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你怎么穿过来了!(穿越重生)——无衣yoyo

时间:2018-11-10 08:05:29  作者:无衣yoyo
  不提口味问题,只说基本功炫技,中餐大厨们绝对是站在世界巅峰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刀工、投料、火候、摆盘,御厨传人们算“学院派”,做菜的过程极尽炫目,非常具有可看性。
  而且他们比起普通厨子来,更能接触到一些高端食材,比如在后世鼎鼎有名的河豚,还有上八珍……当然,这个年代能吃的食材,放后世吃没准儿就犯法要去看守所喝茶了,乔一桥没想大书特书,干脆挑拣着用春秋笔法略略带过,让观众们知道有这回事就成了。
  他把几位大厨分别请来,让他们自顾自做菜,自己就架着摄像机在旁边偷拍,仗着没人认识这稀奇古怪的装备,想怎么取景就怎么取景,别提多爽了。
  那些古代土生土长的大厨打死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种能录像的神器,所以无意中契合了“不染外物”的心境,在镜头里个个都是演技高手——完全没有表演痕迹啊!事后乔一桥拿着剪辑材料找高手帮看的时候,都在夸他找来的演员太牛逼了,有个跟乔一桥特别熟的,还毫不留情地吐槽说跟这些老戏骨比起来,乔一桥哪怕进步了些,也是渣渣……
  嗯,对,他是渣渣,躺平任嘲!
  乔一桥为了掩人耳目,很多实拍镜头中,都有古风庄园的影子,反正古代类似的建筑多得是,稍微布置一下,就能以假乱真,不会引人生疑的。有些画面比如说街面实拍、大周皇宫俯拍、各种古代深宅大院实拍……不好这么直接放,他就拉了一个特效团队,将这些画面改成了工笔画的风格。没想到这神来一笔不但没有将片子的格调降低,还多了几分趣味性,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棒了。
  乔一桥偷拍的第一集 ,搞得差不多了交给信得过的剪辑师剪辑,那剪辑师名叫孙胜,长得其貌不扬,瘦瘦小小跟猴子一样,但却是乔一桥的本校学长,专业特别牛逼,大家平时厮混熟了的,他的剪辑风格天马行空,最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了,来之前是听说现在正红透半边天的小学弟自己掌机拍了点东西,他是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慈悲心肠过来续命的。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他钱也没少收就是了。
  还振振有词,说就当自己劫富济贫了,谁让小学弟是个狗大户呢。
  然后接到小学弟的素材以后……
  果然,挣钱真难啊!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装备,拍出来的东西也太暴殄天物了?
  乔一桥被他吐槽的想自爆,遂发愤图强,不行的就重拍,搞到现在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拍到第四集 ,可他拍出来的质量,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台阶,现在正打算憋个大招,让新集的大女主来糊师兄一脸! 
 
 
第105章 
  这些衙内少爷的癖好真是太古怪了!
  被钦点的大女主刘云娘麻木地想着。
  若非自己已是徐娘半老, 肯定没有那个魅力惹得这样漂亮的小公子惦记, 她在被人亦步亦趋地围观自己采花、腌制、做菜时,就得怀疑“乔公子”的意图何在了。
  没错,见过乔公子之后, 乔公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她将自己最擅长、成品最漂亮、工序最繁杂的几道菜肴做出来,不不不, 不能用她带来的这些半成品,而是要从头到尾,一个步骤不漏,务必做到详实有序、真实可靠。
  也不用担心菜谱流失, 要是所有菜都看一遍就能掌握精髓,那大厨们也都别干了。
  而且为了打消刘云娘的顾虑,乔公子还提前给了她几个菜谱,都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花肴菜, 有两个还是西餐,希望刘云娘看了之后能触类旁通, 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厨艺更上一层楼。
  万事俱备,只欠开拍。
  乔一桥跟在刘云娘身边拍了三天。
  取景地包括野外、农户厨房、山溪旁、大周市井街道……
  又因为正好赶上这边过寒食节,这节日在后世已经消失了,日期就在清明节前一两日,所有人都是禁烟火、吃冷食,国家的公务员们休沐, 带上家眷,除祭扫外,还会有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余兴节目,到处都是车马行人,热闹极了。
  刘云娘有几样拿手菜还就得这时候做,比如嫩紫色的藤萝饼,嫩绿色的榆钱糕,爱吃的极爱吃、不爱吃的一口不能碰的香椿槐花蛋卷……
  提前一天做出来,寒食这天就不能动火了,将这些点心装进篮子里,一边在野外欣赏萌芽勃发的春色,一边享受来自乡野的美食。这便是这个年代的百姓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乔一桥将所有他认为很棒的画面都拍了下来,传统与美食,复古与晨曦,伴随着古代特有的悠长歌谣,凝结在早上花瓣滚动的露珠上……
