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是韩昭远,你不用问我为什么,听到那首歌的瞬间,你也会觉得外面的人是韩昭远。”
“他的声音,行事作风,远比他的背影有辨识度。”
董天天垂眸抿了下唇,看上去像是想说些什么,踌躇半晌,却没能吐出一个反对的字音。他看着自己鞋上的污迹,看着脚下污浊的地面,思绪来来回回绕着韩昭远这个人,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无力感。
他其实没有不相信程明雀的意思,他只是不太想承认韩昭远这个人又回来了,以至于条件反射地质疑对方的结论,妄图得到否定的答案。就像那天在楼上的临时躲避一样,就像他们隔着门板听到那首歌的瞬间一样,他听出来了,却很难主动提起那个名字。
就好像不去承认,没有唇齿开合用舌头送出那三个简单的字音,这个人就不会存在一样。
直到这个名字出现在别人的舌尖上。
董天天眨了眨眼睛,抬头向印桐的方向看去。他隐约意识到对方说了些什么,却很难从那些字音里提取出言语的意思。
他说:“什么?”,试图用自己茫然的表情传递出“请你再说一遍的意思”。印桐也不恼,只是偏着头,放慢了言语,一字一顿地再问了一次。
“你们说的韩昭远,是不是那个里面套着件高领毛衣,外面搭了件运动服的少年?”
“如果是的话,”他朝窗外努了努嘴,“他刚才差点直接送我见上帝。”
第118章 实验品
韩昭远是个疯子。
这个修饰限定可以追溯到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或者再往前一点,可以追溯到他四年级的那场夏令营。
彼时韩小魔头十岁刚出头,正处在谁见了都想摸摸脑袋的年龄,再加上年纪轻轻就长得祸国殃民,成功俘获了学校里一大票的小豆丁。
小朋友都是这样,他们的认知里很少有自我判断的能力,通常只是根据一个人、一件事的外在表象来决定自己的好恶,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拥有“非黑即白”的真理。他们的认知里不存在欺瞒的概念,很难去质疑亦或是怀疑某样东西,甚至产生一些毫无根据的自我中心思想,狂妄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善良的。
他们很容易被欺骗。
这是这个年龄无法逃开的陷阱。
然而当中央城里的那帮闲得无聊的心理学家对此高谈阔论的时候,十岁的韩昭远已经将这个理论成功地举一反三付诸了实践。他在夏令营里纠集了一帮小豆丁,将临时负责他们的老师药晕藏进了回程的悬浮车里,只为了“让她能在之后的学习中也陪着我们”,这样一个单纯又扭曲的愿望。
他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我想要这个东西,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这种行为有什么问题吗?”他甚至在之后的调查中,这么回复了中央城的警方。
所有的调查人员在三天内反复观看了那部长达十四个小时的全程录像,他们看着年仅十岁的韩昭远不断测试着城市监控的图像采集范围,在终端上制作出卡通的、用各种猫猫和兔子代替建筑装置的地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朋友们的思维,甚至教会了他们如何诱导老师进入房间。
他就像天生的犯罪分子,骨髓中都埋藏着罪恶的因子。不断地有科学家质疑韩昭远生存的合理性,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应该送进白塔,他的基因里势必存在某种和犯罪库吻合的序列,他应该被关起来。
——“我们遵从人道主义,希望韩博士和您的儿子一同接受调查。”
然而遗憾的是,基于科学院的保密条例,这件事最后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广为告知。谁也说不清韩昭远的恶作剧被定性成了什么,它和“印桐的搬家”在中央城里甚至并列为两个吓唬孩子的恐怖故事,俗称“再不睡觉,就让你跟韩昭远(印桐)住到一起去”,也说不清这两个当事人谁更惨一点。
董天天后来随口询问过这件事的结果。
彼时正值新春,家里的熊孩子们一窝蜂挤在庭院里堆雪人。远处大铁门外的悬浮车上下来了一户人家,年长的哥哥牵着两个弟弟正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话还没说完,大一点的那个弟弟就走过去绕到另一边,不耐烦地牵起了小不点的手。
他们看起来就像一家人,可他们永远无法成为一家人。
董天天站在阳台上,远远地和年龄最小的那个弟弟对上视线,沉默了半晌,和对方交换了一个礼节性的微笑。他身后上了年纪的老祖母突然叹了口气,裹着冬日熹微的阳光打了个哈欠。她看上去就像困了一样,枕着摇椅上的软垫,踩着“吱呀作响”的脚踏,在儿孙们的欢笑声中一晃一晃。
“造孽哟……”
老太太从漏风的牙齿中挤出了一声嗤笑,听上去竟无端平添了几分悲凉。
“苏家被烧了,许老爷子被抓了,韩家现在正乱着,韩狗子的那帮炸了毛的姨太太正忙着花枝招展地抢钱呢,谁顾得上韩家的两个小朋友啊。”
“不过他们家祖传的毛病,各个都是疯子,小博士带着儿子一起被关进科学院,也没什么不好的。”
“没什么不好的,没什么不好的……”老太太睁开眼睛,招呼董天天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脑袋,“就是造孽啊,多可惜哟……”
没什么不好的?
