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源城离銮城不算太远,红鸾馆生意又做得很大,邢辰修对他们也略有耳闻,红鸾馆分馆众多,可不止唱戏唱曲那么简单,红鸾馆最出名的要数上源城内最大的红鸾花楼,里头不仅有花姑娘,还有那年纪尚小经过几番调/教,等人重价来拍走的娈童。
这船说是红鸾馆的戏船,可看那华丽的船身,谁也不能确定里头除了戏子还有些什么。
邢辰修微微皱眉,正要拒绝,就听不知就里的卫衍已经抬头询问道:“说起来我们还未带熹儿听过戏,没有客船,坐戏船南下到大些的码头再换船似乎也不错,子穆你看呢?”
......
邢辰修想起卫衍大多时日都在军中,军规森严,平日里无人敢谈论这些事,在家中两人自然也不会说起这方面的事,所以卫衍怕是根本没听过红鸾馆这地方。
许是见卫衍有些心动了,来人继续诱哄道:“我们船还会在这停留大约半个时辰,几位也可交些银子先上船听半个时辰小曲儿,再决定是否要跟我们的船走。”
看卫衍一脸正直的模样,邢辰修倒起了玩心,拒绝的话在舌尖绕了一圈,到了嘴边却换了一句:“行啊,那我们便先买半个时辰的,上船看看吧。”
邢辰修带着两名护卫上船,让小厮在船下候着,一方面看着之前那位船家,让他先留着,另一方面,也是万一这戏船有开船的迹象,方便及时通知他们。
五人上船后,立刻有人上前招呼,将他们带入一间装点华贵的厢房,做这行之人多半十分有眼色,没一会儿被喊来伺候的无一不是男子,并且年纪都不大。
那抚琴的自称鹿茗,据说是馆里曲艺头牌,也不过才十四五的年纪,长得尚算清丽,并不似女子柔媚,眉眼间却自有一番风情。
这人拿出去想来也多的是富家公子喜欢,只不过放在邢辰修面前一比便显不够看了,鹿茗自己怕是也明白这点,但他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能当上头牌,除去样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样样都能拿出手,早有人花重金要赎他,可他心高气傲,非得等一个自己能看上的。
主位上的邢辰修不但样貌比他还俊美,更是气度不凡,一身贵相,这水道是从銮城来的,不细想也能大概猜到些。
虽说旁边还跟着位一看便是不好惹的男人,但现在哪家老爷不是吃惯了山珍想海味,吃惯了海味又想尝尝山珍,自己与那位显然不是一个类型的,并不担心。
鹿茗这么想着,看着邢辰修的眼神更加直白起来,明明手上还弹着琴,目光却仿佛黏在他身上似的,动也不动一下。
到了这时,卫衍终于后知后觉明白过来他们是进了什么地方,猛地站起身。
“阿衍怎么了?”邢辰修笑看着他问道。
“子穆这.....这里......”
还不待他说完,那边鹿茗也已经弹完一曲,起身走到邢辰修跟前施施然行了一礼:“公子还想听什么?要不鹿茗来给公子唱一曲?”
“好啊。”邢辰修拉着卫衍重新坐回了椅子上,“你都会唱些什么?”
“公子尽管点,只要是有名的曲儿,鹿茗都会。”
卫衍脸色霎时黑了,若非邢辰修在桌下还拉着他的手,他必定忍不住要发作。
也不知是否对于自己过于自信了,鹿茗眼中显然已经没有旁人,说话间身子几乎就要贴到邢辰修身上,邢辰修却是一弯身子,巧妙地躲过了他,向独自坐在小凳上玩小老虎的熹儿问道:“熹儿想听什么?”
熹儿直勾勾地看着邢辰修面前那衣着单薄的少年,下意识的去拽邢辰修的衣角,邢辰修不说话,仍在等着他回答,熹儿便仰头说了一首奶娘时常念给他听的童谣。
邢辰修抬眸:“那便这首吧。”
鹿茗愣了愣,脸色几变,但还是很快调整好,柔声道:“这.....童谣小的还真不会,不如给公子唱曲《云水谣》吧。”
“熹儿想听吗?”
熹儿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干脆道:“父亲,我们去坐小船,熹儿不难受了。”
孩子的直觉往往最是准确,他不懂这人是做什么的,但本能地不喜欢对方。
虽然熹儿心中害怕,但身为王爷,年纪再小也已经有些威严,不容许自己在此时示弱,只怒瞪着那鹿茗。
邢辰修心中也有分寸,见状便不再玩闹,回身抱起熹儿,用比那鹿茗更娇柔的声音对卫衍道:“夫君,我们下船吧。”
“嗯。”卫衍浑身才浮起的戾气就这么因为一句话迅速消失不见,他伸手揽住邢辰修的腰,也不管鹿茗精彩无比的脸色,直接下了船。
身后船上的嬷嬷还追了几步,问几人是否是对鹿茗不满意,结果自然是被护卫拦下了,嬷嬷一看护卫手中出鞘的剑,便知两人她惹不起,也不敢再拦,任他们离开。
###
“熹儿真乖,等到了上源,父王给你买好吃的。”下船后邢辰修显然心情很好,抱着下船后便没了气势的熹儿哄道。
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听到吃的,熹儿便开心起来:“熹儿要吃糖葫芦。”
说完见邢辰修点头,又立刻伸出两根胖乎乎的指头,“要两串。”
“一串,再让你爹爹给你买别的,让你带着在路上吃。”
熹儿满意了,乖乖搂着邢辰修的脖子让他抱自己上了小船。
等小船划出码头,玩闹了一天的熹儿也有了些倦意,慢慢睡去,卫衍这才挑眉轻声问道:“你早知晓那船是做什么的?”
