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知道自己现在所身处的是自己的梦境,在原本的现实的发展中,是在叶远走出门室之时,狐妖躲闪不及,才被他随手捉住,被这等大能逮到,那时的她,整个脑袋中都是一片惶然惊惧,哪里还有心思去猜测他的身份?
“狐狸?”叶远轻轻挑眉道。
看来不论是哪一种的见面,他都是这一句同样的开场……狐妖笑开了狐狸脸,后腿轻跃,飞扑进叶远怀中,她讨好般蹭了蹭那人衣衫,悄悄抬起头,看他弧线优美的下巴和唇形。
叶远伸出手,从她脊背上轻轻抚过,五指从柔软的毛发中穿挲而过,狐妖闭上了眼,轻轻地叫唤了一声,摊开了四肢,一副瘫成液体的模样。
“我道是谁,莽莽撞撞冲入此处,原来是你这小狐狸。”叶远笑道。
原来他早就已经知道了她的误入了么?而且,他似乎知道她是谁?狐妖一直都很不明白他此句话的更多含义。接下来,便应该是自己嘀哩嘀哩胡乱叫唤,将自己狼狈的逃亡悉数讲于他听……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她还未能炼化横骨,不能口吐人言,那人居然也能够懂得她话语中的所有含义,也真真是厉害之极。
“一别千载,再见已是时过境迁,当年连化形都不能的小妖怪,如今已经是大商帝王盛宠王妃,也是物是人已非。”叶远缓缓道。
等、等一下!接下来不是这句话啊!
狐妖一个激灵,她颤抖着抬起头来,看到叶远低下来的过于明澈的双眼,像是广袤的晴空,正静静地注视着她。
狐狸一下子滚落到地面上,她已然忘了她如今早就已经可以化形的事实,就像是回到了久远的从前一般,她合起两只前肢,又一次嘀哩嘀哩地求起饶来。
叶远微微眯起了眼,他并没有理会她,只是回转过身,又一次看向了自己苍老的臣子,许久,他几不可查地轻叹一声,一拂袖,仓颉的身体便就此消失无踪。
他这才转过身来,看向狐妖。
“哦,你没有吸收苏护之女苏妲己的魂魄?”叶远道。
“小妖怎么敢?”狐妖赶忙作揖道,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娇声叫屈道:“自从得遇了轩辕陛下您,让小妖得以有一安宁的寄身之所,小妖就更不会随意伤害人族,像是苏妲己那般的娇女子,就更是如此了。”
“她是自愿将身体给了我的!”狐妖道:“她心中早已有了爱慕之人,只是过于羞涩,从来不曾吐露人前,这一次纣王的旨意,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般的灾难,但是她却又因为父兄母亲不得逃离,哪怕是自己结束生命,都会让帝王的怒火降临到亲人的身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何其难也……”
原本她确实是想要将那苏妲己的魂魄吸取,女娲娘娘吩咐下来的事宜何等重大,放任她那离体魂魄四处游荡,恐生其它灾劫,但既然她自己都是这般如释重负只求快快结束一切的心态,狐妖也不介意放她入得轮回……当然不是出于怜悯,不过是为了她的家人,恐怕苏妲己也更加愿意隐瞒一切。
“不错。”叶远点了点头,并没有就她的所作所为做出更多的评价来,他此之来,其实也只是为了释放姬昌一事,没有了食子肉糜之事,纣王对于西伯侯的警惕果然没有那么容易卸下,但既然费仲尤浑不够,那么又何妨让这位接受了女娲旨意的狐妖前去一试。
对于叶远吩咐下来的任务,九尾狐没有任何一丝的犹豫,相当迅速地便应承了下来,对于她来说,这只是几句话的事情,如此简单而轻易就能够完成的事,却能够令得她博得轩辕圣皇的青睐,那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了,”就在他们谈话进入尾声的时候,狐妖有些犹豫地开口问道:“不知圣皇陛下可曾识得女娲娘娘座下之人?”
“何人?”叶远问道。
“他并不曾告诉小妖姓名,”九尾狐挠了挠爪子道:“只是在娘娘吩咐完事情后,他特意来向我询问过陛下之事,最后还有所嘱咐,让我好好看顾陛下的府邸。”
那人可不像眼前这位陛下一般,温柔和暖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看着她的时候,是带着一种俯视般的高傲,一种与生俱来般的贵气,虽然并不曾趾高气昂,但是狐妖也知道,他其实并没有将她放到了眼中。
“就这将要废弃的小地方,算什么府邸?”叶远也终于笑了起来,和之前所有距离的笑意不同,他此时的神色,似乎是要更为生动一分。
就一分,也是截然不同。
第116章 金乌太子(三十五)
狐妖悄悄松了口气,她看得出来, 叶远应当是认识那人, 而且关系也算是匪浅, 否则定然不会这般似有调侃之意。女娲娘娘贵为周天圣人之一, 能够在她身侧相伴,那也必定是有所来历,很可能是她的门人弟子一类的存在,这样的人物,若是有所恶意,狐妖认为自己也应当提醒一两句。
叶远并未多加思考,便能够猜得出那人身份。对此身有所关心, 又能够入得娲皇宫, 被女娲娘娘看重随侍, 除了当初在巫妖大战之前,被帝俊送入圣人宫中的金乌陆压之外,还能有何人?
