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逸的指导老师潘教授对他满怀期望,许逸也不想被看扁,跑办公室跑得特别勤,导致的后果是——全专业的教授们都对许逸的名字耳熟能详,而在许逸去请教潘教授的时候,这些教授都会凑上来,给许逸两句指导和建议,有时候他们自己甚至会为一个问题吵起来,许逸在一旁吸收良多。
许逸这个专业毕业论文自然不能闭门造车,清北校园内就有好几个农学院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温室大棚的面积比许氏在云尾镇的果园还大,许逸听着潘教授讲着农作物生长要注意的种种细节,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
许逸对毕业论文并不感到担忧,读研的这段时间里,他吸收到了不少知识,毕业研究的数据也基本都完善了,许逸也不打算进一步读博士,他的通讯录里涵盖了清北和苏省研究院里多位专家的联系方式,遇到麻烦现场请教就足矣。
……
加国。
丽萨和霍华德从华国进口的橘子已经在超市货架上摆放整齐了。
“它们真可爱,就像圣诞老人手上的灯笼。”丽萨笑容满面地称赞道。
霍华德则有些迟疑:“亲爱的,你认为这些橘子真的会受欢迎?想想看它的价格……”
霍华德本以为5美元一磅的西瓜已经是天价,但事实证明,那个刁钻的东方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他的葡萄居然开出了20美元的天价!
橘子也没有便宜,一磅足足15美元!
这意味着丽萨和霍华德两人获得的利润必定会被压缩,虽然西瓜和葡萄在加国本地大受消费者欢迎,两人赚到了不少钱,知名度进一步上升,可霍华德心里还是很不爽。
他对华国人是存在偏见的,这也注定了两人的事业一直以丽萨为主导。
“可是我们打响了名声,人人都知道我们手上有来自神秘东方的好货。”丽萨笑了笑,“亲爱的,收起你的偏见,即使华国人的守财奴行径让你无法忍受,你最好还是闭紧嘴巴。”
加国的橘子多数来自华国和岛国。今年丽萨从许氏进口橘子之后,她就缩减了从岛国的进口量。和西瓜、葡萄一样,许氏的橘子同样没有让丽萨失望。
除了价格。
霍华德一直在抱怨,丽萨心里也未必没有想法,只是想到夏天西瓜和葡萄的丰收,丽萨还是安下了心。
相比加国人的收入,加国的水果价格并不贵,超市里的橘子一箱大概在7美刀左右,而从华国进口的“许氏”橘子单价却定在了24.99美刀,这是丽萨和霍华德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价格。
而对于加国的顾客们而言,这样的价位就有些夸张了。
“也许我少看了一个小数点,我的确尝过2.5刀一磅的橘子,但25刀一磅,宰了我我也不会买!”
“24.99刀……也许附近社区住的都是亿万富翁,只有我一个穷光蛋……”
“又是华国的水果……我的钱包开始产生危机感了……”
“嘿,伙计,你不会蠢到要买这么贵的橘子吧?你是个连卫生纸都舍不得买的家伙!”
第一天,虽然有不少顾客对昂贵的橘子产生了好奇,但愿意停下来购买的还是极少数,在那极少数之中,也仅有几个人购买数超过一磅的。
听到这样的反馈,霍华德的心情很焦躁:“也许我们应该更理智一点,丽萨,按一些顾客消费的橙子数量,如果他们选择我们进口的品牌,他们也许会吃掉一辆车。”
“加国不是超级大国,我们没有富裕到那种奢侈的程度。”
“冷静,霍华德,再等等看。没有耐心是品尝不到丰硕的果实的。”丽萨笑了笑,“在我一生当中,我从未品尝过如此美味的水果,我们只需要给亲爱的顾客一点时间,让他们有选择的机会。”
正如丽萨所料,事情在第二天就出现了转机。
超市里,贴着24.99美刀标签的货架边聚集着一对顾客,而在他们对面,2.49美刀的橘子也有人抢购,两种橘子的产地都在华国,橘子的外观、颜色、新鲜度相差都不大,但……
“为什么他那么蠢?”
“为什么他那么吝啬?”
两拨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露出了“我对面是个蠢货”的神色。
然而,在他们挑选橘子的过程中,24.99后面的人数反倒越来越多,有些顾客原本是在2.49后面排队的,也被对面庞大的气场所震慑,不自觉地挪动了步伐。
正在2.49刀的橘子销售区挑选的顾客们:“……”
“是这个吗?来自东方的神果?”
