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秦]鲤鱼跃龙门(秦朝同人)——某片叶子

时间:2018-05-19 09:56:06  作者:某片叶子
  “斯听闻文信侯在咸阳西门千金悬赏改《吕氏春秋》一字之人, 今日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吕不韦的心顿时沉了沉。
  他知道李斯今日前来所谓何事了。
  万万没想到, 秦王竟然连自己的门客都拉入了麾下。的确是厉害。
  吕不韦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
  李斯自然是会察言观色的, 对于吕不韦脸色突然的变化, 他也是察觉到了。但是,今日他带着任务前来,也早就做好了讨人不喜的准备。
  “斯觉得, 文信侯这次所为,并不妥当。”李斯站起身,鞠了一躬,才继续说话, “当今的大秦,主推法度治国,而您的《吕氏春秋》跟商法有些出入, 这般大肆宣扬,所作所为,不太妥当。望文信侯早日撤下《吕氏春秋》。”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吕不韦索性直言。
  “对于《吕氏春秋》, 本候甚是期待。我以为,这对于如今的大秦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悬挂出来,让天下众学子共同讨论,也是我的一大心愿,恕我不能撤下。”
  “话已至此,往文信侯三思。”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李斯提出了告辞。
  吕不韦也没有多留,让人送李斯出府。
  至此,这两位昔日的主宾,算是彻底的断了关系。
  嬴政收到李斯的回话,对于吕不韦不听劝告的举动,他也没有意外。
  “要不我让人悄悄去把那些东西撤下来吧。轻而易举的事情。”小鱼妖见嬴政这几日都忙于这件事情,也帮忙出个力。
  嬴政一听他的办法,顿时笑了起来。
  “你呀,这件事情怎么会如此简单就行?如果能够悄悄撤下此书,能做这个事情的人多了去了,也不能劳烦小鱼你呀。没事,如今一切尚在我掌握之中,小鱼就安安心心的玩耍就够了。”
  这是在嫌弃我蠢嘛?
  小鱼妖嘟着嘴:“明明是我要辅佐你成大业的,如今好像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干?”
  嬴政一把揽过小鱼妖,让他坐在自己怀里:“怎么会呢。小鱼你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和鱼村的人手,都是靠你,我才有这么强有力的盟友,而且,小鱼你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只要呆在我身边,我就会心情愉悦。心情愉悦之后,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的。对嘛?”
  好像是这个道理?
  小鱼妖的鱼脑子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又想不出来哪里不对。
  见此,嬴政再次加了一把火:“而且,小鱼你的好运,也在给我加成啊。最重要的是,小鱼对我的帮助,从心到身,都起作用呢~”
  “哎呀,我觉得我又需要小鱼的帮助了。小鱼愿不愿意帮助你的阿政哥哥呢?”
  被嬴政抵着耳边轻轻说话,小鱼妖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帮助,突然感受到自己身下有某个火热的凸起,顿时一下子明白了。
  满脸通红。
  嬴政也不等小鱼妖回答,轻笑着抱起对方,又是一夜好梦……
  ……
  继李斯劝说吕不韦收回《吕氏春秋》之后,嬴政还陆续让蒙恬,蒙成,王绾,以及一位跟吕不韦交好的商君前去劝说,都没能改变吕不韦的决定。
  而在这期间,那悬挂在咸阳西门的《吕氏春秋》还惹出了很多事情来。
  自从这千金一字的悬赏出来之后,各国的学子们纷纷前来咸阳。
  人一多,事情就乱了起来。
  起先,是负责西门的都尉禀报,说是近日西门外人车连日堵塞,好些不法流民趁机作乱,抢劫盗窃几十起,车马拥挤,人车争道,踩踏事件上百起。
  之后,再提出要求:为安定国人生计,望文信侯撤下西门《吕氏春秋》悬赏。
  这一事,让吕不韦越发固执起来。
  他召集了门客,说了此事,同时吩咐:“不管西门出现何等事情,《吕氏春秋》都绝不能撤!”
  本来这《吕氏春秋》的编写也有这些门客的一份功劳,他们还等着此书传扬出去之后,为自己也挣点儿名声呢,如今竟然有这等强求撤下之事,不用吕不韦说,他们也坚决不会让人达成所为。
  在散会之后,门客们便召集人手,急忙赶去了西门。
  很快,他们便在西门处自发的守着那大书了。
  之后,吕不韦本以为事情即将稳定,但下人来报,在他们贴着《吕氏春秋》的大书城楼下,立起了一座商君雕像。
  这商君雕像,是蒙恬带着一大队人马,用四头牛拉着的大板车运到这城楼之下的。
  蒙恬到了地方,也不看那些护书门客,站到高处大声宣示起来:“国人学子们,我乃蒙恬,今日在官府特许之下,立法圣商君石刻,以昭变法万世之功!”
