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说?”
一早就前来拜访翁老的人全部被管家拦在了外面,只说老爷有要事在办,无法见客。翁老的书房内,茶香袅袅。品一口龙井,翁老再一次愉悦的眯了眯眼,感慨:“没想到妙至极的主意竟是出自一位农家子,为父惭愧惭愧啊。”
蒋康宁道:“那邵云安确是个妙人。他已经与魏弘文的手下有接触,我也告诉他魏弘文的身份,他却仍坚持把茶叶和酒的生意交给家兄,只说他认得我,却不认得那侯爷之子。还口口声声说要我做他的靠山。”
翁老笑了几声:“此人不仅是个妙人,还是只小狐狸啊。”
“呵呵……”
翁老又品了口茶,问:“那酒,你也快给为父倒上一杯。”
蒋康宁无奈了:“义父,您一早还未用膳。”
翁老眼睛一瞪:“那你还不快给为父叫吃的。”
蒋康宁让人赶紧送来早膳,又亲自重新给义父泡了杯茶。翁老看着那一罐罐茶叶是两眼放光又万分可惜,太少,太少了。
匆匆用了早膳,翁老马上让蒋康宁给他倒酒。在他用膳的时候,蒋康宁就先醒着酒了,喝了一口,翁老的眼睛就瞪圆了,看着那两桶酒就彷佛饿了许久的狼看到一只肥嫩嫩的羊。蒋康宁急忙说:“义父,我只带了这两桶酒进京,还要送去给皇上品鉴。”
“你怎么不多带些来!”
蒋康宁再次无奈:“孩儿要全带来恐怕一文钱也卖不出去了。义父,现在是为皇上赚钱为主,孩儿保证,明年让您有足够的酒和茶喝。”
“你说的!”
“孩儿说的。云安是孩儿的义弟,少了谁的酒和茶也少不了您的啊。不过义父,您不能再喝了,这酒喝多了会上头,您还得帮孩儿面见皇上呢。孩儿这回可是私自进京。”
“再喝一杯,醉不了。放心,皇上绝对不会治你的罪。这酒还是太少了。”
“……”
蒋康宁不想说他此时脑袋里浮现的出的人是岑老。
听到帝师求见,刚下朝的永明帝立刻宣召。翁老两手,一手抱着一罐子茶叶,一手提着小罐子的羊奶子果酒跟着传报的太监进入御书房。走在他前面的太监提着一个竹箱。翁老进来后永明帝立刻赐座。翁老两朝帝师,永明帝能顺利登上帝位他也是功不可没,但翁老从不携恩自傲,在永明帝面前永远都是那个一心一意辅佐、支持他的忠臣,也因此,永明帝对翁老更加信任。
翁老坐下后就让人取宫内最好的水,说要泡茶。永明帝笑呵呵地看着翁老,示意太监去取水,还好奇的问:“朕看帝师今日的雅兴极高,是特地来与朕品茶的吗?还巧了,朕刚得了一些好茶,正要命人给帝师送过去呢。”
翁老把手里的两个罐子放到手边的案几上,卖关子:“皇上,臣前来是请皇上喝茶的。臣敢说,皇上的茶绝对没有臣的茶好喝。”
“哦?朕自认朕手中的茶乃我大燕国最好的茶,难道帝师还有比朕更好的茶?”
“自然。不仅有好茶,还有好酒。皇上勤于政事,偶尔也需放松放松。自皇上登基之后,臣与皇上倒是再也没有坐在一起好好品过茶,饮过酒了。”
皇上的眼里浮现一抹淡淡的怀念:“是啊。那朕今日定要好好品一品帝师的‘好茶’、‘好酒’。来人,朕今日有要事与帝师相商,不许打扰。”
“是。”
蒋康宁等在宫外,以他的身份除非皇帝传召,否则他是没有资格面见皇上的,即便他是翁老的义子。蒋康宁突然进京,但凡对翁老和皇上关注的官员权贵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尤其是蒋康宁进京后翁老马上就入宫,众人纷纷猜测这其中的深意。
时已过午,蒋康宁倒也不饿,来之前他就又吃了些东西,知道会等上许久。有义父出马,这一面皇上肯定会召见,就是不知会是何时。邵云安希望他能拉两位大神入伙,蒋康宁对此又何尝不是踌躇满志。若此事真能如他与邵云安展望的那样,那……想到家兄,蒋康宁握了握拳头,县令不过是他为官的一块基石,总有一天,他会位极人臣!
