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仔细研究了那封证据上的私印,说:“这确实是我的私印。”
情况对镇国公极为不利。
不过,因为现任镇国公承认得很痛快,倒是让审理此案的人下意识要帮他开脱了。比如说,私印虽是真的,但会不会是被人盗用了?有没有可能被人仿刻了?总之,他们现在还缺乏关键性的证据。
在盖着镇国公私印的信件下面,还摆着高飞提供的枉死的族人的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写得很用力。镇国公观察私印时,眼神从这份名单上划过,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们柳家世代镇守边疆,是想要把蛮人挡在西北十城之外,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结果,本该被保护的几十人却被人杀掉了。
他们并非死于战争,他们死于阴谋。
这是最让人痛惜的!也是最让镇国公觉得愤怒的!
不过是几十个人头而已,哪份战功少这几十个人头了?他们之所以会死,是因为有人朝西北军里伸了手,他们用这几十个人的生命设下了陷阱,想要把镇国公府拖入必死的陷阱里面!这些只会动嘴皮子、搞阴谋的人根本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搞掉镇国公、执掌西北军,那么死了几十个无辜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如果不是老祖宗给家里的孩子托梦,镇国公根本不可能翻身了。
若是老祖宗的托梦能来得更早点就好了,那样他们就能救下这些人了。
只可惜,当柳佳慧梦醒时,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发生。
镇国公身着布衣,头戴木冠,微微阖上了眼睛。他不信佛,因此不念往生咒,能让亡者真正安息的大概就是发誓要为他们报仇了。谁伸了爪子,就剁掉谁的胳膊;谁欠下血债,就用谁的鲜血来还。
镇国公和高飞这一案并没有公开审理,审案的人又被皇上下了禁口令,因此边嘉玉和边静玉都得不到什么消息。边静玉有些心虚,因为高飞当年是被他和沈怡从空山寺里带到沈家的。他其实对高飞没什么偏见,连空山寺里有一双利眼的和尚都觉得高飞是个好人,这说明高飞的人品是过关的。但如果高飞这次告御状真对镇国公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边静玉怕柳家会转头恨上曾经收留高飞的沈家。
如果,我大嫂的娘家恨上了我“媳妇”的娘家,我和大哥又该何去何从?
边静玉想,若事情真到了这个地步,他只好带着沈怡私奔,啊不,是分家别居了。他和沈怡主动把过错担下来,不破坏边沈两家的情谊,也叫柳家说不出话来。分家虽他所愿,但他绝对不会退婚。
只要他们不住在大哥大嫂的眼皮子底下,应该就不会让大哥觉得过分为难了吧。
————————
沈怡收到了来自边静玉的信,信里说了高飞的事,又提出了私奔邀请。
“边二说了什么?”沈思问。
“简单地说,就是邀请我和他向外谋发展、共建和谐小家庭……”沈怡委婉地说。
“怎么听着好像是怂恿你分家?”沈思眉头一皱。
兄弟间沉默了一会儿。沈怡大惊:“哎,哥!快把你的马鞭放下!”
第56章
如果边静玉和沈怡成亲,他们可以继续住在沈家或者边家,也可以在外头重新置办房子。当然,分家是不允许的。拿镇国公府来举例,现任镇国公已经继承家业了,而柳佳慧的父亲连孙子都有了,但因为老国公还活着,所以整个镇国公府的人依然住在一起,从来不提分家的事。但是,不分家也可以分居。像边静玉和沈怡这种情况,如果沈怡跟着边静玉住在边家,就仿佛沈怡是依附着边静玉生活的,反过来也是这样,但他们到时候肯定是平等的婚姻关系,所以不如两个人在外头重新置办房子。
家长们其实已经有了这样的默契。如果边静玉和沈怡处得不好,待边静玉科考之后,他们就可以解除婚约了。但如果他们俩相处得非常好,在给他们筹备亲事的同时,也该帮他们寻摸新的房子了。
当然,有默契归有默契,边静玉现在就想要把沈怡拐走,沈思绝对是不允许的!
沈思刚从南婪回来,正是感情充沛的时候,听不得分离的话。前两天的一个晚上,沈怡从睡梦中惊醒时,竟看到有一团阴影坐在自己床头。沈怡吓了一跳,等那团阴影开始说话了,他才认出来阴影就是大哥。沈怡简直要给自己大哥跪了,他三更半夜坐在自己床头慈爱地看着自己,这是几个意思?
“做梦梦到你被大虫叼走了,就过来看看你。”沈思一脸关心地说。
沈怡还能说什么呢?月黑风高夜,他没有被噩梦吓醒,倒是被自家大哥囧醒了。他只好打起精神像哄妮儿和盼归一样的,把半夜里神经病发作的,啊不,是半夜里感情尤其充沛的大哥哄去睡觉了。
边静玉在不知不觉时戳到了沈大哥的逆鳞。
所以,当边静玉上门找沈怡商量事情时,他和沈怡两人坐在书房里才聊了没多久的时间,沈大哥就借着送茶、送糕点、送果盘、添茶、添糕点、添果盘的机会来他们面前晃了足足六回!边静玉还以为自己得到了沈大哥的热情招待,觉得自己在沈大哥心里的地位非比寻常,觉得沈大哥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于是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对此,沈怡只能说,大家高兴就好,反正他是管不了了!
