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百态众生之商匪(古代架空)——花花花花前

时间:2018-09-25 08:07:58  作者:花花花花前
  越接近月底晦日,殿子期越异于寻常的冷静,这几日,竟也忽然不再去杨怀仁的府门那下跪相求,倒是生出了几分闲心,也将这出戏听了一遍,戏班走的这天,殿子期站在过顶的枫树下,伸手摘了一粒果子,寻常人多捡枫叶,觉得这叶子红得好看,而殿子期则收了一粒果子,常年在千草行听医弄药,殿子期认得这果子,喜欢它的名字,叫“路路通”,揣在宽大的袖中,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脸上,这一年多来,殿子期第一次感觉到,阳光是暖的。
  “爹,今日……又没去杨大人府上?”
  殿子期异于往常的举动竟没有引得殿府里的欢腾,而是生出些许不安,爹爹放弃了?还是又有了新的计划?
  殿安思前想后,心下实在不安,进晚饭的时候忍不住问道。
  “前几日,您也没去”
  “嗯”殿子期这几日异常的规律,早起去铺子里转一圈,有时候检查殿安的功课,有时候教他些生意经,到了晚饭时间一定会按时回府,同殿安一起进晚饭。
  细细的嚼了几口米饭,殿子期眼皮也不抬,淡淡的说:“往后都不去了”
  “再过两日……就是七月晦日了……”殿安期期艾艾的说道。
  七月晦日,凉风至,寒蝉鸣,用始刑戮,金市十字街口,午时三刻,当今圣上亲下口谕,匪贼陆凌,斩首示众。
  殿子期努力了一年多,拱手数不清的家财,散尽自己的尊严与颜面,然而时至今日,这条圣谕依旧金灿灿,明晃晃贴在城门,纸张已然破败,字迹不清,斑驳不可见,却依旧一字未改,一语未变。
  “爹爹准备……怎么办……”殿安十分不安的问道。
  “去送他一程”
  殿子期说的极其轻松,眼皮也不抬,手中的筷子也未停歇,夹了一口松鼠鱼,往常最喜欢食酸甜口的小菜,细细吐出鱼刺,仿若是无比寻常的一日。
  “大当家的……”轻轻咬住下唇,殿安难忍哽咽的问道:“没办法了吗”
  “嗯”手中的筷子轻轻一滞,抬眼望向朦胧的夜色,屋里点了烛灯,照的太亮,看不清窗外的月光,良久,殿子期才喃喃道:“是我无能,护不了他……”。
  那晚,殿子期将自己反锁在房里,抱着两坛青梅酒,一小罐蜜糖,饮一口清凉的酒液,再食一指甜腻的蜜糖,好似那人一袭黑衣,明亮的眸就映在窗口,那夜他跳窗而逃,灰色的月光洒在脸上,深深的酒窝,浅浅的笑,仿若近在迟尺,却远在天涯。
  殿安带着顺财顺意守在门外,屋内没有点灯,一片静悄悄,没有他们想象的撕心裂肺,也没有他们以为的借酒消愁,待后半夜他们进去的时候,殿子期早已饮完食完,静静的趴在桌上睡着了,消瘦的身形早已没了当初傲然挺立的模样,似乎眼前这人与第一次在虎威山小耳朵见到的那个风姿绰约的殿子期,早已在消然无息中判若两人。轻轻伸手想将他扶到床上,殿安触手一片冰凉,殿子期苍白的脸上,挂着还未干透的泪痕。
  齐天十三年,七月晦日。
  金市十字街口比往常热闹,来看热闹的人不在乎今日是有人撒钱,还是有人砍头,只要能给千篇一律,索然无味的日子添一丝不寻常,便足以让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刑场。
  殿子期这日起的格外早,本以为会是不眠之夜,没想到却安安稳稳的这一年多里头一遭,无梦无魇睡到天蒙蒙亮,仔仔细细的梳洗,殿子期用篦子将漆黑顺滑的发篦了一遍,如墨染一般垂直柔顺的头发乖顺的洒在身侧,一身洁白的罗衣穿戴得格外整齐,平整的连一个褶都看不见,缓缓拿出藏在枕下的白色小瓷瓶,瓷瓶口由一块红布塞的严严实实,里面装着一颗红豆大小的药丸,殿子期将其紧紧攥在手中,这日,他交代了殿府所有人,看好殿安,谁也不准来刑场。
  整顿衣衫,深吸一口气,背挺的格外直,仿若高中状元接圣旨一般的骄傲,殿子期缓缓出府。
  刑场人头涌动,殿子期来的早,却只站在最外圈,他笃信,陆凌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一定会一过来就伸长了脑袋在人群中找他,即使站在最外圈,也一定能一眼就从人群中找到他。
  殿子期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倒下去,即便在这一年多他已经散尽了殿府的颜面,但想起是陪陆凌一起走,还是想再给自己留最后一丝尊严。
  “听说这山匪是个绿林好汉”身旁凑热闹的赶车夫仰着脖子问道。
  “唉,如今这世道,哪有什么好坏之分”身旁卖糖葫芦的小贩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还是老话儿说的好啊,嗳,老道士,你说呢?”笑着扭头问起身侧的道士,那道士抬手捻须,一晃手中的幡子,上面挂着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耐人寻味的轻声一笑,随即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嘁,又是这句,是不是你不知道的事都用这句糊弄啊”那卖糖葫芦的白了他一眼道:“如今你这钱是越来越好挣了,我看改日我也弄一套你这衣服去,举个幡子摇摇铃,当官的平事,妇人来求子,读书人来问登科,做生意的求发财,你这钱是真好挣,诶……你干嘛去啊?”谁知这小贩话音刚落,老道士抬头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转身就走。
  “老道士,你不看行刑了?”
