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疯狂安利员[快穿]——小蜗牛跑得快

时间:2018-10-23 10:24:25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那怎么啦,皇帝也有不同口味的嘛,有喜欢女人的,就有喜欢男人的。凌老师是主持人,难道还歧视吗?】
 
  系统瞬间就把他出于正常人的好奇上升到歧视少数群体的高度。凌彦自觉前者实在没什么可问的,就简单解释了一下后者:【那怎么会,我虽然是个直男,但是也有少数性群体的朋友,生物自然的反应,谈不上歧视不歧视。】
 
  凌彦大学是辩论队的,几乎是思想最前卫的一群人了,后来半只脚踏进娱乐圈,更是见得多了。
 
  系统也不知对他这回答满不满意,反正没吭声了。
 
  凌彦沿着街道走了一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也很迅速了。就这一会的功夫,身边就过去了几个叫卖的挑夫。
 
  许妃无意中提到过,本朝国库空虚。先帝在位时征伐不断,军费是巨额开销。当今皇帝在决策时也不得不束手束脚。
 
  经济发展形势那么好,国库还空虚,无非是因为重农抑商四字。而重农抑商说到底,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农耕生产方式。但是长此以往,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农民沦为佃户,越来越穷,起/义不断……
 
  在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已经萌芽的时候,这种想法就落时了。凌彦摸了摸下巴,直觉觉得这是个搞钱的机会。
 
  凌彦还没真的想要找死,所以为了避嫌他没有去宁家,而是去了一趟国子监。
 
  国子监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凌彦没有亮明身份,只是远远看了一会。国子监的学子们年纪不一,有十六七岁的神童,也有四五十岁还不死心在挨的。也有一些女子,这倒是证实了凌彦之前的推断,女子地位比起历史上大为提升了。
 
  凌彦假装游人,在附近的摊位上略坐会,跟摊主搭讪。国子监收学生,要么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要么是各省县才学出众的举人,总之,都是完成了初等教育的。
 
  各县学,也是为秀才举人之类有功名在身的设立的,启蒙,还是靠蒙馆。但但凡有才学的,谁不愿意去做官?坐不了官的,也愿意投奔大户人家做个门客或者西席先生。再低一档的,才是蒙学坐馆的,那也是要收高昂的束脩的。
 
  凌彦从他们口中听到了慈善堂一词。慈善堂就是古代的孤儿院。凌彦想要建希望小学,就要先考察一下孤儿院的发展情况。凌彦当即按照他的指示往附近的慈善堂走。
 
  慈善堂就没有国子监那么多规矩,凌彦一看穿着就是个富贵人,这里负责的人热情地把他迎进去见孩子。
 
  弃婴是古代社会常见的现象,由于避孕技术不足,很多家庭生下了孩子却无力养活,或是由于灾荒,总之,把孩子放在街头。而衙役或者好心人捡到就会把他们送到慈善堂。
 
  慈善堂是靠着官府出钱养活的。虽然也有收养制度,但几千年血脉传统摆在那儿,愿意收养的并不多。而国库空虚,官府也没多少银子,这里的条件自然不尽人意,两三间屋子,二三十个孩子,相当逼仄。虽是向阳的屋子,被褥什么却有些潮湿,可见不常开门通风。柳木家具歪歪斜斜,积了一层薄灰。
 
  看着那些两三岁到十一二岁不等的孩子,穿着不合身也不是多干净的衣裳,恹恹地坐在那儿看着来客,既没有交头接耳,也没有兴奋或者好奇,完全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凌彦的心抽抽的疼。
 
  他又想起自己资助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穿越以后他们还能不能收到资助。这么一想,更是刺痛难忍,泪水夺眶而出。
 
  凌彦这猛然一落泪不仅惊到了慈善堂的负责人,更惊到了系统。【凌老师,您没事吧?】
 
  “没事,我没事。”凌彦随手抹掉泪痕,同时回答两人。他转过头问:“官府一月补贴多少银子?”
 
  那负责人一听凌彦并不是来领养的,表情就有些不情愿,只是看在他非富即贵的份上,勉强回道:“如今赈灾都没钱了,能有多少呢?”
 