  当盖着大红绸的雕像显露在众人面前时,人海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商君万岁!”
  顿时,守候在《吕氏春秋》大书旁边的门客们面面相觑。
  隔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想起来给吕不韦报个信儿。
  然而,吕不韦对此也没有办法,他自然是不可能让人把那雕像撤离想也知道那东西是谁让立在那里的。
  但是,想用这个方法让他自己撤下《吕氏春秋》,也是不可能的。
  得了吕不韦的吩咐,守候大书的门客们也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不管那边的商君雕像,也不让人过来打扰他们这边的改字悬赏。
  事情就这么僵持下去了。
  然而,吕不韦没有想到,秦王竟然还有后招。
  很快,就有人来报,那大书外围,被官兵围了起来,还有人在修筑院墙。
  吕不韦赶过去一看,果然。
  他特意吸引过来的学子们已经被官兵赶到离大书有些距离的地方,而在大书周围,一圈院墙正拔地而起。
  吕不韦不得不找到对这院墙监工的蒙恬。
  “你们这是作甚?”
  “禀文信侯,这法圣商君的尊像立在此处,我等自然是要为他建立一个院落好生爱护才对,所以官府决定修建一座法圣苑。”
  跟在文信侯身边的门客不满:“你们立法圣苑未尝不可,但建围墙阻碍行人举动,便是妨碍国民了。”
  蒙恬也不怕他说,反而反驳道:“圣贤都有宗祠,堂堂法圣苑,难道还不改有一道墙么?”
  文信侯也不能来强的,只能任由这座墙建立起来。
  随后,法圣苑那边,派出百来余名护卫在围墙下守着,各游人学子只能在苑外参观,不得进入到墙内。如此一来,民众学子被远远挡在了墙外,根本不可能到城墙下读书改书。而法圣苑那边,也没有强行撤出《吕氏春秋》大书,也没有赶走这些守书门客,两边井水不犯河水,各司其职的板着脸僵持。
  如此过了三五日,根本看不清那大书的学子们渐渐没了围观的兴趣,西门的人群便逐渐零落了。只留下门客们冷冷清清守着白花花一片的《吕氏春秋》,尴尬至极。
  眼看着到了这个地步,吕不韦还是不改宣扬《吕氏春秋》的决心,嬴政这边,终于动用起安插到了各处的和鱼村人手。
  这其中,不乏有已经闯出名堂的文学界人士,在他们的带头下,渐渐的,从咸阳开始,秦国各处已经有了对《吕氏春秋》和商君法度的两种治国之道的争论。
  “商君之法经百余年考验,已经成为我大秦强国富民之经典,断不可随意偏离!”
  “商君之法无可非议。但商君治国,根本之点也在于应时变法,而不是固守成法!如今大秦已然强盛,该多行德政,宽政之举了。”
  “你等所言,是指秦法已然不适了?”
  “一切依法行事,乃有方有圆也,如若制度不一,掺杂了人情,决断还该如何服人?”
  “还是商君之法更为妥当。”
  “……”
  渐渐的,赞同《吕氏春秋》观点的人越来越少。毕竟商鞅的法度已经在大秦流传已久,也是这法度让秦国日渐强盛起来,大秦的民心已久在法度身上。
  然而,朝堂之中,还是有些人对《吕氏春秋》极为赞同。
  在这一连串与文信侯吕不韦的交锋之中,嬴政已然明白,吕不韦跟自己的政见不一,如若放任他继续参与朝堂之事,以对方的势力,自己想要做的很多事情,想要推行的很多政策,都不可能顺利。
  想到这一点,他最终决定召开大朝会。
  平日里,秦王处理政务的朝会,都算是小朝会。
  小朝会只有到达一定层次的人,或者与今日的政务相关的人,才会参加。
  而大朝会,郡守县令边军大将等,都需要赶往咸阳王城参加。
  这是秦王亲政之后的第一个大朝会。
  所有接到通知的人,都十分重视此次朝会,早早的做起了准备。
  眼看着朝会举行之期就要到来,咸阳大大小小的客栈都挤满了人。
  终于,大朝会在万众瞩目之中举行。
 
 
第67章 67
  此次大朝会的参加人员很多都是远离朝政中心许久的, 此次来到咸阳,第一件事,便是走访上司和熟人, 摸一摸如今的咸阳风向如何。
  这也是他们提前来的目的之一。
  这些人拜访的对象之中, 最受欢迎的,便是文信侯吕不韦。
  说起来, 本来秦国的朝政风气是非常严谨的,也是在这位文信侯的监国期间, 对官员之间互相走动拜访之事放宽松了许多, 如今, 他们才敢带上“些许特产”四处拜访熟人。当然,带领出这样的风气的文信侯,自然是他们拜访的对象之一。
  这也导致了这段时间, 文信侯府门庭若市。
  这样的现象,直到朝会召开。
  在一连串的礼仪章程结束之后,所有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秦王高高在上端坐王座。