“这位可是永修县令蒋康宁蒋大人?”
一位管事公公走过来询问。蒋康宁精神一震,行礼:“下官正是。”
“皇上召见,请蒋大人随咱家前往。”
“烦劳公公。”
蒋康宁塞了一小块银锭给对方,压下体内沸腾的血液。
御书房内,永明帝手捧一本特别的厚厚书本式的奏折来回翻看,不时说几句“好,好”。他的面前有三个水晶杯,一个杯子里是碧绿的龙井茶,一个杯子里紫红的羊奶子果酒,还有一个杯子里是金黄的金丝皇菊茶,三个杯子摆在一起煞是好看。
“老帝师,您有个好学生,好义子啊。这蒋康宁所思真是好极好极!”
翁老道:“康宁确是我的学生中最聪慧的一位,也是一心为朝廷、为皇上所思。臣也不瞒皇上,这虽是康宁所思所写,也同样是受了这位制茶、酿酒的农家子提点。这农家子也是身世凄苦,其遭遇令康宁感同身受,康宁便认了他为义弟。两人也颇投缘,受其影响,康宁才有如此所思。”
以邵云安的身份,受到过多的关注,特别是皇上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成为祸事。所以蒋康宁直言他需要把这份功劳拿到自己的手上,邵云安也明白这一点,明白蒋康宁这么做对他百利而无一害。翁老是完全知道此事的,蒋康宁并没有隐瞒他,翁老也赞成蒋康宁的做法。但这样的商业构想又确实是出自邵云安,为了避免日后可能会带来的某些麻烦,翁老才会在皇上面前提及一下邵云安。
翁老把邵云安和王石井的事情简单提了提,皇上便明白为何蒋康宁会看重那两位农家子了。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邵云安的与众不同,而对蒋康宁,皇上这回是大为赞赏。
等到蒋康宁来到御书房后,永明帝又详细询问了他关于以茶叶为一个起点,逐步发展大燕国商业的构想。永明帝很缺钱,缺到他继位之后甚至无钱修缮皇宫,缺到他自己的私库都快空了。要问永明帝眼不眼馋恒远侯府的富裕,那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但他也只能眼馋,不能把人家抄家。为此,永明帝每次看到朝堂上只会争权夺利,不会真正为他分忧的朝臣们就窝火。而每次户部跟他哭穷,说哪哪哪都需要银子了永明帝就恨不得把户部尚书踢到护城河去。现在,终于有人能真正为他分优了,心情大好的永明帝午膳都多吃了两碗饭,完全忘了蒋康宁还在外头受冻挨饿呢。
蒋康宁这一场与皇帝的会面一直持续到天大黑。心情大好的永明帝甚至赐蒋康宁随同用膳。商业构想是邵云安提出的,蒋康宁却也是细细规划了好几个夜晚,因此,对于皇帝的种种提问,蒋康宁都解释得极为详尽。永明帝对蒋康宁极为满意,翁老也脸上有光。直到宫门要关了,翁老与蒋康宁才走出御书房,离开皇宫。
