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吾皇绝色(穿越重生)——彼岸风清

时间:2018-09-15 11:24:54  作者:彼岸风清
  他这段时间以来所做的一切,大概都是为了那个人吧?若非如此,他怎会对追上尹长歌的成就和超越他而暗自开怀呢?
  小桥尽头的两个背影越来越远,高楚玉听那婢女说,李月涵家的马车夫已在前方等着。曾几何时,这熟悉的画面在哪儿放过。只不过那时是一个人的背影,而现在是两个人。
  有些人注定了几辈子失之交臂,他们的缘分就是遇上对方。也仅仅停留在相遇的份上。
  忧郁了几秒钟,高楚玉辨清方向,策马朝皓天铭所在的饭馆奔去。
  回到饭馆不久,单辰逸与卓戊卿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并带来消息——贾桐傲已死,并从他身上搜出了三皇子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若是谋朝篡位成功的话,舅父大人当之无愧会升为国师。
  皓天铭道:“兄弟们辛苦了,众位好好吃一顿,准备启程回京去吧!”
  “回京、回京……”高楚玉在心里默念了两遍,京城可不是他的家。但转念一想,有一个牵挂的人陪伴左右,在哪不是家呢?
  卓戊卿欢呼道:“好啊,还真有点儿想京城酱醋鸭的味道了,此次回京一定要吃整整一只!”
  看看对面单辰逸,却是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什么。
  慕容南风过来安排送别午宴,他也没料到一场看似风起云涌的争斗就这么结束了,还整了数千的人马备战,此时刚刚弄好,就被叫了过来。
  这个饭馆规模不大,平时准备的菜蔬并不多,这几日算是稍稍丰富了些,但也只能算是极其平常的了,同铭王府的伙食自然是云泥之别。
  因此这最后的送别宴,由慕容南风亲自带了人去采买,菜品也丰富了一些,出来之后,还有几道是江浙的特色名菜,比如:东波肉、醉鸡抱蛋、松鼠桂鱼、蜜汁火方、酒酿蒸鲈鱼等。
  两桌子的花花绿绿,色香味俱全,在座有皓天铭一行、子虚大师和方世龙,还有慕容南风以及店里的掌柜和几个伙计。
  席间各人除了劝酒,都很少开口说话,各自低头吃得很尽兴。在南风混了这么久,只有今天这一顿算是真真正正可以轻松自如地吃,没有太多负担的心也是愉悦而欢畅的。
  席罢,子虚大师和方世龙当先告辞离去,高楚玉与单辰逸送出老远。归来之后,卓戊卿已经套好了马车,皓天铭正给慕容南风交代着什么。
  几人聚头之后,在慕容南风的挥手告别中,马车一路往北疾驰。
  时过正午,金灿灿的日头照着一条宽阔的大道,路旁绿树成荫,纷纷以极快的速度向后退去。
  
 
    
