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柳恣略有些头疼的坐了下来,看着这一环套着一环的复杂设备,仿佛不肯相信似的再次问道:“这真的不是做梦吗?”
“不是,是真的。”
我们修好了ZETA,而且完成了相关的一系列实验。
我们甚至可以空投一罐沸腾的铁水于洛阳城的上空——只要有足够多的电力。
这个东西的运用,绝对不是跟送外卖似的到处扔餐盒和苹果。
一旦扩大联想和运用,它甚至能毁灭掉这整个世界。
而他们三人,正坐在潘多拉的盒子里。
正在气氛略有些压抑的时候,视频通话的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柳恣,刚才参政院那边打电话给我了,”孙赐给他看了眼呼呼大睡的辛知,她下意识地说了句小知最近越来越乖了,又有些犹豫地打量了眼他的表情,慢慢开口道:“你现在在哪?旁边没有人吧。”
柳恣看了眼窝沙发上的两个青年,嗯了一声。
“是这样的,我这样说应该不算违反《选举法》,”孙赐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复选举结束,通过筛选进入最终环节的,是辛弃疾和孔知遥。”
赵青玉瞬间想要叫出声来,被龙牧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第一轮选举是全国范围内的参选者政绩公示和意向表决,第二轮选举是巡回旧五州的演讲和投票,第三轮会有公开的最终轮辩论和演讲,所有人可以通过刷ID卡在多个公共场合参与选举。
令人感觉颇为惊讶的是,如今临国的人口已经扩大到了七百万有余,拥有正式ID卡的上升到了两百万有余,且集中于旧五州。
而参加这两场公开初选和复选的人,竟然有七十万之多。
这得益于广泛而清晰的选举制介绍,以及文化局教育局这些年不遗余力的无数轮科普和公民教育。
根据大数据显示,他们不仅男女比例为6:4,而且从最低线的二十岁到八十四岁高龄皆有——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参与选择的时候,竟然都表现出额外的狂热和认真出来。
整个选举的举办期间,播放着参选人相关采访、个人介绍和政绩概览的屏幕前总是围满了人,连报纸都举办了专门的辩论专栏,针对诸多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柳恣当初知道辛弃疾要参与选举的时候,心里甚至有种松了口气的庆幸感。
他无意连任,现在国家也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期和联动期,北方多州的规划和资源利用都是大项目,再呆在那个办公室,只怕自己会英年早秃。
可真的没想到,幼安——幼安他一路进入了最终轮。
一个是建设部部长,联合厉栾厉副元首动了楚海沂三州的规划和崛起,还独立负责并参与了扬州大桥和江银海港的建设,用信息桥梁推动了五国之间的外交往来,繁荣了海运和对外贸易,让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的提速——
一个是正三阶议员,不仅构思并参与了全国交通网的发展,以个人身份带动了福利院的体系化运营和商业化对接,同时在医疗、社会救济、再就业引导等多个方面引领发展,让整个社会底层焕然一新,给予数十万人更有尊严的生活——
一周之后的辩论和即时投票,已经牵动了所有国民的眼睛与心。
他们在热切的期待着一个新领导者的诞生。
第171章 当选
这简直是最理想化的选举。
可能会予以影响的财阀要么被驱散或叛逃,要么还在发展之中,能力还没大到这一份上。
而宋国也正在忙自己的发展,没太多精力在这个时候搬弄是非。
孔知遥在电视录制厅等待了许久,为了避免紧张一直在数自己的呼吸。
他对面坐着一个同样年逾三十的男人,姿态沉稳而眼神里积蓄着力量。
“各转播平台确认!”
“实时ID投票平台确认!”
“灯光摄像确认!”
