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红楼同人)——默默的听

时间:2018-11-06 10:23:58  作者:默默的听
  就他一路看来,有人从背包里抽出一支一米八长的长.枪,有人从巴掌大的包里拿出超过一百两碎银子,有人更从腰包里捧出三匹锦缎……
  这种明显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现象,差点就把冯子芝的三观碎了一地。
  他忍不住用身上为数不多的碎银买了一个最多人挂在身上的腰包,并好奇地拿着李敛背着的包袱慢慢地放进腰包里。
  只见一个婴儿般大小的包袱被慢慢地塞进巴掌大小的腰包里,随着包袱越塞进腰包里,而腰包依然不改大小,冯子芝双眼就控制不住的逐渐增大,一脸惊奇的小模样。
  把包袱放进腰包里还不够,他又把自己身上什么玉佩、手帕等物都一股脑儿地塞进腰包里。
  「你看!放了那么多东西进去,这腰包居然一点鼓起来都没有,而且还半点重量也没有增加!!!」冯子芝雀跃的与李敛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冯子芝:好厉害啊!!
  李敛满眼笑意地看着他,这样的小芝超可爱的!!!
  李敛内心痴汉ing:很想亲亲抱抱做羞羞事啊!!1
  感觉被取笑的冯子芝俏脸一红,轻咳了两声,努力维持自己睿智、高冷的形象。
  勉强维持了一会儿,冯子芝决定放弃高冷厂公范,反正这里也没有其他人认识他的了。
  他不再按捺自己蠢蠢欲动的好奇心,活像小孩子得了新玩具似的,不停地把东西放进腰包里,又不停地把东西从腰包里拿出来,玩得不亦乐乎。
  直至来到一间看上去干净的客栈后,冯子芝这才暂时停止起来。
  他刚才一边玩新玩具的时候,双耳也不忘聆听其他路人的说话,并加以整理讯息。
  「现在是天宝十三年三月初五,离明年的安史之乱刚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不用担心四周乱糟糟的。」冯子芝在内书堂上的课可不是白费时间的。
  「小芝,我…我想……」李敛双眼乱转,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
  冯子芝何许人?用牛继宗的说话来说,就是心眼都像蜂窝似的,披身狐狸皮就能成精,如何会猜不出自己枕边人的心思!?
  「你是想要告诉大唐皇帝安禄山和史思明会造反?先不要提这个时期的安史二人深得唐玄宗信任,据《旧唐书》所记载,凡人言安禄山反者,玄宗必大怒,下令缚送与安禄山。」冯子芝有理有据的道,「而且,安史二人的造反除了是因为他们的野心之外,同样也是基于这个时期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纷纷沦为流民、朝堂百官争权夺利,文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还有胡将在边镇拥兵自重等等无数问题。」
  「再说,你一个默默无名,就连户籍都没有的升斗小民,如何让唐玄宗相信你?」他一针见血的道。
  不等李敛细想,冯子芝又道:「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假设唐玄宗相信了你的说话,把安史二人赐死,甚至发奋重振大唐,那么历史上其他因为这次战乱而死的人并没有死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宋太.祖赵匡胤可能一生都不会从军,而是安份守纪的转武为文考科举,铁木真说不定攻不入中原,明太.祖朱元璋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放牛娃,或者做个大户人家的仆人之类的,就连我大周朝太.祖爷都有机会不曾出生!」一件事情出现了改变,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会受到影响。
  冯子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其实他自己也不确定会不会这样,只是为了保持自己英明睿智的形象而已。
  但这推想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至少李敛是被吓了一大跳了,「但…但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天策府的兄弟全军覆没,而且,那些百姓也是无辜的……」只见他低头喃喃道。
  冯子芝最是看不惯他垂头丧气的样子,他本人可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性命,反正只要李敛高兴就可以了,而且,他刚才所说的一切也未必会发生,也许只是他杞人忧天而已。
