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人都是干农活的农户。”哲子哥低声道,“当时那座山应该是起了大火,目前还是不知道原因。相关资料都没有任何痕迹,好像被人为的抹去一样。”
从数百年前开始,每当发生大事,都会有史书记载,连带着还会有许多野史,诗文,甚至是画作等等流传,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大秦,读书人特别喜欢刷存在感,甭管什么事,总要写写文章诗作什么的才行,这好像不自觉的变成了传统,就连现在有大事发生,那些研究学问的人也都会聚集到一起,刷刷存在感。
偏偏这件事一点痕迹都没有。
“只要发生过就会留下痕迹,我们总会知道的。”柳爻卿淡定道。
事实上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哪怕是看上去什么痕迹都没留下,但还是能慢慢地发现蛛丝马迹。而且大秦几百上千年的发展都很平缓,有些家族虽然经历过兴衰,但却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像是杜家、公孙家、裴家、童家等等,哪个不是历史悠久的,他们家族内部的密辛或许是任何世人都不知道的。
很显然,柳爻卿就是想到这一点,所以才很淡定。
等着星期天休息,笋哥儿报了个旅游团出去玩了,柳爻卿和哲子哥很低调的离开大学城,去了市里。
“他们家第一代家主好像是个太监,后来的孩子都是收养的哩。”柳爻卿感慨,“几个苏家第一代家主是乞丐,后俩遇到贵人才摇身一变发起家来,那个时代当真丰富多彩啊,现在想要这样一步登天,怕是千难万难了。”
“童家现在也经常□□,要是表现优秀,未必就会泯灭。”哲子哥笑道。
柳爻卿说的千难万难,其实也不是绝对,有不少家族若是孩子不争气,收养的孩子争气,那所谓的正统也不会认死理,非要坚持,要真是那样,恐怕那些家族也不能传承那么多年。
童家祖祖辈辈都是养鸡专业户,据说一开始是专门给衙门养鸡,第一代家主童喜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养鸡的技术却很好,而且性格好,还是个长寿的人,活了一百多岁。
小学历史课本上就着重描写过童喜,他的贡献极大,可以说是把养鸡发扬光大,甚至创下偌大财富,让许多百姓都能吃上鸡肉,童喜功不可没。
现在童家还是养鸡,返祖的最原始的鸡、野鸡,进化过的鸡,还有基因培育出来的鸡,甚至观赏用的都有,可以说此时仍然是及其重要的商业集团。
市里一整个办公大楼都是童家的,据说楼顶还有私人飞机,更是有专门的航线去太空港。
一大早,公司前台便发现自家老板最宠的孩子先是去了办公室,随后竟然下来,站在前台不远的地方,时不时看一眼门口。
童缘去年才大学毕业,成绩优异,长得又是一表人才,虽然是个汉子,但看上去跟个哥儿似的,许多人都暗恋他。
但作为庞大家族中几乎已经定下来的继承人童缘,他的婚姻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他根本也十分有能耐,不是随随便便的爱情就能捕获的。
几个前台也只敢偷偷拍拍照片,休息的时候小声说几句话。
童缘看了看时间,走到大门口等着。
守在门口的保安立即挺胸收腹,目不斜视,心中则是想着,今天究竟要来什么样的大人物,竟然让自家少爷亲自迎接。
“啊,是童缘!”远远地下了车,柳爻卿就已经看到站在门口的童缘。
他小时候过生日就见过童缘,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因为童缘明明是个汉子,长得却跟哥儿似的,这让他印象深刻。
事实上童缘在网上也有不少粉丝,家世、才华、样貌等等样样俱全,这样的全能老公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卿哥儿、哲子。”童缘快步迎出来,笑道。
“打扰了,你忙不忙?”柳爻卿不好意思道,“是我突发奇想要过来,没耽搁你做事吧?”
“不耽搁、不耽搁,我今天刚好没事。”童缘笑道。
几个人去了童缘的办公室,随意闲聊。
等着饭点到了,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了,公司的员工这才炸开锅一样。
有些童家的长辈若有所思,他们虽然在公司位置都很重要,但比起童缘这样的核心人物,还是有些边缘,知道的事情并不算太多。
外面的人都在讨论,童缘见到的竟然是个那么好看的哥儿,上网一查,原来是柳爻卿,还有个妖孽天才哥哥。
但是要说童缘和柳爻卿有什么吧,但旁边的哲子又算什么?
