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红楼同人)——默默的听

时间:2018-11-06 10:23:58  作者:默默的听
  周文帝不动声色的轻轻点头。
  听得旁边不高兴出来迎接武人而黑脸的文官们,脸上都有了一丝笑意,心里对八皇子李天瑾的好感更添三分。
  「雁门、云中大捷,斩首近十万众,呼韩邪部元气大伤,其余匈奴各部和鲜卑、突厥、柔然三族定然不敢再轻举妄动!待得年后把各地的粮食、赋税都收缴上来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钱粮去再打一场仗。到时候,进可攻入草原,退也能派大军坚守边关,立于不败之地了。」四皇子李天琰看似务实的一说,却把诸皇子也全比下去了。
  该死的老四!太子、李天璜、李天瑾、李天琅、李天瑛等直接或间接对「那个不能说的位置」感兴趣的皇子无不齐齐在心里骂了李天琰一句。
  哪怕是回答得最出采的李天瑾都不能与李天琰这话相提并论。李天瑾充其量也只是在分蛋糕、拉拢人心,然而李天琰这话却是把自己放到国家整体大局,甚至是储君的角度了。
  周文帝状似满意的微微点头。
  「父皇身系万民安危,这些日子儿臣可真的是担心得吃不下咽。儿臣和七弟还抄了不少佛经上供佛祖,幸父皇有上天庇佑,大胜匈奴人,这真是我大周朝之喜呢!」五皇子李天琪纯孝,一番话说得真心实意。
  周文帝欣慰地点头,他这个五儿子最是实诚,所以他说自己担心得吃不下咽,那就是真的担心得吃不下咽,不会是骗自己的。
  「老七,你也来了?最近身子可好?」经五儿子一提,周文帝稍稍惊讶的发现自己因身患残疾、长年不见外人的七儿子也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谢父皇关心。郑太医医术高明,儿臣经郑太医调理身体后,感觉好多了。」七皇子李天玠两只黝黑发亮的眼睛注视着一个人的时候,对方就感觉自己在他面前无所遁形,仿佛自己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都暴露在他眼前似的。他给人的感觉就透着一种棱角分明的冷俊,甚至比朝中百官私下人称「冷面皇子」的李天琰更冷。
  周文帝颌首,老七虽然身体不好,但也是个孝顺、知礼的。
  他替老七起名为玠。
  玠者,大圭也。
  按,天子之镇圭,诸侯之命圭也。圭六尺二寸谓之玠。——《诗经?尔雅》
  太保承玠圭。——《书?顾命》
  在周文帝的心里,身有残疾的七皇子李天玠是命中注定会被分出去的藩王。但也因为这样,他能更好地照顾、疼爱这个七儿子。同一件事,四儿子李天琰做起来是喜怒无常,那么七儿子李天玠就是真性情、不与他这个父皇见外。
  所以,论恩宠,李天玠可能比不上太子、五皇子李天琪、九皇子李天琅;论重用,李天玠可能比不上大皇子李天璜、四皇子李天琰、八皇子李天瑾;但论信重,诸皇子之中能使周文帝最为相信的就只有这位七皇子。
  「张旭何在?」周文帝一家子打完招呼后,就转头唤起大臣。
  「臣在。」现任礼部尚书,也就是贾敛的表伯和长兄贾赦的岳父──张旭毕恭毕敬的出列。
  「……」周文帝顿了一顿,才问:「上将军的后事安排得如何?」
  这话一出,就连站在周文帝身后,心不在焉的贾敛都回过神来,双目紧紧地盯着张旭。
  「回皇上,臣已经按本朝最高规格,安排人手至上将军府帮忙筹办。且臣等亦已经准备好谥号,只待皇上下旨。」张旭垂下眼帘,没有留意自家表侄子居然与戴并排,一起站在最接近周文帝的位置。
  「张爱卿办事,朕放心。只是谥号此事,宜早不宜迟,张爱卿且说说都准备好哪些谥号。」尽管东厂番子四处寻找冰块冷冻牛金的躯体,但即使是周文帝下令急行军,回到京城时,牛金的尸首早已经出现了尸斑,开始腐烂,实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是。」张旭微微迟疑后,就抬手回道:「臣并几位大学士与左右侍郎一起商讨出适合为上将军谥号的一共五字。」要死,大伙儿一起死。
  「分别是桓、平、庄、靖、勇。」旁边的几个皇子早就知道礼部商议好出来的谥号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打量着周文帝的反应。