  ……
  但这天下间,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跟开封一样岁月静好的。
  朝廷再是昏聩,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整体看来还是比较安静祥和的。但在此之外,就是多事之秋了。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就是内因和外因一起发生作用,才能短时间内覆灭一个王朝。
  大周的朝廷本来就快把自己作死了,偏偏老天爷还不给脸,才发过大水,就又开始经年不下雨,闹开了旱灾。然后旱久必蝗,这种干燥暖热的环境催生出了大批的蝗虫卵,现在刚到清明,万物萌发的时候,就有了要闹蝗灾的苗头。
  据叶无倾说,在他们这个年代,本来已经有一些基础的治蝗之法了,像是官方组织民众挖掘蝗虫虫卵,然后凭收获奖励粮食……这种办法肯定做不到根治蝗虫,但能有效减小蝗灾爆发的规模,降低损失。
  但问题是吏治败坏以后,上来掌权的是一帮酒囊饭袋,干啥啥不行,光顾着大把捞钱,谁还管日后怎么样啊!那么多钱粮自己留下不是美滋滋,发给愚民换不值钱的虫卵这不有病吗?况且折腾半天,蝗灾该来还是来。
  他们倒也不是啥都没做,而是征调了一些民夫,起了几个庄严肃穆的祭台,然后请些“名声在外”的神婆老道,在上边开坛做法,祭祀“蝗神娘娘”。再用流言给百姓洗脑,说有蝗灾是因为你们罪孽深重,只需要老老实实赎罪,等蝗神娘娘觉得消气了,施下来的惩罚自然就结束了。
  在当今的愚民政策下,乡野百姓十个倒有九个半不识字,所以十分好忽悠,被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官吏这么一忽悠,一时间封建迷信之风大盛,家家户户都在烧香磕头,在田间见了蝗虫幼虫也不敢抓,全一幅听天由命的架势了。
  至于叶无倾和乔一桥有没有察觉到这场天灾即将到来?
  废话,当然察觉到了。
  要论情报灵通,他们现在比大周任何一方势力都更灵通——是的,这些势力当然也包括如今愈发式微的朝廷。
  情报人员均是由镖局镖师、快递员骨干构成。为了保证消息的及时传送,也降低传送成本、避免消息泄露,乔一桥专门在现代购买了一批无线电报设备——本来按照历史进程,无线电通信要到十九世纪才发明出来,可谁叫他们有这么逆天的金手指呢?
  每次乔一桥往那边搞黑科技的时候,就会发散脑洞,想到那些最擅长危言耸听的厕所读物中写的,说米国人之所以这么牛逼,全靠某年找到了外星人坠毁飞碟,破译之后,手里黑科技层出不穷,稳坐地球霸主的宝座巴拉巴拉……
  米国人有没有外星人黑科技他不知道,反正大周这边是相当于有了外星人黑科技,于是文明要跃迁了。
  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怎么样有效地利用这些黑科技,不能学王莽,步子太大扯到蛋,也不能因噎废食,好东西在手偏放着不用,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无线电通讯装备,是他们直接拿出来比较放心的黑科技成品之一。
  虽然原理对古人来说比较复杂,但用起来却十分方便容易。
  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一长一短两个音响信号组成,0-9十个数字,以及在自己老窝推广开来的二十六个拼音字母,两边一翻译,就实现了信息的即时通传。
  记得这神器刚拿出来的时候,百来个受训“信息兵”都懵了,当知道靠这么个书包大的金属盒,就能让千里之外的人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信息时,他们的表情何止是敬畏啊,比看见神明都不差哪儿去了。
  这不就是传说中千里眼顺风耳的弱化版吗?!
  叶无倾何等精明的人,如何看不出自己在手下眼中的形象越来越神化了?可他再是觉得别扭无奈,也没有过多干预——这种时候,领导者被神化是有好处的,用最小的心力,就能换来最大的凝聚力。他太忙了,时不时还得去现代,在手下眼里这就是不翼而飞啊!行踪太不定了,肯定有人好奇老大消失后去哪儿了?
  但高度个人崇拜之下,这些破绽都不叫事儿了。
  去哪儿了?你说去哪儿了?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回仙界去了!没事千万别乱打听,不然惹得仙人不悦,一去不复返可怎么办?
  ——叶无倾和乔一桥私下讨论过,这段时间就这么糊弄过去,等天下平定了,就得想办法扭转舆论了,要不然封建迷行之风盛行,可能会引来无穷后患的。
  总之,在无线电通信这样的大杀器下,无数混杂在快递小弟队伍中的优秀信息兵,如同鱼龙入海,分散到全国各地,庞大的信息流在叶无倾新拉起来的智囊团中交汇,让他们开始敏锐地感觉到——大周果真气数尽了。
  在叶无倾“盘踞”的老巢,也就是现代的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一带,原本历史上应该是蝗灾肆虐最严重的地区,现如今却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有乔一桥偷渡过来的良种,还有各种灌溉工具、生物农药、牛马畜力保驾护航,农民们分到了自己的土地,迸发出来的热情简直吓人。
  去年春耕种了小麦、土豆、甜菜、花生,收割完这一茬之后,秋耕又种了玉米和红薯,毫不夸张的说,到收获的时候,所有人看着那产量都疯了!