  那道士走的头也不回,半晌,才远远的听他缓缓道:“天机啊,天机不可泄露”
  秋风萧瑟寒凉,满城的黄叶已然落尽,卷着一地的叶子吹了殿子期整整一天,从朝霞万丈等到余晖倾斜,殿子期紧紧握着小瓷瓶的手开始颤抖的越来越厉害,直至人群散去,他依旧立于原地,空空如也的刑场始终未来过一人,未传过一声口谕。
  殿子期的脑中晃过无数个场景,知道他今日行刑,一步步走过来的时候都能够心如止水,不起波澜,然而,行刑当日了无音讯,殿子期却开始焦灼不安,或许是绝处逢生,或许是奸人所害,或许是早已病死狱中。
  陆凌啊陆凌,你真的这般狠心,竟连个与你共赴黄泉的机会都不留给我吗?殿子期哀戚的想。
  “少爷,天都黑了,今日不会行刑了,回府吧”匆匆赶来的顺意望着空无一人的刑场,殿子期穿戴的如此整齐,一身洁白胜雪的罗衣在漆黑空旷的刑场,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日,如昨般穿戴一丝不苟,篦了头发,又用手使劲压平每一个褶皱,手中紧紧攥着白色的小瓷瓶,殿子期交代了众人,挺立腰身,缓缓朝刑场走去。
  刑场同昨日一样,里外围满了人,甚至比昨天人更多,叽叽喳喳如老鸹般呱躁不停,许多昨日没来看热闹的人,都想看看,这到了行刑之日该来却没来的人是何方神圣,长的什么模样。
  然而同昨日一样,过了午时三刻,始终未有一兵一卒前来传话,猜测蜚议淹没而来,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望着缓缓西斜的落日,殿子期忽然觉得,这一年多来都不曾感受过的煎熬,仿佛在这两日通通涌来,犹如一场刑罚,折磨着殿子期,倒不如干脆利落的死了,至少来的痛痛快快。
  待到天黑时,跟着寻来的顺意一起回府,殿子期寝食难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第三日,等在刑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只有几个实在闲得发慌的富家子弟还执着的等着看热闹,没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一身白衣的殿子期便格外明显,一眼就看见他面容萧瑟的站在那,手中的折扇一遮嘴,几人议论纷纷,似乎当年殿子期散家财,跪门槛,关于断袖之说的流言落实了,果真是为了这虎威寨山匪陆凌。
  “这是来送他的吗?”其中一人问道。
  “肯定是啊,你没瞧见他一身缟素”
  “不是吧”身侧一位公子一歪头说道:“你们没发现,殿子期只穿白衣吗?”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几人口沫横飞,费尽心思的揣测,为什么殿子期只穿白衣,许是觉得素净,许是偏爱白色。却没有人知道,那年的那年,有人挺身而出,徒手挡刀,濒临垂死,与阎罗殿的小鬼挣扎了一夜,第二日恍惚睁眼,沙哑着嗓子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穿这白衣真好看,可惜染上了血,糟蹋了……
  自此,殿子期只穿白衣。
  余晖将尽,秋风瑟瑟,几个没了耐性的公子哥早已离去奔向了散仙楼。
  又一日,殿子期呆呆的站在刑场,我与你,同赴黄泉擦肩而过又一日。
  凉月刚升,冗长的巷尾传来匆忙的脚步声,脚步未止便听见顺意急促的喊他:“少爷!少爷!别……别等了!”气喘吁吁的一句话喘得说不完,强咽下断断续续的喘息,知道殿子期心急,顺意提气一股脑说完:“方才赫安王府,来人,来人传话,让您别等了,说陆大当家,逃了!”
  手中的瓷瓶倏得攥紧,仿若可以徒手捏碎,脊背猛地僵住,眉心锁成一道川字,随即又慢慢展开,缓缓转过身来,看着顺意满脸满额的汗珠,一张口,声音竟哑得发不出声来:“逃……了?”
  “对!逃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逃了?哈哈哈哈哈”空荡荡的刑场回荡着悠长的笑声,惊起一片盘旋在刑场上的乌鸦,漆黑的夜里,刑场四周无灯无光,一声声用尽全力的长笑迎风而起,顺意愣愣的听着,竟听不出这笑声里是欢喜还是凄厉。
  许久,笑声渐收,殿子期似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低低弯下腰来,面颊朝着地,忽觉一道水痕滑过唇边,触手冰凉。
  “陆凌啊……”殿子期嗤笑一声:“真有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辛苦了!!!!