  「好了!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看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李敛双眼顿时唰的一下亮了起来,「真的吗?」
  「真的,如果我们真的改变了历史,打从我们踏上洛阳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改变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再犹豫。
  此时,久已不曾主动出现的系统响起了声音。
  「叮!触发终极任务──拯救天策府。诛尽诛宵小天策义,长.枪独守大唐魂。安史之乱中,二十五万天策军将士只余不足百人,天策府门派三千五百二十七名弟兄,无一活着退出战斗,全数战死。凡天策将士,尽忠职守,保卫大唐,死而后已。望宿主能够拯救天策府,挽救天策将士的性命。任务失败:无。任务奖励:无。提示:完成终极任务后,系统将会正式卸载。」
  李敛眨眨眼睛,「什么是卸载?」
  系统淡定的回道:「就是离开的意思。」
  既然都已经把系统的存在告诉了冯子芝了,李敛也懒得自己谋划,干脆直接就把系统的说话转告冯子芝了。
  「哦?」冯子芝提起精神,如果说刚才他对改变历史、拯救天策府还是可有可无,只是想要陪着李敛的话,现在他可就真的是认真了。
  虽然说那系统到现在都没有加害过李敛,甚至给了李敛很多好处,但冯子芝可仍然是不放心有这样一个神神怪怪的诡异玩意在李敛的体内。
  「你打算第一步怎样做?」
  李敛苦思冥想了一会儿,「我们先去找我那挂名师父吧!他是天策府统领,深得皇上信任,我有把握让他相信未来所发生的事情。」
  「依你的。」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先去找李承恩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来者何人?天策重地,不得擅闯!」守门的天策府将士长.枪一摆,严肃地问。
  「在下李静涯,有事要求见天策府统领,还望代为通传!」李敛递过拜帖,抱拳道。
  听得是求见府主的,右边的那位军爷稍稍打量了李敛和冯子芝二人一眼,「不知两位公子有何要事要见我家李承恩统领?」
  「事关机密,在下已经把要事在拜帖之中言明,请军爷尽快代为通报!」
  军爷眼见李敛和冯子芝二人气质出众,不似常人,加上天策府与民众关系一向和睦,从不仗势欺人、敲诈百姓,也就没有出现什么狗眼看人低或者刁难勒索之事,只让旁边的天策兄弟一人守住大门,自己则立马前往大厅通禀了。
  「报──」
  此时,大厅里聚集着天策府诸将正在商议未来一年天策府的训练方针,听得有将士来报,便把人唤了进来。
  「门外有二人言有要事要求见统领,并言已把有关要事记录在拜帖之内!」
  「哦?」虽然真实年龄超过五十岁,但依然保养得像个三十多岁青年的李承恩从喉咙里吐出半个低音。
  他接过拜帖,打开一看,瞳孔一缩。
  合上拜帖,声音听不出喜怒的道:「把那二人带来这里。」
  「是。」军爷领命而去。
  旁边的天策府录事参军事朱剑秋见状,不由得问:「统领,来的是何人?」
  李承恩非常信任这位智谋极高的小诸葛,直接把帖子递给他,摇摇头道:「不清楚。」
  年纪最小的天策府总教头杨宁就坐在朱剑秋旁边,伸长脖子一看拜帖上的人名,「李静涯、冯延年?没有听过,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子弟,还是哪家初入江湖的少年侠士?」
  朱剑秋没有理会他,径自打开帖子,看清内容也是脸色凝重起来。
  杨宁瞄到内容后,也没有再说话了。
  朱剑秋把帖子递给对面的天策府副统领秦颐岩。
  秦颐岩、天策兵马使徐长海和天策府唯一的女将军曹雪阳传阅过拜帖后,也是眉头一皱。
  全因拜帖之内写的一行字──安禄山密谋造反。
  「依你们之见,这李冯二人究竟是朝庭上某些人派来的,还是…真有其事?」李承恩颇为头疼的问。
  安禄山深得皇上信重,风头正劲,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统领边兵近二十万,为人嚣张拔扈,与当今国舅、宰相杨国忠素来不睦。
  即使没有刻意打听朝庭上的事情,李承恩对杨国忠经常向皇上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之事也是素有耳闻,可皇上一般都只认为这是将相不和,并不予理睬。两人多次的争斗之下,国舅杨国忠虽为外戚,对上安禄山却是屡战屡败,甚至是前阵子失败之下更导致皇上升任安禄山为左仆射。
  天策府一向只忠于皇上,忠于大唐,从不涉及政治斗争之中,李承恩担心这是国舅杨国忠或者其他人要把天策府扯入党争之中。
  天策府好不容易才捱过武周一代的极力打压,可不能再被扯进朝堂的乱事泥潭里!
