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农门崛起(穿越重生)——梦之草

时间:2018-10-08 08:46:50  作者:梦之草
  稍加权衡,肖瑾琰没在此事上纠缠,爽快应下。
  官职不是随便说两句,送点礼就能获取,举荐必须有凭有据,肖瑾琰很快提出了几个合适的方案。
  叶辰仔细考虑过后,有了决定。
  正事谈完,叶辰当即告辞。
  肖瑾琰出人意料的起身相送。
  墨砚等人不由多看了几眼,心中猜测,这又是哪个铭牌上的人物,值得大少爷如此客气对待?
  不过一想到七星墨玉,瞬间释然。
 
 
第27章 
  叶辰提出武散官最低要求是正七品, 自有他的道理。
  晋岷县知县就属于七品,虽说武官历来不如文官值钱, 哪怕立国初期这种思想依旧盛行,区别只在于通常到后期武官被文官排挤,逐渐边缘化, 初期则文武势力相当。
  纵观历史,只要王朝存在时间稍长, 发展大抵如此。
  叶辰现在没什么根基,现有那点家业都借靠外力获取, 不够牢固,是时候发展自己的势力。大越朝是封建王朝, 没有一官半职在身, 寸步难行,哪怕发展到全国首富,也只会成为皇族钱粮储备, 一旦朝廷缺银子使,他们就得小心项上人头不保。
  叶辰来得不是时候,要是早个几十年, 处于乱世, 说不定还能筹谋一番, 现在吗, 时机错过便不可再。
  战乱刚平,主动挑起战争实在有伤天和。
  叶辰还没狠到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拿千万百姓祭剑的地步。
  赴约时他带了土仪上门, 走的时候同样大包小包,只不过两个档次不在一个层次。
  回到住所,叶辰随手翻开几个看了看,发现大都是晋岷县难得一见的好东西,或许在西京并不如何珍贵,却也不是小门小户能用得起,甚至在寻常大户人家眼中都算不错,拿到晋岷县只怕会羡煞众人。
  不过这样的东西放到穗丰村就有些扎眼,好在多半都是入口之物和室内用品,直接显在外的不多,仅小部分而已,想来是让他充门面之用。
  叶辰略略一算,回礼价格比他送出的土仪高出不少,这明显不正常,要都这么送礼,恐怕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或许只是他送的礼价值不高,回礼太少显得太寒酸?
  叶辰如是想,过后便撇开,将礼物重新收好,准备洗簌睡觉。他身体素质好,吃喝又不缺,一路风吹雨打对他伤害不大,但也需要休整一下,接下来他还得去采买货物以及置办给家人的礼物,能多休息会,自然不会嫌弃。
  穗丰村役夫多数都在休整几日后,就带着满腹好奇出门游街,哪怕口袋空空,多见识一二也是日后谈资。
  其他地方人员就差多了,不说那些养病的,就算健康之人也被长途跋涉击倒,直到休整后半段才陆续有精力出门。无奈绝大多数都囊中羞涩,只能买一两件要不了几个钱的小玩意意思意思,权当作来过西京的纪念。
  叶辰手上现在连一元玉也没有,都说有备无患,多的暂时不做考虑,一元玉总得有。他打算将之凑齐,余下那些钱留些作应急之用,其他都用来置办货物,以茶叶为主,能买多少是多少。
  这次叶辰就没有靠自己寻找货源,他通过肖瑾琰那边引荐,没花多少时间就将货物置办齐全,价格非常实惠,比起他费时费力去寻找强了不知道多少。
  由此可见,权势人脉的重要性。
  眼看就要到返乡之时,年节气氛越来越浓厚,决定在西京过年的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乡人,只要不是宿在客栈的,笑容都渐多,大家全沉浸在过年喜悦中。
  而叶辰一行人恰恰就是那个例外。
  整个运粮队役夫都被思乡情绪笼罩,叶辰对此没多大感觉,只是每次见他们神态萧索,总能让他意识到,他跟这个世界那一丝不融洽之处,这点怕是只能用时间来消弭。
  年前街上还很热闹,年后小摊贩将收摊回家,店铺关门歇业,整条街道都是铁将军把门,异常冷清。
