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料这一笑却落入了小皇帝眼里,楚玉心中的怒意一下就被激起。
他暗中忍了忍,才把心中那团怒火憋住,秦爱岚本就是秦惜松那老贼的儿子,跟秦惜松狼狈为奸里应外合实属正常,自己不早就明白了么?
“皇上,郑恒已死,监察御史之职……该由谁来替补呢?”尉迟康哪壶不开提哪壶,惹得楚玉刚压制下去的怒意又涌了上来。
郑大人一死,这些人就开始打起他的职位来!
楚玉心头恼怒着,正想发火,脑海里却忽然又浮现出秦爱岚那双戏谑而略带嘲讽的眼睛,楚玉感觉自己的思路一下就清晰了,那股无名怒火也渐渐隐了下去。
楚玉强扯嘴角,露出一个比嘲弄更像嘲弄的笑容,看了一眼旁边的秦爱岚,这一眼倒是看得秦爱岚有些诧异——笑起来的楚玉很生动漂亮。
紧接着,只听楚玉朗声道:“朕的陪读秦公子聪明过人,又是秦丞相的爱子,接任郑大人之职想必是众望所归吧?”
朝堂之下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不在猜想皇帝今天吃错了什么药。
不过,毕竟楚玉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满朝文武也没怎么把他放在心上,只当他是被郑恒之死刺激到了,所以才故意说这种气话。
在场的都是些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的老滑头,当然都顺着小皇帝给出的这根杆子往下爬,很快就有人站出来附和道:“秦公子才智出众,刚直不阿,实乃监察御史的最佳人员!”
“秦公子赏罚分明,臣亦觉得非他莫属……”
秦爱岚没想到自己站着看热闹也能飞黄腾达,不过,既然这狗屎运到了自己头上,他也便没有推却的道理,毕竟在这世上没点权势还真混不下去。
所以,秦爱岚也非常干脆地应了下来:“既然皇上和众位同僚都如此赏脸,那在下便当仁不让了!”
楚玉气结,各位大臣也一下就明了:原来这个秦公子真的很急功近利!
在这殿中的,大概也只有秦惜松一个人的表情最淡定了。
不过,他面上的淡定并不代表着他内心的淡定,自己儿子表现得太过了,这并不是好事。
这不但不是好事,还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他自己被世人骂作奸臣就算了,但他不想让秦爱岚落得个急功近利、贪图权势的形象!
“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犬子才疏学浅涉世未深,只怕无法胜任刑部侍郎之职,有负皇上的眷恩。”秦惜松道。
这下文武百官都不知秦丞相的意思了,秦丞相平时可激进了,何以见他如此谦虚的时候?
这其中肯定另有隐情!
不止文武百官,楚玉也在琢磨,琢磨秦惜松这话的意思。
因为他早就习惯了秦惜松这不要脸不要皮的一面,今天突然听他如此谦虚,心头不得不打几个疙瘩。
相比众人的诧异,秦爱岚倒是很能体会秦惜松的良苦用心。不过,秦爱岚觉得自己不可能一辈子活在秦惜松的庇佑下,他是男人,是一头野性的狼,他有他的考量。
秦爱岚往前走了一步,对秦惜松进言道:“秦丞相,下官虽无多少才智,却有一颗赤诚之心,下官不能说自己能做到万无一失尽善尽美,却愿尽自己全力给皇上和天下百姓做点实事,还请秦丞相给下官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秦爱岚说得很诚恳,但是却让在场的人都心下唏嘘:秦家父子果然都是演技高手,这一出戏唱得实在是惟妙惟肖、感动人心!
如果不是早就知道秦惜松的狠辣和狼子野心,也许别人还以为这两人都是忠君爱国正义凛然的良臣呢!
楚玉心下对秦爱岚的鄙夷和厌恶更多了一层,他们两父子只怕是早就串通好了的,也难怪今天秦惜松会如此反常地跟自己“客气”,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而秦爱岚更是让人恶心,他就那么想要表现自己,想要得到监察御史之职吗?
也好,反正这个职位现在给谁都一样,都是在秦惜松的势力范围内!自己现在做个顺水人情也无所谓,秦爱岚今天的表现也足以证明秦家父子的野心,他就不信这天下人都是瞎的,没人看出秦家父子的用心。
就算自己失败了,他也会让秦家父子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现在言败尚早……
“秦丞相不必推迟,秦公子跟朕朝夕相处,秦公子的才情和大志朕看在眼里,监察御史之职最是适合秦公子不过了。更何况从私心上说,秦公子是朕的陪读,也是朕的朋友,朕打心眼里感激有秦公子的陪伴和开导,才让朕学到了很多东西,朕也希望秦公子能一展才能,磨砺自己,成为朕的左膀右臂!这个小小的愿望,秦丞相莫非也不能满足朕么?”
