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乞丐缩在墙根等着路人的施舍。一位穿着普通的少年人走到他们面前,笑眯眯得把散发着肉包香味的纸包放到他们跟前,两位乞丐赶忙道谢。
“谢谢贵人,谢谢贵人。”
邵云安也不嫌弃他们脏臭,在两位乞丐黑乎乎的手抓起包子大吃特吃时,他道:“两位大哥,我有点事想打听打听。”
一位乞丐囫囵咽下肉包子,猛点头:“这位小哥只管问。”
另一位乞丐也猛点头,他们遇到过不少施舍的人,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肯对他们笑,眼里也没有嫌弃和厌恶的少年郎,这少年郎长得还很俊!
邵云安很高兴,说:“我第一次来县城,想了解一下县城的情况。你们知道什麽就说什麽,越详细越好。”说罢,他把攥在手心里的四枚铜钱放下,“这是感谢费。”
感谢费?
这个词听得新鲜,但两位乞丐却都摇头:“不成不成,你已经给咱们买了包子了,不能再要你的钱。”
“没关系,也不多。说不定日後还要麻烦两位元大哥帮忙打探消息呢。”
两位乞丐看看彼此,没有推拒了。有包子吃,还有钱拿,两位乞丐马上你一言我一语把他们知道的永修县的情况全部告诉给邵云安。邵云安很随意地坐在一旁,引得路人侧目,这麽乾净的少年郎也是乞丐?
有两位乞丐的知无不言,邵云安再多询问几句,对永修县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份认识也让他对这个世界多了几分直观的了解。
得到了想知道的资讯,邵云安又给两人买了几个肉包子,这才离开。走开的他没有看到两位乞丐一直看着他,直到他消失在人流中。四枚铜钱,一位乞丐全部收起来,另一位乞丐搀扶着他站起来。
“大哥,那位小哥是个好人。”
“嗯。希望好人能有好报。”
永修县有两家首饰铺子,一家是当地人开的,一家是外地的商人开的。永修县南来北往的人很多,什麽铺子都有,当然,看在邵云安眼里还是很落後。按照两位乞丐的说明,邵云安找到了其中的一家首饰铺子——“蝶妆阁”。这“蝶妆阁”是外地商人开的。
一走进铺子,立刻有小二过来招呼:“客官里面请,您想看些什麽?”
小二没有因为邵云安衣着的朴素而赶客,起码面上还是带着殷勤的笑容。邵云安也面带笑容,说:“我先看看。”
小二笑容不变:“您请。”
邵云安跟着小二走到货架前。这里没有玻璃,也就没有货柜,所有的商品都摆在货架上。店内不止一个小二,还有两位身高马大一看就是镇场子的大汉。邵云安先到金银首饰那一边看了看,然後跟着小二转到玉器那边。
这时候的金银玉器都是手工制作的,反而显得很精致,比现代社会首饰店里那些批量生产的首饰好看多了。邵云安暗想等以後有了钱要买些好看的首饰,都是精致的古董啊。看了一圈,邵云安对小二道:“我有一套玉器挂坠,想拿给你们掌柜看看。”
小二先是一愣,然後道:“客官,您若要典当,前面岔路口左拐过去那条街上就有典当行。”
邵云安道:“我不是来典当银子的,我是来给你们掌柜看新奇的。”
“看新奇?”小二不明白。
邵云安笑笑:“我这套玉器,可没地方能买到,独一无二的。”
小二犹豫,这时候二楼的楼梯口传来一道声音:“独一无二的玉器,这位客官上楼来吧。”
邵云安抬头看去,小二也看了眼,马上说:“这就是我们家掌柜。”
“谢谢。”跟小二道谢,邵云安走过去,对方下楼,抱拳:“鄙姓曾,不知客官贵姓。”
“我姓邵,谢谢曾掌柜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邵公子,请。”
邵云安跟着曾掌柜上楼了。
第7章