  带队官员对此很有经验,食水采买都在年前早早办齐,赶在大年夜前一天队伍开拔,依旧如之前那样,队伍蜿蜒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唯一不同的是,来时满载,回时基本都是空车。
  像叶辰这样夹带私货的情况不是个例,官员各个如此。
  叶辰跟刘征闲聊时,听他提过一嘴,这好像是朝廷默许,只不过有定数,顶多就是身上多带点,粮车上再放一点,敢像叶辰这样明目张胆带满车货物的一个没有。
  不是官员想不到,而是他们身上挂着官职,盯他们的眼睛太多,反倒不如民夫行事便宜。
  叶辰这样的被告发,还可以找诸多理由,最不济就是将货物没收充公,亏的不是他们,自然不会心痛,要是官员用公器谋私,最轻都要落个考评不过关的结果,从严从重的话,丢官都有可能。
  叶辰享受着便利,人也大方,该给的一点不吝啬,不光跟负责他们队伍的刘征关系良好,就连紧挨着刘征队伍的赵甲等人都逐渐熟络起来。现在兴许看不出什么,多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但以后再遇就知道好处。
  众人归乡心切,没有辎重拖累下,行进速度要快上许多,一天走个五六十里不是问题,原本近三个月行程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全部走完,正好赶在春播前抵达。
  村民得知这个消息,立刻飞奔而出,围着各自家人喜极而泣。
  叶辰身边空荡荡的,就连叶午兄弟三个周遭也没有一个人,心不由一沉。
  看来情况比他预计还要糟糕,进城避风头的只怕不止他家,连大伯家也受了连累。
  叶辰朝叶午看了一眼,一言不发,驾着骡车便直奔豆腐坊。里面空无一人,家中也是铁将军把门,开门一看,牲口一只也无,不知是卖了还是被人给抢了,粮仓也空了,桌椅板凳不翼而飞,再绕回村长家,正好看见叶午三人对着空院子发呆。
  “别担心,大伯他们应该在城里。”说完,叶辰驾着骡车就走,叶午三人赶紧锁好门跟上。
  运粮队从晋岷县城出发,回时却没这个要求,大家都是到地方后就近离开,是以,叶辰等穗丰村村民直接在中途就脱队,城里他们还没去看过。
  穗丰村到晋岷县,乘牛车要走近两个时辰,骡车要快一些,叶辰就先走一步、
  叶午三兄弟一商量,留下叶寅叶酉赶牛车,叶午跟着叶辰一道离开。
  叶辰心中有底,并不急。
  叶午却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他能感觉到刚刚村民似乎都避着他们,见到空荡荡的家,更是一片茫然,怎么可能不急?见叶辰不紧不慢,他干脆抢过驾驶权,将骡车赶得堪比马车,还能做到不伤骡子,这也是个本事。
  叶辰乐得轻松,靠在车厢上闭目养神,到了城门口,才被着急忙慌的叶午从假寐状态中唤醒,为其指路。
  桂花巷幽静,但并不偏僻,离县城最繁华的街道距离适中,离城门也不算远,牛车进城比较麻烦,骡车的话倒还好,交点入城费就可以放行。
  叶午寻人心切,自然不可能将骡车寄存在城外车马集上。有骡车代步,不过一刻多钟,两人就到了地方。
  门虚掩着,叶午顾不得礼貌,直接不经同意,就用力推院门。
  吱呀一声,门应声而开。
  门内众人闻声而望,双方视线相对,时间仿佛在这一刹那静止,随后画面重新开始运转。
  邱氏跑上前,抱着大儿子泣不成声,等缓过劲,才后知后觉发现就叶午一个,叶寅叶酉都不在,不禁身体一软,摇摇欲坠,颤声问道:“午子,寅子和酉子呢,他们,他们……”
  “娘,他们没事,牛车走得慢,都在后头呢,很快你就能见到他们。”叶午赶紧出声。
  “这就好,这就好。”心情大起大落下,邱氏有些受不住,被两个儿媳扶进屋,只留下大儿媳何氏陪着叶午。
  两人说了一会话,何氏才想起,她似乎忘了什么,偏头一看,可不就是,叶辰这么一个大活人杵在那,她们娘几个竟然没发现!何氏不由脸红,推了叶午一把,道:“小辰,午子,你们去堂屋坐会,我去烧水。”
  叶辰皱了皱眉,他家人怎么一个不见?这事没什么好避讳,当即问出口。
  “小辰,二婶他们去新开的豆腐坊帮忙。”何氏一边往灶膛添柴,一边解释。
  “新开的豆腐坊?在哪?”