  「虽然国舅因其与安禄山不睦,屡次上言安禄山欲反,乃出于私心,但是安禄山欲反一事却未必是诬蔑。」作为天策府的第一谋士,朱剑秋率先道。
  他摸摸自己的长髯,分析的说:「天宝六年,安禄山美名为了强化边境守备,在范阳之北修筑雄武城,招募奚和契丹的骁勇士兵,囤积大量武器和兵粮,还向当时兼任陇右、朔方、河西、河东四镇节度的王忠嗣申请军备的援助。当时,王忠嗣甫一回到京城,便上书安禄山正在策划谋反。只是,因为党争之故,此言不被接纳,后来王忠嗣更被贬为汉阳太守。」
  「而且,安禄山虽然一直貌对朝廷极其恭顺,但有情报显示他暗地里命自己的义子安伯天设立蛇牙,笼络天下能人异士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也命自己亲子安庆绪筹办了一支狼牙军。」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我们还是先听听那李冯二人如何说吧!」徐长海建议。
  恰好,军爷带着李敛和冯子芝二人到达大厅。
  李承恩端坐在椅子上,目光深邃,那冷肃强横的气场直直地往李敛和冯子芝身上压去。
  「在下李静涯见过李统领,见过诸位将军!」
  「在下冯延年见过李统领,见过诸位将军!」
  李敛和冯子芝泰然自若地一起见礼。
  眼见他们直面李承恩的气势仍然若无其事,秦颐岩、朱剑秋等人都对他们高看三分。
  李承恩的视线在李敛身上掠过,正正地注视在冯子芝身上。
  「你是何人?是宰相还是贵妃派你前来的!」他不容置疑的道。
  无他,冯子芝虽然气质出众,但相貌阴柔,脸白无须,声音略为尖细,这就足以让经常不时进入宫廷的李承恩意识到他内侍的身份。
  顿时,秦颐岩、朱剑秋等人齐齐把目光放在冯子芝身上。
  李敛上前一步为冯子芝挡下众人的目光,朗声道:「我们不是杨国忠派来,也不是杨贵妃派来,而是…统领您派来的。」
  「一派胡言!」李承恩斥道,「我与你二人素未谋面,何以出此荒谬之言!此地乃天策重地,容不得你二人胡言乱语!」
  「统领息怒,在下是统领您派来此事可是千真万确,有真凭实据的!」李敛成竹在胸的道。
  闻得此言,众人不由得为之侧目。
  秦颐岩威严的道:「年青人,你要是敢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就休怪我秦颐岩无情!」
  李敛对他的威胁不在意地一笑,「在下是不是胡说的,请统领一观便知!」语罢,掏出了一本书册。
  见得李敛言之凿凿,李承恩都有点怀疑自己了,他蹙着眉头接过书册。
 
 
第一百八十三章 梦回大唐二
  「吾乃天策李承恩,本为九百多年前天宝人士, 蒙圣上看重封为天策府统领, 守卫大唐。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史思明二贼起兵叛乱,叛军势大, 一月攻破潼关, 占领洛阳。为大唐,吾虽死无憾。然, 圣上特旨, 宣召护驾撤至成都,憾甚。此役, 府中三千五百二十七名弟兄无一幸免, 尽皆战死, 吾恨不能与其共死。一天, 取火龙沥泉抹拭时,突然出现于九百多年后的周朝。」
  「吾把天策府诸将之事迹、天策技艺、吾之心得尽数记于此秘传中。望后人能铭记吾等天策府将士之功绩,传承天策技艺, 重建天策府, 让后世人皆知吾天策威名。」
  李承恩肯定这书册上的字是自己亲手所写的,笔迹、遣词造句和书写的小习惯都与自己的一模一样。
  但如果这字是自己所写的,内容是真的, 那算什么?未来的自己会糊里糊涂的到了后世, 然后这册子被眼前这青年得到, 他又出现在几百年前自己的面前?
  换着做一刻钟有人敢这样告诉李承恩, 他一定会把人乱棍打出天策府的。
  此时此刻,尽管不想承认自己的猜想,但他不由得心烦意乱,头疼到不得了。事实上不到他不相信,因为书册中的天策府武学和阵法有不少都是他自己的心得,平日甚少与他人言及过,有的更只是有一个粗略的概念而已,尚未完全成型。
  秦颐岩跟李承恩情同兄弟,有时候也不太讲究礼仪,直接从他手里拿过书册,放眼一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
  他忙不迭地与身边人分享,还向对面招手道:「老朱、小杨!你们也快过来看看!」上面所记载的事情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
  朱剑秋见得连素来临危不乱的徐长海和曹雪阳都是眉头深锁,顾不得形象,连忙起身与杨宁一起凑头过去。
  「这算什么?我们的死法吗?」杨宁茫然地问。
  他们之中曹雪阳和杨宁是跟随李承恩时间最短的,但也有十多年了,对李承恩的字迹自然是烂如指掌。常人即使模仿到李承恩的字迹和小习惯,都绝对写不出李承恩那种给人大气、铁血的感觉。
  「所以…你们来自九百多年后?」朱剑秋快速地转动他的大脑。
  「空口无凭,你等有何证据?」
  这时候就轮到冯子芝出场了,「眼下是天宝十三年三月初五,根据史书记载,八、九月间,霖雨积六十余日,京城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籴以济贫民。」
  任何消息都有机会是串通造假,天灾的消息总不会是跟老天爷串联了吧!
  眼见冯子芝如此淡定从容的态度,朱剑秋在心里多信了一分,脸上却是摇头道:「现在才是三月,跟八、九月的事情相隔太远了,一时间恐怕是不能分辨真假。」言下之意,是不接受这则「预言」了。
  面对朱剑秋的刻意刁难,冯子芝半步不让地盯着他的双眼,一会儿后,「…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军所过之州县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开门迎接叛军,或弃城而逃,或被叛军擒杀,叛军以雷霆之势掌控河北。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而唐玄宗…唐皇帝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并未相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