董天天想,不好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当年科学院内部争端,也不知道是哪个项目的哪个负责人搞了什么大事,害得他们一群人——包括他和印桐、以及韩昭远在内的十一个人,全被强行带进了这所学校。
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自家老爹犯了什么事。他们就像用来控制极端分子的人质,一脸懵逼地来,一脸懵逼地被打,一脸懵逼地被分门别类装进不同的饲养箱里,接受着定期的药物实验。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罪倒是受了不少,一边要提防着外来敌人的迫害,一边还要小心着内部群众的捅刀。
董天天坐在335宿舍的椅子里,靠着书桌,顺着印桐的视线看向了那扇紧闭的窗户。
窗外还蒙着层白雾,隐约能瞧见些模糊的影子,却分不清哪些是树枝哪些是路灯,只能看见一片支棱着的杂乱的深色裂纹。垂在窗边的窗帘上染了血,奶黄色的斜纹布上印着一片斑斑点点的血痂,看上去就像小动物恶作剧的爪印,或者是某些恐怖电影里常见的怨灵索魂。
董天天往年一直觉得奇怪,市面上那些恐怖电影总喜欢把房间染成深红色的一片,最好再加上些大大小小的手掌印,仿佛不弄得脏一点就不够吓人。后来闻老师跟他解释,说这些设置都来源于人们内心恐惧的根源,人类终究是一种排外的生物,他们习惯将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妖魔化,这其中就包括了小孩和鬼魂。
他们认为这些是无法沟通的,无法沟通才会衍生恐惧。
所以窗帘上那些断裂的掌印对于董天天来说也是可怖的,因为这些掌印的主人——那个翻窗而逃的韩昭远,某种程度上也无法沟通。
他就像个“鬼”。
凭执念活动的“鬼”。
“韩昭远来了?”董天天问,“他从窗外翻进来,还想弄死你?”
印桐在他的用词上滞了一下,刻意放慢了语速一字一顿地纠正了一下他的说法。
“是想掐死我,”印桐抬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顺便让屋内众人观摩了一下他脖颈上的指痕,“倘若你们口中那个敲了门唱了歌、在楼下大厅改了时间、将我们毫无防备地扔进副本的肇事者,是个穿着高领白毛衣、还搭着一件运动服的小朋友。那这位‘韩昭远’确实在你们来我宿舍之前,从那扇窗户里翻进来,掐着我的脖子差点送我见上帝。”
印桐敷衍地笑了一下:“你们谁给我讲讲,这位小朋友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
屋内一片寂静,半晌后才有人轻声嘟囔道。
“……不好说,”程明雀小声嗫喏着,“韩昭远这人脑回路向来不太正常,谁知道他怎么想的,搞不好他就是顺路、心情好、随手那么一掐。”
“也可能是顺路、心情好、看看你还活着没有。”董天天补充道。
他们两人难得不约而同地统一了战线,此刻一唱一和地列举起了韩昭远的罪行,脸上都是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
程明雀说:“谭笑刚跳完楼的那阵子,不是总有同学压力过大抽过去吗?一般我们遇见这事都会带人去医务室,就韩昭远那家伙奇特,什么都不做,蹲在地上看着人抽得口吐白沫。”
“传言他还写了笔记,宛若记录观察实验般认真严谨,”董天天翻了个白眼,“那段时间学校里的小崽子们都躲着他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韩昭远观摩了。听说他还特别喜欢去小学部那边逛,遇见小朋友就给他们糖——给他们其中一个人,然后看着他们为了一颗糖,或者一个苹果,或者别的什么内斗。”
“校方不管吗?”印桐问。
董天天长吁了一口气:“不管的,你别想了,校方明令禁止打架斗殴,但实际上只要你斗殴的地方没有监控摄像,不会有任何人打扰你们私底下的交流活动。”
“印老大你这么想,”程明雀紧跟着补充道,“假设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箱庭,或者更简略一点,是一个培养箱。研究人员会关注小白鼠如何‘锻炼身体’吗?”
他停顿了一下,摇头回答道:“不会的 ,更何况韩昭远也没打架斗殴,他只是随意地,嗯,随意地煽动了一下。”
“……”印桐沉默了半晌,扭头看向安祈,“这人做事都这么随意?”
安祈眨了下眼睛,垂眸思忖着:“……或者,我们可以把他抓来问问。”
“还是算了!”
