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重生之不做极品(穿越重生)——麻辣笋

时间:2018-11-10 08:03:06  作者:麻辣笋
  村长初时没反应过来,反应之后张了张嘴巴,指着章树说道,“你小子厉害了,开学堂?你会教还是我会教啊?”
  他家那个小子去年没考中进士,又要等三年,这会在京城呢。不是他要泼冷水,村里除了他家三儿,其他人顶多识几个字,要想教人读书,哪有那个水平?
  “我想请个秀才来教书。”
  “你知道秀才的价吗?就你买地那个村,秀才还是当地人,人家开价一个月二两银子,学生每月的供奉还得他自己收着,一算下来,三四两不止了。”
  村长给他算了笔账,章树一想,好像也不是特别多呀。
  村长看他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章树啊,你小子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以往扭扭捏捏的不成人样,最近几年倒是有担当多了,我知道你是个好的,想为村里干点事。”
  “但是这事啊,你不能一人揽着。要是你把事情全揽在身上了,大家一时记得你的好,时间久了就说不定了。”
  “不要钱的东西大家都不珍惜,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怨你耽误了孩子干农活的时间呢。”
  一来,孩子们知道不用花钱,读书可能就不会那么用心,家长也不觉得珍贵,自然不会大力督促。
  二来,农忙时,特别是做粉条时,家家户户都是缺人的,到时候恐怕学堂里都要散光了,反正读书又不花钱。
  读书是长久之事,不可懈怠,到时候有了学堂也就是认几个字,想让他们读好书恐怕还有些难,可能还会影响那么真正要读书的人。
  章树发现,村长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什么东西都看得透透的,特别是人性。
 
    
第126章 先生
  章树要建私塾了。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村民们闲暇的时候都要聊上两句。
  “哎哟, 章家真是发了, 听说这私塾是要建给他和老李家的孩子读书用的, 就那两三个娃,用的着这么大地方?”
  “人家年富力强,多生几个呗。”说话的人朝大家眨眨眼,做了一个挺腰的动作, 招来那群大老爷们心照不宣的笑。
  “再生几个也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啊, 我看着大概能放下四五十张桌子。”他站在圈好的空地前,用脚丈量了一下。
  四五十张?村民们心里有点小心思了, 他们村的孩子是不是都能上学了?但是没人说出口,都在私底下暗暗打听。
  还有人找到了何越, “你家就好了, 和章家走得这么近, 到时候你家大宝小宝就能一起去读书了。”
  “可别浑说,人家章家这是办给自家读书的, 我们家可不敢奢求。你知道请个夫子要多少钱吗?二两银子一个月啊!四时节礼什么的还要另外算,隔三差五的还得割上二两肉给人家。”何越的这番话也没收敛声音, 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原本还有人想着,要是何越家两个能去,那么自家的娃儿也要去,都是乡里乡亲的, 凭啥好处被他一家占了。但现在即使是和章家关系很好的周家娃都上不了学, 那么其他人又怎么好意思提呢?
  章家划好的这块地一改他们往日迅速的作风, 从划下来到如今都快半个月了还迟迟没有动工。
  有人就说了,章家急什么?他家最大的娃千金也才三岁,实岁两岁不到,距离去学堂的岁数还差好几年呢。
  没人怀疑章千金会不读书,就章树那个宠孩子的样,怎么可能不让哥儿读书呢?反正他家请的先生,他家说了算。
  水头村都是当年闹灾迁过来的,大多数都不是同一个姓,也就没了宗族的力量在旁边叽叽歪歪,要是哥儿读书放到其他地方,估计宗族里的老人就要说话了。
  不过提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学堂还连个影都没有呢。
  这天,就有人去村长家了,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天之后,终于把话题扯到了章家的学堂上,“村长,你看章家那个学堂什么时候才会开工?”
  “这我说不好,人家想啥时候开工就啥时候开工呗,怎么的,想赚工钱了?”村长把嘴里的烟枪拿出来,放在凳脚上敲了敲,眼睛斜眤着说话的老头,这老头两个孙子今年都是七八岁,做活嫌早,放在家里又捣蛋。
  “哪能啊,”那老头笑了笑,前两个月通过春薯他家那些汉子媳妇赚了十几两,还能盯着那点活计?
  “那你盯着人家学堂干啥?他家孩子还小,不急不急。”村长三言两语地要把话题揭过去,可大家怎么会放过他呢?
