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三人都是一阵唏嘘,很快褚襄就发现,江卿月幸亏没有真的做国主,不然他就是那种典型的点错技能点的亡国君,治国理政一样不懂,琴棋书画到是样样精通……不过他也没真闲在宫里什么都不做,他帮着去负责画宣传画了,好些个从没配合过的画手在他指导下,一起绘制一副巨型海报,十几米宽幅那种,画得又快又好,色彩艳丽明快,挂到飞艇上去,那叫一个招摇过市,宣传效果十足十的好。
“我决定了!”褚襄说,“我们不能只有军校和基础教育,一个国家并不止需要暴力部门……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建设些……比如,艺术学院?”
——现成的院长在这儿摆着,不用多浪费啊!
被赶鸭子上架的江卿月抱着纸笔,一脸迷茫,待到开学大典,听说竟然还要“院长讲话”,和每一个沉浸在自己小天地里的艺术家一样,江卿月明显社恐发作,虽然面上一派优雅从容,实际上全身汗毛都快变成火箭发射离体了。
——以上来自谢知微扫描结果,光凭看还真看不出来。典礼当天,江卿月知道自己说不好,干脆抱了张琴上去,或许艺术家们的脑电波有一个独特频道吧,总之台下新生听得是热泪盈眶,感动非常,结束后掌声雷动,而旁观的褚襄只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舰长,你以前不会弹这个琴的?”
“曾经会……忘了……虽然没忘干净,但也大约就还能弹个《两只老虎》或者《小星星》。”褚襄遗憾地说。
“哦……”谢知微若有所思。
在新的艺术学院带动之下,南境开始了一股新的文艺风尚,民间艺术家花样百出,尽情创作,普通百姓茶余饭后,也爱凑凑热闹,就算听不懂台上那位琴师的古曲和弹棉花有什么区别,但一次不懂,我们还不能去第二次吗?长年累月接受熏陶,总能耳濡目染,沾点风雅吧?没有人规定聆听琴曲、欣赏画作的必须是业内人士。
与褚襄想得不一样,江卿月出身宫廷,在得到他的自由之后,竟然格外喜欢走街串巷,换身寻常衣服,就溜到街上去即兴表演了,他时而弹琴,时而作画,一时间陈国都城这边都知道街头有个“流浪艺人”,他能弹高雅的古曲,但若是喝两杯酒开心了,没准也给你弹一个市井小曲儿;他会画泼墨的写意山水,但也能给街边的一家人画全家福肖像,而且收费相当便宜。
以至于,从此在他的带动下,陈国原本的都城慢慢成了南境有名的“浪漫之都、文艺圣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次年秋天,便在此刻,楚卫终于支撑不住,递交了降书。
第104章 插播番外1:星空少年01
褚襄有阵子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在两个世界都叫褚襄——这一般不是穿越网文里的套路吗——因为另一个世界或者书里的某个角色恰好和自己重名, 然后自己一不小心意外死了, 就嗖地一下穿过去了。
后来褚襄忽然想起来为什么自己两个世界都叫褚襄了,大约在他一岁半多的时候, 声带和口腔发育到可以清晰吐出完整词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既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更不是家里阿猫阿狗的名字, 是——“我叫褚襄”。
然后,他心略大的新世纪爹妈一听, 哎呀,这是个天才, 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名儿,还挺好听, 那我们给他改成这个吧!
那算是灵魂对家乡的无意识留恋?
褚襄是被人“害死”在春宴之前的,除了贵族们举办的春宴, 这些自诩风雅的文人墨客们也有自己私下里的聚会活动, 比如顶顶有名的千鲤池,这帮学士名流热爱在这儿喂鱼喝酒, 直到褚襄喝得有点醉,酒后微醺独自站在湖边看鱼, 忽然有什么人从他背后拎起他的领子,把他丢下了湖——那个湖是有护栏的, 褚襄百分百肯定自己不是失足, 那护栏得到他胸口下方的位置, 想掉下去,需要后头有人把他举起来。
当年的褚襄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丢进湖里喂鱼,但他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更夸张的事儿随之发生。
他睁开眼睛,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张嘴下意识地喊了一声,于是新生的婴儿发出嘹亮的啼哭,一个等在旁边急不可耐的男人听了,差点伸手从护士怀里抢孩子。
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小小只的褚襄躺在婴儿床上,忽闪着大眼睛四处瞧——在他发现自己无论说什么,都因为太小、声带发育不全而变成无意义哭哼之后,他就老老实实闭嘴了,而且,发出声音真的很累——对才出生的婴儿来说。屋子宽敞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天花板上能看到云彩的形状,褚襄错愕着,在他熟悉的世界里,不存在这样明媚整洁的大房间,因为贵族们的房间干净,却不可能没有奢华装饰,而平民家里简洁,但一般充满尘火气息才对。
每隔一定时辰,有一些穿白大褂的男人女人进进出出,给他喂奶、喂水、换洗污秽的衣物,他还会被带去给那个差点和护士抢孩子的男人抱,房间里还有一名女子,褚襄艰难地推论得出——这是他母亲。
新世界的父母捧着小小的、安静的小孩儿,如同捧着一件珍宝,如果褚襄现在能听懂这个世界的语言的话,他会听见他爸高声宣布:“我要为他写诗,我要歌颂这个纯洁美丽的生命!”