第72章 佛门
  蹄声得得, 车厢里,落得清闲的四个人却反而话题不多,聊了几句后, 皆望向车窗外, 看着外头倒退的风景发呆。
  许久,也不知马车跑出了几十里, 突然,单辰逸对皓天铭道:“铭……天铭, 前方五里处有个‘静云寺’, 且顺道, 我想在那儿下车。”
  “不同我们一起回京么?”皓天铭诧异道。
  单辰逸道:“我曾经在静云寺听方丈诵经,十分受用,于是同他约定, 若心里有坎,就再去寺中听他诵经。”
  皓天铭当然知道单辰逸心里这道坎是什么,轻轻点了一下头,以示默允。
  路转处现出一个茶肆, 卓戊卿道:“口有些渴,不如我们下去喝口茶吧!”
  其余几人纷纷赞同。
  马车夫停下车,几人朝茶肆走去。
  这茶肆不大, 用碗口粗的原竹搭成架子,再盖上一层细密的竹同门口插上一瓶艳丽的牡丹,装点门面,招牌旗上书一个潦草的“茶”字, 在清风中徐徐招展。
  茶肆的客人其实已经很满了,连外头的空地上都坐满了人。有几人是熟面孔,都是丐帮的人。百里若曦穿一袭黄衫,坐在里间一张靠墙的桌子上,眼睛望着走进来的几人,瞬间停留在卓戊卿的身上没有动。
  时间似乎倒退到初见那一天,卓戊卿骑着马站在广场一角,声色俱厉跟她说:“请你下马!”
  “真巧啊,怎会在这个小小茶肆又相遇了。”百里若曦浅笑着站起身来道。她虽是丐帮帮主,但并非缺衣少食的主,她父亲的豆腐店八年前就在江浙一带遍地开花,如今是更加地红火。
  “不巧,我就是看到你们在这,才喊马车停下来的。”卓戊卿道。
  百里若曦有点小小惊讶:“找我们吗?何事?”
  卓戊卿望了皓天铭一眼,皓天铭道:“噬苍教已土崩瓦解,剩下的扫尾工作,还得劳烦丐帮的众位多多操心了。”
  实际上,这事儿皓天铭已经托卓戊卿交给窦盟主去做,但一家独大难免生出野心来,让两方互相牵制,无疑是更好的决策。
  “丐帮行走于江湖,做这些是应该的。”百里若曦说罢,眼光再次停留在卓戊卿身上。希望他能开口说些什么。
  但卓戊卿左看右看,却并未注意到她。
  店里的几个伙计正在忙活。一个肥肥短短的中年人在打扫卫生,一个猴头猴脑的小伙子在盛开水,准备沏茶用,另外,还有一个满脸麻子、寒寒蠢蠢的汉子站在柜台后面翻看帐本。
  丐帮一个黑瘦的长老此时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占据了百里若曦的桌子,他显然喝醉了酒,两只耳朵通红通红的,独个儿趴在桌子上讲糊话。
  百里若曦全无心思去管这些。人家想喝酒,他喝他的,喝醉了,又如何?不醉,又如何?
  若不是顾及到自己喝醉了就会失态,说不定百里若曦自己都要把自己灌醉,然后便可以壮着胆子给某人说些真心话了。
  有些人在感情方面天生愚钝,或许要直白点才能被接收罢。
  但是,直到卓戊卿喝完茶,一行人进了马车,消失在金灿灿的道上,百里若曦却还是没能将她的一丝半点儿心意表达出来,只急得满头大汗,心里劝自己道:“还是算了吧,说不定他并非迟钝,而是不在乎,幸亏没当着这些丐帮弟子丢丑。”
  马车行不多时,便到了静云寺。
  皓天铭道:“我送你前去吧。”
  “不用了,这儿我熟。”单辰逸跳下车,大步朝道边的一条小路奔去,在众人的目送下消失在绿荫掩映之中。
  进得静云寺,方丈却不在寺内,清虚小师傅接待了单辰逸,将他领到一边的几案边前坐下,并沏了一壶茶端过来,倒一杯递到他手中,面带微笑徐徐道:“寺中用度清浅,这茶是一位施主赠送,香味儿浓厚,很是解渴。”
  “有劳师傅了。”单辰逸点点头,放下方才从神龛上拿的一卷佛偈。
  单辰逸用杯盖儿拂去上头茶沫,轻呷一口,望着袅袅升起的一抹热气发呆。发了一阵呆,见旁边还有一个茶杯,就倒了一杯茶,递给清虚:“明机小师傅,你也喝一杯吧。”
  清虚摆摆手,拒绝了。
  “茶叶片片采摘不易,制作工序亦是繁杂。施主您慢用,小僧不敢起这贪念。”
  清虚说罢,站起身打扫大殿去了。
  一会儿,方丈从外边回来了。单辰逸起身打招呼:“方丈,我来找你,是心中有惑,希望方丈能收留几日,他日疑惑解开之时,便是我离开之日。”
  “施主有何疑惑?”
  单辰逸指着案上的佛偈道:“方丈,此处有两句我还不太明白,请赐教。”
  “哦?”
  单辰逸将方才反复念了好些遍的句子背诵出来:“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然而,情爱乃随缘而生,凡世间的男女,一旦踏入情爱这条深河,又有几个能真正放得下?”单辰逸表示不信。他一直在努力摆脱心魔,却是越陷越深。
  “如此看来,施主执迷于世间情爱,已到了执迷的地步。”方丈淡淡地道,“若舍掉欲望,四大皆空,则身心清明。”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我做不到,忧与怖我却都想远离。”单辰逸道。
  方丈淡淡地笑道:“老衲方才说过,施主您到了执迷的地步。漫漫人生路,太过执迷其实也是为难自己。”
  “我当真执迷么?”单辰逸扪心自问。
  “然而大千世界,男男女女有几人不执迷于情爱?”单辰逸自言自语,替自己开脱道。
  笑了笑,方丈又道:“施主可曾听过‘千年等待’这个故事?”
  单辰逸摇摇头,表示不知。
  “这个故事,就是对执迷于情爱之人的一剂良药。”见单辰逸有了些兴致,方丈开始缓缓道来,“有位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的少女,双十年华却未能出嫁,只因没有找到如意郎君。一天,她在庙会上遇到了一个令她怦然心动的男子,然而,场面太嘈杂,那人很快被冲散在人群中。少女十分落寞,每日礼佛祈祷,希望再遇见那个男人。她的虔诚终究感动了佛祖,佛祖道:‘你若想再见他一面,就得舍弃所有,修炼五百年,你可愿意?’
  少女执着道:‘我愿意。’
  于是,佛祖把少女变成一块石头,躺在山里经受风吹日晒,而且孤孤单单,四百多年都未能遇见一个活人。直到最后一年,一个建筑队的采石工进山,把她加工成一块齐整的条石,运到城里做了石桥的护栏。随后,少女终于见到了那个她等候了五百年的男人!只不过,他仅仅从桥上走了过去,随后又消失了。
  佛祖出现在少女面前:‘你可满意?’
  ‘不满意!’少女摇头,‘为何将我砌成护栏?若是我被铺在桥中央,不就能碰到他了!’
  ‘想碰他一下是吗?那就再修炼五百年!’
  ‘可以!’
  这次,佛祖把少女变成了一棵树,伫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少女每天打量着路过的人们,每日里经受着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反反复复,日日如此。直到最后一天,那个男人才姗姗来迟。天很热,他看起来很累,他走到树下,靠着树干疲惫地闭上眼睛小憩。少女终于碰触到了他!但是,她不能开口说话,也不能动一动。男人小憩片刻,又离去了。
  佛祖出现后,问少女:‘你现在还想做他的妻子吗?如果想,就继续修炼吧。”
  少女平静地回答:‘不必了。’
  ‘为何?’
  ‘我爱他,但不一定非得拥有他。’”
  故事有点儿长,但单辰逸听得很是认真。听后,他若有所思地望着殿中佛像,默然不语。
  方丈双掌合十,颔首一拜,转身离去。
  看着方丈淡然离去的背影,单辰逸眼中的氤氲迷雾也渐渐散开。他准备在此静静地待几日,再来考虑何去何从的事。
  坐在寺庙的一角,单辰逸看到多少求神拜佛的人进入寺中,燃香点烛,虔诚朝拜,又带着满怀期盼离开。
  日出日落,寺庙矮墙上的凌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转眼就过了七日。
  鼻中满是香烛独特的气味儿,手中还是那卷佛偈,耳边是朗朗的诵经声,往日的种种在脑海过了一遍之后,单辰逸愈来愈觉得自己的心更加明朗了。
  现在是该考虑何去何从的时候了。京城乃是非之地,若说之前自己是为了有所追求而出山,那么现在,那个追求的目标已经不复存在,还有何理由回京呢?
  单辰逸重新想到了方丈说的那个故事,忽然觉得,即便不拥有,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看,难道不也是一种满足么?
  就在单辰逸想通了这一点的时候,皓天铭亲自乘马车接他来了。
  “辰逸,跟我回去吧!少了你,我们几个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就像突然被抽空的记忆一般。”皓天铭道。
  “嗯。”单辰逸点点头,在方丈的清朗笑声中跟随皓天铭踏出了静云寺。
  清风阵阵,吹动衣袂翩翩,凌霄花残瓣缤纷如雨,追逐着两个笔挺的身影,消失在风中。
  