  继蔡泽之后的司礼大臣王绾, 则开始宣读此次大朝会的主要事项。
  “大朝会事项其一,决议整肃吏治上书一事。其二,决议秦国要塞大将换防一事。其三, 汇报嫪毐谋逆罪结案情形及相关事项。”
  这三点一出来,众人纷纷在心里惊叹。
  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一点儿风声都没有透露出来,看来秦国又将有一次大变革了。
  然而, 下首的官员们只是从第一件整肃吏治和第二件要塞换防两件事情中觉得秦国即将有大的变化,却没有想到,让秦国变化最大的,竟然是他们以为没什么重要的第三件事。
  整肃吏治的事情,嬴政已经和相关大臣讨论得差不多了,此次,只是让人宣读一下新出台的政策,顺便依照惯例询问一番是否有异议。自然,没有人会有异议。这些条条框框本来对尽忠职守的官员约束不大,只有那些行为不端的人,才会有不好的影响。自然也没人敢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提出异议。
  而第二件事,要塞换防对于已经在边境呆了好多年的将军将士们来说,自然是件好事让他们有时间能够回到繁华地带,回到家乡,跟许久不见的亲人见上一面,好好的聚一聚。至于被换到边防地带去的人,也并不会有很多异议。
  谁都知道,边防虽然危险,但也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如果干得好,比在咸阳王城混上好几十年都晋升得快。只要是有上进心的,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
  更何况大秦本就是注重军事一面的呢。
  嬴政也趁着这次换防,不着痕迹的添了些年轻却有大将风范的人进去,只要他们得到功勋,回到咸阳之后,就再也不会担心秦国的未来没有人才了。
  有些愿意在战场上杀敌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和鱼村人,嬴政也为他们开了后门,加入了边防将士名单之中。
  那些身份见不得光的暗卫,也通过这次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
  随后,便是嬴政最为重视,其他官员觉得没有悬念的第三件事。
  廷尉负责宣读各部门呈送上来的案卷,一条一条事无巨细的宣读完毕,最后做出总结:“嫪毐乱秦人神共愤,当而诛之,谁有异议?”
  殿堂之中众官员齐声回答:“臣无异议。”
  正当他们以为此时就此结束之时,突然人群之中冒出一声。
  “臣有异议!”
  众臣的目光纷纷往发声处看去。
  司礼大臣王绾按照流程询问道:“何人异议?”
  “臣乃咸阳令兼领咸阳将军,蒙恬。”年轻大臣自报上自己的官职姓名。
  “有何异议?当殿申明。”王绾继续按照流程询问。
  蒙恬走上前来,朝着秦王和众臣一拱手,高声道:“臣曾亲手参与平乱,查获嫪毐若干罪名凭据,并就嫪毐心腹同党数十人的供词若干篇,一并报与廷尉府依法评定。然而,今日听这嫪毐大案了结之语,竟无一词涉及到罪证中那人,蒙恬敢问,秦国是否有法外律条?”
  嬴政面色不虞,沉声回答道:“自古我大秦依法治国,定无法外律条一说。嫪毐乱秦一事,本王连太后都尚未姑息,一同处理。试问这大秦之中,还有谁能贵的过太后?”
  众臣纷纷点头应是。
  蒙恬听了此话,立刻回答:“如此甚好。敢问廷尉大人,蒙恬所呈罪条,可有呈秦王所看?”
  廷尉摇头回答:“尚未。我等廷尉府真准备上呈。”
  “既然如此,就当中念给大家听一听吧。”
  此番你唱我和之下,廷尉很快取来早就准备好的章程,当众念了出来。
  章程之中的内容,让众臣纷纷震惊!
  原来,嫪毐事件中,从头到尾,竟然都有文信侯吕不韦的参与!
  不管是嫪毐假装内侍实则并未净身一事,还是把嫪毐送往太后的西苑一事,更有之后太后和嫪毐做出那般行为,也有文信侯在其中遮掩!
  追根究底,文信侯竟然是导致一切发生的源头!
  这怎么能不让众臣震惊!
  吕不韦在蒙恬站出来说话的那一刻,便知道事情即将往何处发展了。
  没想到,自己这一生,最后落得个如此名声。
  悲矣。
  之后的事情,便非常简单了。
  在吕不韦的罪名罗列出来之前,嬴政已经当着众臣的面说过法不饶人,现在,只需对定下对吕不韦的处罚。
  而这个处罚,嬴政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