“对,就是他,我那植物人五年的祖父就是吃了它之后突然醒了过来……”
“鲍勃,我记得你的祖父三年前已经去世了。”
“口误,是罗比的祖父,不用在意那些细节。罗比的祖父突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祖母因此吓晕了过去,现在还在抢救……”
“那真是遗憾。”
一边说着,他们却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仍然忙碌地挑捡着。这些橘子和对面只有它十分之一价格的橘子看上去并没有区别,唯有凑近去闻,那股浓烈的柑橘芬芳才会显露,和它相比,便宜一些的橘子气味更寡淡,虽然算不上难吃,但毕竟差一些。
最先开口的男孩吞了吞口水:“我已经忍不住了。昨天这玩意儿是艾姆买回家的,妈妈和奶奶都在指责她浪费钱,只有我给面子吃了一个……但我也只吃了一个!其他所有的都被她们分光了,这群讨厌的大人!”
“别气了,蒂姆,我们可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两个男孩的讨论很快吸引了其他顾客的注意,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两个男孩是橘子的托,可当好几位衣着普通的家庭主妇也加入挑选的队伍之后,其他人的兴趣更被挑起来了。
“这个橘子真的这么好吃吗?”
一位白人主妇笑笑:“是的,我可以保证。它就像今年夏天在这家超市销售的西瓜和葡萄一样,据说它们是同一家果园种植的水果。”
“那一家?”听到这话,在场的顾客们眼睛不由一亮。
今年夏天,来自遥远东方的西瓜和葡萄曾经狠狠虐待过他们的钱包,他们的配偶、父母和子女疯狂爱上了那种独属于华国的美味,即使他们自己都没能幸免。
即使钱包空空,他们也心甘情愿。
“那我一定要尝尝看,你说的可不作数!”
就这样,标着24.99单价的水果前购买的人数比之它对面的便宜货反而更受欢迎,这些人抱着尝试的心态买回去之后,不过第三天,卖橘子的地方就排起了长队。每个人都在兴高采烈讨论着华国橘子的神奇之处,买的多,付款的时候他们内心也没有丝毫心疼。
加国的超市里很少有外国的水果如此受欢迎,为此,当地的社区电视台还特意做了一期节目宣传这一现象。
接下来,这件事被加国的主流媒体注意到了。
对这种现象,有媒体嗤之以鼻,认为是华国的水果销售商制造的假新闻:“‘华国橘子’进入加国市场已经这么多年,它并不比岛国的‘华国橘子’好吃,这种新闻就是毫无意义的假新闻,令人发笑。为什么愚蠢的加国人总是上当?”
更有媒体认为这是来自华国的威胁:“继廉价日用品和手机之后,华国又一次入侵了我们伟大的加国市场,但他们还觉得不够,试图用假新闻蒙蔽我们。”
丽萨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相当无语:“这群傲慢的家伙,他们为什么不用自己所剩无几的大脑细胞想一想,这种入侵未免也太小儿科了吧?”
“这是事实,丽萨,他们的确在入侵我们。”
但媒体的说法很快就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打脸。
“我们只是买了一些橘子而已,这种行为居然是愚蠢的?”
“我认为媒体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生物,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事实上,这种华国橘子美味极了,比岛国橘子更美味,我们接受不了来自媒体的污蔑,如果他们愿意闭上嘴巴,这个世界一定会美好很多。”
更有人拨通了电视台的电话:“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让那个蠢蛋闭嘴!”
伴随着这一事件的发酵,好奇缘由的媒体人干脆来到当地的超市,亲自购买了据说来自华国的美味水果。
然后——
“我们的观众骂的没错,埃里克就是一个愚蠢的蠢蛋,也许我可以建议上司买一些这种水果,前提是,一个也不分给埃里克。”
第122章 正文完结
许氏在华国和加国的水果销售彻底稳定了下来,继丽萨和霍华德之后,许氏在加国又发展了新的合作商。如今许氏的业务在加国并不止局限于法语区,英语区的民众们也相当热爱许氏生产的水果。
所幸许氏如今的种植量远超以往,不仅包含了苏锦市和京州两块区域,更在海市、宁城、元康市等城市开设了门店——许氏的扩张和供应量的增加是息息相关的,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许氏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许逸的研究生生涯也接近尾声,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大一的时候,许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很多次活动,到了毕业,站上毕业生代表席的就变成了周肃宁,这哥们一直是农学院的学霸之一,毕业之后回老家内蒙。
许逸班上还有少数几个留下来继续读博的,齐康就是其中之一,对方这三年在学校里刷足了脸,老师教授都对他印象深刻,许逸本以为对方要把长袖善舞的本事带到社会,谁知对方选了继续读博。
读博也有读博的好处,许逸却没有这份耐心了。
“你有做学问的才华,但你还是更适合去社会上打拼。”潘教授拍拍许逸的肩膀,“毕业论文我很满意,你以后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潘升华的学生。”
许逸笑笑:“教授,论文写不好就不能自称您的学生吗?”
