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楚留香]之一川波(楚留香同人)——因果定律

时间:2018-06-13 12:12:23  作者:因果定律
  其中一个语速很快、梳着两根长辫子的女孩子就道:“谢少侠不妨猜一猜,我们三个都是谁啊?嗯,他们俩个可是不会讲的哦。”楚留香连连示意投降,这个时候也只有按照女孩子的想法才可以,毕竟他们还得吃饭呢。
  眼前三位各有千秋,谢清和绞尽脑汁回忆关于这三个奇女子的生平模样,最后还是只能用排除法。
  “您是宋姑娘,”谢清和拱手:“江湖传言宋姑娘出身东南某地,讲话的时候偶尔会带出些口音,小弟方才听出来了。”
  宋甜儿不好意思的笑了,用家乡话说道:“我又贻笑大方,整古人唔到,咁快就畀发现。”
  旁边面孔白皙的红衣姑娘叹道:“唉,你又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了。”
  宋甜儿闻言只是做个鬼脸,向谢清和道:“嗯,谢家阿弟,我来问你,你知道她是谁吗?”
  “这位,”谢清和口吻笃定:“想必就是……苏姑娘了。”此言一出,举坐大惊。
  连宋甜儿都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喂,谢少侠你可要想清楚哦。”
  谢清和笑道:“李红袖姑娘博闻强识,当然这个在下只是耳闻,但是红袖姑娘喜着红衣,却是江湖尽知。然而,这样摆在眼前的答案,恐怕不是几位的目的,宋姑娘官话中暗藏口音是很难学的。在下之前已经见识过香帅易容术之妙,而就楚兄所言,苏姑娘易容术又在他之上。所以,在下猜测,必然是苏姑娘和李姑娘互换身份,这位应该是苏姑娘易容的李姑娘。”
  身着鹅黄色衣衫的李红袖这才笑叹:“看来这真的是武林尽知了,以后我们出去可千万要易容改装才好。”
  “而最后一位,”谢清和吐出一口气:“自然就是李姑娘。小子虽不才,然而托我两位师弟的福,江湖传闻还是听了不少的。”
  三个女孩子相视而笑,同时回礼:“谢少侠敏锐聪慧。”
  谢清和苦笑:“真的是侥幸而已。”
  这次终于宾主落座,谈笑宴宴,李红袖问起了谢清和的武当生活如何,而且破例提起了自己的哥哥----李蓝衫。
  作者有话要说:
  少侠命运多舛还没过去呢
 
 
第25章 第 25 章
  少年失去相依为命的兄长,这样的伤心事,也只有李红袖这样的女子谈起来坦坦荡荡、毫不扭捏。只是很平常的讲述过去的事情,讲讲她了解的过去的武当。这让谢清和想起了之前听到过的闲话。
  “李姑娘,我倒的确有个问题想要请教。”
  李红袖让谢清和尽管问,谢清和就道:“不知,李姑娘可知道明月山庄血案吗?”
  语毕,船舱内一片安静,胡铁花左右看看打破沉默:“怎么都不说话了,明月山庄,哎呀,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楚留香语调沉重:“是啊,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快三十年了。”他似乎颇有感慨,胡铁花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三位姑娘也都安静下来。
  楚留香又转向了谢清和:“清和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谢清和就将武当山上听见的“萧掌门奇闻异事”说了一遍,又道:“小弟只是好奇,华山武当从前也该是同气连枝,如今却长期争执。而事情起因的明月山庄之案却还是悬案,这么多年,难道就没人弄明白过”
  “明月山庄之事……”楚留香沉吟良久:“多年来也不是没人调查,可是当事人明月山庄李家似乎已经没有后人了,唉,这简直是桩无头公案。”
  谢清和了然,不是没人查过,而是谁都没查出结果,最后也只能给出“有鬼”这种解释。明月山庄当年也是武林世家,如今却成了闹鬼传说所在地,的确是让人叹息。
  众人三言两语将明月山庄的事情就此略了过去,通宵达旦的举杯畅饮,谁也没想到后来会由此引发多大的波澜!
  “小弟还有一事想要麻烦香帅。”酒过三巡,谢清和想起了正事,他提到了当初救他的无名老人和老人家传给他的内功。
  怪不得谢清和内功进境一日千里,楚留香这才明白,他笑了,这也是谢清和不拿他们当做外人防备。他摸了一把谢清和的脉搏,脉搏平稳有力、藏着惊人的力量。
  三桅船已经行驶到了湖中央,左右无人,楚留香便让谢清和在船头与他过招。
  这样才能试探出内功出处。
  胡铁花与三位姑娘坐在船舷上喝酒围观,宋甜儿又拿了一碟果脯和鱼干,几个人欢喜的仿佛过年看戏。
  谢清和打过招呼,率先出手。动如惊雷,自船头高高跃起,冲向了楚留香。
  江湖上奇人异事甚多,饶是李红袖与天机阁,也不会每一个人、每一桩事都知道,可是不用武当招式的谢清和,还是让李红袖看出一些端倪。可是,李红袖难得的怀疑其自己:怎么会呢?