“听说过一些有关红鸾馆的传闻,这还是第一次接触。”邢辰修如实道。
“那你还带我们上去?”
邢辰修凑过去,拿手指戳了戳卫衍胸口,忍着笑道:“这不是为了提醒夫君日后可要多注意,别看着什么画坊戏船的就敢往上走。”
......
卫衍一想,似乎的确是自己提出要上那船的,顿时也无话可说。
邢辰修却在这时又在他耳旁轻声道:“不过夫君若想带我去学些......技巧,下次找个熹儿不在的时候,我自然也十分乐意配合。”
至于在花楼里能学到哪方面技巧,不言而喻,不知想到了什么,卫衍身子僵了僵,半晌才咬牙道:“夫人这能耐,哪里还用得着学习。”
第81章 番外二 南下
一行人南下,走走停停, 到达祁灵山时比预计的还迟了十多日。
山上的日子十分清净, 同时对熹儿来说又格外有趣,华辛带着熹儿去往林间采药, 教他辨别各种药草, 贺幺儿则爱领熹儿去各种动物聚集的山谷, 让他与各种温顺的动物玩耍。
几人就这么在山间的竹屋住了月余, 夜间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入眠,清晨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 熹儿玩得不亦乐乎, 但到了时候, 邢辰修还是不得不带他离开, 动身返回銮城。
返程走的是陆路,卫衍特意带着众人绕到一个偏远的小镇子上。
镇子藏在一座大山的另一侧,十分隐蔽, 沿途几乎是荒无人烟, 可真正到了镇上才发现这里很是热闹, 且来往全是携着各种兵器的江湖人士。
“这镇子名叫阳铁镇,以制作兵器而闻名,我们卫家几代人所用的兵器皆出自阳铁镇。”卫衍对邢辰修解释道, “你的那把角弓,也是出自这里一位手工匠人之手, 不过他年纪大了已经许多年不再制弓,现在店铺由他儿子继承, 因为他家的弓制作精良,材料讲究,十分耗时,故三年只制一把,且不以价论,只寻有缘之人。”
“每隔三年的这个时候,江湖上能弓善射之人便会聚集于此,为求一良弓比试射抉之技。”
这次卫衍带邢辰修来也是为此,冉郢的弓主要分为三种,步战用的长弓,骑射用的角弓,以及狩猎用的稍弓,邢辰修之前并未细分,大多时候都用着那把从小跟他到大的角弓。
此次将要通过比试而择主的便是一把长弓,卫衍觉得适合邢辰修,且日后教授熹儿时也能用上。
邢辰修那角弓是当年那名制弓匠人进贡给朝廷的,他还真不知晓具体来历,听卫衍这么一说才恍然,但又有些好奇道:“阿衍怎么对制弓人如此了解?”
卫衍虽然能在射猎上与邢辰修打个平手,但他最擅长的兵器还是长刀,若认真比起射抉技法来,必然不是邢辰修的对手,邢辰修也从未见他有什么特质弓箭之类。
“呃......”说起这个,卫衍迅速地挪开了目光,“比箭在明日,熹儿也快到习武的年纪了,今日我们先去替他选些适合的兵器吧。”
卫衍这样的态度惹得邢辰修更为好奇,追着他要寻根问底,最后还是待他们住进旅店后,卫衍实在抵不住他的询问,这才微微窘迫地说出当年之事。
原来当初卫衍在皇家猎场初见邢辰修时便被他精湛的箭术吸引,心中暗下决心也要练好骑射,有朝一日找那位大皇子比试。
为此他特意打听了邢辰修所得那弓的出处,并为此亲自来了一趟阳铁镇,可当时他年纪不大,箭术也远不如当时的邢辰修,在各地赶来的众多江湖人中并未占到优势,铩羽而归。
他本想着三年过后练好了技艺再来,哪想还未到三年,圣上后宫巨变,大皇子被毒害,一病不起,而他也失去了想要努力超越的目标,至此不再执着于箭术而是重新将心思放在自幼便更为擅长的刀法上。
“你竟还想过要与我比试。”邢辰修惊讶之余又有些小骄傲。
虽然他早便听卫衍说过第一次见他的场景,可如今再知晓男人少时对他的在意,还是令他十分高兴。
“是啊,所以说,我大概是注定要被你所吸引的。”卫衍从背后抱住他,认真道,“现在想来还觉得像梦一般,我竟然真能拥有这样优秀的你。”
“那是因为阿衍同样优秀啊。”两人间的吸引从来都是相互的,邢辰修犹记得在军营接触时,卫衍不断带给他的震撼。
两人在房里温存了一阵,这才去找被护卫带着在楼下用点心的熹儿。
###
隔日一早,当几人赶到比箭场时,场内外已经围满了人。
邢辰修不得不感叹道:“竟有这么多人!”
