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系统破损指南(穿越重生)——白氏阿十七

时间:2018-11-10 08:02:08  作者:白氏阿十七
  固定办事处,以往都是为第一次到来的同事,或路过的同事, 或来此世界度假的同事提供帮助和落脚地的机构。
  宁淮家除了主卧,还有一大两小三间客房,一间给五叔, 五叔肯定不会要大的,所以剩下两间就是未来的办事处旅馆标间和豪华间的雏形?
  以后每过一段时间,可能都会有陌生人上门, 所以他还是得找个掩护才行。五叔盼望着他发扬宁家菜,重新开酒楼,但第一本金不够,二来那样他就顾不上办事处的工作了。必须要以办事处为重才行。
  宁淮知道异世界的工作和大熙的生活这两样中,说不准那种更重要,但他知道,有了办事处和系统给出的帮助,他能在大熙过的更好。
  第一晚在新家入睡,宁淮失眠到半夜,第二天却精神奕奕。
  昨天买的柴米油盐送入厨房,他简单整理了一下,从厨房的架子上拿了一个竹编的圆簸箕,红尖椒倒出一半摊开了晒在后院,另一半红彤彤的洗净待用。后院居然连晒东西的竹架都有,上面真是细心,连这种东西都准备了。
  宁淮准备趁着这几天,先做个酱。厨房里东西都是齐全的,竹炭、木柴、煤炭都堆的满满的。最令宁淮惊喜的是,他看过的地方,煤炭的储存处会出现纸条,纸条上写着卖煤炭的人家的名字和地址已经各种煤炭价格,堆放木柴的地方也有同样的东西,宁淮小心翼翼将纸条取下,找了个本子沾上去。
  都是生活的秘诀,不能随便丢了。
  因为第一天在家吃饭,又是独自一人,五叔既然不在,宁淮也就不想跑菜市场买菜卖肉。因为管理员有工资,宁淮在系统商城下单了很多生鲜以及厨房该有的调料,当然为了不引人瞩目,宁淮买的都是原材料,需要自己加工的。
  书房中的传送阵,第一次就让主人公器私用了。
  吃了几个面包填肚子,宁淮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制作酱的过程中,他要是不做罐子酱出来,他还怎么吃饭。
  第一次在云州港做酱,宁淮只取用了一小部分原料,避免因为各种原因失败而浪费原料。
  宁淮取了两份洗过的新鲜辣椒,一份是在盛罗县菜市场购买的,一份是系统商城出品的。第一步把洗过的霉豆瓣挑拣后晾干一会儿,然后烧水。宁淮发现土灶是触发式打火,比自己打火更快,但不引人注意,给人的感觉就是……仿佛这个灶让人打火的运气更好,一次成功不是问题。
  宁淮:“……”
  哈哈哈这个符真好用_(:з)∠)_。
  火点燃后,宁淮开始煮调料水,他往锅里放了八角、桂皮、香叶、花椒粒,大火烧开后,关火舀起在一旁放凉。调料水水放凉后,宁淮将挑选出的上好豆瓣倒入其中,浸泡。因为浸泡时间需要一个半时辰,宁淮趁着中间时间处理其他步骤。
  洗净的新鲜辣椒摊开晾干后要剁碎,宁淮从厨房放厨具的架子底层找到了一块木案板,崭新崭新的,还能闻到木料的新鲜味道。他擦洗了案板一面,以后就当做菜板子放在上面了。
  剁完辣椒,又剁了生姜,宁淮放松了下手腕,因为不赶工,所以他做起东西来有一股悠闲的味道。他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农村网红的视频,没想到他如今也过起了这种日子。
  宁淮慢慢从万能橱柜找出几个陶罐子,洗了一遍后,用开水消毒,再放到窗台上晾干。