作者有话要说:
秦惜松:吾儿急功近利,让吾深感忧心。
第19章 巴结
楚玉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如此平静地和秦惜松这只老狐狸说话,这种感觉竟远比怒骂一顿来得痛快。
秦家小贼说得不错,自己表现出来的消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楚玉忽然间觉得现在的自己就像走投无路的飞蛾发现了新的曙光,虽然这一丝曙光在目前看来并不一定就能迎来黎明,但它却无疑给了自己一个方向,让自己看到了希望。
秦爱岚听着楚玉波澜不惊的话,也不得不赞叹他教的这个徒弟拥有高超的领悟能力和优秀的表演力,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过,自己这行为太吃力不讨好了啊!
“秦丞相,秦公子和皇上都这么说了,你就放心让秦公子去吧!秦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志向,实在是可喜可贺,您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众臣看了半天戏,只当秦惜松是在客气,所以便假惺惺地劝说着。
事已至此,秦惜松再推脱倒显得矫情了,便道:“岚儿还不快谢谢皇上!你既然有此志向,便当记住今日说过的话,为百姓多做善事,帮着皇上多分担忧愁。”
秦爱岚上前给楚玉抱拳以示谢意,但他却不知道自己这举动又引得众人一阵遐想:秦公子目无君主,恃宠而骄,得到了监察御史之职竟然不跪拜圣恩,实乃大不敬!
其实秦爱岚想得很简单,他活了二十多年,除了跪过刘国昌,他就再没跪过第二人。
人人生而平等是他骨子里的理念,他可完全没想过要跪拜一个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十多岁的小屁孩。
对于秦爱岚此举,秦惜松也忍不住皱眉,虽然他本人看不起楚玉,好歹楚玉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也得顺从礼节该跪拜的就要跪拜,怎么自己这个聪明儿子却不懂得这最基本的礼节呢?
那天自己交代的话他全都没放在心上么?
秦惜松正要提醒秦爱岚,楚玉却抢先说话了,“朕昨晚被梦魇缠住,几近整夜未眠,众卿家还有什么要启奏的?若无他事,朕便要回去补眠了。”
众大臣听得楚玉说晚上没睡好,纷纷表示关怀。
楚玉心头冷笑着,耐着性子等众臣把所有的废话说完才步入偏殿。
因着今天是常朝,面圣的官员不多,没一会儿便散尽。
秦惜松站在檐下,等着秦爱岚出来;他这个儿子以前又懒又怕事,失忆后却总是积极表现自己,这种转变秦惜松也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
“父亲。”秦爱岚走至秦惜松面前,恭敬道。
“岚儿,你刚才的表现实在太过了。”秦惜松神色有些凝重。
秦爱岚心道该来的果然来了。
“父亲为何这般说?我历经生死大劫,总算明白人活着便该有所为,所以才这般努力希望成为爹的左右手。莫非爹是怕我没有这个能力胜任监察御史之职?”
见秦爱岚一脸真诚,秦惜松叹了一口气,“并非爹怀疑你的能力,也不是说你不该争取;只是……你是臣子,在诸多大人面前,你还是当收敛着点,不要太过狂妄随性。”
刘小平前世就狂妄十足,哪里知道收敛二字。
不过,听秦惜松这般说,他还是敷衍道:“父亲教训得是,我今后会注意一些。”
秦惜松细想除了他这宝贝儿子有些过于积极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教训的,只好道:“监察御史隶属御史台,官位虽不高,但权势大,觊觎此位的人却很多。御史台的杨洪庆不是易与之辈,你得小心一些。”
“父亲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秦爱岚道。
秦惜松见他倒是没了以前的窝囊,心中又欣喜不少,或许他真的只是想要表现自己,所以才这么激进吧!
“今后凡是谦逊点,不要总是那么积极,免得别人以为你狂妄自负。你想要的东西,爹都会一一给你。”
秦爱岚忙点头应是,秦惜松见他一副乖巧的样子,倒也不疑有他,又闲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秦爱岚总算松了一口气,转身去偏殿找楚玉。
到偏殿时,楚玉正在补眠。或许是最近压力太大,又加之昨晚一夜未眠,楚玉睡得特别沉,连秦爱岚走到他跟前都丝毫未察觉。
秦爱岚坐到软榻边,看了一眼榻上睡着的人。
毫无疑问,楚玉确实长了一张精致的脸,虽然一晚未眠显得有些苍白,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给人的美感,反而有些我见犹怜。
秦爱岚替他掖好被角,又转身走了出去。
“秦大人!”秦爱岚正准备到处走走,身后忽然有人叫了一声。
他一开始还不知那人叫谁,忽然意识到自己现在是监察御史了,才反应过来那人叫的就是自己。
秦爱岚回过头,只见一个身着官袍的中年人正朝自己疾步走来,“在下御史台的温子仁,听说秦大人接替了郑恒之位,便过来问问,不知秦大人准备何时去报到?”