品下杯中的最后一口羊奶子酒,永明帝站起来:“来人,把这些东西拿到‘景悠宫’去,朕今晚就在那儿歇了。”
“是,皇上。”
景悠宫是君后寝宫。永明帝登基第二年就废了由太子妃进封的皇后,立代家旁支的一位男子为后,此事在当时引发了朝堂上的震动与争议,不少大巨们纷纷上书请求永明帝收回成命。但永明帝不为所动,摘了几名反应最为激烈的官员的乌纱帽后,又在翁老一派的沉默中,此事才被压了下去。
但新后并没有因此就被群臣接受,皆因新后册封时已二十有五,如今两年过去,新后迟迟未能有孕,永明帝又只有两嫔一贵人,也只有一个庶出、生母已亡的皇子和一位嫔妃生下的皇女,可谓是子嗣单薄,永明帝已三十有三,朝中让永明帝选秀纳妃的折子从未断过。但永明帝以国库空虚为由,一直拖着不选秀女,又总是在君后那里过夜,朝臣们不敢说皇上的不是,就把矛头指向了君后代齐攸,也连带指向了代家。
步行至景悠宫,永明帝慕容坤挥退宫女太监,独自走了进去。已得到消息的君后代齐攸上前为皇帝宽衣,俊逸的面容带着浅笑。
“听说皇上与翁老在御书房呆了整日,心情颇好,可是有好事?” 代齐攸好奇的问。
慕容坤毫不恼怒君后打探政事,笑着说:“是有好事。朕让人送来的东西送到了吗?”
“送到了。”
“来,朕告诉你是何好事。”
牵着代齐攸有着薄茧的手,慕容坤朝内堂走去。看着皇上脸上难得一见的轻松喜色代齐攸也露出笑容,心里也满是好奇。
出了宫,蒋康宁又随义父回了帝师府,二人又聊了许久之后蒋康宁才暂时拜别义父离开。还是来时的那辆马车,蒋康宁朝另一条街驶去。
马车停在一处普通宅院的大门前,立刻就有人上来牵马,掀帘。蒋康宁下车,接应的小廝马上说:“二少爷你可回来了,大少爷等了您一天呢。”
“兄长睡了吗?”
“没有,一直等着您回来呢。”
蒋康宁脚步匆匆地迈入宅子,直奔兄长的居所而去。
坐在床边的蒋康辰心神不宁地继续轻拍已经熟睡的儿子。屋外有人敲门,蒋康辰的手一顿,立刻起身出去。打开门,看到门外的人,蒋康辰激动的把人拉进来,低声问:“康宁,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蒋康宁反手关了门,安抚:“哥,没事,我这次进京是有好事禀报皇上,所以没来得及先来看您。”
蒋康辰一听顿时安心不少,急忙问:“你吃饭了吗?我让人给你弄些吃的。”
“吃过了,在宫里吃的。熙儿呢?”
“熙儿睡了。康宁,真的不是出什么事了吧?”蒋康辰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出事,此事重大,我不便派别人前来。哥,你可还好?那边有没有找你的麻烦?”