从两位乞丐大哥那里,邵云安得知这“蝶妆阁”的大老板似乎是京城人士,在永修县有好几家铺子,涵盖首饰、布匹、餐饮等多方面,永修县最大的酒楼“一丈轩”也是这人旗下的,但这不是邵云安选择“蝶妆阁”的原因。据说,这位大东家还是个善人。逢年过节或遇到灾年,“一丈轩”都会施粥。永修县的一座重要的桥,也是人家掏银子修的。总之,这个大老板不仅会做生意,人品看起来也不错。
要想做生意,就得选择合适的合作夥伴。邵云安没权没势,在现代社会,做生意都要讲究拉关系,更别说在人权没有丝毫保障的古代。说白了,邵云安就是想给自己找条合适的大腿抱。京城的大老板怎麽也比本地的老板大腿粗。日後不说跟这位大老板搭上关系吧,只要能跟他旗下的人有合作往来,也是多了几分保障。当然,他不会盲目地在一棵树上吊死。
曾掌柜很客气地把邵云安带到了二楼。二楼同样摆着几个货架,但不管是玉器的成色,还是金银首饰的精致都比一楼的要高出一两个档次。邵云安大致扫了几眼,就随着曾掌柜进了一间隔间,该是曾掌柜办公的地方。
“请坐。”
“谢谢。”
邵云安隔着一张茶桌与曾掌柜并列而坐。不一会儿,小二端着茶水上来了。邵云安还真有点渴了,又道了谢,他拿起青瓷茶碗,茶盖拨了两下,抿了一口。这里的茶都是煎茶,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会喝了,邵云安也是接受无能。
润了润嘴唇和喉咙,邵云安放下茶碗,从胸前的布兜子里摸出一个黑色的绒布包。曾掌柜对他手上的“绒布”包多看了两眼,立刻指引邵云安到另一张长桌前。邵云安起身过去,曾掌柜拿出一块羊毛皮。邵云安把绒布包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白色的羊毛皮上,曾掌柜的眼神变了。
“这是……”
邵云安没有立刻回答,他把绒布包里的三个玉挂坠拿出来摆放好,这才说:“翡翠四季豆挂坠。四颗豆子,意寓四季平安;三颗豆子,为连中三元,福、禄、寿齐到;两颗豆子则是母子平安。这翡翠玉比普通的玉硬,色泽也奇特。这套挂坠是我夫君奇遇得来,若不是急需用钱,我也不会拿出来。曾掌柜您看,这套罕见的翡翠玉,罕见的造型,值多少银子?有多少学子希望自己能中三元,有多少孕妇希望自己能母子平安?单这两项,就足以引来不少商机。”
翡翠是清朝的时候才从缅甸进入国内的。在这个世界的大燕国,也同样没有翡翠,都是本土出产的软玉,颜色以白、青、绿、黄为主,少见墨色、紫色。大燕国也还没有豆角这种蔬菜,四季豆造型称得上奇特。邵云安有空间在手,自己又有钱,平时最喜欢的事情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往空间里存物资。黄金、白银、玉器,邵云安的空间里储存了很多,平时他得到的贵重物品也都是往空间里放。有段时间受末日小说荼毒,他还收集了不少各类物资。要不是时代不允许,把空间里他的收藏卖一卖,他在这里能潇洒生活两辈子了。
这套翡翠四季豆挂坠是豆种,他有三套,还有冰种、紫罗兰等其他种的。都是他去缅甸玉器市场淘回来的,其他各种玉器也不少。空间里的灵石乳对普通的玉器还有提升品质的效果。普通的玉器吸收一段时间灵石乳就能变成上等的玉器。而邵云安之所以拿一套这个世界没有的翡翠豆种,实在是因为这套挂坠是他的玉器里最便宜的了。而且为了以後的打算,他也是特别拿了一套这里没有的翡翠玉器来出手。至於金银,邵云安收集的都是金砖、银砖,背後刻着“XX银行”,根本不能拿出来。
曾掌柜逐一认真查看了一番,又拿了一件白玉把件试了试声音,还对着窗外的光看了看成色。过了有半个时辰,曾掌柜才放下挂坠,眼神灼灼地看向邵云安:“邵公子手上还有这样的翡翠玉石吗?”
