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汉侯(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18-12-01 10:52:07  作者:来自远方
  “可也不能不留心。”窦太主坚持道。
  “我知道。”陈娇安慰道,“阿母,您也晓得陛下的脾气,别说还没什么,就算真有那一天,想得太多,做得太多,反而不是件好事。这个王氏还不值得我担忧,莫如放宽心,当成看一场杂耍。”
  “亏你能这么想。”实在说不通,窦太主只能无奈摇头。
  纵然有陈娇的保证,窦太主仍心中忐忑。归家之后,和堂邑侯一番细述,忧心陈娇不将事情放在心上。
  “卒能杀将,鼠可噬象。当年王娡什么样,栗姬什么样,薄后又是什么下场,娇娇为何就不能上点心。”
  “在我看来,女儿做得没错。”陈午道。
  “什么?”
  “当今天子是何性情,你应比我了解。别说诸皇子尚小,天子未透出立太子之意,即使透出此意,也不该轻易卷入。稍有不慎就会带累阿女,到时后悔莫及。”
  “照你之意,真如娇娇所言不闻不问,什么都不做?”
  “对。”陈午颔首道,“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最好静观其变。”
  历经两朝,宦海沉浮多年,陈午看问题的角度自有独到之处。在王夫人这件事上,他和陈娇想法一致,不需要做任何动作,静观就是。
  如果王氏真的聪明,就该小心蛰伏,不该如此张扬。偏偏她行事太急,让人一眼就能看穿。
  除非天子决心要立刘闳为继承人,否则的话,一如陈娇所言,不需要过多担心,全当是看一场杂耍。
  事情的发展正如陈娇所料,椒房殿没有任何动作,王夫人愈发产生错觉,行事变得更加骄纵。
  就如今夜,天子留在宣室,她竟遣小黄门前来,借口刘闳身体不适,请圣驾移步。
  这样的做法实属愚蠢之极。
  宦者听完小黄门的话,眉心当即皱出川字。然事涉皇子又不能不报,唯有令来人等着,自己前往宣室外,请中书谒者向内通禀。
  “这是第几次了?”中书谒者沉声道,“还代人递话,你是嫌活得太自在?”
  宦者嘴里发苦。
  他也不想,可王夫人用皇子为借口,难道真能瞒下?万一事情是真的,耽搁皇子病情,他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中书谒者也知轻重,低声训斥两句,没再为难他,很快入内通禀。
  过了不到半刻,宣室门打开,中书谒者走到宦者跟前,对他摇摇头。
  “长者,陛下是什么意思?”
  “命宣侍医。还有,通光殿闭门三月,皇子闳暂移飞羽殿,交李美人照顾。”
  “嘶——”宦者倒吸一口凉气。
  “别愣着,随我去传旨。”中书谒者道。
  “诺,诺。”宦者迅速跟上,想到王夫人今后的日子,不免暗中摇头。
  闭殿门三月,足够让天子忘了她。
  早几年,宫内也不是没有受宠的美人,结果怎么样?只要行事张扬,越过界,有一个算一个,很快都会销声匿迹。运气不好,直接送入永巷,别说富贵荣华,活着都是煎熬。
  王夫人到底是想不开。
  就算再得宠,以她的家世,做个夫人已是顶天。贪心不足,还想继续向上,无疑是和自己过不去。
  皇长子的舅父是关内侯,表兄是大上造,都是沙场立功晋身,称得上是朝中新贵。饶是这样,他的生母照样囚在永巷,无论前朝还是后宫,似乎都忘记这个人,提也不提,哪怕她依旧活着。
  宦者一边走一边想,下石阶时没看路,差点跌了一跤。被身侧人提醒,发现中书谒者正眯眼看他,当下头皮发麻,迅速收敛起心神,不敢再胡思乱想。
  不提听到旨意,王夫人犹如遭遇晴天霹雳,是如何后悔,刘彻处理完政务,想到封禅之事,既感到激动,又有几分心绪不宁。
  “去椒房殿。”
  每当遇到烦心事,刘彻下意识就会去见陈娇。
  数年下来,他早察觉自己这个习惯,一度想过改变,尝试几次都是无果,索性也不改了。反正两人是夫妻,不出意外,生将结发,死当同穴。
  陈娇是唯一能让他放松和诉说心情之人。虽则称孤道寡,刘彻终不想真正孑然一身,连这最后的一点温暖也亲手扼杀。
  椒房殿内,陈娇斜靠在榻上,手中竹简展开,上面是关于秦始皇封禅的记载。
  刘彻未令宫人出声,直接走进殿内,因未着履又刻意放轻脚步,足下悄然无声。突然挡住灯火,抽走陈娇手中的简册,着实让她吓了一跳。
  见陈娇瞪圆双眼,红唇微张,满脸惊愕的样子,刘彻不由得朗声大笑,竟如少年时一般,笑得坐到地上,甚至还拍了一下大腿。
  “陛下!”陈娇坐起身,故作薄怒,“你吓到我了!”