蒋康辰笑笑:“没有,我和熙儿都很好。”
蒋康宁没有揭穿兄长的谎话,转而道:“哥,你若不累就到书房吧,我有事跟你说,是大事。”
一听弟弟有大事跟自己说,蒋康辰立马表示不累,兄弟二人去了蒋康辰的书房。床上,年约七八岁的孩子手里握着一块木头安然熟睡。
第59章
蒋康宁的出现令新宅内的气氛骤然变化。原本还闹哄哄的前院安静了不少,而那些因为不能参观整个宅子而心有不满的村民们也不敢表露出丁点的不满了。邵云安没想到蒋康宁今天会到,在正厅的众人见到蒋康宁也是大吃一惊。岑老的目光在安大人的身上多停留了几息,关陈两位夫子行完礼后非常有眼色的表示想出去看看,邵云安留王石井在这里招呼,把两位夫子、几位掌柜和其他人带了出去,许掌柜也特别留意了下安大人。
岑夫人也找了去看妮子的借口退下了。邵云安把众人先带到另一处偏厅,摆上茶点,又让郭子榆过来帮忙招呼,郭子榆是秀才,这种场合下他帮忙最合适。接着邵云安把岑夫人带到了妮子的闺房,让妮子招呼岑夫人。岑夫人是带了贴身丫鬟过来的,邵云安又喊来唐根树在跟前伺候,岑夫人有什么要求就尽管吩咐唐根树。
把这些贵客和里正、族长等老人家们安顿好,邵云安又急匆匆跑到前院找到王书平和赵元德,让两人去帮郭子榆。现在的情况是他和王石井得去招待蒋康宁三人,但绝对不能怠慢关、陈两位夫子、几位掌柜和里正、族长那些人,王书平、赵元德再加上郭子榆,该是就没问题了。前院有王四婶、赵河他们招呼就够了。邵云安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大厨房,郭子牧已经开始做菜了,他卷起袖子,系上围裙,让在厨房帮忙的赵婶和周婶又点了一个灶眼。
邵云安不担心王石井一个人留在正厅hold不住。王石井怎么说也曾外出过几年,又在一位将军的手下打过仗,还当过百夫长。王石井对外寡言不代表他就沉闷。何况还有蒋康宁这位大哥和岑老在,招待好安大人绝对没问题。至于蒋康辰,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也算是自己人,邵云安更不担心。
果然如邵云安所料,他离开后厅内并没有冷场。没有外人在场,蒋康宁直接让王石井拿“好茶”、“好酒”出来。王石井到酒窖里搬了一小酒桶的羊奶子酒,又拿了特等茶。王石井在几人面前施展了一手泡茶的工夫,他用的水是加了灵泉水的山泉水,甘甜异常。第一杯茶自然是送到安大人面前,安大人接过茶碗,很是陶醉地闻了闻,然后品了一口,道:“咱(读:杂)家这回是托了康大人的福。咱家在宫里也只是喝过一杯君后千岁赏赐的这龙井茶。”
安大人这一开口,王石井这才知晓了对方的身份,岑老的眼里则滑过了然。王石井开口:“这茶能得皇上和君后千岁喜欢,能得安大人喜欢,是草民和内子的福分。”
能被君后赏赐一杯龙井茶,这安大人不是皇上身边的人就是君后身边的人,王石井心里顿时有了计较,邵云安和蒋康宁计划的事情该是达成了。
岑老接过话头:“安哥儿和石井这制茶的手艺堪称一绝,他们二人酿酒的手艺也是天下独一。安大人今日可要趁着这机会多喝上几杯,老朽今日前来就是冲着他二人这酒来的,不然至少要等到明年六月之后才有酒喝。”
安大人马上说:“咱家可当不得岑老一声‘大人’。岑老虽不在朝堂,皇上和帝师可还经常提到岑老呢。”
岑老朝天子之位行礼:“老朽感念皇上和帝师挂念。老朽已出仕,安公公当得起老朽一声‘大人’。”
岑老故意喊邵云安“安哥儿”也是为了在安大人面前抬高邵云安的身份。这种场合下,岑老表现出的对邵云安的看重无疑又增添了几分邵云安日后的筹码,算得上是很大的情分了。
彼此客套一番,蒋康宁和岑老就陪这位宫里来的安公公聊了起来。王石井这时候就不需多话了,除非被人问到什么。蒋康辰也不怎么说话,安静地喝茶。几人边喝边聊了半个多时辰,邵云安走了进来,表示可以入席了。四人跟着王石井和邵云安去了餐厅,餐厅里只摆了一张圆桌,圆桌上已经摆了五样小菜。
王石井先给几人倒了酒,今天来新宅的人都有酒喝,但只有这桌客人能喝到羊奶子酒。很快,赵婶和周婶把一盆盆、一盘盘的菜端了上来,盛菜的餐具都是邵云安去瓷器店精挑细选的,和宫里的没法比,但也算得上极为精致,至少不会在今天的这个场合下丢了礼数。
54/208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