潘教授若有所思地沉吟了片刻:“也不是不可以,可你是名人……”
许逸顿时明白:“总之,这次论文能这么顺利通过,还是要谢谢您的指导。以后许氏要是遇上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我怎么说也会来找您的。”
“把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用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潘教授笑了笑,“你们许氏现在主要是出口加国、法国和超级大国吧?”
许逸点点头。
“相当不错。以后华国的产品走向世界就要看你们这代人了。”
京州的市场慢慢稳定下来了。许氏在京州一共开了六家店,包括清北这家,这也是许氏在全国的38家门店里唯一开在高校里的。海市大学包括许逸的母校A大都提议许氏把门店开在校园里,许逸思考再三,还是拒绝了。
规模扩大之后,许逸就开始走特色路线。
京州有一家门店在学校里,海市的门店在弄堂里,蓬莱的唯一一家门店在海边,禹州的门店在亭台楼阁之中……用一些艺术家的话来说,许氏是依景而生,每一家门店都融入当地特色,成为当地风景的一部分。
许逸也从稚嫩的学生模样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在苏锦市商务区里发号施令的他脸上已不见乡村青年的影子,在京州读书的三年让许逸更加成熟,更清瘦,却也更理性。
“早知道在家当朝九晚六的公务员,我还不如跟你后面混。”祝琛感慨道。性格跳脱的他毕业的时候考了公务员,在老家的农业部门工作,因为知识过硬,又是本地人,他很受领导器重,日子过得其实不赖,不过这家伙天性跳脱不爱受拘束,所以常常抱怨没跳出家门,“我爹妈疯狂给我介绍对象,你也知道,小地方嘛,政府机关里没结婚的女孩子多,一个个见了我就跟饿虎扑食似的,可怜我这只单蠢善良的小绵羊……”
许逸轻咳一声:“能尊重一下别人女孩子吗?”
“其实这些女孩都很优秀,脾气不坏,也是名校毕业。”祝琛懊恼,“我就是觉得闷,反而觉得谁也不合适。”
许逸倒是没他这么多烦心事,他唯一的感觉就是忙,忙到喘不过气来的忙。
彻底回归许氏之后,许逸其实很少干涉公司的实际业务,工厂有林经纶,门店有他聘请的专人负责,许爸许妈这一年也退了休,可真正运作一家大公司和守着西云县的果园的状态毕竟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许逸需要顾及的方面更多,因为许氏不仅是他自己的事业,更有几百号员工要吃饭。
“许总,您有一场和清饮秦总的会议,定在下午3点钟。”
许逸对着秘书笑了笑,刚打算去倒杯水,林经纶敲门进来了。
这家伙一身干练的西装,半点不见当初大裤衩黄头发的潇洒模样。这几年,林经纶不知是成熟了还是一心只想赚钱,头发染回了黑,肥也减了,每天西装笔挺穿梭在工厂和公司,就连车也换了内敛低调的型号。
许逸觉得他和之前的丁立有些像,除了偶尔冒出两句不着调的话之外,林经纶俨然就是成功的商业经营样。
“唉,真累。”林经纶拿起许逸的杯子就要喝水,“下午和老秦开什么会?他要和咱们联名?”
许逸点点头:“他有这方面的意思。”
“他倒是想得美,这个人真不够意思。”林经纶叹气,“仗着和你是校友,这两年占了咱们多少便宜?也不想想到底谁才是家大业大的那个。”
许逸抬眸:“清饮和咱们毕竟性质不一样,秦总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
“所以我岳父天天敲着我脑袋……”林经纶抱着脑袋叹了口气。
效率贼高,在许逸没注意的时候居然和品纯郑副总的女儿看对眼了,郑副总一贯不喜欢他流里流气的样子,林经纶只得改了又改,总算抱得美人归。
郑副总如今看许逸是越来越不爽了。
清饮的秦总借着和许逸学长学弟这层关系,这两年在果汁市场对品纯发起了强烈冲击,清饮有人脉,许氏有产品,被夹在中间的品纯在果汁饮料上本来就走下坡路,被两家一冲,销量直线下跌,失去了果汁饮料的大半市场。
84/86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