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送
世子只拿起匕首,在手上掂了掂,冷笑一声,突然将这刀扔去一边了。
太子负手站立,眼睁睁看这刀擦着他的面颊划过,插进一旁的木质柱子里面。
“原来我对太子哥哥的好,都被看做了巴结奉承和无用之功。”
“话我就说到这里,”太子居高临下盯着他看,“别自作主张害了我。”害了你。
世子如同被雷劈一样,嘴唇干裂,微微张开却又半个音符也发不出来,但是他腹内似乎有一团火在烧,迫使他蹲下身去,不住地咳嗽,似乎连心肝脾肺都要咳了出来,叫听的人五脏六腑也被震碎了。
门忽然被人推开了,中山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老管家。
管家一进门便把这年轻的少主扶到椅子上顺气,喂了一颗药丸下去。
“太子殿下,本王就不送了。”
“好生看着他。”太子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世子病态潮红的面庞,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殿下,盒子里装的怎么会是一把匕首?”坐上马车,小侍卫这才将心中的疑问抛了出来。
太子从怀中掏出一虽然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是绳结的东西扔到小侍卫怀里去:“赏你的,收着吧。”
小侍卫拿起来一看,这正是太子殿下夜以继日,白天课下偷偷编,晚上对着烛火慢慢编的伟大杰作:“这原本应该是您送给世子的礼物吧?”
“别问那么多,”太子心情有些烦躁,一把抓过绳结来,掀开车帘,“不想要?不想要扔了就好了。”
“要!”小侍卫想,这是太子殿下亲自做的,多少有些真龙的气息,怎么能不要?伸手去拿。
不料太子提前松了手,小侍卫蛟龙入海一样便从窗口中探出大半个身子去。
“呵!”
太子听到小侍卫低喝一声,不耐烦地拍拍他屁股:“捡个东西这么慢?掉了就掉了。”
小侍卫把身子缩回来:“追到了。”
太子一看,小侍卫右手死死地抓着绳结,而一支长箭穿过他的手背,血液顺着箭身流淌了下来,将原本鲜艳的绳结染得暗沉。
“有刺客!”轿子外面那群侍卫也算反应过来了。
轿子“咚”的一声落了地,太子只觉得自己心肝脾肺都颤了颤,外面传来齐齐的拔刀声,接着是一阵猛烈的厮杀。
“殿下!卧倒!”小侍卫说完就将原本已经趴在地上的太子又脸朝下按了按,叫太子这张尊贵的脸吃了吃轿子底上的土。
小侍卫飞了出去,太子原本也想要帮忙,刚一抬头,就看到又一支长箭穿透了大半个轿子顶,那锐利的箭头还是杀伤力最强的三棱形,叫太子一个本能反应地缩了缩头。
“咚”的一声,貌似是一个人飞身站到了轿子顶,接着就是一顿“丁零当啷”的金属撞击声,反正再也没有箭刺了进来。
战斗并没有持续很久,毕竟是皇后精挑细选筛出来的太子护卫队,怎么可能轻易被打败!
太子听到外面没了响动,急忙站起身来,正襟危坐,正是由于太子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所以在禁卫军头头赶到的时候,才看到一个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的皇族气质外溢的太子。
“属下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这些都是场面话,倘若太子真的死了,他掉不掉一滴眼泪还不一定,但好在太子看的很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大男人为另外一个男人掉眼泪这场面着实有些好看……太子不能想象,在一天这个位子上就终究是太子,死后如何那是死后的事情,这也就是短视的好处!
太子装模作样扶起他来,发布了几条命令,就在加强侍卫团的护送之下夹着尾巴逃窜了。
不,确切来说,是被人抬着轿子一路小跑护送进了皇宫,太子倒是想逃窜来着,他屁股几乎都不能安坐在位子上,座位上如同长出了许多根针在胡乱扎着他,可是在小侍卫面前,他这个皇族的架子不能丢!