邵云安苦笑:“我和我夫君都是农家子,若不是我夫君从军的时候有奇遇,也不会有这个。”
曾掌柜的眼里是浓浓的可惜,他伸出五根指头:“五百两。我买下这套挂坠,还有这四季豆的款型。”
邵云安心里一阵狂喜,面上不动,很诚恳地说:“曾掌柜如此诚恳,我也不拿乔,五百两,成交。”
曾掌柜也没想到对方这麽乾脆,又有些犹豫:“这确定是乾净来的吧?”
邵云安点头:“当然。我就是想偷,也没地方偷啊,曾掌柜肯定比我见的市面多。”
这一点曾掌柜相信自己的眼力,这种玉器燕国确实不曾见过。正因为不曾见过,曾掌柜才会开出这麽高的价格。五百两银子,就是对曾掌柜而言都是一笔大数目了,对普通人家来说更是天文数字。
曾掌柜之所以一开口就是五百两的高价,是他有种预感,这位口称是“农家子”的少年郎不会是个简单人物,他的言行举止根本就不像个农家子。这第一次交易,曾掌柜也存了相交之意。
“我需要写一份契书,这种款型你不能再透漏给别家。”
“没问题。不过若是从‘蝶妆阁’传出去的,那我不能负责。”
“自然。”
曾掌柜起身就去找人写契书。他一走,邵云安就大力揉脸。没想到啊没想到,五百两!竟然值五百两!这套挂坠他是两千块买来的!五百两绝对大值特值。他以为能卖到一百两就不错了。狂喜的邵云安当然想不到这种罕见的东西拿去送人,得到的回馈可不是五百两能买来的。更别说“蝶妆阁”以科举和生子为名头推出的四季豆能卖出多少银子。
四季豆的款型简单,可以“蝶妆阁”的身家背景,即便是有别家跟风,“蝶妆阁”也能大赚特赚。说起来,还是邵云安吃亏了。不过他一点都不在乎。
也就一盏茶的工夫,曾掌柜回来了,手上拿着两份契书。邵云安看了一遍,没什麽问题,在契书上签字画押。燕国的字不是单纯的繁体字,很多字邵云安能看懂,但不会写,还有些字他不认识,得靠猜,不过大部分的字他能看懂已经很不错了。
邵云安的母亲算是出自福书村,外公对茶道很有研究,邵云安也是自小熏陶,後来又有了空间,他就在自己的空间里种茶、种果树、种菜、种粮食。在他上学的时候,他就开始做茶叶生意了,後来出国,他又迷上了葡萄酒,跟朋友做起了葡萄酒生意。也因此,邵云安喜欢品茶,喜欢品酒,空间出品的东西口味自然无可比拟,他也有一堆这样的朋友。品茶之时,琴棋书画是必不可少的装逼硬件。久而久之,邵云安也被薰陶出了某些装逼特性,这毛笔字必须是其中一项。看着邵云安的字,曾掌柜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做了几十年的生意,曾掌柜有自己的眼力。
签订好契约,曾掌柜递给邵云安一块白玉玉牌,正面是一棵劲松,背面是一个“曾”字。曾掌柜道:“永修县内凡是我东家的铺子,都会有一棵这样的劲松图。邵公子往後去这些铺子,只要拿出这块玉牌,就能拿到最实惠的价格。”
邵云安真是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难怪那位大老板能把生意做得这麽大,看他手下的人就知一二,太会做人了!邵云安抱拳感谢:“谢曾掌柜厚赠。”
曾掌柜顺势道:“日後若邵公子有别的稀罕物想要出手,还请不吝首选‘蝶妆阁’。”
“这是当然。”