  厨房只有一面开了窗,窗对着后院,是整个家中防御力量最强的地方。靠窗的地方,工程队给安了一个吧台一样的地方,宁淮坐在高脚木凳子上,一边擦着陶罐上的水迹,一边哼着小调。
  吧台可以晾晒东西,工程队走前放了几盆小花,要不是宁淮身后就是土灶,窗外天气晴朗,院墙中草地青青,从主卧延伸出的地榻像高脚楼一样离地,大约人的小腿高度,地榻一米宽,后面的隔门工程队也换成滑动门了。
  等以后做些点心,喝点小酒,坐在檐下,这就是人生啊……
  嗯,后院里的红辣椒好碍眼,以后放到前院或者天井中去。
  宁淮擦完陶罐,找了个薄木盆,把剁碎的辣椒和生姜倒入,再依次放入盐、干辣椒面、花椒面、冰糖、大蒜,搅拌均匀。
  搅拌的过程,真是个力气活。
  要不是宁淮学厨需要一把子力气,他本身瘦瘦的样子,还真不像能颠起一口大铁锅的人。
  宁淮现在家中的所有食材和香料,都是从系统中购买的,他知道自己的积分在其它方面花费极少,系统与外面都是等价,甚至更便宜,干脆留了足够的应急积分,剩下的全花费在系统中采购了。
  宁淮是想着在五叔回来前,把屋子里的食材填满一半,嗯,主要是能存放的。至于其它用具,就等五叔回来再去采购。他一旦上手做东西,不弄完都不安心。
  拌匀后,再拌入浸泡好的豆瓣,筛去调料水中的残渣后,倒入调料水使其淹住拌好的豆瓣酱,继续搅拌后淋入白酒少许,搅拌,倒入菜籽油,反复搅拌。
  在完成加材料,搅拌,加材料,搅拌……这个循环性动作后,宁淮心有余悸的甩了甩手臂,如果以后要卖酱,他绝对不亲自做。除非是比市场上贵很多的宁家限量版的豆瓣酱,他亲手做的那种。
  一个厨师,做菜掌握的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要理解一个厨师告诉你的适量、少许、再来一点儿这些词语的含义,真的很难。
  所以宁淮决定,他如果以后会把制作酱的方子卖出去,也要保留珍藏版。
  就比如他中间所用的辣椒、生姜、高度酒和菜籽油,平价版本是不可能用一样的材料的,毕竟是组织出品的东西。
  因为用了两种辣椒,系统出品的居多,本地辣椒居少,宁淮又重复了一边步骤。
  搅拌完成后,就该装罐了。宁淮洗了五个罐子,一个最大的,两个中等的,两个小巧的。因为最后需要生油封口,所以他从最小的开始装,小的陶罐不过能容下两个拳头大小体积的酱,用生菜籽油封口后,再紧闭瓶口。
  本地辣椒只装了一个中罐,一个小罐,系统辣椒多出一个大罐来。
  因为是办事处标配用具,陶罐的封口十分严密,但宁淮怕漏气儿,还是封了一层泥在上边。陆陆续续将所有豆瓣酱都装好,不多不少刚刚够了五个罐子,宁淮将其一个个移动到后院中,靠着厨房那面墙的墙角放好。
  后院里,三面墙角都做了一个踩脚台,厨房窗户下的踩脚台最宽,其余两面只有半掌,这一面足有二十公分的距离,最大的陶罐放在上面也不会掉落,平时晒个菜干儿上面的不要太方便。宁淮弄清楚工程队的细心,又打开系统翻找评分界面,这一点也该记入好评!
  豆瓣酱要先在阳光下发酵一周,期间隔几日便需要搅拌,最后再移动到阴凉处发酵一月。
  虽然最终工作没有完成,但吃上豆瓣酱指日可待,宁淮去收拾了一下厨房,脸上全是对未来的期待。
  一上午,宁淮就全身心都在做酱上,因为食材充足,中午他随便做了个炒饭给自己,吃饱后又开始琢磨着要做些什么放着才好。
  宁淮从小口味偏重,可惜商洛那边最重口的菜也和辣扯不上啥关系,他既然要改善生活,感觉首先就要做一碗辣椒油!