而且柳爻卿和哲子哥很明显是一对儿,那就不能多想了。
倒是童家其他人都若有所思,有个叔叔辈的汉子沉思道:“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咱们童家祖训中说的哪个家族,应当就是柳家了。”
其他家族任何人来,都不会让童缘摆出这样的态度,只有柳爻卿来了,童缘的态度才会变成这样。
外面吃着饭,柳爻卿便问了,“最近不是发现一个千人坑,我觉得很好奇。专家们好像找不到相关资料,我想问问你们家有没有什么记载之类的。”
这些传承完整的家族都有很多古董,只不过他们看得比较重,一般人都不给看。
“我好像曾经看到过……”童缘笑道,“要不卿哥儿抽空去我家看看?”
“好。”柳爻卿想了想点头。
童家不在本市,但是有直升飞机,倒是不算多远。
跟柳家差不多,童家的宅子也比较古老,而且位置还处于市中心,旁边就是全球有名的名胜古迹,丹县,据说当年是皇帝亲自下旨给的封号,倒过来就是仙丹,誉为整个大秦的仙丹。
进了古朴的大宅,童缘轻车熟路的带着柳爻卿直奔最里面,那时存放重要古董的地方。
第304章
童家家大业大, 童缘这一辈的人有很多,而他不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也不是年纪最小的,更不是最受宠的,甚至也不是能力最强的,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柳爻卿也不知道原因, 不过他此时并没有问。
“这边都是我亲自打扫, 所以很熟悉。”童缘推开木头大门道,“你们随意,没什么不能动的。我找找有关记载啊……”
屋里的摆设很是复古,家具应当都是仿作的,但有些摆设看得出来有年头, 这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很有研究意义, 柳爻卿家中也有类似的,此时倒是见怪不怪。
博古架应该是现代的, 制作的手艺倒是不错,柳爻卿饶有兴趣的走过去,拿起上头摆着的一只草鞋笑道:“原来你家也有, 我家也有呢, 哲子哥还会编草鞋,送给我很多。”
“这个款式应该是最早的那种。”哲子哥拿起来看了看道。
这种草鞋的发展史比较完整, 从最早的时候开始,是纯粹的柔软的玉米皮编织,在书生之间流行,慢慢的到整个大秦都流行起来。
夫夫之间互相赠送,长辈送小辈,小辈送长辈,还有的给上司送礼也送这个。
玉米皮价钱低,变成的草鞋价钱也不高,但贵重的是这份心意,千金难求。至今还有脍炙人口的诗作,就是当年最开始草鞋流行的时候,有个书生写的,现在小孩子们都能随后喊几句。
只不过现在玉米都经过进化处理,产量倒是很高,可玉米皮的质量就不如未进化过的了,以至于现在草鞋都成了艺术品,玉米皮的价钱也不低。
时代在变化,这是谁都不能改变,只能去适应的事儿。
“传闻梁松子刚当官的时候,脾气很臭,跟上官对着干,后来不知怎么的幡然恢复,但又不想去跟上官道歉,就亲手编了草鞋,把写了道歉诗的纸条卷起来缠在里面,亲自送去。当时上官没看到纸条,但是觉得梁松子心意到了,便原谅了他,后来还大力提拔。要不是这样,梁松子怕是也不能仕途那般顺利,最终进入内阁,成为首辅。”柳爻卿说着,还念了句道歉诗。
这个道歉诗最终被发现,还是那位上官讫骸骨致仕回乡,结果途中遭遇贼人,千钧一发时刻,他拿起草鞋扔了出去,被贼人砍开。
当年梁松子藏的纸条这才飞出来,正巧被贼人看到。
那贼人看了诗句,这才知道上官的身份,遂放了他。
后来呢,贼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按照大秦律法,蹲了好几年大牢。
不过道歉诗却又增添几分传奇色彩,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家喻户晓。
“原本玉米皮只是不值钱的东西,当时就算能编成草鞋,若是只有农户下地的时候穿,那又不一样了。”柳爻卿感慨,“也不知道当时究竟是那些读书人想起来,还是什么人想起来,要不是他们,那些玉米皮也不过是最普通的东西,哪能给农户换来些许银钱呢?”
