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分期付款
魏家要买地,孟全生很乐意行个方便。岗子村山多地少,水田是紧俏货,大伙儿都盯着,动不得。若是要买无人要的山地,那真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没一会儿,孟固和孟平俩兄弟量地回来了,说是有十五亩。按水田2两银一亩,旱地1两银来算,那块地一共要15两银子。
孟全生听儿子说完,问孟泽:“你可同意?”
孟泽笑道:“那儿只是一块荒地,没人伺弄过,若是按旱地的价格算,我觉得这价高了一点。”
孟全生不慌不忙地回道:“你说得有道理,但也要看情况。那儿不是什么好地,你若是要得少,根本不用上我这来买,自个儿收拾好,那地就归你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可是,你现在把那一整块地方都要了,我若是不同你算钱,这对其他人来说就有些不公了。等来年,县衙派人来清点的时候,我岂不是要自己交钱填这笔窟窿?”
“您说得对,我肯定不能白拿这块地,不过,这价格,真没得商量了么?”孟泽文问。
孟全生想到这也是个接近魏家的机会,于是沉吟道:“那我就给你少算点,一共10两银子!”
这个价格到在孟泽的预期之内,但就算只有10两银子,他也拿不出来,魏霆均更是拿不出来。
“成,但我手头一时半会儿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要不这样,我先付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过年前还清。当然,我会多付一两银子的利息。您看怎么样?”
孟固孟平两兄弟听了,眼神灼灼地看着自己的爹,离过年没几个月了,这么点时间就能白得一两银子,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
孟全生人老成精,他只是惊讶了一下,却也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道:“魏家不会连10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吧?”
孟泽不在意在外人面前哭穷,事实上,魏家确实也不宽裕。就只有村里人,羡慕魏家表面的光鲜,却不知道内里的苦处。
“叔伯们都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们。魏家全靠霆均一个人上山打猎来维持,一家五口不种地不种田,单吃喝一项,就比别人家要贵上许多。再说了,霆均的祖母和母亲身体都不太好,要吃些滋补的药,幼弟在上学,请先生的费用和笔墨纸砚之类,也是一大笔开支。这零零总总加起来,他哪儿还能存下钱来?”
孟固和孟平俩兄弟听了直乍舌,这魏家也太能花钱了。
“所以啊,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再不节衣缩食,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
“确实,这样的花法,再厚的家底也撑不住!”孟平心有戚戚。
孟全生看了小儿子一眼,说道:“既是这样,那就按你说的,先交一部分钱,剩下的年底交。”
孟泽谢过,又同孟全生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告辞出来。
院门口,大孟氏正和刘婶子拉着家常,刘腊梅在一边坐着,正在配绣线。孟康在院子里进进出出,眼睛时不时往刘腊梅身上瞟。
大孟氏看着烦,故作生气,“跑进跑出的这是干什么,快去,将锅里煮的花生端一碗过来,让你婶子尝尝!”
孟康尴尬地摸着头,赶紧去厨房了。
孟泽看着有些好笑,15岁就想着娶媳妇,这也太早了点。
刘婶见孟泽从屋里出来,眼见着他气色愈发好,模样比姑娘还精致,心里不免泛酸。不过,招呼还是要打的。
“这不是阿泽么,你可好久没上婶子家买菜了啊!”
“谢婶子惦念,我自个儿弄了一块小菜地,已经够吃了!”
“这不对呀,魏家那么有钱,怎么你刚嫁过去,就得自己种菜了呢,这不是磋磨你么?”刘婶子故作惊叹道。
“冬天就快来了,我总得预备点菜过年吃,整日里外头买也不是个事儿!”孟泽笑着解释了一下,又同大孟氏打了招呼,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刘婶有些不快,恰好孟固从屋里出来,她便好奇问道:“孟家小子刚才来干嘛了?”
孟固笑笑,“就上回那事儿,刚才在路上看见,就同他进屋说了几句。”
刘婶子听了,也就不再问了。
孟康乐滋滋端了花生出来,摆在刘腊梅面前,“吃点儿花生吧!”