……呸,长大后的褚襄和任何一个本土叛逆少年一样,吐槽自己老爸过于酸溜溜的现代诗歌。
他父亲是一个诗人,母亲是个摇滚乐队的键盘手,他父亲有一大半的诗都在描绘他母亲演出时的风采,但褚襄长到四五岁、不会再在公共场合控制不住自己的生理状况之后,他父亲抱着他去过一次母亲的音乐会……怎么说呢,你们开心就好。
褚襄痛苦地捂着耳朵,再度找回了濒死的恐惧感,他妈那个重金属摇滚实在是一种精神攻击,台下各种欢呼的小青年,画着浓厚的黑眼线、深紫色的嘴唇,鼻子上能打一排环,耳朵上吊着至少两厘米的大尖牙,他妈在台上穿着热辣皮短裙,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踩电门一样蹦跳着弹琴。
——这个世界的艺术真可怕!!!
“你的妈妈就是我生命里最旺盛的火焰!她燃烧,她快要把我烧焦,我的内心感受到无与伦比的炙烤——”
褚襄面无表情地转了个身,把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诗人锁回自己书房,防止他荼毒家里唯一一个正常人。
……等等,褚襄关门的手一顿,片刻后垂头丧气地跑去和扫地机器人蹲在了一起。
“我可是‘穿越’来的,说实话,我才最不正常吧?”他一边说,一边戳了一下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举起天线,卖萌:“亲爱的小主人,您需要萌萌为您打扫哪里?”
这就是褚襄在新世界的家了,明媚温暖的家,一对儿搞另类艺术的父母——是的,褚襄十几岁后对世界的了解更加全面,才终于知道,即便是在新世界,他那火辣的夜场女王母亲、写酸诗情歌的父亲,也并不是大众艺术的主流。
不过,或许是因为死过一次,褚襄对周边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快,他充满热情,到处探索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比如,他还是婴儿时就被头上飞过的飞行器吓了一大跳,等长到四五岁,能拿动扳手了,实在忍无可忍,领着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去车库把他爸刚买的飞车拆了。
拆完有点做贼心虚,又努力拼了回去,但不幸多了好几个零部件。
后果很惨,他的诗人父亲当场诗兴大发,热情赞美了自己儿子探索世界、学习机械科学的好奇心,声称“幼小的孩童在他梦幻的小世界里,散发着懵懂无畏的好奇心,开始了他与世界的第一次交锋”,酸得褚襄牙齿打颤,他父亲还写了散文诗发表去了网上,褚襄现在也不知道点赞喊好的那帮人什么心态。
第二天,褚襄的床头多了一大堆儿童科普向的机械理论书籍。
以至于后来,星际舰队的褚舰长对机械理论与动力学也有相当深刻的见解,他除了是一名优秀指挥官,甚至持有星舰学院曲速动力工程系的学士学位,真是感谢他写酸诗的爹,以及,永远铭记并深刻缅怀那辆价格不菲、性能卓越、外观酷炫、但报废在自家车库的私家飞车。
少年褚襄身上有挥洒不完的活力——谁死过一次后都不会再安安分分宅着再等死了吧?更何况,他发现这个世界有他无法形容的东西,最初褚襄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感觉,他在图书馆看历史书,看文明演进的过程,看政治哲学理论,他很快能够从理论层面区分两个世界的巨大差异,但对于一个真正生活在这两个世界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心理有着理论远远不能描述的情绪。
非要说的话,就是每次午夜梦回,都会觉得鼻尖酸涩,心中激荡难平。
他坐在中学的班级,各个知名学院的、来自各个科系的教授站在台上,眉飞色舞地宣讲自己的专业,试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辅导老师时常关心一下学生们喜欢什么,将来想做什么,琳琅满目的选项晃得褚襄头晕,但他身边的本土少年毫无异常,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他们永远不必经历被世道逼迫得毫无选择的人生。
所以褚襄悄悄擦了擦眼泪,然后愉快地挂掉了自己的所有文科课程。
——开玩笑,之前靠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混饭吃,混到最后让人扔进了水塘喂鱼,就算没有对文学产生什么心理阴影,最起码腻味也是真腻味了啊!