  一听到这五个字,周文帝立时就变了脸色,脸色阴沉,一阵山雨欲来之色。身后的贾敛更是握紧拳头,指甲入肉,渗出鲜红的血。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哦?张卿不妨解释一下吧!」连爱卿也不叫了。
  张旭心里暗暗叫苦,脸上仍是一派公事公办的样子。
  「回皇上,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贾敛听得明白,这不单是在说牛金攻城略地有功,还暗示他性情凶暴。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眚是过失的意思,从这里看这几个解释虽然都只是说牛金没有什么过失,还不算是太坏的谥号。
  贾敛闭上双眼,掩去狂怒之色。
  他虽然把精力主要放在习武、行军打仗方面,但王翊对他的教育还是捉得很紧的,而且他自己也曾经幻想过自己将来会得什么的谥号。所以,他清楚知道「平」除了张旭所指的那三个意思外,还有一个意思──惠无内德为平!
  这条可是非常严厉的指控!意思就是说,牛金根本不配得谥,可是又拗不过皇帝,于是这些文官们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不知道贾敛已经处于暴怒状态之中的张旭却察觉到周文帝的阴沉的视线,深恨那几个把自己推出来的大学士,但仍然得继续说下去:「威而不猛曰庄,严敬临民曰庄。」同时,真心大度曰庄,执德不矜曰庄,德盛礼恭曰庄。这个好了,明罢着是讽刺牛金心胸狭窄、骄矜自大、无德无礼了!
  「下面的这两个字是臣结合上将军为人而想出来的。」张旭眼见周文帝脸色越发深沉,他机灵地把自己摘了出来,说话飞快的道:「纲纪肃布曰靖,厚德安贞曰靖。」
  「胜敌壮志曰勇,率义死国曰勇,奋身为义曰勇。」非常符合牛金的死法。
  「请皇上决断!」飞快说完最后一个勇字意思后,张旭立即打躬作揖,连额头间滑落的冷汗也不敢拭去。
  「敛儿,你看这五字如何?」周文帝的脸色勉强和缓了一下,他现在记起这张旭是贾敛的亲戚了。
  「嗤!」贾敛毫不客气的道:「除了最后两个字勉强能见人外,前面那三个……」
  他盯住站在百官最前列的那五位殿阁大学士,一字一句的道:「都?是?狗?屁!」
  此言一出,百官尽是哗然。
  不同于武官的幸灾乐祸,就差拍案叫绝,贾敛说得太放肆,太光明正大,太不把文官放在眼里了,就是忍功最为深厚的文官之首──保和殿大学士景泰也不免变了一下脸色。
  有不少御史言官可是这几位大学士的支持者,他们自觉受辱,立马就出列,疾言厉色的道:「皇上!这荣国公次子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朝庭重臣,着实无礼!理应革去军职、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请皇上下旨!」除却诸皇子、五位「受辱」的殿阁大学士,还有零零星星几个王翊的亲信外,在场的文官大半部分也俯首弯腰请周文帝发落贾敛。
  贾敛却是半点也不怕,嘴角上扬,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李天琅见贾敛斜视自己的目光都仿佛是不屑似的,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见过贾敛和那个长得一副小倌脸、最卑贱的东厂阉人相处时,神情那个温柔、总会朗声大笑的,偏生对着自己这个高贵的皇子就一副轻蔑的脸孔,处处跟自己过不去。当然,李天琅是不会想每一次都是谁先挑是事端的。
  他状似好心的道:「贾敛兄弟刚从战场回来,年轻有为,立下大功。这时杖责他传了出去像什么样子呢?不若功过相抵便是了。」他早就收到消息贾敛这次在战场上的表现很是耀眼,要是能够这样抹去他的功劳就好了。
  「不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一敬强烈反对。
  他们并不是为了小小的一句「侮辱」而要求杖责贾敛的。这群老狐狸每天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句句指桑骂槐,不往对方痛脚上死踩不罢休,一个个脸皮都锻炼得如城墙般厚,又怎会为了一两句「小孩子话」而大动肝火呢!