房间里骤然爆发出一声拒绝的二重唱,董天天和程明雀此刻空前团结在了一起,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安祈这个不靠谱的提议。董天天身板都坐直了,程明雀惊得差点撑着桌面就下地,然而有人比他俩反抗还激烈的,几乎是在喊声落地的瞬间,就有什么东西猛地砸上了他们头顶的天花板。
什么声音?
印桐循声望去,依稀判断出声源来自他们头顶的四楼,却没办法精确定位到究竟是楼上的435还是隔壁的433。众人屏息凝神地静候着下一声巨响,甚至刻意放轻了动作,一瞬不停地仰望着头顶的天花板,然而在片刻的沉寂后响声却没有继续,反倒是是一阵细小的、奇怪的响动,蓦地传进了寂静的空气。
“咚……咚咚咚咚……”
间隔渐次缩短的声音就像是撞击地板的弹珠,伴随着弹跳的起伏一点点消失在天花板的隔音层里。印桐仰头望着斑驳的墙皮,试图探寻到那道声音产生的蛛丝马迹,然而他什么都没看到,只听到一阵阵的弹珠声,就像是有个调皮的孩子,正在楼上翻弄着自己的玩具。
那是什么声音?
他听到陈彦叫了声自己的名字,这个始终没怎么说话的年轻人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微垂着睫羽,神经质般摩擦着自己左手的手心。
他说:“印桐,你还记不记得你在楼上的433关了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说
重申一下,韩昭远的思维是不对的,不对的,请宝贝们千万不要学
第119章 四楼
三楼通往四楼的楼梯一共有四条,分别位于U型宿舍楼的两个顶端以及底端平台的两侧。程明雀他们上来的时候姜饼人和丧尸都已经被清过了,光剁脑袋不拆尸,手法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安祈的大手笔。
印桐顺着底部平台的楼梯爬上四楼,隔着安祈的肩膀瞟了眼黑黢黢的走廊,点开终端询问道:“能听见吗?”
终端对面传来一阵嘈杂的械斗声,在短暂的嘶吼落地后,程明雀喘着气应了句:“clear。”
看样子情况并不乐观。
大约二十分钟前,在楼上那声巨响落地后的瞬间,印桐学着程明雀的姿势爬上了书桌,指着墙上的地图分布了一下下个阶段的工作。
上去是肯定要上去的,恐怖游戏通常不会给玩家留下“坐在家里也能通关”的easy的模式,如果印桐他们不选择“迎难而上”,估计就是上面发出声音的那位“迎难而下”。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游戏里先动手的往往能占据一定的主动优势,后动手的十有八【九都要吃亏。在宿舍楼这种小地方玩守株待兔八成是活腻了,谁知道待来的是不是兔子?谁知道兔子会不会已经进化了。要知道恐怖游戏这种东西向来都以虐玩家为乐,更何况箱庭online连“easy”选项都不存在,怎么可能让你“take it easy”。
已知四楼存在的丧尸≥1,这个代表1的“小画家”位于435门口,是无论如何都躲不开的定点小怪,势必要解决掉送去复活点。其次按照昨天涌进来的姜饼人来看,这栋宿舍楼估计已经成为了万圣节的糖罐,单刷显然不现实,但拆个团前后包抄也不算特别难。
——主要是包抄的速度能快一点,董天天建议,万一丧尸也会进化怎么办?
他这个问题提的就很玄乎了,毕竟无论是末世逃亡还是恐怖悬疑,但凡是拥有丧尸的影视文学作品,进化基本会成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
毕竟人类都能进化,异能都能开发,你凭什么断定人家丧尸就会坐井观天被动挨打?更何况主角愈挫愈勇,反派自然也要不断升级,针锋相对才有看头,谁要看你主角上来就被摁在地上摩擦?
所以根据常识来看,董天天这个“进化”说法也算不上空穴来风。
然而考虑到进化问题,当前形势就更严峻了。按照末世求生的普遍定理,丧尸这种反人类的生命体进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吃人能传播吃同伴能果腹,搞不好随便吃个什么就顿悟了,丝毫不遵守动物进化的法则。
假设按照每天傍晚18:45回档的普遍规律,四楼的丧尸已经度过了十四个多小时的假期。倘若它们每二十分钟吃掉一个小伙伴,这会估计早就进化成了高智商boss。
印桐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竖线,草草将四楼的走廊分成了左右两部分,靠近U型底部的那跳楼梯虽然有休息平台,但房间数要多上两个;靠近顶端的那条楼梯虽然房间数少,但连楼梯间都被规划成了战斗范围。
90 /113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2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3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4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5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6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7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8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9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3)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4)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5)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6)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7)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8)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09)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10)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11)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12) 戏剧性死亡(悬疑推理)——六味地煌丸(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