  “村长,你家东子今年快六岁了吧?长得斯斯文文的,要是能读点书的话说不定以后又是一个举人老爷。”
  村长家的小子变成了举人老爷,那可是全村沾光的事,但沾的光毕竟有限,要是自家出了个举人老爷,那么子孙后代都是要跟着享福的。
  “唉,他还太小了不定性,但是你家那两个,聪明伶俐是全村出名的,以后你可有指望了。”
  村长的一番话把老头说的高高兴兴的,可是随后又发愁了,“聪明是聪明,但是不读书以后就是庄稼汉,我倒宁愿他们老实本分些。”
  “哟,上半年不是赚了好些钱吗?给孩子送到镇上去念书啊。”村长提议道。
  “镇上咱们可去不起,镇上的束修高着呢!”老头摆摆手,镇上能是他们去的地方吗?
  镇上的书院是一个大财主开的,他请了四五个先生,开了好几个班。束修最少的那个班,一个月也要五百文,还不包括书本纸张墨块的钱。
  这样算下来,一个孩子要上学,每月起码一两银子,还要走那么久的路。孩子小不放心他们自己去,大人就要去送,这一来一回可耽误不少事。
  所以,这在镇上读书是不行的。要是像那罗田村一样,出了家门口就有书读就好了。
  “村长,你能不能给咱们打听一下,看章树家的书院招不招外人?”老头按耐不住,还是说了出来。这话一出口,便得到大家的赞同。
  “是啊,村长你帮着问问吧。”
  “有什么章程我们也可以商量着办。”
  “我们也想娃儿多识两个字。”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渴望让孩子学文识字的信念比什么都强烈。
  村长半眯着眼睛听他们说话,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你们倒是聪明,叫我舍了老脸去问。怎么不自己去问?”
  “章家那样的人家,我们去说管什么用。”刚开始大家不觉得什么,不就卖点粉条嘛也没什么,但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在他们为了孩子读书而烦恼的时候,人家已经能自己开学堂了。
  这样的人家和他们这些老百姓就有些差距了,不是关系特别好的人家,轻易不敢上他们家去,关系好的又不去说。
  “说是能说,但结果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大家也知道,读书识字是大事,这是要拜孔夫子的。人家章树为的是自家,若是这事不成,你们也别怪人家。要是有人拿捏着人家好说话,倚老卖老什么的,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村长的眼睛在这些人身上过了一圈,把那隐隐想冒头的看地缩了回去。
  村长本就是村里的能人,这会儿儿子又是个举人,谁敢轻易得罪他呢?大家伙都说好。
  不过这会章树不在家,他架着马车,带着李木槿和千金二宝出门了。章爷爷章奶奶本来想拦着的,千金出门就算了,二宝可才三个多月,那么小带出去干什么。
  章树却不管,他们还没一家人出过门呢,而且也就是在县里转上几天,不做别的。最后,爷奶拗不过他,就让他们走了。
  他们是到县里来找先生的,等村子里的事解决掉之后,就要开工了。现在大家都不忙,做起来想必是很快的,到时候什么都做好了却没先生,岂不是白做了。
  章树其实是没什么头绪的,但他坚信,有嘴走遍天下,不知道问一问就行了。不得不说,章树能从一个闷葫芦变成一个略显开朗的人,这其中是下了功夫的。毕竟首先就是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他们在林家客栈门口停了车。林冬冬马上就出来招呼了,“树哥,木槿哥,哟,小千金和二宝也来了!你们是到县里来玩吗?”
  林冬冬这几年变化也挺大的,至少从外表来看成熟了很多。他家里也正给他相看亲事,就是他自己一直还没答应。
  “是啊,到县里要待几天,干脆全家一起来。”章树自觉前两年是亏欠了木槿的,他嫁给他之后连生了两个孩子,本想带着他到处去走一走的,可惜一直被拖着。
  千金也没来过县里,这会看着还有些露怯。他家千金以后是要做生意的,怕生怎么行?
  唯有不知事的二宝挥舞着胳膊兴高采烈,这小子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越高兴。
  林家客栈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新鲜的薯粉上市了,大家都来趁个新鲜。虽然别家现在也在卖了,但第一家的名头别人可抢不走。
  他们家靠着薯粉也赚了不少了,去年直接把隔壁原来开茶楼的盘了下来,店面扩大了不少。原来那说书的倒是还保留着,章树他们今天中午吃饭时就特意听了一段。
  听完之后还给了打赏,虽然钱不多,但是给了之后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人家费了口舌说了那么久,而且说的也不错。
  等店里空暇时,章树就问林双河,“林叔,你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有书生来吃饭?”
  “有啊,不只吃了饭,还有个秀才给我这里题了诗呢。”
  “呃,有没有那种家境不太好,人比较务实的书生?”