  切磋之后,楚留香打量谢清和,最后摇摇头。
  “楚兄?”谢清和有些紧张,你不要一副沉重的表情嘛,好像有什么不测似的。
  “清和的内功走的还是禅道一路,”楚留香对大家说道:“只是……禅道之中还有些别的东西。”
  他又让谢清和仔细讲了一遍与那位无名老人相遇的过程,知道了谢清和最后送老人入土为安,叹道:“武林中奇人许多,许是哪位不在江湖中走动的高人前辈,将自己练过的强横霸道的内功修炼的剔除戾气。我也……看不出来,红袖呢?”
  李红袖安静地摇摇头,她也没看出来。两个人眼神迅速碰了一下,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谢清和在楚留香的三桅船上喝醉了,最近喝醉的次数真是比他过去二十年的岁月还要多,揉着脑袋的谢少侠懒洋洋地趴在马上告别了三桅船,被乖巧的马儿驮上了武当山。
  入山门的时候,守山师侄几乎要下掉了眼珠子,还以为师叔谢清和受了什么重伤。结果谢少侠为了面子,只好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吹了冷风,不太舒服,婉拒了师侄们的好意,自己“坚韧不拔努力”上山。
  已经过了中秋,山上依然是一片金黄色的世界了,看着虽然漂亮,可是风吹叶落,这山里的风也是硬的很。
  不知为何,谢清和突然感到一阵心悸,秋日萧条,黄叶遍地。不知是不是风景的缘故,谢清和有些不好的预感,武当山上也是山雨欲来。
  萧疏寒正与客人待在大殿里,这几位客人并没有打招呼,而是突然而至。站在萧疏寒面前的是一位老人、一个与老人长得很像的年轻人和身后的五个年轻人,以及一位站在老人身后的中年人。
  “掌教真人不妨看看这几个孩子,”老人笑道:“帮我看一看,他们谁的面相好哇?”
  萧疏寒微微躬身唱喏:“福生无量天尊,请您稍后,待贫道一观。”他走走停停,最后站到了老人身边的年轻人面前,
  萧疏寒第一次正面打量那个肤色黝黑、与老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年轻人,萧真人心中一沉,面上只是笑:“自然还是这一位福寿绵长。”
  老人看上去非常高兴,哈哈大笑:“龙虎山张天师也为他推过吉凶,如今你也看过,我就放心了。大郎,多谢掌教真人吉言罢。”
  年轻人笑着欠身致意,萧疏寒赶紧避开了,老人看着他们挥挥手让不相干的人都退出了大殿。
  “此来,其实是需要掌教真人割爱。”老人低声道:“迁都在即,胡濙”他指着身后的中年人,“他也要巡查北方,那件事并非是一时之功。朕需要一个可靠的年轻人,在江湖行走,武当掌门的弟子,想来应该不错。”
  萧疏寒愣住了,这些年来极少有事情能让他感到吃惊或是激动,现在他却真真的愣住了。其实他也该想到,纪纲死了、天尊垮了,皇帝怎么会将所有的希望和平衡江湖的砝码放在天道盟身上……
  “陛下的意思是?”
  来人正是永乐天子朱棣,皇帝是不屑于拐弯抹角的,他叫来自己的长孙----皇太孙朱瞻基:“朕也是老人啦,倘若此事朕在世的时候没有弄清楚,那么大郎将来也需要有人帮他查个水落石出。此事前因后果,萧掌门不也是清楚的吗?”
  说到最后,语气已经严厉起来,头发花白的老人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然而萧疏寒也并不退避,只是淡淡道:“武当山上的年轻弟子蠢笨的很,陛下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未必做得好。”
  “掌门有几个弟子罢,不妨叫过来一观,想来未来的武当掌教也在其中了。”皇命难违,萧疏寒只好派守在外面的黄乐将几个弟子都叫过来。
  谢天谢地,谢清和此刻不在武当山,免了这一遭尴尬。萧疏寒已经知道了詹苑杰前往暗香之后发生了什么,自然也知道了谢清和的身世,既然认下是自己的弟子,就要为他打算。
  萧掌门万万没想到,派去的弟子去叫居字辈几个人过来的时候,谢清和恰好在住处下马,高高兴兴的准备进房,心情美妙的犹如乳燕归巢。然后被冲出来的宋居亦、萧居棠抱住:谢师兄回来喽!
  他们还没高兴完,黄乐就叫他们都到真武大殿去。三个人在大殿之前遇到了郑居和、邱居新,五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被集体召过来。
  一起走过去,黄乐低声告诉郑居和,贵客又到了。大师兄一凛,直觉事有不妙,有些担心的看了看几个师弟。
  皇帝坐在大殿里,萧疏寒站在一旁看着几个弟子跪拜行礼,当他看到谢清和居然跟着一起来了的时候,饶是道心坚定也要暗自叹息一声: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居字辈几个弟子往时皇帝都是见过的,唯有站在最后的那个年轻人没见过。天子问道:“那个年轻人便是你帝君圣诞时收下的那个弟子?”