  以后吃面时随时随地来上一大勺,宁淮想了想,口水刷刷的流。
  不行,立刻做!
  他昨天买回来的辣椒是新鲜的,晒了一上午也干不到哪里去,而且他买的已经是盛罗县县最辣的辣椒了,可惜辣度不够。宁淮买辣椒,喜欢尝一口,一个小伙直接把辣椒往嘴里送,当时老板没吓出好歹来。
  这小伙子不要命了!
  宁淮:“诶,有点甜。”
  老板:“……”                        
作者有话要说:  春节快乐,么么哒!仙女们!
 
第66章 退休杀手日常(4)
 
  挂面他早买了, 厨房已经是这个家中最“充实”的地方。
  找齐所需原材料, 宁淮烧热一个小锅, 干炒辣椒与花椒,因为都是干香的材料,不过一分钟, 霸道的辣味与花椒香味就钻入宁淮的鼻子中,长久没有受过刺激的身体顿时打了个喷嚏,眼角也红彤彤的。
  宁淮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正!真是一辈子都没闻到过了。”
  炒好辣椒与花椒, 宁淮将其分成三份,一份磨成粉,一份磨成手感更细的面状。
  宁淮找到的磨粉器,和中药房中磨药的很相似。一个滚轮, 中间低两边高, 呈狭长状。不管用机器还是手工,反正现在不会有人教训宁淮浪费时间。于是他搬了磨粉器到后院,不到十步路的距离,找了个晒太阳的地方,一边咕噜噜滚轮子, 一边往里面加炒好的双椒。
  宁淮抬头看了看天,后院的天与外面也没什么不同,架了结界的作用是什么?他机械性的推动滚轮, 突然腾出一只手,点开系统,找了个歌来听。
  听着歌, 磨着粉,宁淮突然眼睛有些湿润,他好像又是一个人了。
  上辈子,他命好,可惜在他穿越前,父母也过世了,是病逝,他无能为力。这辈子,依旧是如此……宁淮用抓了辣椒的手去擦眼睛,嗷的大叫一声,急急忙忙跑去厨房接水洗眼睛。
  还能不能让他好好伤感一次!
  精细的磨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宁淮又把磨粉器给搬回厨房,洗干净放到角落中。
  磨好的辣椒粉与辣椒面在瓷碗中被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一勺盐与糖拌匀,再铺上一层炒熟的白芝麻。
  辣椒油,刚出锅时又可以叫油泼辣子,那一刻最香。
  准备好辣椒粉后,宁淮将已经放了一个时辰的锅中加入油,还有姜片、八角、桂皮,然后开始熬油。土灶的火力极好控制,修仙者的技术日常版本,组织科技与神话并存,宁淮大概对局子的广阔程度有了了解。
  宁淮开了中火,等姜片干瘪焦黄时,用漏勺舀出所有香料,等锅中飘起白烟,就可以关火起锅了。
  双手举锅,宁淮缓了一下,然后缓缓将锅倾斜,把热油倒入已经转移到陶罐中的辣椒面里,等油浸过全部的辣椒面,滋滋滋的响声仿佛是开饭前的铃声。
  辣椒油可以放很久,但需要常温或低温,大热天还是会变质。宁淮用一个广口陶罐装的辣椒油,这种样式的陶罐带盖子,盖子旁还缺了一个小口,专门用来放搭配的小勺,勺子可以伸出一个头来。
  宁淮当时打开柜门一看就知道,这一排陶罐是专门做给古代员工的调味瓶或调料盒了,样式还是仿照的现代款,当然还是得宁淮这种真的愿意自力更生的人才会喜欢。
  以后的调味品不是买就是宁淮自己做,把辣椒油罐子放到专门腾出的一面工作台上,宁淮深吸一口气,他很快就能把这里摆满。
  厨房中的味道还未散去,宁淮肚子咕咕咕叫了几声,他看了看时间:“下午四点了?嗯,可以吃晚饭了。”