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建立在人多的基础上,因为有人看,所以才有了骄矜。
小侍卫横在太子身前,警惕地听着每一丝风送过来的声音,太子见到他一只手提着血迹斑驳的刀,另一手已经被血模糊了样子。
“你怎么躲不开?”太子从衣服上撕下些布片缠在他手上算作止血用。
小侍卫想要缩回手却被太子拿住了,太子从他紧握的掌心里扒出一条血淋淋的东西,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编的那绳结。
“就是为了这东西,你才躲不过的?”太子白了他一眼。
小侍卫很受伤,低下头不说话,脸上幸好染了血看不出红。
“什么劳什子也值当你这样!”太子轻笑一声,就把那东西扔到了地上,“难道这东西比你的手还重要?真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
轿子一落地,太子深呼吸几口走出去,果然一头被扑进皇后的怀中“心肝长”“心肝短”叫个不停,饶是他早有准备,心脏还是受到了猛击,有几分透不过气来。
小侍卫故意磨蹭了一会儿,趁着四下无人,蹲下身来把那条早已经被踩的跟泥巴同色的东西揣进了口袋里。
第23章 三弟
太子遇刺,虽然不知道皇帝心里面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是庆幸他还活着还是咒骂他为什么还没有死,这些都不重要,攻击皇族,就是挑战皇室权威,皇帝必须生气,而且要生雷霆之怒。
人多好办事,皇帝试压效果更好。
还不到半夜里,罪魁祸首就被审出来了,是三皇子。
怎么审出来的?那些死人的脸会说话,活人的嘴会说话。
三皇子敢叫身边的人去行刺,要么就是实在穷的雇不起绿林好汉,要么就是已经全然不在乎自己是否暴露了。
太子歪着脑袋思考一会儿,冲三皇子前两天斥巨资给母妃打造金寿桃这一行为,也看得出来不是个没钱的主,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太子叹口气。
“老三?”皇帝脸上写满了震惊,他知道他们家老三傻,老三呆,老三打了个金桃子讨母亲欢心,可他不认为他们家老三能做出行刺的举动来,“带他来见朕。”
“三皇子带来了。”侍卫抬着一个担架,上面盖了一层白布。
“这是?”皇帝心中有了答案,却还要问别人,很显然是在希望从别人那里听到不一样的回答,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什么样的答案才是真的。
当然没有人骗他,没有人会去骗他。
平时受欺压的,受恩惠的,这个时候都大气也不敢出,看这皇帝不过如同一个平常老头那样颤颤巍巍地蹲下身去,掀开白布,而后发出重重的叹息。
旁人:果然是真龙天子,连悲伤都这样有贵气。
只是皇帝心中却想的是:又一个种子选手废了,太子当真如此命硬?
三皇子死的不好听,被匆匆拉到皇陵里面埋掉了。
三皇子的生母良妃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叫太子内心隐隐有些不安。
如果说后宫中哪个女人是太子敬佩的,那肯定是良妃,当年皇帝带着一众妃嫔去游山玩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敌国一小股军队给盯上了,这件事倒不难理解,皇帝年轻,身边的大臣十个有八个都是没头脑,剩下两个是不高兴,发生这样的战略失误可以理解,某天皇帝撇下一众妃子出去猎艳了,行宫里这些娇滴滴的女人就被包围了,在良妃这将门虎女英勇无畏的指导下,成功保全了所有自己人将敌人打得屁滚尿流,这一战,叫良妃成了众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和朱砂痣,可惜被众人寄予厚望(视为肉刺)的三皇子是个没有继承爹的美貌和娘的智慧的平庸之辈。
良妃不出面,太子怕怕的,这个女人不知道会不会把自己当成敌人,如果良妃真出手,他和他母后能不能招架住还是个大问题,好烦恼。
太子心里有些惋惜,暗骂三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他被人刺杀过百八十回了,在乎三弟一个不成,这么早畏罪自杀做什么,有句话叫做“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卧薪尝胆的故事了解一下!
折腾了大半夜的,皇帝有些脑壳疼,叫手下人麻溜去办事了,自己去休息了。
太子也终于能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自己的房间了,一头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没有脱。
小侍卫清理好自己的伤口之后走进太子房间,地铺打好了之后,才注意到太子殿下脑壳朝上卧在床上一动不动。
小侍卫突然想起他娘教过他晚上睡觉一定要脱了外套,不然不能睡好。
那要不要叫个宫女来?小侍卫开门探头探脑了半天,又觉得大半夜的人都该睡了,去把人家吵醒了不太好。
小侍卫于是决定自己亲自上手,从哪里开始比较方便?他绕着太子转了半圈,最后单手出击,剥下了对方的裤子。
伴随着剥壳鸡蛋的出现和太子的惊呼,小侍卫惊讶地发现太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了起来,护住了自己的裤子。
“你干什么!”太子看起来不高兴,是非常不高兴!
“太子,殿下,卑职以为您睡着了,还想着穿衣服睡觉不方便……”小侍卫低下头站在一边。
太子:“哦……这样啊……”
小侍卫:不然,您以为卑职我在干什么?