  刘彻笑够了,用手指揩过眼角,长臂探出,将陈娇拽进怀中。
  “我的不是,娇姊莫气。”
  听刘彻唤自己“姊”,陈娇有瞬间恍惚,用力闭上双眼,再睁开,将骤起的心绪压下,道:“陛下政务处理完了?”
  刘彻点点头,故意忽略陈娇方才的停顿,拿起放在一旁的竹简,看到上面的记载,道:“娇娇,明岁冬巡,可想去海上一观?”
  “海上?”陈娇诧异道。
  “泰山郡守奏报,有方士行海上,登仙岛蓬莱。”
  “蓬莱仙岛?”陈娇沉吟道,“是前朝寻仙药之处?”
  “然。”
  “陛下相信?”
  刘彻对上陈娇双眼,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八荒俱为汉疆。纵是海上仙人,亦要臣服于我之下。亲眼看过,才能辨知真假。如前朝徐福之流,妖言惑众,必当斩之!”
  换做登基之初,刘彻绝说不出这样一番话。
  只能说赵嘉撬动历史,促使各家门人齐聚长安,墨家、方技家一类的科技宅,向汉武帝展示出“科技”的力量,让他不自觉发生改变。
  试想一下,人无翼却能升空,立下长杆竟能引下天雷,各种各样无法解释,仅能用神鬼来附会的现象,都能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模拟复原,不说颠覆三观,也为汉武帝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此外,道家和医家的辩论嘴炮,直接让汉武帝认识到,所谓的仙丹未必真能延年益寿,服用过量,几同催命毒药。
  为证明所言不虚,医家门人借来墨家工具,将所谓的“仙丹”碾碎,当面析出成分,对天子逐一列举,分别进行讲解。
  有这样的经历,再听人提起仙人方士,刘彻本能会打个问号。
  次数多了,不需各家大佬出手,刘彻自己就能揭穿许多骗局,求仙海上,获取仙丹,更是被直接打上大叉。
  退一步说,真能找到蓬莱仙岛,见到所谓的仙人,好奇心旺盛的天子,八成会让墨家、道家和医家联手做试验,分析一下仙人的具体成分,看其是否能真正不老不死。
  被赵嘉带歪的大汉朝,汉武帝点出新技能,俨然有了一种实事求是、钻研真理的科学精神。
  仙人本身都不能确保不死,还给别人炼制仙丹,岂非是开玩笑。
  百分百是一群骗子,绝不能相信!
  这种务实精神贯穿汉朝始终,使得众多方士存身艰难。最终大浪淘沙,去芜存菁,能真正留下的,都是怀有真本事。
  鉴于刘彻往后的汉朝皇帝都对仙人和丹药画叉,方士不得不开始转行,从研究长生不老改向务实。更是灵光一现,和道家墨家共同投身火药和武器研发事业,通过改进黑火药,制作出大量热武器,惊掉世人下巴,成为能在长安城内横着走,最不能惹的大佬团体之一。
  元狩二年九月,西征大军班师,途经西域,遇百姓夹道,箪食壶浆。
  隔年十月,大军抵达朔方,辅兵随扈就地解散,带着战利品各归各家。十余名首领和百多名亲信被留下,因其作战勇猛,在西征时立下大功,有幸入京觐见天子,运气好的话,还可能随圣驾东巡。
  消息传出,被选中的走路带风,恨不能鼻孔朝天。没被选中的咬碎大牙,羡慕得双眼发红,暗中下定决心,再遇大军出征,绝对冲杀在前,无论如何都要获得这份殊荣。
  元狩三年十一月,赵嘉、魏悦等人交代过郡内事务,携亲卫及数千将兵奔赴长安。
  同年一月,圣驾启程东巡。
  皇后陈娇随驾,皇长子刘据和皇长女鄂邑公主随行。
  队伍出长安,一路东行,在四月抵达泰山。
  远远望去,山体雄伟,气势磅礴。山顶有云雾笼罩,仿似通达天际,直入九霄。
 
 
第三百章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 以齐七政。望山川, 遍群神, 择吉日月,见四岳诸牧。岁二月东巡泰山, 五月南狩衡山,八月华山,十一月恒山, 终至嵩山, 其为五岳, 封祭俱如泰山之礼。
  禹遵舜制,五年一巡狩。
  子启立夏, 登五岳, 遍祀山川。位传至桀, 帝无德, 汤伐暴,立商, 作夏社。
  商传至帝纣, 其行淫乱暴虐, 武王伐之, 立周, 定周礼。
  礼曰:冬祀天于南郊,夏祭地祗。天子巡狩,祭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 江、河、淮、济视诸侯。周公相称王,定郊祀后稷,宗祀文王,皆用乐舞。
  至春秋战国,周天子衰,诸侯并起,礼乐废。
  战国末,秦灭山东六国,并天下,代周而立。秦王政称始皇帝,诏曰: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昔秦文公获黑龙,此水德之瑞。今秦变周,水德之时。
  秦从水德,色尚黑,以冬十月为岁首。