  不仅是没钱,恐怕还有贪墨。凌彦再次扫过那群表情木然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同一剃光头,露出泛着青色的头皮。他也有冲动,想要资助和收养,然而寥寥无几的积蓄和马上要回皇宫的现实还是提醒了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凌彦又问了问一些具体的情况,例如这些孩子们未来的生活怎么办,大概每年收养多少人之类的。他获知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通报官府允许则会令他们互相婚配,并由官府出钱资助。而这样的孩子,估算下来,每年有四十万。
 
  官府那些钱,还不是杯水车薪?回宫的路上,凌彦的眼睛一直黯淡。
 
  回宫以后,凌彦还没坐稳,就听到通传声皇帝到了。
 
  凌彦也不知该庆幸这位皇帝亲民都是自己跑来跑去,还是该头疼怎么应付他。来不及多想,这次行礼是省不了的了。他转身跪下,【凌老师……】系统刚出声,就自觉消音了。
 
  “宁妃行大礼是认罪吗?”皇帝兴师动众地来,张口就是不善的诘问。
 
  凌彦这才知道自己原本不必跪的,当下对他的好感又减了几分。“臣不知何罪之有。”
 
  他装傻,皇帝也不能说他出宫不对,只能走到椅子边坐下,冷眼看着他跪着,阴阳怪气地说:“起来吧。说说今天都去哪儿了。”
 
  一般皇帝说了这话,跪着的人没诚惶诚恐磕头认罪就不错了,没想到凌彦还真就愣头愣脑站起身,连皇帝都要被他气笑了。
 
  凌彦还真不是没听出这语气有问题。论语气的拿捏,谁还能比他更专业?他只是不在乎,更不屑跪罢了。大大方方地行礼,坐下后,他说:“臣去了国子监,不过进不去,又去了慈善堂。”
 
  如他所料,皇帝的反应不大,显然是早就知道了。皇帝好奇的仅仅是:“你去那儿干嘛?”
 
  疑惑的语气,不掺愤怒和怀疑,是真的好奇。
 
  如果说,去国子监是为了巴结许妃的父亲,可是不亮明身份也不进入,也说不通。去慈善堂,就更是奇怪了。
 
  “臣原先也读过书,本是想瞻仰国子监的,去了之后,没有进去。臣想看一看,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或者是弃儿是怎么读书的。”
 
  凌彦敏感地察觉对方对自己的话并无反感,甚至有一丝赞许。
 
  “朕从前流落在外时,也住过慈善堂。”
 
  凌彦愣了。不是因为这皇帝住过慈善堂,还有人说康熙出痘时也住在宫外呢,何况皇子流落在外他都能想出一百个理由,而是因为他主动说出来。
 
  “朕出身民间,百官皆知,这有什么不可说的?”那皇帝似乎察觉了凌彦的惊讶,施施然地喝了口茶,一副你少见多怪的样子。
 
  凌彦心中一动,突然觉得,自己的偏见来得莫名其妙,这位皇帝似乎真的有些明君之相。
 
  凌彦“养病”的日子,从御书房借了许多本书。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御批的。由于多是史书,每每涉及灾荒,涉及战争,御批中都是惋惜批判,含着悲天悯人之意。凌彦看的时候还不以为然,觉得此人真是会做面子功夫。谁知道,可能是真的。
 
  一个坦然自己过去的人,一定是内心极其强大的,极其自信的人。尤其是对于好面子的皇帝。毕竟连朱元璋发迹之后还要攀一攀朱熹做祖先呢。往往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学会悲悯。
 
  当然,凌彦觉得自己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他是情感太丰富了。
 
  “你看了慈善堂,以为如何?”见凌彦不说话,皇帝主动问。不知不觉间,两人之间的气氛已经和睦了许多。
 
 
 
 
 
 
第22章 安利希望小学
  凌彦开始琢磨这位知不知晓情况了。不过考虑到皇帝眼线的多样性,他选择了实话实说:“实话说,条件自然不佳。那屋子原先建的也算体面,可是孩子一多久显得狭隘了,再一就是照顾的人不尽心……不过这也有情可原,毕竟是吃公粮的,比不上父母亲人。”
 
  他敏感地避开了那些他不该知道的,没想到皇帝却冷哼一声,坦诚到底:“你不说,朕也知道,朕也是待过的,若是没有朕催着,那屋子比现在还不堪呢!”
 
  他一转眼,又沉下脸,几分无奈蓄势待发。“没钱,朕有什么办法?”
 