刘腊梅道了谢,暗自松开紧拽着的手,拿了一颗花生放嘴里。
大孟氏朝孟固使眼色,孟固微微点了点头。
第29章 初步规划
孟泽买下的十五亩地,正对着魏家的后院。那是一块呈梯级上升的荒地,刚好分作上中下三层。最上面同时地势也最高的那块,刚好延伸到后山的竹林边。
竹林的右边,有一条蜿蜒的小径,这是村民们上山拾柴火、采山货的必经之道。
人一多,眼就杂。若是打算在这片荒地上种些特别的东西,难保不被有心人看见。
可眼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想要大块的连在一起的山地,全村也就剩下这块地方了。而且这块地能剩下,也是因为当初魏家不愿意跟村民们住的太近,特地在靠山脚的地方建了房子。有一座大院子杵着,这周围剩下的空地也就没有人想要了。
毕竟,谁也不愿意跑到几里外的地方去种菜。再就是,这时候没有现成的化肥卖,一块从未开垦过的荒地,想要种出点东西来,还真是不容易。
所以,孟全生才那么爽快,从开始的15两到后面的10两。就这,他还能从中赚一点儿。
这十五亩地,孟泽并不打算全用来种菜,而是用来种果树,种药材。这些东西属于经济作物,可不是一般的农产品所能比的。
就好像魏霆均辛苦打下的羚牛,抵不过一株兰花。风里来雨里去,劳碌一年种的粮食,也抵不上一篮子天麻。
孟泽打算在上山路边的地里种些桃树、梨树和枣树,反正这些果树很常见,他拿出来种在路边,既遮挡视线,又能打消村民的好奇心。
至于药材,他选择种更容易伺弄的枸杞。枸杞的适应性很强,在各种地方都能生长,比白芨和天麻要好种得多。
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他自己的空间里都有,不需要再花钱另外买苗、买种子。
不过,就算有空间,但有些表面功夫却不得不做,譬如建几个大的堆肥箱。
东西长得好,总要有原因。同样的东西,别人家种的,都只有那么大,都是那么个味。到了你这里,不仅个头超出一般,味道也更好,这就不是品种不同可以解释得了的事情。
故作神秘说有秘方,不外传,这可堵不住人家的嘴。
在温饱难求的时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尤盛。魏家本来在岗子村就有些特立独行,若是日子过得更红火,家业弄得更大。搞不好哪一天就被全村人视为肥肉,人人都想弄上前咬一口。
这样的情景,孟泽自然是不愿意见到的,所以,哪怕是赚钱,也要小心低调。
说到堆肥箱,这种东西并不难弄。
找一个开阔的平地,拉一车青砖。垒三个或四个1米高的长方形堆肥池。其中,长的两条边,砌的时候要留拇指长的小孔,方便透气。短的两条边,一边用砖头砌死不留缝,另一头不砌,只放一块可以抽动的活动木板,方便日后翻动肥料。
池子建好后,材料如何摆放也有讲究。若是搭配得不对,不但肥料制作不出来,还会产生巨大的异味。
最好的原则是,一层干一层湿。最底下,放一些干燥的秸秆,稻草、枯叶、细树枝等。然后再在上面铺厨房里剩余的菜皮果皮,刚拔下的杂草,新鲜的动物粪便等。
这样一层层往上堆,等材料堆满池子,再用油布盖起来。等肥堆发热下陷,再把油布揭开,翻动肥堆,补充新的材料进去,反复几次,等上半年,肥堆就可以用了。
岗子村靠山,堆肥用的枯枝碎叶,要多少有多少。每日的厨余垃圾、地里拔下的野草和农作物的茎叶、兔子的粪便,这些东西也源源不绝。
既不用担心材料来源,又能获得品质上佳的有机肥,这样好的事情,哪怕没有空间水,孟泽也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第30章 八卦妇女惹不起
经过半个多月的的辛苦劳作,手上都磨出了一层薄茧,孟泽总算把15亩地给整了一遍。拔下的杂草做了堆肥的材料,刨出来的碎石块合着泥土堆叠成矮墙,绕着这块区域围了一个圈。
因为土少,孟泽特意请人去河里挑了几十担沙,又出了些钱,把各家积攒的草木灰买了一些回来,三者混在一起,这块地才稍微像了样。
为了这块地,整出这么多动作,魏氏自然是不喜的。在她看来,魏霆均会赚钱,家里也不愁吃喝,就没必要折腾,把钱往水里撒。
然而她再不满,如今也是指挥不动,出力做事的两个,都不听她的指挥。若是事事都往老太太面前告状,则又显得她太无能。
于是,她只好整天阴着一张脸,处处挑刺儿,发泄一下心中的郁气。
孟泽心里清楚,所以也不给她机会,察觉到魏氏要发作,便立刻找了理由出去。他的事情多得很,实在是没时间和一个妇人在家里搞宅斗。
这天,眼看着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魏霆均进山打猎去了。孟泽看着整理出来光秃秃的地,觉得时候进城一趟了。
请示了魏老太太,说了几句哄人的话,孟泽就得到了准许。
他去了厨房,装了一点儿干蘑菇,又去菜园里摘了十来个秋茄子,一起装在篮子里,这才出门去。
从岗子村到镇上,差不多四十里路,走路去也行,但回来就迟了。因为是临时起的主意,孟泽不想让魏霆均着急,所以起身去找赵老三。
赵老三那儿已经有人等着了,不过都是些妇人家。
“要搭车么?刚好,你再来晚一会儿,我这车就走了!”赵老三看见孟泽,笑呵呵地打了声招呼,又把驴车上的东西挪了挪,腾出一个位置来。
看到孟泽有些迟疑,他赵老三立即解释,“今儿是赶集的日子,没法子,只能挤一挤了。”
一旁等着的何氏开了腔:“哎呦,这进了魏家就是不同,连跟我们这些乡亲同坐一趟车都不愿意了!”