  始皇帝出咸阳巡狩天下,遍祭河山大川,采太祝之祭,封禅泰山,以通上天。
  汉初承秦制,帝服尚黑,以十月岁首。
  武帝定东巡封禅,召群臣商议,延续秦封禅礼,登封报天,降禅除地。遂发役夫千人整修山道,车马骑士三千往泰山顶垒砌方石,建成祭坛。
  公孙贺和张生提前出京,专为督建工程。
  元狩三年二月,道路修成,山顶祭坛竣工。
  车马骑士驻守山道两侧,驱散山中禽鸟兽类。役夫领粟米布匹还家,依路途远近,有的能赶上夏种,就的就只能迎接秋收。
  四月中,天子驾临泰山。
  三公九卿随驾,所乘车马绵延十数里。
  步骑着黑甲,手持长兵,腰佩宝剑,护卫在帝后乘坐的安车旁。随号令下马停步,动作整齐划一,气势雄浑,观之不觉震撼。
  赵嘉策马行在队伍中,远远望见山下土祠,陡然生出一阵感慨。
  在边郡时,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当时所思所想,不过是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有能力护住亲近之人罢了。
  “请陛下移步。”
  礼官迈步上前,躬身行礼。
  侍中俱着皮弁,手捧弓箭。巫士奉礼器,对面而立。
  刘彻步下安车,着黑色衮服,上织日月星辰,龙火宗彝等十二章纹。腰间佩革带,外加大带,带下垂绅,并以绶系美玉。
  随刘彻向前迈步,冕冠前后的白玉旒珠微微晃动,珠身轻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行到中途,礼官奉上宝弓,并引犍牛。
  刘彻张弓搭箭,袖摆振动,箭矢如流星飞出。
  “祭!”
  犍牛倒地,礼官捧牛首、牛血及五谷祭太一。
  礼乐声起,巫士起舞。
  刘彻亲捧玉牒书,再行郊礼。
  乐声中,群臣拱手下拜,共祀山川群神。
  陈娇拉着刘据,在刘彻身后行礼。
  乐声忽然变得急促,中途加入鼓声,巫士双脚踏地,双手捧天,口中唱出古老的曲调,尾音拉长,似欲将众人带回荒古。
  漫漫长路,沿途荆棘丛生。
  先民们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后人绳其祖武,砥砺前行。
  巍峨山岳,奔腾河川,俱有先人足迹。
  商灭夏,周代商。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秦统天下,再到高祖立汉,炎黄子孙永远都在搏涛击浪,奋勇前行。
  鼓声愈发急促,巫士齐声呐喊。
  礼官捧起礼器,高喝一声:“祭!”
  刹那间,鼓声隆隆,犹如石崩。
  刘彻双手交叠,面向祭祠行帝王礼。
  礼毕,鼓声戛然而止。
  巫士停下动作,一阵冷风平地而起,群臣随天子再拜,将兵单膝支地,齐声高喝:“愿陛下千秋万岁!”
  赵嘉站在队伍中,被众人的情绪感染,随之一同高吼。
  此时此刻,众人祭祀的不再是人间帝王,而是传承千年的华夏,起于江河的炎黄。
  “礼毕!”
  封祀礼后,礼官请天子登泰山,行登封礼。
  登山之前,武帝命侍中引刘据上前,另召赵嘉随驾。
  这样的做法,在群臣中引起不小的震动。
  刘彻至今未立太子,诸皇子中,唯有刘据随驾巡狩,足够令人侧目。再携其同登泰山,更在无形中拔高他的地位。
  可以肯定地说,以汉武帝今日的态度,只要刘据不犯大错,凭他皇长子的身份,以及表现出的聪敏,已然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
  他是否能始终如一,不因今时今日的一切发生改变,无人能够断言。
  在多数人看到刘据地位稳固时,陈娇、窦婴和陈午则暗怀担忧,前者更下定决心,此次回宫之后,必要为刘据延请老师,好生磨练一番他的心性。
  至于赵嘉,更加出乎预料。
  随天子登泰山是何等荣耀,在场的三公皆无此等殊荣,同为天子心腹的魏悦、李当户、韩嫣和曹时也无这份恩宠,为何偏他能得陛下青眼?
  各种视线刺在身上,再迟钝也能察觉不对。
  何况赵嘉压根和这两个字不搭边。
  行到刘彻近前,赵嘉俯身行礼,心中十分清楚,今日之后,他必会立在风口浪尖,引来群臣“关注”。不想被浪头压下,必须比之前更为谨慎,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做得到,他日三公可期;做不到,九卿就是极限,再不可能更进一步。甚者,连今日的一切都保不住。
  这一切的推手,正是刘彻本人。
  该说是天子的信任,还是另有原因,赵嘉想不明白,暂时也不敢去想。行过礼后,依照礼官的指引登上车驾,手握缰绳,为皇帝御马驾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