  倘若今天「侮辱」他们的不是贾敛,就算是任何一个小小将官也好,他们都一样会跳出来的。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在朝堂之上文官的地位一向比武官高,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正六品主事都敢上书弹劾当朝正一品的将军。在历朝历代这么多个国家,若是四海升平、八方宁靖,武将的地位就会不断下降,而文臣的地位也会不断上升;但如果外有战事,那武将的地位会一直提高,甚至会压倒文臣。
  满朝文官不管各自党派如何,支持的是哪一位皇子、政见有什么不合也好,但他们清楚只有众志城成把武官打压下去,保持他们的地位后,他们才可以放心继续内讧。
  「年轻人气盛,不过是一句说话。徐御史又何必深究。」李天琰淡然道。
  「回四皇子的话,正是因为贾家子年纪尚轻,才要更加重视!贾军侯深受皇恩,定要从小开始教导谦虚谨慎、紧守礼仪,好让他日后不会妄自尊大、不听人言才是。」徐一敬见是李天琰说话,虽然仍然不敢后退半分,但也是有礼地回道。
  「本皇子看贾家子也没有说错什么,上将军一生为国立了不少汗马功劳,偏生你们这次准备的谥号…除了张尚书的靖和勇外,其他可真的有点欺负人了。怕是传了出去让我大周数十万士兵知道后,也会引起不满。」李天玠薄薄的嘴唇微张,一身冷意比李天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皇子此言差矣!按本朝……」徐一敬知道李天玠在朝中无甚声望,也不曾听闻周文帝特别宠爱他,就要抬头硬气地回嘴。
  「够了!」周文帝不客气的喝道。
  「贾敛没有说错!这三个字全都是垃圾!」
  周文帝冷冷的注视着文官们,他清楚知道文官们的心思,牛金的谥号就是他们试探的第一环。
  要他革去敛儿的军职、杖责三十,就是试探的第二步。
  「敕谕,上将军牛金志怀锐颖,气干强果。纯正不曲,志叶贞醇。详善服义,砥行栖仁。践直无隐,基忠有津。智兼二略,艺总六钧。宣劳边徼。屡奏肤功。涉历艰难险阻,不辞劳瘁。不幸身中暗箭,遽尔溘逝。且临终之前,犹复力疾督师,亲临前敌,实为宣劳超众,体国忘身。着赏内帑银十万两,经理丧事,并赏给陀罗被。官为相度地基,建盖专祠,以时致祭,用妥忠魂。朕必亲往奠酒,所有任内降革罚俸处分,俱着开复。追赠太子太傅,赐谥武忠,并推恩其子牛继宗为一品御前侍卫,袭一品国公爵。」周文帝眼也不眨的张口就是一遍洋洋洒洒之词。
  这圣旨听得文武百官俱是一愣一愣的。
  武官纯属是听不明白周文帝文绉绉兼词汇艰涩的长遍大论,而迷迷糊糊的。
  文官却是全都听明白,但就因为听明白了才齐齐惊呆了。
  卧糟!皇上你也太…文官们辛苦地把不要脸这三个字咽回喉咙里,满脸复杂的看着周文帝,仿佛第一天认识他们这位在位数十年的皇帝。
 
 
第五十章 内廷十二监
  皇上在所有朝庭重臣亲眼目睹的情况下, 堂而皇之的说着瞎话,说得真的是比真话还真!你说牛金那厮什么纯正不曲, 志叶贞醇,详善服义,砥行栖仁也算了!那老混账怕是连兵书都没翻过一本!大字也不懂几个!你居然还说他智兼二略!?艺总六钧!?呸!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这种超厚的脸皮,已经不是他们这些文官所能企及的, 只能深深的仰望和膜拜。
  这也罢了!权当皇上眼瞎、被蒙蔽好了!然而, 武、忠二字可是武官中最高的谥号,如文官中的文正是同一级别的。连赤胆忠心的一代军神岳飞也只得武、穆二字作谥号,牛金这混账何得何能能有此谥号!