给大家鞠躬~~~
 
  ☆、回府
 
  齐天十三年,秋。
  赫安王魏铭启携五万精兵从关外出兵一路杀向京城,所向披靡,连破五城。
  那京城里茶余饭后聊的最多的闲话,戏文中真真假假的故事,如一块拼图一般,终于慢慢拼出了形状。
  赫安王魏铭启,前朝先帝膝下五子之一,当年五子夺嫡,魏铭启受同袍兄弟夺位迫害,隐忍不发,韬光养晦几十年,终于待到时机,一触即发,所向克捷,誓夺回皇位。
  皇城根里,最与那寻常百姓遥不可及的故事,神仙打架般就这么发生在了眼前。
  世间相传,赫安王魏铭启善用江湖人士,知人善任,一时间,这戏班从何而来,为何此时在京城将这故事唱了一遍又一遍,成了百姓口中的新话题,赫安王魏铭启身边的门客同挚友贺佑棋,成为了百姓眼中的第一人选。
  除此之外,相传有一神秘江湖人士,武艺超群,勇冠三军,携五万精兵从京城侧翼破土而来。
  那年,黄沙漫天,烽火连绵,火红的狼烟烧得京城漆黑的夜也如血染一般,战事连绵不休,皇城殿内当朝皇帝竟担心的还是前几日刚得的南海珍宝是否会被贼人掠了去,大小诸侯耳聪目明,已知无法翻手覆雨,纷纷举城来投。
  战事持续了六月有余,魏铭启亲自上阵浴血杀敌从关外杀来,那神秘的江湖人士从京城侧翼风卷残云,范围越缩越小,几乎每隔几月,便能听到又攻破了几座城池。
  于当朝皇帝而言,其国将不国,然而毫无危机感的九五之尊还在日日询问那建予瑛昭仪的思乡馆何时落成,可谓妄。
  于工部尚书邢克勤而言,眼看天下大变,料想自己权将不权,不如趁机以断敌军前路为由,索要经费改修道路,一夜之间,邢府上下七十九口,蒸发一空,可谓贪。
  于户部尚书刘筳章而言,几十年搭桥铺路,播种撒网,顷刻间大楼坍塌,心中混沌不甘,索性结党营私,只盼能成王败寇,翻手覆雨,待风平浪静重整旗鼓,可谓嗔。
  于吏部尚书杨怀仁而言,两朝元老,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眼看如今大树将倾,树倒猢狲散,索性告病在家,弃车保帅,只待天下易主之后,方可兼朱重紫,可谓痴。
  于天下百姓而言,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山河,倘若真能易主为赫安王魏铭启,倒是祸兮福之所倚的美事,可谓幸。
  于殿子期而言,家国天下太大,无权过问。鸡零狗碎太小,无心管辖。这传说中的江湖人士到底为何人,眼看迫在眉睫,就要冲入京城,日思夜盼,寝食难安的殿子期被一封家书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那日狂风大作,冬末春初依旧寒凉,院子里无心打理的银杏稀稀落落一地,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树光秃秃,叶子已然落了泰半,端着茶盅的手定格般浮在空中,又愣了神,忍不住去想,传说中的江湖人士,武艺超群,身如苍松,动如澜,这样锋利的人会是谁。
  顺财一路疾跑,踢倒门边殿子期最喜欢的几盆松树盆景,精心挑选的鹅卵石滚了一地,松软铺着青苔的泥土稀稀落落洒了一地,无暇顾及,不小心一脚踏在松枝上,折断了枝丫,碾碎了松针,顾不上被主子责骂的风险,从门廊一路奔向内屋,手中举着一封家书,笑得嘴也结巴了起来:“少爷,大,大大大少爷,家书!是家书!城西军营来的!”
  手中的茶盅一松,滚烫的茶水隔着罗衣洒了一腿,也丝毫感觉不到烫,猛地起身,那茶盅哗啦一声滚落在地,碎成一片,一手夺过家书,微微泛黄的藤皮纸上不算工整的写着四个字:子期亲启。
  殿子期只觉心跳如雷,颤抖的手竟不敢撕开这信去看里面的内容,怕是如常所愿,又怕心愿落空,反反复复几次,硬是挤不出一丝力气,撕不开信封。
  “大少爷!还等什么呢!快拆开看啊!”等在一旁的顺财一额头的汗,看得比拆的还心急。
  深吸一口气,殿子期颤抖的指尖使劲一撕,信封刚一敞口,便从里面掉出一缕头发,一指节长短的乌发用一段红线扎得好好的,整整齐齐,像是有人用心缕过。
  抽出里面的信纸,薄薄只有一页,徐徐展开,淡黄色的宣纸上,略潦草的笔迹简简单单只写了一句诗词,仿若笔迹未干,青鸟传音,略过东风,那人在耳边喃喃低语: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早已经忘了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在虎威寨中,阳光如透明的琉璃碎片铺在殿子期的身上,那人狡黠的凤目微启,偏着头,手中捧着教小耳朵的诗经,望着他,耐人寻味的笑问: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下一句,是什么?
  彼时彼刻,那人不敢接,不敢说,怕离别困苦,怕云泥之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