她这一起头,旁边几个妇人看过来的眼神不约而同带了点怒气。
赵老三生气了,眼睛一瞪,冲何氏说道:“瞎咧咧啥!”
孟泽见状,就知道这时候再说不坐车就落实了何氏说的话,于是回道:“婶子想多了,进了魏家,我也还是我,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我们也是寻常人家,不知婶子从哪儿觉出我们之间的不同?别人家一天天忙得脚不歇地,我们打猎的打猎,开荒的开荒,也一天到晚劳作,这跟乡亲们有什么分别呢?”
众人听了,想想也是,心里也就舒坦了些。
孟泽抱着篮子上车坐好,赵老三轻喝了几声,那头壮实的驴子就迈着蹄子“得得”儿往前走了。
车上,武氏看见孟泽篮子里的东西,便夸奖道:“你家的茄子种得可真好,这是要提到镇上去卖么?”
“不是,送人的。要卖也不能提这么点,不然,车钱都赚不回来!”
这话说得有趣,车上的人都哄笑起来,“是啊,我就说呢,哪能提这点东西去镇上卖!”
武氏也笑,还故意锤了一下身边的同伴,“我这不是看着茄子种得好,才问的么,那想到那么多。”
见武氏又提到茄子,众人都把眼光投了过来,这一看,确实种得好。
“阿泽啊,你是怎么伺弄的,秋茄子还能长这么好?我们家个个都是些歪瓜裂枣,只能放家里吃。”
“对呀,我们家也是。你有什么秘方,给婶子们说说呗!”
孟泽笑笑:“哪儿有什么秘方,无非是肥料用得多,这才长得好些。”
这倒也在理,孟家就那几块地,肥料管够。哪像他们,粪池不能轻易动用,草木灰得蓄藏着,平日还要招呼自家小子丫头去外面捡鸡屎,捡回来扔草木灰堆里,等着来年种田的时候撒进去。地里就顾不上了,最多也就浇浇水,勤拔草,长出什么就是什么了。
何氏眼酸,说道:“也就只有你们家,才舍得使这样多的肥,还舍得花钱买肥料!”
“瞧婶子说得,我若是真有钱,还买什么肥料啊,直接买上好的耕地就行了,还免去了伺弄的苦。你看看我屋后面那块地,是块生地不说,土里面有一半是石头,贫瘠得很,若不是不弄点草木灰合着,估计什么也种不出来!”
武氏笑眯眯地问道:“你相公也是十里八乡最厉害的猎户了,上山就没空过手,怎的连这点钱都没有?”
孟泽听了,又将在里正家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末了又说:“这打猎也有凶险,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可就是大事。家里还有这么多人要吃饭,总要为长远打算打算。”
众人点头称是,转而又聊起别的来!
第31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驴车走到半路,又碰到了一队要去镇子上赶集的人。孟固和儿子孟康坐在前头驾车,后面坐着孟氏妯娌以及刘山根一家。
两队人碰到,照例寒暄起来。一路上被众人扯着打听这打听那的孟泽暗暗松了一口气,要是孟固他们不来,那他就真要从车上跳下来,一个人走路去镇里了。
孟固看见孟泽,笑着问道:“怎么没看见你家相公?”
孟泽暗暗吐槽了这个称呼,面上依然笑着回道:“今日一早就进山去了,后院的地整完了,我这就进城去买点儿种子和树苗!”
孟固点点头,“那块地要整出来可不容易啊,这些日子你受累了!”
“可不是!”孟泽也不谦虚,“光是捡石头就捡得我腰都快断了!
“这么点活儿就说腰断了,哪那么娇气,真把自己当女人了么?”孟康冷哼一声。要说这村里他最讨厌谁,非眼前这人莫属。
以前在孟家的时候,这人整天一副受委屈的样,问他又不敢说,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隔壁刘家人心善,时常照应着,他就老往刘家跑,腊梅妹子时不时还护着他。
现在这人嫁给魏家做男媳妇,性子变了,样子也变了,那皮肤比女人还白,他更加看不惯。油嘴滑舌的,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的人。
“瞧你说得什么话!”孟固举起蒲扇大的手,往自家儿子头上扇了一下。
9/118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