  文官非常不满,互相挤眉弄眼的希望有人带头反对。只是,就算最直肠直肚的御史言官们都知道, 牛金生前你怎样弹劾他也可以。哪怕是当面骂他、把唾沫全都喷到他脸上, 虽然他绝对会把自己打得桃花满面开, 但人死为大, 要是谁敢在周文帝已经决定好后仍然反对, 那就是摆明车马要跟牛金过不去了!
  先不说牛金在军队中的旧部会不会在下朝时,套自己麻袋一顿暴揍!单说现在就立即会导致皇上的不满, 甚至厌弃。小则被穿小鞋、官位不保,大则全家性命安全堪忧!谁知道皇上会不会把自己全家苦兮兮的流放边境, 然后边境又遇上牛金的旧部的!?
  所以, 尽管文官眼神交流得十分热烈, 但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 最后所有人都只能一致的道:「皇上圣明。」
  「还有。」周文帝顿了一顿, 「从三品讨寇将军公孙越身先士率,力战匈奴人身亡。赏内帑银二千两办理后事。并令皇五子带领侍卫十员,往奠茶酒。所有应得恤典,着礼部察例具奏。」
  太子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他可是十分清楚他那个便宜老丈人的性子的,惜命得很,轻易不上前线。而且,前些日子都没有战死的消息传回来,怎么突然就死了?
  事有跷蹊!所有人心里都不其然地浮起这四个字,尤其有争位之心的诸皇子和他们的党羽的眼睛更是亮得吓人。
  回去一定要派人打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想不定能借此事栽太子一把!
  宣布完公孙越的死讯后,周文帝不理会太子、诸皇子和众臣的脸色变化,直接上了由礼部替他准备的天子车辂。要不是公孙越是太子侧妃的父亲,为顾及太子的颜面,他真的是懒得理会这事。当初他就怎会赐下这场婚事,替太子选了这样一个蠢人的女儿做侧妃,连累太子。
  周文帝懊恼当中默不作声,其他人纵然满腹狐疑都不敢多说什么,一个个依次紧随天子车辂。
  「厂公。」旁边一个光滑微胖,没有胡须的太监上前几步,尖声细气的道。
  戴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碍于文武百官也在场,只得小声地骂了他一句:「一群不争气的玩意!」就撇下袖子,守在天子车辂旁边,跟随御驾回宫,再也不看他一眼。
  那太监脸带愧色,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身后那几个等级相约的太监一眼,那几个年纪稍大的太监也只得讪笑着。
  「小公子。」他主动靠到贾敛身边打招呼。
  贾敛扯出一丝微笑的回应道:「黄伴伴。」
  这微胖太监正是御马监的掌印太监黄锦。
  「夏公公、毕公公、童公公、马公公、安公公、刘公公、郑公公、张公公、冯公公,多日不见,各位可安好?」一圈数下来,内廷十二监的首领太监除却戴权外,全部都在此,惹得不少朝臣都忍不住拉长耳朵,想要窥听这群「阉党」在商酌什么「祸国殃民」的奸计,就连诸皇子也极是侧目,他们可没有想过贾敛和内廷太监之间的关系居然这么好。
  虽然说就说是内廷十二监,但是当中的御用监早已经被周文帝裁撒,改设广储司,分属名义上由礼部外臣掌管的内务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