当然了,以小侍卫脑海里贫瘠的词汇量他是打死都不会跟太子想到一块儿的。
小侍卫看到太子保持着抬头望月(望房顶)的姿态大概足足有半个时辰,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么晚了,您还是休息吧。”
谁料,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太子殿下一下子抱头痛苦地说到:“为什么,我偏偏是一个太子!”
小侍卫在一旁结结巴巴哄他:“您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是真龙天子的气数,多少人都羡慕不来呢!”
“是吗?”太子痛苦地抓着自己的头发,所谓太子,就是健全太监,精神上向皇帝低头,身体上让皇帝满意,皇帝说这句话好你不能有任何意见,皇帝说男子汉就该在冬天也穿一件单衣那么就身体力行在大雪纷飞的冬日撩起裤腿叫皇帝瞧瞧一条单裤童叟无欺,全年无休,做牛做马,做骡子做骆驼,降低自己的审美,不敢说自己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克制自己的欲望,从来不多吃,不是为了保持身材而是害怕哪天吃的多被毒死了,不敢交朋友,害怕朋友被自己拖累了,身边从早到晚只好围了一群鸡鸡狗狗,听着热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下地狱鸡狗被宰杀。
这个太子,做的苦啊!
第24章 大鱼
伤春悲秋的崇高心情抵不过人类的动物本能,太子还是沉沉睡去了。
一早醒来,听说他皇帝老子批准了他一天的假期,太子高兴得在床上打了两个滚,而后就默默爬了起来。
有一种年龄叫做逆反,有一个人群叫做少年。
太子恰好是逆反的少年,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偏偏不要做什么,别人叫他去读书,他就要偷懒,别人叫他休息,他偏偏要起早。
太子早早起来,就四处晃荡打听三皇子一案的进度了,人虽然死了,但是人一定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所以调查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务必要撬开死人和活人的嘴,把这件事的起因后果原原本本都弄得清清楚楚。
事情要从一个女人说起,所以说要尊女人敬女人,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就在世子生辰当天,一个身穿素服的女人来到三皇子府门前,她还带来了一口棺材。
这女人苦苦哀求,求三皇子把她男人的尸体还回来。
管家一看不得了,讹人讹到皇族头上,这还了得,一顿乱棍把女人打走了,心道让你在我们家主子的地盘上撒野!
女人一路走,一路哭诉,偏巧刚好有一帮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小崽子看到了这一幕。
小孩们将这一幕编成童谣,一传十十传百,呈现指数级爆炸。
等管家把刚才有个疯女人来的消息告诉三皇子的时候,消息已经收不住了。
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这女人的丈夫为三皇子做杀手,结果被三皇子反杀的传闻。
如果只是坊间传闻倒没有什么,但偏偏三皇子没有继承他母妃的半点智慧,坊间传闻已经足以叫他乱了阵脚,所以他就选择在当天动手,打算拼个鱼死网破。
“真是……”小侍卫听完了整个过程,觉得这个过程粗糙且仓促,一点儿也没有体现出皇室的优良作风,你要问他皇室有什么作风,小侍卫大概会告诉你,人多,人多,人多!
太子听完了,却觉得整件事有些许疑点,其一,那女人当真是杀手的夫人?其二,单单一些坊间传闻,怎么会叫人吓破了胆,就算三皇子再怎么无智,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好青年,不该犯这样的错误。
“那着素服的女子可有打听到下落?”太子追问。
一旁的小吏告诉他:“找到了,不过已经自缢身亡,从屋子里的物件和陈设来看,确实是有男子居住的痕迹。”
太子翻了翻卷宗,那女子身世也算清白,实在找不到任何可疑的地方,但自缢,可以是因为痛不欲生,也可能是因为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这行事方法,可跟世子表现出来的有些像,再想到那晚世子说是要送他一份大礼,太子心里更有几分笃定了。
“殿下若是觉得这女子身世存疑,卑职……”
“不必,”太子摆摆手,“既然已经有了定论,不必麻烦了。”
“皇兄说的有道理,此事着实有些蹊跷,得彻查才好。”
太子一回头,看到了那张死对头的扑克脸:“十四弟,你怎么来了?”
“母妃说跟着皇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就跟来了。”十四还真的是一个老实孩子。
太子心里暗骂贤妃给自己使绊子,嘴上笑嘻嘻:“哪里学得到什么,贤妃娘娘真是客气。”
本来太子觉得吧,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他可怜的三弟要如飞烟一样被尘封在厚厚的史书,却没料到棺材盖还没有盖好又被翻了出来。
众人突然发现,本案最最关键的地方,那杀手的尸体去哪了这问题一直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三皇子是否是杀害那人的凶手?
9/2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