第一次主持大选的主持人深呼吸一口气,在听到提示音的下一刻面向镜头,笑容干练而语速轻快:“各位观众晚上好,现在为您直播的是第二届元首选举的最终辩论环节,在十分钟后国民投票渠道开启,屏幕的右下角将实时反馈投票进度。”
她配合着屏幕上的资料进行过去十年里有关这两位人物的讲解,并且选读了三四条来自不同支持者的寄语和疑问,在伴随着投票通道开启的一瞬间,面带笑容的宣布道:“首先,请两位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再次重申自己当选后的构想与对当下的反思。”
孔知遥任由镜头正对着自己,神情严肃而口吻成熟:“我主要的议题,是经济架构升级与产业革新,重点是用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并且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在他滔滔不绝的讲述和谈论相关构想时,辛弃疾任由炽热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颇为配合的做出聆听和点头的动作。
令所有人感到讶异的,是他穿了一身古代人的衣袍,连发髻也绑的一丝不苟。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现在办公室里穿这身衣服的甚至有临国人,但穿着这一身衣服来参与选举,显然是个微妙的选择。
这代表他正视着自己古代人的身份,并且并不如那些评论文章里所预言的那样,打算撇清自己的出身和与江银人的差别。
这身衣服确实能为他拉来相当比例的古人选票,可更多的不信任目光也会在原来的选择上有所动摇。
因为几乎临国的舆论普遍都有现代崇拜,连江银人无论道德品质如何,在婚恋晋升和招聘上都有贵族般的优先权。
——他真的要这样做吗?
“感谢孔先生的发言,真的是令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主持人跟随着镜头同时转向了辛弃疾,在再次打量了一眼他的服装之后,微笑着提问道:“辛先生今天穿着这身衣服,是有什么用意吗?”
男人看向镜头,郑重而认真的开了口。
“我的主题是,共荣与科教。”
江银原住民的人口虽然扩大到了十万人左右,但已经在国家的占比里越来越小了。
更多人种、更多民族的新住民不断涌入这个崭新的国家,人们共同在接受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推行,也同样在逐渐融入这种自由平等的环境里。
而科学和教育的繁荣,会进一步促进这上百万古代人的蜕变,让国民们更好的消除芥蒂,共同继承和发展这文明与科学。
临国拥有的数据库和文献库,便如同丢失了钥匙的汽车。
无论古今的人只有共同参与新钥匙的铸造,才可以让这辆车重新被启动,用更快的速度去前行。
临国拥有的不应该仅仅是短时间因生产力和人口红利造成的经济繁荣,更应该正视那些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和先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继承与恢复的事务中来。
从火车到高铁,从飞行器到航天飞机,从卫生普及到尖端医疗——
只有教育和科技,才可以让这个组成不一、信仰不同、认知各异的国家里的每一个人,拥有共同的追求,与真正的凝聚力。
对科技和现代化世界的向往,应当成为所有人的共同信仰。
柳恣和其他人坐在后台休息室的沙发上,一人拿了一罐啤酒。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要参加等会的当选宴会,并且给予祝词再接受不同媒体采访。
今晚恐怕和过年一样,简直可以忙个通宵。
“酒量差的自己注意点,别等会被采访时舌头都捋不直。”
青玉刚把啤酒打开,特别自觉地把罐子递给了厉姐。
钱凡在那听得聚精会神,票早就投了出去。
“不得不说……”厉栾看着电视,神情略有些欣慰:“从大局观来讲,他看得确实足够透彻了。”
古代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而辛弃疾的存在,在告诉着所有人,古代人同样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可以成为足够卓越的存在。
因为教育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他把自己最饱受争议和攻击的一点,转换为了最有利的武器。
——他对古代的各种弊端的了解,与对大众百姓普遍心理的清晰认知,是在现代生活惯了的人所不能及的。
这意味着,他也可以更好的从古代人的角度出发,来带动双方的共同理解和融合。
“但是你们觉得,他真的能赢吗”青玉看着屏幕,晃了晃装着果汁的玻璃杯道:“比分一直咬的很紧,而且孔知遥身上那种现代人的气息,其实也是在吸引那些盲目崇拜江银出身的人。”
“我投了幼安。”柳恣摸了一块炸鸡,看着屏幕饶有兴致道:“短短十年里,从异变走到现在,这国家能被我打理成这样子,交给他们中的谁我都放心。”
孔知遥能一路碾压过各种竞争者,成为进入决赛的核心人物,就是因为他同样优秀的政绩,以及在竞选演讲时颇有魄力和说服力的一面。
龙越看着屏幕上年近三十的孔部长,只觉得一切都发生的让人有些恍惚。
当初那个在课堂上顶撞和抬杠的大男孩,脸上的固执和倔劲还历历在目。
一眨眼的功夫,他从参政院的实习生,走向建设部的重要成员,再成为接任厉栾的新部长。
十年……过的真快啊。
在这一刻,整个广陵礼堂、红塔礼堂、扬州第一第二中学、四个广场,以及众多的酒吧和饭馆里,几十万的人在观看着这一场选举的最终辩论。
公共场所的终端都被进行加密和增设,全都可以进行刷卡和投票,人们排了长队一个个的过去参与选举,只觉得这一切新奇的不可思议——
这些年里,无论是那些科普节目还是新闻,都再告诉他们,这个国家没有皇帝!