边静玉这次来找沈怡,主要是商量晒盐法的。
若没有发生高飞那一档子事,边静玉和沈怡早该一起去向鲁家舅舅请安了。不过,虽因高飞这事耽搁了几日,但在高飞和镇国公的事上,边静玉位卑言轻,他既帮不上高飞,也帮不上镇国公,观望了两天,见这事短时期内不好解决,估计要僵持好久,就把去舅舅那儿请安的事情重新提上了日程。
沈怡对于晒盐一事有自信也没有自信。有自信,是因为他总觉得晒盐是可行的;没有自信,是因为他怕让鲁家舅舅蒙受损失。但因边静玉在这事上非常积极,沈怡被边静玉的情绪感染了,对于去见鲁家舅舅这事也充满了期待。他问:“你舅舅有什么喜好?我头一次出门,总不好空着手就上门了。”
边静玉笑着说:“归家后的第二日,我就把从南婪那儿带回来的各类特产好好整理了一下,派人给舅舅送去了。我特意说是你和我一起准备的——这也是实话——想必你的心意已经被舅舅知道了吧!”
听边静玉这么说,沈怡有些高兴。
沈怡一直都知道,边静玉和他外祖鲁家关系亲密。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比起大多数习惯性把目光放在继承人边嘉玉身上的边家人,鲁家人对边静玉的照顾要多很多。鲁家舅舅生怕边静玉委屈了,总是想办法给他送人、送钱。而边静玉一旦得到一些不错的东西,也总是会记得要给鲁家人送一份。虽然这么说好像有点打安平伯的脸了,但在边静玉的生命中,鲁家舅舅确实扮演了小半个慈父的身份。
虽鲁家是商家,即便他们是皇商,总归脱不了一个“商”字,但因为知道他们对边静玉的照顾,沈怡对鲁家也有天然的好感。得知边静玉很努力地为自己在鲁家人面前塑造好形象,沈怡当然高兴了。
沈怡说:“这不一样……特产是你的礼,我上门自然还要带我的礼。”
“我忽然想起来,其实你确实应该送点什么。”边静玉忽然开起了玩笑,“这是我舅舅头回见你,他身为长辈肯定也是要送东西给你的。我舅舅对着自己喜欢的人从来都不会吝啬。要我说,你不如送个鎏金的大蟾蜍给他吧,到时候我敲一敲边鼓,保管他还你一个足金的!反正,肯定不会让你吃亏了。”
这是玩笑话,也是在给沈怡提醒。鲁舅舅送礼总是很有诚意,一高兴就会给小辈塞银票。沈家却是清流,沈怡怕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简单粗暴的送礼方式。边静玉把话说清楚了,沈怡就不会误解了。
“哪有你这样的,这是在帮着外人坑你舅舅呢!”沈怡被边静玉逗笑了。
“咦,这儿哪有外人?哪有外人?”边静玉故意左右顾盼。然后,他看到了端着水壶从门口走进来的沈大哥。想必大哥在经过一轮添茶、添糕点、添果盘的表演后,开始新一轮再添茶、再添糕点、再添果盘的表演了。边静玉哪敢当着沈思的面调侃沈怡呢,立刻做出一副正襟危坐、稳重可靠的样子。
本来已经在互相打趣了,沈思一来,他的弟弟和便宜弟弟又切换到了认真商量事情的模式。
“说起来,我舅舅确实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爱好。”边静玉认真地说。
沈怡做出了认真倾听的样子。
见弟弟们的话题很正经,沈思添了一回茶,又端着茶壶走了。他忙着去后院抱孩子玩。
边静玉先起身送沈思走出书房,才重新坐下,说:“我舅舅喜欢研究八卦。”
沈怡的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想不到鲁家舅舅竟然是这样的人!
“想象不到吧?”边静玉笑着说,“我舅舅忙着一大摊子的生意,有时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就需要培养一点小爱好来缓解情绪。他对八卦极有兴趣,可惜我和表兄表弟们都不擅此道,平时很难和他说到一块去。你若是对此有研究,可以陪他聊聊。你若是也不擅此道,可以搜罗些相关的书籍送给他。”
沈怡表示理解地点点头,但他有些为难,因为他也不擅长八卦啊!和八卦相关的书籍应该是野史一类的吧,沈家虽然有不少藏书,但沈德源是正统的读书人,他的书房里肯定没有野史戏说书籍的。
这可怎么办呢?