“这事儿,我知道些许哩。”童缘拿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出来,刚巧听到柳爻卿感慨,就笑道,“我家祖上曾口口相传,说是当年玉米刚刚推广的时候,有一高人发现玉米皮的妙用,又感慨农户种地不易,便给友人写了信,这才有书生们大张旗鼓送草鞋的一幕。”
或许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但柳爻卿觉得那也应该相差不远。
只是那位关键高人却一点只言片语都不知道,柳爻卿心中好奇,问了童缘,见他也不清楚,便只能作罢。
“我翻遍所有的东西,只感觉这句话可能有些蹊跷。”童缘打开大块头的纸质书,指着其中一句话道,“我是当年我家先祖的一句感慨,说是若无那场祸事,贵人何须隐退山林,应当更上一层楼才对。”
“那时候我家先祖还没开始做生意,但已经脱离皇宫,在丹县独当一面了。”童缘疑惑道,“我翻遍资料也不知道先祖说的祸事到底是什么,近期发现千人坑我才有了猜测。”
大秦的历史不说一帆风顺,但总体来说比较平缓,尤其是当时,正是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说日新月异,但前一年肯定是不如后一年好的。
那时候古人不但吃饱穿暖,而且都知道出门旅游了,这可是有些现代人都比不上的,更别说当时的文化应当是在什么地方就永远待在什么地方,不会背井离乡出远门的。
所有的资料都没提过祸事,只有童缘这里有只言片语。
“看来应当就是了。”柳爻卿叹气道,“既然是童家的贵人,来历必然不一般,若是真的出现那种祸事,怕是真的不会有什么东西留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童缘道。
正因为这个,童缘才会比较关注这件事,柳爻卿才会来找他。
只是目前知道的东西还是不多,童缘便道:“只要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有痕迹留下。我叫人安排了吃食,你们留下吃饭?”
“恩。”柳爻卿点头。
童家专门养鸡,早已发展成庞大的胜业集团,曾经给过柳金锦不少科研经费,柳爻卿这边跟童家关系也很不错,这会子倒是没什么见外的。
饭桌上有各种煎炸烹炒的鸡,还有一些青菜,都不是稀罕的东西,但难得精致。
吃了饭,柳爻卿打算回学校,童缘亲自送出门。
两边约好了一有发现就互相通气,总得把事情的真相查出来。
学校这边到了重新上课的日子,重新又热闹了起来。笋哥儿这两天去外面旅游,兴冲冲的跑过来跟柳爻卿说话,“卿哥儿,我看到很多名胜古迹,都好壮观啊。”
“你都去哪儿了?”柳爻卿好笑的问。
“一个古宅,你猜猜我发现了什么?”笋哥儿一脸神秘。
想到笋哥儿可能去的地方,柳爻卿心知肚明,但还是好奇的问,“是什么样的古宅?”
“几百年前的古宅!”笋哥儿兴奋道,“宅子里面就跟电视剧里似的,听说很多古装剧的道具组都去现场参考过,我还看到了以前的线装书,那时候的毛笔字看上去好厉害。最最最重要的,卿哥儿你肯定想不到我看到了什么!”
“什么?”柳爻卿问。
笋哥儿神神秘秘的凑过来说:“是神仙酿!”
这东西可以说所有人都不陌生,包括笋哥儿这样的外国人,因为古时候的大秦,几乎到处都是神仙酿的痕迹。
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读书人的诗作,甚至是有的官府衙门留下来的资料中都有提到神仙酿,就连最正经的史记,都有只言片语,可惜的是那部分史记残缺不全,否则对于神仙酿的了解应当更加全面。
但即便是如此,空穴不来风,神仙酿都成了神仙饮品,哪怕效果没那么夸张,那应当也有可取之处。
可惜的是无论现代科学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人确定过神仙酿的存在,或者说神仙酿存在过的证据。
柳爻卿曾经也私下里寻找过,可惜的是任何痕迹都没有。
他不知道大秦的历史长河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神仙酿竟然完全消失,但他能确定的是,神仙酿是真的存在着。
“一个罐子。”笋哥儿用两只手比划,“有好几层密封,听说里面还有一些酒液,就是不知道这么多年到底还能发现别的什么。”
原来是发现了罐子,柳爻卿这才真正的来了兴趣。
“具体说说来。”柳爻卿赶忙说。
就知道柳爻卿喜欢听,笋哥儿特地在外面打听请出来才回来说的。
那罐子就是最近几天才发现的,事情说起来复杂也复杂,简单也简单。
先说那个古宅,乃是有人捐给官府,而官府有经过修整装修,作为名胜古迹供人参观的。其中院子里有棵数百年的古树,最近终于确定完全枯死,官府的人问了宅子的主人,便要来处置。
古树参天,曾经是一份奇迹,只是今年突然枯死,许多古树粉都很伤心,但也不能直接放在这里,那样会腐烂消失的。
最终博物馆来人,说是要把古树尽量完整的挖回去,经过特殊手法后保存,就放在博物馆供人参观。
这是大事,当时来了很多媒体,还有古树粉自发的保驾护航。
一开始是机器挖坑,等到触碰到树根的时候,便换人工来。挖着挖着,竟然挖出一个放在石头箱子,被树根蹭蹭缠绕,就像保护着箱子似的。
所有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石头箱子锯开,这才发现里面的罐子。
以为外面石头箱子密封的好,里面的罐子保存的非常好,封泥完整,还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上面的‘神仙酿’字样。
199/208 首页 上一页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