 
    
第73章 团圆(本书完)
  随着三皇子写给舅父贾桐傲的信传到皇上的金銮殿上, 三皇子在宫中的奠基已彻底被催毁。
  之前倒向三皇子这一边的大小官员们,也早在侯爷联合废太子余部的攻势下,釜底抽薪刷去了一半, 还有一半见势不妙, 纷纷表示中立以脱离干系。而江湖势力上的优势亦是荡然无存。此时此刻,三皇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连同皇后也失宠被打入冷宫。
  两年之后,皇上驾崩。留遗诏于天下, 择铭王为皇位继承人。
  走过了祭凌, 顾凌, 守凌这些程序之后,宰相与九卿便开始催促铭王登基。礼部立时敲定黄道吉日,各部也开始了准备事宜。
  一转眼, 就到了皓天铭登基大典的吉日。天将将破晓,皓天铭就在侍从们的帮助下穿上明黄绣龙纹的衮服,脚蹬上华贵的舄,头上扣着的一顶沉重的头冠令他颇有些受压抑。不过, 一张倾城倾国的脸却傲然闪亮,不知不觉已盖过了头顶的光华。
  金銮殿早已被布置得焕然一新,从今往后,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后半生大概要经常在此出没,处理天下大事。
  洪亮的钟鼓声骤然响起,将喧嚣压下, 随即,皓天铭听到殿外传来一连串的脚步声,公公司徒引在门口顿住,朗声道:“殿下,吉时到了!”
  “嗯!”皓天铭点点头。听得太庙方向传来的钟鼓声鸣过三响,这就意味着礼部的官员已结束了祭祀,隆重的登基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天子仪仗的簇拥下,皓天铭走出大殿,放眼城楼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恭候在此,迎接新皇的到来。高楚玉、单辰逸等人皆在其中。
  城楼转瞬即到,皓天铭走下步辇,缓缓登上城楼。以稳健的步伐走过列队,脸上带着清冷与宁静,不太理会官员们热切目光,仅仅在高楚玉与单辰逸跟前露出短暂的问候式的浅笑。
  然而,就是这短暂的一笑,令今日的皇宫立时光辉万丈。万众瞩目中,百官的心也似乎一下子变得亮堂堂;往时的犹豫与不快,也被这笑容冲淡。虽然他们并不清楚,这笑容究竟是为谁。
  仰仗美颜即可倾天下,却硬生生以实力征服四方的皇上,百官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在礼部官员们的陪同下,皓天铭一步步走上台阶顶端的祭坛,开始了祷告祭天仪式。经过燃香三拜九扣的必要礼仪之后,皓天铭的脖子已经给繁杂构造的金头冠压得酸痛,忍不住抬手扶了扶那个沉重物事,小小地活动了一下脖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