而现在正值封神劫气,人间和仙神之间更是劫难重重, 但越是如此, 就越是乱中取胜之局,就连圣人在一不小心之中,都能够被隐瞒遮掩,岂不正该是牛鬼蛇神们出场的最好时机……比如说那位利用了黑羽的身体出世的魔祖,又比如说已经等待了太久的陆压。
西伯侯姬昌的释放命令相当快地被下达,在接到这则好消息后, 散宜生面色有些古怪地听完了和费仲和尤浑接触的手下的汇报,和姜子牙所料不差,费仲和尤浑确确实实并不曾说服纣王,也不知是否是姬昌曾经作过其不能善终的演数有关,令得纣王不肯就这么容易轻易将之放过,但是,就在费仲和尤浑感叹此行失败,在心中盘算着怎样翻脸不认人,将西岐所送来的财物扣下之际,原本只是静静倚在一侧为纣王倒酒的苏妲己却突然开口,开始替姬昌求情。
费仲和尤浑二人悄悄对视一眼,纷纷在心中大呼,西岐一方真可谓是手眼通天、滴水不漏,有了他们二人还不够,还将那位苏妃娘娘也拉下了水,也不知是何人的手笔,心思缜密透彻,在这现今的商朝朝堂上,居然是第一次没有出现任何的异议。
散宜生不合时宜地想起,大世子曾经在姜子牙提出问题之际,让他们不必担忧……其实大世子也曾在许多年前,和西伯侯爷一起,去往过冀州侯府做客,若是在那个时候,和那时尚还未曾出阁的苏小姐相识,那也并非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
但他很快便止住了自己这番猜想,身为臣子,只需要去为主君的大事思虑谋划,置于其他的,并非他所能揣测的事宜。
“既然如此,”散宜生赶紧派遣仆人,让他们去请来世子姬发,一起去接姬昌回府,但紧接着,他又问道:“你们可曾知晓大公子所在何处?”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在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平原上,是一座用土石筑成的圆形的建筑,除开来西伯侯姬昌,这里其他的犯人很是稀少。
牢狱之中,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正端坐在一张低矮的木桌前,桌上放置着几块龟甲和兽骨,他手中摆弄着长短不一的蓍草,不知是卜算出了何等的卦象,原本被贬谪在此处之时,仍旧不失仪态的面上,也终于展露出了怅然和忧愁。
一道平缓而沉静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停留在这方小小的监牢门前。
姬昌并没有回转过头,但他抚弄着长须的右手却轻轻颤抖了一下。
“早在未至朝歌之前,”姬昌叹息般说道:“我就为此行卜算了一卦。”
“卦象为何?”叶远问道。
“虽有七年之厄,但到底有惊无险,”姬昌道:“终有归得故里之日。”
“虽然有所波折,但到底结果是好的。”叶远道。
然而听得此言的姬昌却连连摇头否决道:“不对不对,这卦象凶险叵测,非是吉兆!”
“侯爷此言何意?”叶远问。
“虽然就我此身来说,只是稍有波折,但是祸及他人,却成了生死之灾,离别之厄。”姬昌面色沉郁道。
叶远沉默不语。
“所以我才会在启程之日,曾经数次嘱托,让侯府诸人,万万不可擅自来寻,尤其是……”姬昌终于转过身来,他看着叶远,道:“尤其是吾之长子,伯邑考。”
“可我终究是来了。”叶远道。
“你是来告别的。”姬昌几乎是笃定般轻叹一声,道。
“侯爷当真是心如明镜。”叶远赞道。
“……其实这样已经是很好了。”姬昌微微笑了起来:“比起身陨于此,离别之后,虽无再见之机,但到底也算是聊有安慰。”
“虽然不知为何是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卦象,”姬昌有些疑惑:“但想必也是因为你不同一般的来历改变了原本的命运,延伸出了新的轨迹……而既然看样子,你离去之意已定,我也只能在此,为你稍加祝福。”
“多谢侯爷了。”叶远稍稍欠身,行了一礼,“侯爷七年灾厄已经被我消去,迎接侯爷回归之人不时即会到来,还请稍作等待,很快便可离开此地了。”
至此,他转过身去,渐渐离去。
在他后方,姬昌仰起头,目视着上方土石的圆顶,沉沉叹息道:“到底是来历非凡,我精研了这么多年的易数,也还是算不得邑考前世到底何人,现如今他应当是恢复了往日记忆,我这侯府之中,却也是再也容纳不得……也不知姬发该是何等的伤心,从前的他可是粘他粘得最紧。”
姬昌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而在散宜生寻遍落榻之地也仍旧寻不到叶远之后,姜子牙踱步走到了那据说最后一个见到叶远的仆从面前,他深深思索了一会后,开口询问道:“大公子在临走之前,可曾有说过什么话?”
