喜事后会如此话痨,就该躲着大哥走了!
  “大哥,”边静玉连忙岔开话题说,“怡弟打算去南面亲自把沈伯父和沈大哥接回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此前从未出过远门,就想跟着他一起长长见识。等我回来,大概就能见到小侄子了吧。”
  “哪有那么快!”边嘉玉高兴地说,“孩子得慢慢地长……”世子大哥重新把话题圆了回来,继续对着边静玉展望未来,从孩子如何说到未来的孙子如何。说着说着,他不小心透露了给孩子取小名的事。
  “哦?大哥取了什么小名?”边静玉问。
  边嘉玉脸上笑容瞬间凝滞。他想了想,说:“你大嫂不容易,十月怀胎辛苦得很。”
  边静玉茫然地看着大哥。
  “所以,这小名就由她来取了。”边嘉玉说。
  边静玉懂了,点了点头。
  边嘉玉又说:“民间有贱民好养活的说法。纵观历史,还有些大人物的小名竟然叫小猪、二狗什么的,可见这小名的意义根本就不在于好听不好听。小名越是难听,孩子就越是平平安安的。你懂吧?”
  边静玉表示自己懂了。
  边嘉玉铺垫了好久,却迟迟没有说到孩子的小名。他还想继续铺垫下去,但边静玉的好奇心终于压制不住了,问:“大哥,我小侄子到底叫什么?”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再难听的小名都能接受。
  边嘉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红鼠。”
  “什么?”
  “你大嫂起的,赤色的小鼠。”边嘉玉说。为了哄娘子开心,只能委屈娘子肚子里的孩子了。
  边静玉一脸震惊地看着边嘉玉。这小名也太难听了!这让人怎么接受啊!
  ————————
  红鼠啊,你爹娘不靠谱,以后叔叔疼你吧。
 
 
第43章 
  在人人关注舞弊案的大环境下,沈德源和沈思官复原职的事就显得有些低调了。柳佳慧得到消息后,又在私底下仔细琢磨了下。在她梦里,沈德源和沈思被流放去了西北。在梦里,他们也平-反了,而且他们还抓到了西北某矿中一隐藏多年的奸-细,破了蛮人的阴谋,就此立下大功。但是,矿上的劳作非常辛苦,在发现并接近那个奸-细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沈思的一条腿就落下了残疾。
  西北矿上出事,镇国公也有失察之罪。在柳佳慧的梦里,镇国公府之所以会分崩离析,那些真真假假的罪名中就有这一条。梦醒后,她假借老祖宗托梦的名义让老国公一定要注意矿上的事,还把那奸-细的名字说了出来,倒是提前消除了隐患。但是,也因为她的提醒,老国公命现任镇国公严查矿上之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连累得沈德源和沈思这批本该流放去西北的犯人全部改作流放去南婪了。
  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沈德源和沈思去了南婪,结识了边静玉的好友姚和风的父亲姚县令,在姚县令的带领下,父子俩为建设南婪而发光发热。姚县令又和边静玉外祖家的万金商行有了合作。万金商行给姚县令治下的百姓运去粮食、布匹、食盐等物资,又从当地收购药材、药粉、药膏等等,一来一回竟是赚了不少钱!
  而在沈怡前去南婪看望父兄的过程中,他竟然买到了玉米种子!
  于是,事情的发展又和柳佳慧梦中不一样了。和她梦里相比,沈德源和沈思并没有吃多少苦,沈思一直健健康康的,根本没有落下残疾。因为京城中有人打点,沈德源和沈思的罪名也洗清得很快。又看在玉米的份上,皇上直接让他们父子俩官复原职了,而不是先把他们召回京城、再做其他安排。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