  习惯了辛辛苦苦忙一年,每亩地收个两三百斤的粮食,交完税,如果是丰收之年,好歹能混个肚饱,要是赶上灾荒,就只能卖儿卖女卖地,甚至卖无可卖了,易子而食、全家饿死的惨剧时有发生。
  要不然怎么现在田地都集中在大地主手里了呢?靠天吃饭,就是这么朝不保夕。
  当初被迫种这些没见过的作物时,全都提心吊胆,生怕毁了一季的收成。
  现在看了产量,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用人催,全都干的热火朝天!
  两季之后,叶无倾手里就有了数量堪称庞大的粮食储备!
  以现在的人口来算,等其他地方蝗灾之后,他手里的粮食,就是替朝廷收拾烂摊子、聚拢民心的最佳法宝了。
  毕竟中国的百姓说好忽悠也好忽悠,简直就是逆来顺受的最佳典范。但一旦他们饿肚子,没有活路了,那聚集起来的能量,天都能给你捅破一个大窟窿!
  最晚就在今年入冬了……
  乔一桥将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影像从摄影机中导出来,看着缩影中安静祥和的开封城,突然幽幽叹了口气。
  这座堪称华丽的城池,可以类比一下当年歌舞升平的上海滩。
  尽管外面满目疮痍,自己内部也是魑魅魍魉丛生,但也恰恰正因为此,才迸发出末日黄昏一般的靡靡美景来。在艺术上的美感无可挑剔,却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病态美,大概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一场动乱以后,还能剩下多少余晖呢?
  乔一桥砸砸嘴,颇有些假仁假义地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小倾不仁,以万民为刍狗!奈何我人小力微,无力回天!所以我得加把劲把这些都定格在镜头里啊!斯人已逝,还有影像可供凭吊,惜哉!痛哉!”
  刚抒发完这充沛的感情,就被旁边再也听不下去的小倾裹起来夹走了。
  乔一桥:“……”
  键盘侠就没有人权了吗?多说几句都要被鹰犬报复!啊啊啊救命啊!
 
 
第106章 
  在乔一桥紧锣密鼓靠偷拍来完成自己的第一部 纪录片大作时, 他之前投资拍摄, 并为之主演的穿越大剧《王朝开发攻略》,也慢慢播映到了尾声。 
  一共八十集,每集四十分钟, 剧情几乎没有一点灌水,观众们一脸麻木地看着剧中的乔一桥,凭借梦中穿越的金手指, 现代背靠有钱爹,古代牵手落魄军二代基友,一边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摘掉了不成器的纨绔子弟帽子, 一边搅动风云,皇图霸业笑谈中,正经古代彻底玩坏掉了。
  你见过一群穿着古装绑着发髻的古代人,围在村口大树下, 老老实实坐着小马扎一起看电影吗?
  你知道没有被现代西方影响、完全符合古代人审美观的校服究竟是什么款式什么颜色吗?
  你想象得到一群原本地位低微,只能排士农工商第三位甚至最底层的医工、匠户突然摇身一变, 变成手握版权、身登国家科学院的大牛, 然后恍若梦中时究竟有多令人震撼吗?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片子还把一座城的修建给浓缩着拍出来了!
  没错,那是在剧情发展到后期的时候。
  彼时主角和他的基友已经造反成功了,打仗嘛,不可避免会死不少人,然后又赶上旱灾、蝗灾等等, 所以虽然说主角团胜利了,但还有的是烂摊子需要收拾,比如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比如打烂的城市重建的问题,比如全民扫盲和移风易俗的问题……
  说实话,反正吃瓜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是万万没想到片方的野心能有这么大的!搞什么呀,至于吗?你一个傻逼网剧就别这么一本正经了好不好,评论区都有“专家”表示数据详实有理有据了啊!仿佛如果真有这么个金手指,然后照着“教科书”做的话,剧中的魔幻发展还真能实现了一样!
  嗯,这片儿的官博也十分脸大,在大家一片疯魔中,淡定表示:没错,我们是靠谱的剧组,开拍之前许多剧情是请了各方面专家细心推敲过的,非常具有可行性。如果大家有机会穿越,尽可照此行事!出一点岔子,欢迎前来打脸!
  此声明一出,下面评论又是一片哈哈哈的声音。
  神特么有机会穿越,神特么出一点岔子欢迎前来打脸!这么逗比的官方还能不能好了?你当穿越是大白菜呢?还是说我现在报名,国家就能发给我一个跟主角一样的梦中穿越金手指?
  那别忘了发金手指的时候,还得附赠一个牛逼基友啊!
  ……等等,光牛逼基友也不够,最好还得有个贼有钱的土豪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