  萧疏寒微微欠身,避重就轻:“正是,小徒名叫谢清和,因他带艺入门,只做俗家弟子。”
  皇帝摇摇头,俗家弟子就是有家有业,倘若过去和江湖牵连太多反而不美。他只将注意力放在前几个的身上,小的太小、武艺不成,大的呢已经在江湖有了名头,让他们做那件事情也不合适,搞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天子性情暴烈,这一会眉头已经皱地死死的,旁边的太孙朱瞻基此刻出言:“祖父,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要挑一个妥当人才好。”皇帝看看孙子,鹰一般的目光又投向了那几个年轻人。
  “两个小道长可以离开了。”天子语气很慢,让宋居亦、萧居棠离开。这两个小的也感到了气氛不对,萧居棠绷着脸看了眼掌门义父,萧疏寒颔首二人方才离开。
  “记得这两位小道长都是你从小养大的罢,”皇帝问道:“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他们好像都是洪武年间生人?”
  萧疏寒应是,他希望皇帝看来看去觉得哪个都不合适然后放弃,自家的弟子,真的不想让他们卷进皇室的是是非非当中。
  “那……你,对就是你,谢清和,你是出身哪个武林世家,家学渊源才得到了你师父的青眼吗?”皇帝直接问谢清和,萧疏寒就不好代答了,他真想给徒弟使个眼色。
  谢清和也懵了,皇帝面前……判他伯父下狱、暗示纪纲杀人的皇帝面前,谢清和一阵热血冲头,长跪于地,声音有些发抖:“草民……乃罪臣解缙一族!”
  皇太孙有如白日见鬼一样看着他---这个跪在地上、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知道,也没有忘记,当年皇祖在自己父亲和叔叔汉王之间犹豫,几乎要立汉王为储君,就是解缙力劝皇帝立嫡以长,并说道“好圣孙!”
  而皇帝身后的胡濙还是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
  作者有话要说:
  胡濙:专门为朱棣探查建文帝一系下落的那个人。
 
 
第26章 第 26 章
  萧疏寒万万没想到这个平素得体聪明的弟子这次这么冲动,皇帝转头眼神莫名:“朕已下令解氏一族迁居辽东,居然还有人今年投入武当门下?萧掌门,看来你要给朕的交待可不少啊。”
  谢清和不待师父开口,稳住了自己,语调铿锵:“草民去岁重伤,伤在了脑袋,忘却前尘。幸得人相救,又蒙师父青眼收入门下,最近病情好转才想起了前世今生。草民不敢欺瞒皇帝陛下,我师父并不知情,还望陛下明察。”
  说罢,深深的伏在地上,他豁出去了,皇帝爱怎么发落他都行,只要别牵连武当。这里毕竟是他最艰难的时候,给了他一块立足之地的地方。谢清和并不后悔自己说出来,他已然发现皇帝此来必有要事,而自己的身世光靠瞒是瞒不住的,知道的人已经不少了。
  与其他日被皇帝发现欺瞒,不如有话直说,这种事情想来皇帝不会放在心上。这勉强算是谢清和从伯父悲惨结局中得到的一点启示,皇帝不喜欢有人拿他当傻子,
  果然,“人主当一言九鼎,朕既然只让解氏族人迁居,你机缘巧合投入武当门下,倒谈不上罪过。”
  谢清和松了口气,连旁边的皇太孙脸色都缓和不少。可是这还没完,就听皇帝又道:“你既有缘遇见朕,解氏族人有什么难处吗?尽可说出来!”
  哪敢说啊,天子当然一言九鼎,可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谢清和虽年轻,却清楚这一点,他只是说当时自己重伤落水,解氏族人以为他已经死了。谢清和并不太了解如今族人如何,他如今投入武当,一心向道,父母也都过世了,前尘往事尽断。
  皇帝眼睛一亮,前尘已忘、往事俱断,好啊。
  “解家也是世宦之族,”永乐天子慢慢说道:“虽然你说自己投入道门,可如今还是俗家弟子,嗯。大郎?”
  皇太孙上前一步:“祖父,孙儿在。”
  “你记得回去提醒朕,解家有几个孩子还是有功名的,就算去了辽东,他们也可出仕。”
  朱瞻基按捺住自己,躬身应是,低头的瞬间他看了一眼谢清和---这个年轻还是在那里如同一块石头,毫不动容。
  天子挥挥手,请萧真人带太孙去看看武当山,萧疏寒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弟,只好带着太孙退了出去。胡濙却留下了。
  这之后,很久以后,江湖上还是没有人知道谢清和究竟为何投入公门,甘为皇帝驱使,这也成了一个江湖迷案-------人人好奇,却人人不敢问的江湖迷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