他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元首的脸,可以去了解每个政策的投票情况,公开透明的机制是多少儒生大师所无法想象的。
更为奇妙的是,他们用手中的身份卡,可以共同决定下一任元首到底是谁。
这一切,都是过去几十年的战乱与腐朽里,没有任何人赶去想象的事情。
可是临国做到了,柳恣也做到了。
他捍卫着法制与民主,让曾经的承诺全部成为了现实。
从自述到辩论,投票通道开放了整整三个小时。
这三个小时里,警戒车和竞选车在街道上巡逻,旧五州一共有近八千个投票点全部开放并且实时监控,就连宋国洛阳城的议会里也在提供转播——
他们自然不会让宋国老百姓看这些东西。
可有些东西,是没办法藏住的。
这些新鲜而自由的思想,这些人民的选择,终究会如旷野里的长风一般,掠过那些腐朽而麻木的地方,让人们为之触动和清醒。
哪怕被麻痹的再久,也终究会有清醒过来的这一天。
在数字跳动速度越来越缓慢,甚至隔几分钟才变动一次的时候,总结陈词终于结束,所有的提问和辩论也全部完成。
“投票通道,正式关闭。”
主持人缓缓站了起来,看向身后的大屏幕。
“让我们共同恭喜辛弃疾先生,当选为临国第二任的元首!”
在这一秒,几乎整个国家都在爆发着欢呼声和鞭炮声!
礼花在扬州河畔和参议院上空同时绽放,人们尖叫呐喊的声音甚至可以穿透屋脊,就连街道上观看高楼广告屏直播的人们都开始拥抱击掌欢呼——
他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他们甚至亲自决定了未来的元首是谁!
辛弃疾和孔知遥礼貌握手,相互致谢。
“你是非常强劲的对手。”孔知遥笑的颇为诚挚:“期待未来和你更多的合作。”
而柳恣也在众人的期盼下,穿着元首制服快步走入镜头之中。
两人在镜头前简短握手,眼神交汇的直接而满怀笑意。
“恭喜你。”柳元首把代表着荣耀与新锐的银色鹿角奖章,在万人的注视中别上了他的胸襟:“你会成为更优秀的人。”
辛弃疾任由无数的镁光灯记录着这一刻,声音有些低沉。
“这就是……我回报给你的礼物。”
柳恣动作顿了一下,眼中微微有些诧异。
几年前的那一句玩笑在脑海中立刻重现,连带着这七八年里的所有时刻,也同时涌上了心头。
在这一刻,他突然有流泪的冲动。
他很快地笑了起来,笑容里饱含着怀念与释然。
“谢谢,我很喜欢。”
为了这一刻的携手,我们共同跨越了整个千年。
第172章 暴力
辛柳简直可以算国民CP了。
别说参政院里一帮姑娘小伙子日常见证他们隔空发糖,连吃瓜群众们也不放过蛛丝马迹的线索,哪怕过去一年里两人聚少离多到几乎没多少见面的机会,都能从点赞甚至是会议里遥遥的一个眼神找到恋爱感。
如今辛弃疾即将接替柳恣成为第二任的元首,争议已经比过去要小很多了。
他的实绩太多,何况人们也能感受到生活状况在日新月异的好转,根据相关报道和访谈也能知道这些事情中,有哪些是他亲自操刀裁定的。
而到了交接期,这两位反而沉寂了下去。
他们拥有十天的交接期,这期间大部分的会议或延期或由他人代为主持。
按照从前时国的规矩,元首退任下来以后可以选择继续任职于参政院,又或者彻底退职去从事其他领域。
柳恣现在是多个公司的股东,同时又算元电子工业的巨头之一,绝大多数人对他的猜测都与商界有关。
伴随着北方和西方市场的彻底打开,消费力和生产力都会跟着扩大和升级,如今连楚州都特意建了新的发电厂,东北那边已经修完了大半的路,据说还挖到了好些煤。
这十天里,两个元首悄悄开车度假去了。
他们挑了辆轻便又宽敞的越野车,开车去了太湖旁边,钓鱼钓蟹吃炊饼,夜里就睡在准备好的草庐里,帐篷里温暖干燥,灯光也明亮的可以看书直到半夜,又或者是两相对坐,促膝长谈。
165/169 首页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