那仆从有些紧张地回答道:“公子曾有言,若是姜公问起来,就让我告诉他,等到封神完结之后,你我二人有缘再相见。”
姜子牙默然不语。
“什么封神?老师。”姬发在一旁焦急地问道,他有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这预感促使他死死地揪着这个字眼不放,他本就是智慧非常的人物,只不过是从前的他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兄长居然早就有离去之意,所以才会将日常中的些许征兆尽数忽略。
“当然是代天封神了。”另一道冷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众人寻声望去,见到的是一位身穿红衣的青年踏门而入,他眉目修长,姿容凛冽,发顶束冠,见得众人看他,却没有露出丝毫的扭捏之意,仿佛这乍然闯入他人府邸之人,并非自己一般。
“你就是姬发?”他入得门来,也不看其他诸人,将之视作无物一般,居然第一时间问得是这最为年轻的姬发。
“是我,你是谁?”姬发有些疑惑地询问。
“我是谁,你不必知晓,”这青年简直就是将傲慢一词发挥到了极致,他无端闯入他府,却连自己是谁也不愿告诉别人,他上下打量了姬发一会,之后才缓缓道:“也不过如此。”
姬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我此来,是为了找寻……邑考兄长。”这青年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情愿地吐露出这个名字,对于他来说,不论是姬轩辕还是伯邑考,都并非是他兄长最初的名号,但是,就像是他对于过往记忆的深藏来说,也许那个名字再一次被想起,对于大兄来说,根本就并非一件好事。
“你认识哥哥?”这一次轮到姬发有些无措:“你知道哥哥他去了哪里吗?”
好不容易下凡来的金乌陆压怎么看姬发怎么不顺眼,在叶远还是姬轩辕时期,身为部落之主的姬少典洁身自好,只有姬轩辕一子,可那时候的他,因为人皇身份的特殊,不得不只在天上看他,而等到叶远终于证就人皇之位,回归了火云洞,他却又踟蹰不前,不知是否应该将妖族的因果带给他……
可到底是大兄,哪怕是放弃那一世之身,也要打破地府平心给他设下的障碍,找回从前的记忆……和兄长比起来,他那般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倒也真是不干不脆,优柔寡断,难道是因为在女娲娘娘的娲皇宫中待得时日过久,所以褪去了心气,渐生软弱?
也对,他是只有大兄了。
所以难免过多思虑。
而这一世就更是了不得,西伯侯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著,圣贤之名就连帝辛也心生忌惮,而他除开来自己几位亲生的孩子以外,也还收养了更多的孤儿孩童,在他车架前往朝歌,途经燕山,于茂林避雨雷过生光之际,收养了当时仍是婴孩的雷震子之后,便恰好圆满了他为自己推衍的百子之说。
一百个孩子……也就是说,伯邑考其实是有九十九个弟弟的。
好气哦,气到爆炸!
而这其中,和叶远关系最好,甚至在他离去之前,便准备将王位相让的,正是眼前这未来的周朝开国君王姬发。
“我是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陆压居高临下地看着仍是少年的姬发:“但我知道,他是不会再回到这里了。”
“你什么意思?”姬发跳将起来,再也不见之前的镇定,看样子,一副咬牙狠狠扑过来的模样。但却被散宜生和姜子牙所阻止。
“这位道友,”姜子牙作了个揖手,道:“不知你和大公子是何关系?”
第117章 金乌太子(三十六)
不知你和他是和关系?
被这样询问的陆压有些被噎住了,他眨了眨眼, 刚想要说自己是叶远在侯府之外认领的弟弟, 但是张了张嘴, 却又怎么都说不出口——分明他和他根本就是真正的本源相同的亲兄弟, 不过很可惜,是属于前前一世的……
凡人生命短暂、目光短浅,若他真是要这么说,眼前这三人必然会认为自己信口开河,胡乱编纂出一套说辞,趁在大兄不在的时候前来攀关系……而若真是依照前者的说法,他自己又感觉像是胸中闷了一口气, 还没等他把姬发给气死, 他自己就会受不住了……
69/116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