边静玉忙说:“我们这年纪的人都不怎么精通此道。”
年轻人哪会喜欢八卦呢!一般只有那些闲着无事的大娘们才会喜欢讲八卦吧?沈怡实在没想到像鲁舅舅这样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竟然会有这样的爱好!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对鲁家舅舅产生偏见,反倒是觉得他挺可爱的。沈怡说:“我虽不擅此道,但我忽然有主意了……你放心,我已知道要送你舅舅什么了。他会喜欢的。”想了想,他又说:“我们是大后日去见你舅舅吧?时间有些赶,但也够了。”
边静玉对沈怡向来很有信心,听他这么说,就放下心来了。
待边静玉离开,沈怡马上开始准备。他召集了“饿否”的全部送餐员。
随着“饿否”的生意越做越大,虽市面上出现了仿冒者,但“饿否”依然牢牢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送餐员都是南城这边的十多岁的小子,竟慢慢发展出了几十人。他们每日往各处送餐,沈怡猜他们肯定消息灵通。沈怡便准备了一大把铜钱,让送餐员排队给他讲京城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只要他们说的事情很有意思,一件趣事能够换到十几个铜板的赏钱。送餐员们都是穷苦出生,一听这话都激动了。
沈怡特意准备了一间屋子,送餐员一个个单独走进屋子里和他说八卦,八卦不会外传出去。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送餐员,在铜板的刺激下,他们一个个堪比训练有素的狗仔。东街的二流子看上了西街的寡妇,寡妇装神弄鬼一番,把二流子吓退了。南街的酒馆老板最喜欢往酒里掺水,偏偏叫西街的更夫瞧出了端倪,不得不拿出钱来堵更夫的口。哦,尚书家的女婿竟然在附近金屋藏娇呢!
忙了两天时间,沈怡记录下来的京城八卦有厚厚的一叠,都可以装订成书了!
第三日,沈怡揣着一大把八卦跟着边静玉去了鲁家。
作为一个被各个时空中的垃圾信息污染过的古人,沈怡总是不自觉地被各类垃圾信息影响。偏偏因为法则的抑制,沈怡总是会下意识忽略自己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他从不觉得有哪里不对。
————————
鲁家舅舅其实非常好学。鲁氏这做妹妹的,私底下就常常说,边静玉这么会读书,都是随了她们鲁家人了。本朝佛教文化盛行,道教式微。鲁家舅舅喜欢八卦,却苦于学习无门,因此都是自学的。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此为八卦。
第57章
送礼收礼都是一门学问。拿收礼来说吧,有些礼物需要当面拆,拆了以后再露出一脸惊喜,好叫送礼人高兴高兴,但在更多的时候,当面拆礼物总显得过于急切,于是多数的礼物都不适合当面拆。
像沈怡跟着边静玉一起上门拜访这种情况,他们送的礼物就不适合当面拆了。
鲁家舅舅特意推了生意在家里候着,等两个小辈上门时,亲自把他们领去了大书房。他还不知道沈怡送了他一堆兼具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八卦”呢!大书房是鲁舅舅招待贵客的地方,按说沈怡和边静玉这两个小辈是不够资格的,但鲁舅舅从来都不把边静玉当小孩来糊弄,如此倒也显出了他的重视。
若是边静玉独自上门,鲁舅舅怕是早就拍拍他的肩膀、捏捏他的胳膊,好看看他的身条抽得如何了。但他这回带着沈怡一起,鲁舅舅就做出了一副见多识广的大皇商该有的稳重样子来,很是淡定。
不知道边静玉喜欢脑补这一点是随了谁,但他喜欢在人前艹人设这一点绝对是随了鲁舅舅。
鲁舅舅是个微胖的中年人。这会儿的人对于外貌有一种偏执的追求。虽说鲁舅舅和安平伯差不多年纪,但安平伯是伯爷,他就该保持瘦长的身材才符合审美,鲁舅舅作为商人就必须要胖胖的才好。
值得一提的是,边静玉那样子是时下最流行的书生长相。
微胖的鲁舅舅笑起来很有些弥勒佛的味道,和气才能生财嘛,他在大多数时候脾气都很好。
边静玉直接说了自己和沈怡在船上的构想,提出了“晒盐”这一说。若是别的有生活经验的大人们听到边静玉这样说,怕是要觉得少年人太过异想天开了。但鲁家舅舅不是这样的,他是个很有创新精神的人。他刚刚执掌家业时,鲁氏族里的老人们总觉得他在胡闹,还想好好地劝诫他一番。结果他越是“胡闹”,鲁家的家业越大,整个鲁家的地位也很稳当,渐渐就没有人来他面前说些“为他好”的话了。
再有一个,边静玉有多信任沈怡,鲁家舅舅其实就有多信任边静玉。不说边静玉提出的晒盐之法很有理有据,哪怕他真是在胡闹,鲁舅舅也只会想,有他看着,大外甥再胡闹也能有分寸,不会胡闹到界线外头去,这不是挺好的嘛!他辛辛苦苦这些年,不就是为了给小辈们创造能“胡闹”的环境吗?
鲁舅舅郑重地接过沈怡一手整理出的“晒盐计划书”,慢慢翻看了起来。
计划书里先着重写了他们的实验记录,然后依据实验记录提出了他们设想中的晒盐的具体方法。当然,现在没有人知道,像这样晒盐,在产量和成本上能不能过关,因此沈怡也提出了,若鲁家舅舅要安排老手来具体验证晒盐之法,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依次来试验,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改进等等。
37/79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