  皇帝白皙的手往桌上一按,修长的手指一下一下叩着桌面。“就算是仅有的那点钱,也得分个轻重缓急。” 
 
  凌彦明白,军饷开销,赈灾钱粮,官员俸禄,这都是重,是急,至少,都排在建慈善堂前头。
 
  凌彦也不敢太过莽撞地提意见,只能含含糊糊旁敲侧击:“那如果说,花别人的钱呢?”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来往,出别人的钱。”他轻笑一声,似乎蓦然惊醒一般,“哦?没想到宁家的男儿也懂得忧国忧民。”
 
  这短暂的融洽果然没有持续多久。明知道两人是互不信任的,凌彦还是为这话深深吐出一口郁气。但,即便如此,凌彦也还要为自己再争取一点。
 
  “臣想着别的不说,管束一下这些人却是可行的,臣,左右也无事,若能为陛下分忧,四处巡视……”
 
  “你愿意去便去吧。”皇帝起身,“你原本也有腰牌,出入自由。”
 
  凌彦连忙谢恩,送他出去。
 
  【怎么样凌老师?】
 
  【他倒是有心,我看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他现在还不信任我,这就没有办法了。】凌彦解开外袍。信任这种东西,毕竟不能一蹴而就。
 
  【那凌老师烦他么?】系统小心翼翼地问。
 
  凌彦反而被他问得笑了。【没什么,这不是正常的么?他是皇帝啊,要是随随便便就信了我,我倒是要怀疑他的智商了。】
 
  有了皇帝的支持,凌彦就更放心大胆地四处转悠,从各县慈善堂到蒙学国子监,无一例外,广泛考察本朝的教育机构。他是皇帝册封的正妃,虽然这个身份说起来让人头秃,但毕竟等同一品侯爵,还是比较能拿出手的。
 
  凌彦四下转悠,也没忘了出具调查报告。经过前两个世界,他对于写毛笔字这件事已经得心应手。而且他心细如发,能注意到很多细节,譬如卫生条件如何,是否宽敞明亮,饮食条件又如何。他一一列表详细记录,然后借机呈交给皇帝。
 
  宁家又来信了,凌彦兴趣乏乏地翻看,无非是谴责他几过家门而不入。凌彦哼哼地想,要是入,他没准早就凉透了。不过凌彦一向不把事做绝,所以也只是回信安抚了一番。让他感兴趣的是宁父隐隐提及朝中有提起通商的事。
 
  以商贾之财,修个希望小学,绝对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剩下的生活就只剩享受了。
 
  凌彦在古代待得久了,饮食也渐渐适应,反正调味靠汤羹,就喝汤好了。宫里的条件又没的说,皇帝不去后宫,没有令他担忧的侍寝问题,整体就是在享受生活。
 
  后宫毫无动静,凌彦不急,甚至乐见其成,其他的三个姑娘可等不了了。万妃是其中之一。凌彦为了避嫌很少出门,但是偶尔去御花园,十回有九回看见万妃守在凉亭中等皇上路过,或是她身边的宫女往书房跑。
 
  不光是后宫,前朝也看不惯皇帝这样不近女色。纷纷上书劝谏,凌彦听许妃说起的时候,笑得打嗝。皇帝被催着去后宫,又不想见那些女子,算起来到凌彦宫里的次数却是最多的。
 
  凌彦乖乖学了礼仪,只有在朝服朝冠的重要场合才需要下跪叩拜,总算免除了这个他最不喜欢的过程。
 
  “宁妃的折子写的倒是别致。”皇帝从他手上接过奏折,先说了这么一句喜怒莫辨的话。
 
  凌彦答:“回陛下,臣从前没有入仕,也不曾学过格式,只是图个记录方便,有失礼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失礼总比引起怀疑的好。宁家一个不受重视又还没入仕的庶子,不会写奏折才是正常的。
 
  皇帝果然一勾嘴角,翻开纸张,“你这画的表格,是什么意思?”
 
  凌彦老老实实地回答:“是按照各项打的分数,各项根据重要性的权重不同。”凌彦这种汇报的经验非常丰富了,条分缕析一项项列出来打分,最后把几个县的结果并排列出来,最后还附加一个折线图,看上去一目了然。
 
  皇帝看得一目了然,眼睛在最后的图形上一扫,心中也很快有了分辨。“好得很!没人管,就各个只顾着应付差事了。”
 
  凌彦没说话。
 
  “怎么,宁卿没什么想说的吗?”
 
  称呼从宁妃变成了宁卿,一字之差却顺耳了很多。凌彦笑道:“臣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是,钱还是重中之重。国库无法负担,那就找能负担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