彼此又客套了一番,邵云安囧囧地接过十个五十两的银锭。这时候银票的流通还没有那麽广泛,只有商人为了交易货款方便才会使用银票。银票兑换也很麻烦。邵云安拜托曾掌柜把五十两银子换成一两、五两、十两的散银,还换了三贯铜钱。曾掌柜很好心地给了他一个布兜子。邵云安往怀里揣了十五两银子,抱着沉甸甸的布兜子离开了蝶妆阁。他一走,掌柜就喊来一位可靠的下属,写了一封信,让那位下属带着信和装入木盒中的三枚四季豆挂坠送往京城。
※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离开蝶妆阁的邵云安在街边买了个背篓,把布兜子放进去,背篓深,藉着这个动作他把布兜子收进了空间。然後背着背篓回去找王石井。沿途路过书局,他拐了进去,出来时背篓里多了一包书和三套笔墨纸砚。
就这样,途中看到什麽想买的邵云安就顺手买下。他买了点心,还在杂货舖里买了一堆的调味料。燕国的食物种类少,但调味料还算比较丰富。永修县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这里的货物相对比较齐全。
邵云安买了花椒、八角、辣椒、酱油、醋、盐等常用的调味料,询问了杂货舖的老板後,他又跑到药舖里买了桂皮、橘皮、茴香等凡是他能想到,且这里有的可以充当调味品的东西。大燕国现在已经会用黄豆榨豆油了,只是比较贵,邵云安现在有钱,买了不少。他还新奇地发现这里有卖蔗糖的,不过非常贵,也不叫蔗糖,叫石糖,一大块一大块的。一斤石糖就要500文,邵云安买了四斤的石糖,还买了三斤的麦芽糖,麦芽糖就很便宜了,30文一斤,但也只是相对邵云安来说便宜。作为不是必需品的糖,一般人家是不会买的。
他一路买买买,特别是路过肉档的时候,排骨、筒子骨、五花肉、後腿肉,买得卖肉的以为他是开饭馆的。碰到有卖苹果和梨子的,邵云安也各买了十五个,买得他都背不动了。这些东西算下来花了五两的银子,最贵的就是豆油、肉、水果和石糖。在这里简直是太奢侈了!
这里的农民为了生存,都是种粮食,少有的会种果树,要吃水果多是上山找野生的。只有大户人家和有钱的官老爷会请人在自己的田里种些水果,也是供应自家消耗,能拿出来卖的水果不多,价钱也贵。这里一个苹果就卖到了十文钱,一个梨要十二文,若是稀罕点的桃子、橘子等,就更贵了。桃子是野桃子,酸,橘子也酸,邵云安没买。葡萄邵云安没遇到有卖的。问了卖水果的小贩这里是有葡萄的,不过永修县不产葡萄,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弄到葡萄,外面很少会有人贩卖。邵云安只能自我安慰有就好,至少他以後能正大光明地拿出来。
他的空间里有不少优良的葡萄和茶业种子。因为空间的逆天,他只要有种子,就能种出优质的葡萄树和茶树。除此之外,曾受过末日言论刺激的他还疯狂购买过各种粮食、蔬菜、水果、花草等种子。有种子、有地、有空间,种出来不难,难的是怎麽拿出手。他可以拿一套四季豆翡翠挂坠说是王石井奇遇所得,但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说成是奇遇。这里有的,他才能拿出来。
茶和葡萄这里都有,他可以多找些品种,再对外说自己改良,那他就能把空间里的葡萄和茶叶拿出来。邵云安最终的想法是靠葡萄酒和茶叶来赚钱,这才是他最熟悉的本行。所以,拿玉器出来卖的行为往後估计不会再有,除非大燕国也有了翡翠。这抱着金山不能用的感觉,很酸爽。
6/20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