他不是学校唯一挂掉文科课程的,不能说挂科,因为高中的课程不算挂,但是老师还是会找你谈话就是了。他瞧见了另外一位年轻勇士,这位年轻勇士站在老师办公室里,比褚襄还毫无悔意。
“我一听见诗词我就头疼,真的,我头疼就会忍不住撞墙,这是自残,我觉得很严重,为了自我保护,我必须远离让我心里难过的东西。”
这位比褚襄挂得还多的猛士这样说,这位猛士除了文科课程不合格,艺术课程更惨,他的美术老师看见他如临大敌,而学校的音乐老师则抱怨这厮已经砸烂了第五张练习用的古琴了。
趁着教导主任出门给他们倒水的功夫,两位猛士亲切友好握手。
“你好,我是褚襄。”
“韩逸。”真·猛士伸出手来,“我知道你,你是不是今年机器人大赛第一名那个?”
“是我,你……哦,你是代表学校参加武术比赛那个吧?我觉得你明明应该得第一,结果评委说你攻击性太强,观赏度不够?搞笑啊!”
革命友谊迅速建立,韩逸说:“对吧,就是搞笑,我是说,要没有攻击性我们为什么不跳舞,而是比武?!”
接下来的三年,两位猛士一挂到底,褚襄自认为他还比韩逸好一点,起码凭借他在另一个世界的艺术功底,他音乐课没挂!虽然他也的确十来年不再弹琴什么的了……大把时间都被他们耗在实验室里,学校实验室差不多成了他们的私人工作室。
每次韩逸被抓去谈话,都会做西子捧心状:“我父母都在星际舰队服役,我是个孤苦无依的可怜人,寄宿在干妈家,无依无靠,可怜至极,还要天天照顾干妈家的弟弟妹妹,我实在没有心力继续做什么诗歌赏析了……”
然后……然后一不小心闹大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部门的监察员上门调查韩逸养母虐童事件,误会解除后,听说韩逸被他暴怒的养母关在房间里,罚写了整整一星期音乐鉴赏,出来的时候听见手机铃声都会瑟瑟发抖。
所以很久之后,两位舰长在闲暇时一边喝酒一边聊起了当年,褚襄实在忍不住问:“你那么怕音乐鉴赏,你怎么找了个音乐家当男朋友的?”
韩舰长深沉地回答:“这就是命啊。”说完,掏出自己男朋友的演出音频听了起来。
褚襄无知无觉,自立flag:“啧,我就没什么好怕的,我唯一比较讨厌的大概就是皇帝了,反正现代社会又没有皇帝。”
第105章
楚卫投不投降其实已经没太大关系了,整个南境早已被唐国牢牢掌控, 楚卫不过守着最后离都城不到三十里的一条江, 负隅顽抗。
因为这条江褚襄压根也没准备强攻过去,搞得上半年的时候楚卫一度以为自家水师天下无双, 屡次三番派人叫阵挑衅来了,自觉得能涨涨士气, 结果江对岸唐国领兵的是百里鸿和卢渊, 两个小将一个比一个年轻,当即怒气恒生, 一波飞艇空袭了过去,因为赢面太大, 导致楚卫再次士气低迷过度,无心战斗, 褚襄还连夜写信把他俩骂了一顿。
骂一顿不算稳妥,卢渊被秘密调往平临城方向, 百里鸿转战晋国前线, 楚卫这边换上了更加沉稳的唐谟,楚卫方向的战局已经不再需要大规模冲锋陷阵和高强度作战, 换上唐谟正合适。
之前唐谟一直被留在军校教课,憋得着实很难受, 他还曾屡次三番找上褚襄,再三保证自己身体无恙, 但褚襄那边可是有谢知微的, 扫描一下就知道身体内毒素残留多少, 谢知微算了算,不危险了,但是警报不能解除,然后唐谟又可怜兮兮地被架回学校教书育人。
这一回唐谟被重新放去了前线,兴奋得不得了,连故意划水这种作战任务都执行得无比认真。
但楚卫仍然没能坚持过第二个冬天,哪怕他们的对手事实上正在努力放水。
出于迷惑中原敌人的目的,楚卫的降书被秘密扣留,从不曾被昭告天下,对峙的军队也还留在江边,由唐谟负责,天天搞演习训练,是以外界还以为楚卫仍在与唐国血战。
南境真正还有反抗力量的其实是晋国,晋国的重甲兵和唐国新诞生的蒸汽装甲兵打了个难舍难分,尽管唐国的科技含量高,但流水线的生产力实在有限,短时间内无法瞬间武装成千上万的士兵,而且已经生产出来的蒸汽装甲也状况百出:有些士兵还没来得及上学,文化程度太低,觉得这是妖魔鬼怪,死都不敢上去;有的士兵粗心大意,被蒸汽烧伤……而晋国的重甲却历史悠久、训练有素,所以在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很快摸到了蒸汽装甲的弱点。
蒸汽装甲全副武装,正面硬碰硬,传统盔甲占尽下风,但若是多多利用地形优势,壕沟、水塘和泥潭沼泽都会对这种重量过大的盔甲产生限制作用;蒸汽燃烧产生的动力附带高温,虽然内部有隔热,但还是会影响穿戴者,晋国制造高温火焰喷射器,用来对抗蒸汽装甲,使得装甲内部温度过高,不少士兵发生了烫伤事故。
73/79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