  趁着锅还热,宁淮烧了半锅水,切了从客栈带回来的半巴掌熟肉放到锅边贴着煨热,等锅中水开后,下面,水汽翻腾着上升,宁淮的脸在水雾中朦胧,只有一双眼睛亮的摄人。
  时间一到,已经调好味道的陶碗中被注入半汤勺开水,没有时间熬汤,宁淮也不在意,酱油和醋的香味散发,长筷一捞,面就全部从锅中移到了碗中,宁淮把热好的熟肉整齐码到面上,再打开辣椒油的罐子舀出一满勺辣椒油,淋在肉上的不止红艳艳的辣椒油,还有些变色的白芝麻与细碎的辣椒末,颜色~诱人。
  宁淮虔诚的端着面坐到阳台边,倒了一杯果汁,激动万分的吃起了晚饭。
  他……终于又吃上辣了。以前宁家的菜谱,都是醇厚香浓的菜色,比较出彩的多是炖煮手艺,所以带辣的炒菜既少也不正宗。
  ……
  宁淮家旁边,是一户四口之家,户主在盛罗县做小生意,常常在云州港和盛罗县两地跑。他妻子就在家带两个孩子,一大一小,一男一女。
  这家人姓李,大的男孩叫李贞,小的女孩叫李玥。男孩儿在县中官学上课,女孩才四岁。
  白日里,李贞放假,在家中做先生布置的作业,下午隐隐约约听到有歌声。不过两句,后面怎么都听不到了,李贞十二岁,还以为自己学糊涂了,特地休息了下。
  等到四点,李贞走出房门,他做完功课,伸了个懒腰。
  小小的李玥跑过来:“哥哥!哥哥!好香!好香!”
  李贞抱着妹妹走到前院,鼻子动了动,不是很香,而是太香了!是一种霸道的香气,比他同窗曾经请玩的好的几位好友在盛罗县最好的酒楼吃的那一道招牌菜还香。不过几个月,他记忆犹新!
  母亲郑氏从外面回来,她刚去买了菜:“贞儿,你怎么在外面?玥儿又闹你了?”
  李贞连忙说:“不是的,母亲。儿子做完功课,出来陪妹妹玩,正好闻到邻居家的香味,母亲可有闻到。”
  郑氏鼻子动了动,懊恼的说:“我和你林姨一起回来,就是闻到哪家人这会儿就做饭,还没到饭点呢,味道这么香,真是……饿了吧,娘这会儿就做。”
  李玥盯着院墙外,嘟嘟嘴:“香香……”
  因为布局的原因,宁淮家的后院,旁边就是李家的前院,整座宅子的朝向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家院墙中不过一米五宽而已。
  李贞父亲回来后,他们家也开饭了。
  吃了两口,李贞:“……”完了,那个味道还在,突然感觉食不下咽。
  李父说:“什么这么香,你们在家偷偷做什么好吃的?”
  李小妹说:“爹爹!别人家的……香香。”
  这一天,李家人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
  宁淮发现组织送了很多用具给他,但除了主卧、仓库、厨房、洗浴间和茅房,其它客房和堂屋都是空荡荡的。宁淮转了一圈,发现他需要买些被子床单和枕头,要是等过路人上门,都没地方住。
  这些东西他列了个单子,吃完晚饭后,出门散步加采买,他去了布行买成品,定下单子要求送货上门。闲逛间,宁淮走进成衣店,挑了两套衣服,他猜想也许过路者得置办一套新行头,避免被跟踪或者融入大熙都需要。
  零零碎碎买了不少,回到家,没过一会儿就有人上门送东西,宁淮接收完毕后,打赏了送货人一下跑腿费,让他们晚上吃饭时添点儿酒水。
  “谢谢这位公子,您真是太客气了。”送货的人有布店的长工,也有临时打工的力夫,宁淮每人给的都是一样,听到几个人说客气话,脸上微微带一些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