他声音不大,但因为附近人多,挨得也近,所以还是被听到了,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壮汉闻言回头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嫌弃道:“哪来的如此没见过世面的小子,你可知几年前辅政王在边境射杀苍川皇子时,用的便是他们冯家的弓,多少人眼巴巴盼着,就等着三年一次的比试。”
邢辰修只是笑了笑,并不答话,倒是被卫衍抱着的熹儿不服气了,叉腰冲着那人道:“父亲当然知道,不但知道,他还——唔唔......”
卫衍及时捂住了熹儿的嘴,避免他说出更多内幕来。
当初邢辰修与卫衍在边境之事,随着镇北军中一批老将士告老回乡,而被传到了民间,奶娘也时常拿来当作床前故事说予熹儿,熹儿一直记着,记着自己的父亲与爹爹在战场上多威武,心中崇拜得紧,自然容不得旁人来说。
邢辰修将食指放在唇前,示意熹儿不要再说,熹儿眨了眨眼,好半晌才将气憋回去,乖乖点头。
卫衍松开手,转移开他的注意力道:“熹儿看,比试已经开始了。”
这次比箭无须报名,直接上台便可,比试也十分简单,每人可用那制作好的长弓发三箭,计最好成绩,从第一位比试者开始,后上台者射出的箭若能比前者更靠近靶心,则前者下台,反之则后者下台,前者继续留于台上。
也就是说,若始终无人超越便一直能留在台上,到最后宣布结果为止,胜利者依旧需要付出相对的银子来买下长弓,只是那价格合理,普通江湖人士也能承受。
明白规则后,卫衍衡量了一下人数便带着邢辰修先行离开了。
待两人带着熹儿在镇内逛了一圈,又用了午饭,再回到比试场时,比试果然还在继续。
许多有能之士都与卫衍的想法类似,所以比试到了下午才真正开始精彩起来,冯家老爷子也从宅中出来观战。
当两名比试者都能射中靶心时,主事便会将靶子后移,就这样到了最后几人时,靶心离台子已经有很长一段距离,几乎快要接近长弓的射程极限,最后几箭都未能正中靶心。
当主办人问出是否还有人要参加时,卫衍才将熹儿交给邢辰修,自己上了台,只见他接过那长弓,并未急着将箭上弦,而是先用手拉弓试了试那弦的手感,几次后才真正抽了箭,根本不需多两次的机会,力道十足的一箭离弦而出,在众人眼中一闪而过,正中靶心。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原本台上那人微一愣神,虽心有不甘,还是很快冲他拱了拱手,步下了台子。
没有人再上台挑战,很快由冯老爷子亲自宣布,本次试弓大会的胜者便是卫衍。
那弓的制作者,也就是冯家新任的年轻当家,上前对卫衍表示恭喜,又问道:“这位勇士,刚刚一试长弓是否称手?按照冯家的规矩,弓售出时,还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做些微调整。”
“抱歉,这弓并非是我本人要使用,是我替内子赢的。”
“这样......”对方低头似乎是沉思了一会儿,还没开口,底下听闻这话的其他人却已经闹开了。
“冯家这弓说好了是寻有缘人,又怎可赢下后另送他人。”
“是啊,若这么说,岂不是找到前几任试箭大会的胜者,重金请他们帮忙赢下弓便可。”
此话一出,人群中更是传来声声附和。
那位冯家当家也对着卫衍有些为难道:“抱歉,这位爷,虽说赢下比试,弓本就该卖给你,今后的处置我们也无权过问,但你也听到了,按照规矩,冯家是替这弓选使用者,冯某私心也并不希望看弓被转手赠予他人。”
卫衍闻言倒也不为难对方:“抱歉,是我没思考到这层,既然这是规矩,自然不好破坏。”
他这么说,那名刚刚败于他之手的壮年心中一喜,正要上台,就听他继续道:“那只能让内子自己来比试了。”
箭法如此精准之人万里无一,虽然众人也注意到随卫衍一同来的是位男子,想来便是他口中说的妻子,可也不觉得对方真有能力赢走这弓。
邢辰修闻言挑了挑眉,弯腰将熹儿放到地上,让下台来的卫衍牵着,在众人的目光中坦然走上台。
“劳烦,将那靶子再后移一些。”
51/52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