  “这个……”林双河想了好久,然后摇了摇头,来他这里的感觉家境都还好,不好的也要装成好的,这他还真看不出来。
  章树有些失望,但也只是一瞬,不可能一来就找到不是。却没想林冬冬凑了过来,“树哥,你说的书生我倒知道一个。”
  “是吗?那你快告诉我,他是哪的人?”
  “那书生姓王,家就住在城东葫芦巷,家里穷的要死,人看着挺老实的,好像也挺善良的。”
  章树一听眼睛亮了,这样的人才不就是他们要找的吗?打听清楚之后,他就回到房间,“槿儿,咱们下午去城东那边玩一玩。”
  “好啊,找到人了?”
  “是啊,听着挺靠谱的,就不知道见了怎么样。”章树说着,把章二宝从李木槿怀中接过举了举,“二宝,咱们下午去看先生,你可要表现的好一些。”
  李木槿笑了起来,这么点大他能知道什么?章千金扯着章树的裤腿,“爹爹,还有我!”
  章树把二宝放回去,又把章千金举了起来,“是啊,还有咱们家千金,你也要乖乖的,让夫子喜欢你,以后就教你读书写字了。”
  “嗯,爹爹,我会努力的!”章千金在半空中严肃着小脸回答道,他虽然小,但也知道,读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下午时分,他们边走边看,终于来到了城东葫芦巷。这里看着门庭都比较小,有些比他们村里还不如,但景色看上去还可以,到处都有绿树,一路走来也不热。
  章树他们走到附近,就见两个妇人捧着碗从一人家里出来,碗里是一些白米,装得满满的。
  “我就说能要到吧,那王先生人可好了。”
  “是啊,没想到呢,这么好的白米,我要放好,等孩他爹回家了,一家人好好吃一顿。”
  妇人嬉笑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章树和李木槿面面相觑,怎么感觉不太乐观的样子?
 
    
第127章 好人
  章树上前敲了敲院门, 其实没什么必要敲, 院门低矮, 像他这样的大个子一眼就能看见里面, 自然也看见了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在院子里,手里还捧着一本书。
  听见敲门声,那书生将书轻轻放下,珍惜之意清晰可见, 而后又起身整理自己的服饰, 将微带褶皱的书生袍扯了又扯,之后才笑容满面的来开门。
  “你们几位是?”书生打开门, 看了看眼前的这几人,原本挂的好好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敢问阁下可是王书生?”章树明知故问。
  “小生正是, 不知二位找小生何事?”那书生脸色淡淡的, 似乎不想和他们说话。
  章树就奇怪了, 怎么对那两个妇人这么好,见到他们却连话都不说了?
  “你们是?”从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章树和李木槿同时回头一看,一个身材粗壮的哥儿正背着一捆柴火站在他们身后, 左额有一块大大的胎记盘踞着,看起来不太好看。
  章千金往后缩了缩,有些紧张。
  那人看见两个孩子眼神倒是柔和了一些,再一看他们的衣着, 立刻笑了起来, “几位里面坐吧。”
  那姓王的书生看见他眼里就划过一丝不喜, 见他这么热络,就哼了一声,进了院子拿着书进屋了。
  那哥儿眼里闪过一丝恼怒,而后又恢复平静,“让客人见笑了,你们先进去坐吧,我把这捆柴火送去便来。”
  章树他们点了点头,进了这小小的院子,把带来的两包糕点放在小木桌上。院子里有几条小凳子,看样子比较粗糙,大概是出自自家的手笔。瞧那书生的样子是做不来这事的,最有可能的是那哥儿。只不知道那哥儿是书生的谁。
  章千金的小凳子摆在章树旁边,他趴在章树腿上,和阿爸怀里的二宝逗趣,做鬼脸,逗的章二宝咯咯咯笑个不停。
  那哥儿很快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串铜板,看上去有十几个的样子。
  他朝章树他们笑了笑,然后又去厨房里倒了些水,用粗瓷大碗装了两碗出来。“客人请见谅,我家碗比较少,就这两个空着。”
  李木槿摇摇头,表示不介意。
  “你们是来找我们的吗?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想找一个书生回去当夫子教孩子读书的,听说王书生住这里,就来看一看。不知你是……”
  “我是王书生的弟弟。”王哥儿初时还有点开心,但后来想到了什么,脸色又变得有些苦闷。
  王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至今连个秀才都没考到,还只是个童生。但他心却比天还高,认为自己只是没有运气。一旦时来运转,便是封侯拜相的命。
  不仅如此,他还仗义疏财,只要有人上门求援,他都解囊相助。他生平最讨厌有钱人,认为他们为富不仁,必是有人花钱买了名额,才使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