秦爱岚想了想,笑道:“我不懂御史台的规矩,不知子仁兄觉得我何时过去比较适合?”
这话倒是把温子仁问住了,他不知秦爱岚此话的用意,也不知道秦爱岚到底是想早些去还是玩够了再去,便道:“我们御史台的杨大人为人比较古板,喜欢中规中矩;要是秦大人没有什么紧要事耽搁的话,两日后来报到即可。”
秦爱岚道:“多谢子仁兄,你突然叫我秦大人,我还有些不习惯。你我既然同在御史台做官,便叫我秦公子即可。”
温子仁道:“秦公子这般说,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知子仁兄在御史台担任什么职位?”秦爱岚又问。
“在下不才,区区侍御史。”温子仁笑道。
秦爱岚也不知侍御史是个什么官,管的是些什么。不过,此人如此巴结自己,想必也是看在秦惜松的面上。
他对御史台也不熟,和此人拉近关系倒可为今后省不少事。
秦爱岚和他寒暄了几句,温子仁见时候不早了,便道:“在下手上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便先告辞了。”
秦爱岚想着楚玉已经睡下,他也没什么事,便随口问道:“不知子仁兄要去处理什么事?”
温子仁叹口气道:“还不是郑恒找的事,非说要查户部的账,着人去带了几箩筐账本回来,现在还堆在御史府,结果他这一走,留一堆烂摊子还得我们收拾。”
秦爱岚没想竟是这事,便道:“正好我也没事,便和你一起去熟悉一下环境吧,免得到时候我找不着东南西北。”
温子仁没料到秦爱岚这么积极,不过听说他今天在皇上面前主动接下郑恒之位,说不准他此行便是要去做做样子吧!
温子仁笑道:“若是秦公子不嫌烦闷,便和在下一起走吧!秦公子这般勤勉认真,真是百姓之福。”
秦爱岚听他把自己和百姓联系在一起,不禁有些好笑——这古代赞人都这么浮夸吗?
秦爱岚随温子仁走了一段路,忽又想起秦惜松说过的那个杨大人,便问道:“不知御史台的杨大人怎样?”
温子仁略微想了一下,道:“杨大人乃御史大夫,掌管我们整个御史台,再加朝中也有不少人是他门生,他的性子难免有些傲慢,对属下也喜欢多般刁难。不过,秦公子也就放心吧,他的脾气就算再怪,想来也是不会刁难你的。”
秦爱岚倒是有些好奇,这个杨洪庆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希望他到时候不要给自己穿小鞋就行。
温子仁带着秦爱岚进了自己办公之地,秦爱岚暗自扫了一圈,远远便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翻阅着什么。
而这个男子还有些面熟,是上常朝的官员之一,想来此人就是他们提及的杨大人。
似乎感觉到有人来了,杨洪庆放下手上的东西,秦爱岚隔得近了才发现杨洪庆翻的不是别的,正是一摞账本。
杨洪庆见了秦爱岚和温子仁,也没有打招呼,自顾自地拍了拍账本上的灰。
温子仁走了过去,道:“杨大人,秦公子想熟悉一下我们御史台。”
杨洪庆这才抬眼看了两人,不冷不热道:“哦,我还当是谁来了,原是秦公子来了。既然秦公子想要看看,你便带他参观一下就行,不必告知我。”
温子仁应了一声,请秦爱岚往后面走;秦爱岚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淡淡看了一眼杨洪庆身边那些账本,随后就和温子仁离去。
“这个杨大人,目中无人惯了,如果不是因为他门生多,大家才尊他一声杨老。他便因此倚老卖老,看谁都像不入眼一样。”温子仁走到无人的地方,便开始吐槽。
秦爱岚倒没觉得杨洪庆有啥不对之处,他本就是这御史台的一把手,莫非还要来迎接自己这个手下不成?
不过,看刚才杨洪庆仔细翻阅户部账本的样子,莫非他也对郑恒的案子感兴趣?还是说他只是在调查青州灾银的问题?
如果青州那个案子落在杨洪庆手上,他又会如何处理?
第20章 考验
温子仁倒是十分热情,带着秦爱岚把御史府逛了个遍,每个角落都不曾错过。
秦爱岚走马观花看了一遍,道:“而今郑大人已死,不知青州灾银一案由何人负责?”
温子仁略微一想,笑答:“此事因由我们御史台继续调查,但目前各位大人手上也有相应的事要忙,唯有在下清闲一些。不过,看杨大人的样子,他似乎想亲自出马。”
“哦?杨大人如此敬业,倒是令人钦佩。此案之前都是由郑大人一力操办吗?”秦爱岚又问。
11/53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