  “就在桂花巷不远。”似是看出叶辰想法,何氏也没劝他先休息之类,解下围裙,叫来嫂子看火,便领着叶辰前往豆腐坊。
  叶辰刚才大略扫了一下,院子中堆满物事,多半都跟做豆制品相关。很明显,邱氏婆媳几个虽然没去豆腐坊帮忙,但也没闲着,一些可以在家中干的活,她们包揽了不少。
  新开的豆腐坊的确如何氏所说,真的不远,就隔了一条街,院子很宽敞,听何氏说是租的,员工叶辰多半都不认识。
  叶辰还没说什么,何氏倒先忿忿不平起来,说那些都是白眼狼,养不熟,见势不对,立刻撤了,这样的人家要不得。
  叶辰对此不置可否,路上他已从何氏口中得知事情原委。叶宁仁担忧的事情果真发生了,时间不早不晚,正好卡在全村壮劳力大半出去运粮的时候,哪怕叶辰提前有所准备,白氏等人依然被气了个够呛。
  面对气势汹汹上门讨说法的村民,哪怕叶宁仁出面都不顶事,还被抓住错处,连带着削了一把,家中粮食物件被哄抢一空不说,就连人都是在叶辰提前安排的护院保护下撤出。
  叶威霆这个老家伙还真有一手,煽动村民替他办事,他自己却不出面,甚至连他家人都没露头,真正是好盘算。
  不过这事他记下了。
  这次倒并非叶辰失算,他这是故意的,若不然大可以提前将家人送进城,豆腐坊也迁走。
  穗丰村其实不算糟糕,在战乱时异常团结,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凭着一帮老弱妇孺就坚持到秩序重建。
  就像很多合伙人一样,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当大家伙生活条件日益拉开差距之后,嫉妒便被释放,闹事的人固然有真不忿被叶辰连累者,但多数想必都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若非如此,也不会轻易就被叶威霆挑动。
  当然收获也不小,这种时候还能站在叶家这边,甚至为叶家出头的,不管以后如何,至少现在赢得了叶辰的尊重,只要一直如此,他自不会亏待这些人。
  得知最坏的情况出现,叶辰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他还是高估了族人村民。如此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虑长远,难成大器,穗丰村和叶氏一族怕也就这样了,一时飞黄腾达或许可能,但终不长远。
  “二婶,小辰回来了。”何氏扬高声音喊道。
  “辰儿?在哪?”白氏闻言立刻丢下手头活计跑出门,宋氏几个也紧随其后。
  叶辰笑着迎上前:“娘,儿回来了。”
  白氏知道小儿子不太喜欢跟人肢体接触,跑到跟前习惯性保持一尺距离,仔细打量:“辰儿,这几个月受苦了,连年都在外头过,真是遭罪。走,走,这里乱,跟娘回去。”
  说罢,她回头吩咐宋氏:“老大家的,你把今天的活安排好,再带着小耀他们回家。”
  “唉,知道了,娘。”宋氏忙应下。
  “走,辰儿,咱们回家,娘给你炖点好的补补身体。”白氏不算唠叨,此刻说起话来却好似没完,一路上就听她一个人在那嘘寒问暖,问长问短。
  叶辰回话都很简要,尽量避开路上艰险之处,乍一听像是出外游历了小半年,而不是必须赶在时限内抵达,误时惩罚不轻。
  “大姐他们呢?”快到桂花巷家门口时,叶辰突然问起。
  “在外卖豆腐。”白氏笑着解释,“欠了咱家那么多账,你大姐他们心里急,坐不住。”
  “城里?”
  “不全是,含真和丹丫头几个小的在城里,白青和小武多在城郊走动,豆腐要是卖不完就往更远处跑。”
  “豆腐坊生意能接上?”
  一说起这个,白氏便气不打一处来,连生吞活剥了闹事村民的心思都有,脸上阴云密布:“幸好你走之前交代让把装瓶的腐乳都送往县城,不然还真接不上趟,要因这事坏了信誉,我跟他们没完。”
  “没人受伤?”
  “怎么没有?不是各个都狼心狗肺。当时一帮子人涌进家里,本来只是想要讨个说法,不知怎么的,一说两说就起了冲突,场面混乱不堪。你大伯一家闻讯赶来,还有跟咱家交好的几个也陆续过来帮忙,你推我搡的,好些人都伤到了。”说到这里,白氏一脸心有余悸,“好在丁旺带人及时赶到,护着我们撤离,结果等事情平息下来,家里被翻得一塌糊涂,豆腐坊也跟蝗虫过境一般,若不是还有些人在坚守,只怕一样都保不下。”
  一说两说,桂花巷小院已近在眼前。
  叶辰蹙眉:“大家都住这里?”
  “这次家里损失了这么多,村里又回不去,我和大哥大嫂他们商量了一下,能省就省,等你和小午几个回来再作打算。”白氏解释道,随后小声抱怨,“城里消费真高,什么都要买,光这一冬天柴火钱就花了不少。”
  “二婶说得是呢,连喝水都要掏铜子买。”何氏对此感同身受。
  睁开眼就要花钱,这让呆惯乡下,几天都未必花上一文钱的众人极不习惯,刚开始每天都要心痛一回,时间长了才好一些。
  “那娘是想回乡下,还是待城里?”叶辰问道。
  白氏踌躇了一下,狠狠心道:“城里吧,这里穗丰村那边不敢过来闹事。”
  叶辰了然,看来白氏还是喜欢乡下。也是,城里空间紧张,想要乡下那样随便一座宅子就占地一两亩,那是想都别想。
  叶辰其实有很多办法避免这些,最终他却保持沉默,基本什么都没做。可以这么说,造成如今这等局面,都是他熟视无睹,刻意放纵的结果。
  目的很简单,不过是想剔除掉一些不稳定因素。你看,叶辰给族人村民施惠,以比市价高一些收购他们手中粮食,结果又如何?稍稍侵害到他们利益,当即就将往日的情面全抛在脑后,这样的人帮了也是白帮。
  叶辰不在乎这些人,白氏他们却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将这些人撇开。同住一个村,只要没有仇怨,大家都乡里乡亲,沾亲带故,他们要是求上门来,白氏能二话不说,就将他们拒之门外?显然不可能。
  这点别说曾经受过村民族人帮衬的白氏等人,就算是叶辰,若他没有经历过末世,只怕都狠不下那个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