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末世屯粮(穿越重生)——齐氏孙泉

时间:2018-12-12 09:40:51  作者:齐氏孙泉
  等雨过天晴,太阳终于重新路面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聚到了阶梯井这里。有一部分人觉得这是老天爷帮忙灌满了这个井,可也有人觉得里面的水泥还没完全干,加上又没弄防渗膜,这样的阶梯井用不住,还是要讲水抽出去才行。
  村里这边还没讨论出个结果不对那边已经拿来了抽水管,将阶梯井里头的水抽出去放进排水沟里。
  下午抽水,天黑透了以后才抽干。地下的水泥已经不能看了,下面五六层阶梯全部返工。
  好在,暴雨过后一连半个月都是大晴天,政府那边加进了工程进度,在水泥干了以后,铺上了防渗膜,如此,阶梯井正式竣工,只等着来年大显身手了。
  不过阶梯井竣工以后,施工队并没有着急走。有设计人员观察了村里的地形,对村里头的排水沟进行了改动。让阶梯井上面位置的所有街道住户的排水都往阶梯井这里引。而阶梯井的地形下方,有做了两个开口较大的排水口。
  这样以后不论是化雪以后,还是暴雪来临,村里地势较高部分的排水都会率先进入阶梯井,如果阶梯井慢了以后,水还会排出去,排进下方的排水沟后,送出村外。
  在排水方面,村里头的用心还是挺大的,有了之前暴雨打下来的基础,以后再大的雨也不用太怕了。
  旱地里头因为这一场暴雨带来了充足的雨水,阳光来临后长势更加喜人,稻田里面的稻花也开了,只是今年只剩下两个月了,也不知能不能坚持到结粮食。不过没有也没关系,只要地里头的鱼长好了,这一年就算没白忙。
  这时候哦,家家户户终于多了些笑脸。
  这时候也是最清闲的手了。虽说大太阳有些炎热,不过早晚的时候,还是家家户户走街串巷闲聊天的好时候。
  有时候爷爷闲来无事,会带着孙子孙女出门,一些带着孩子的家长们,聚集在村里头的一颗幸存的大树下,孩子们一块玩着,大人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对于新生出来的一批孩子来说,笑笑算是一个异类。同龄的都比他大很多。笑笑就跟他们半岁大小一般。
  不过站在人群里,最里头能说出来几句话,就足够成为众人的焦点。
  他是对于村里人来说,唯一一个“正常”的孩子。没做,道现在,村里面还是不太接受变异后生长快的孩子,虽说一样疼爱,但还是将变异的孩子当做不正常,只有笑笑这样才叫正常孩子。
  笑笑聪明伶俐,别人家家长瞧着喜欢,也就让自家孩子多去找笑笑玩。刚好笑笑这小家伙好为人师,小小的个子却很自然的带着一帮小豆丁。还有模有样的领着孩子,四处教孩子说话。经常遇见什么,就指着什么教大家一块说。
  有少数大一些的孩子能发音,说得出来,可大部分都是这一二年出生的,张嘴都费劲,可把笑笑急坏了。
  而小元清就跟在笑笑身边。笑笑个子太小了,即便是小元清也会害怕笑笑一个不注意摔倒以后,就被人踩到了。
  如此每天跟一群小朋友玩在一起,爷爷也算是有事情做了。
  林谦跟何阳轩没事的时候会去到地里看看鱼苗的涨势。也许是家里头撒鱼粮比较多,这时候已经长到了一两多种。眼下正好稻花开始凋零,落下来的稻花含糖量高,鱼儿们吃的能更好的长身体,所以这时候正是长得快的时候。
  九月份中旬,老话说十月金秋。眼瞅着就要进入了十月,地里头的庄稼涨势虽说不错,可十月能收获多少仍旧没什么信心。
  笑笑已经开始学一百以上的数字了,家里教他加减法,不到十天就能做到十以内加减法没有错误。现在教了两个月,基本上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都没问题了。
  所以在教她一百以上的加减法的同事,也在尝试叫她乘法,看他接受的程度,与此同时,每天还会有半个小时叫她练字,早晚给她听一些英语。如此,笑笑在说话的同时,也能用英语说两句话了。
  教育进度逐渐加大,一开始也会害怕笑笑接受不了。可每天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坚持下来发现笑笑比想象中更能接受,甚至接受的速度也快很多。
  笑笑来的七个月,日常大部分的交流都没什么障碍了,而同时来的小元清,还只会说一些“爸爸”“爷爷”“吃饭饭”一类的简单用于,这样还是笑笑这个同龄人经常帮着教的结果。
  不过虽说元清学说话慢,可因为手脚结实,这还不到两周岁,正常四五岁孩子能干的活他都能干。而且人也老实,甚至能看出来几分憨厚,不论家长还是妹妹,让他做什么他都不会有二话,听话的让人有些心疼。
  孩子承受的住,两个爸爸也不是溺爱孩子的人。所以温室了的活会随着元清体质的增强而渐渐增加。现在学的越多,以后独当一面的时候,能承受的压力就越多。
  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这两个孩子,哥哥身体壮硕,妹妹天资聪颖,那便从他们的有点入手。
  即便是当今社会,聪明的人也能够靠脑袋吃饭。而身体健壮的人,也能通过辛劳获取填饱肚子的食物。
  如此,二人每天晚上都会拿出来半个小时讨论些计划,养孩子不是闹着玩,在他们能够为自己人生做选择之前,一定要慎重的给他们铺好每一步。
  没有孩子之前,他们总觉得,孩子快乐成长最重要,不能自以为是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剥夺孩子们的快了童年。
  可真正自己养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社会对孩子一样的残酷。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必然重要。可如果连基础都没有打好,那么孩子选择未来的权利都无法获得。
  更何况当今末世,死的人口何其多。没有绝对优于旁人的条件,那么就不能怪被这个世界所淘汰。
  林谦家里的电视以前是爷爷的天下,现在被两个孩子占领了。每天播放的都是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
  一岁半的孩子,看不懂太多,基本上都是一些有叫说话成分的,和指导正确生活习性的。
  有时候俩孩子会跟着动画片里的角色蹦蹦跳跳的,其实回过头来发现,孩子还是能学不少好东西的。
 
 
第110章 家教
  直到有一天,客厅里的杯子从茶几上摔下来。林谦清楚,若是大人打碎的,肯定会打扫干净。
  便问两个小家伙是谁做的。
  笑笑小脸低着,怯生生道:“对不起爸爸,是我。”
  笑笑最近说话越来越清晰了,完整度也越来越好了。
  瞧着女儿低声认错,林谦心都快捏一块了,哪里还管得了什么错不错?
  林谦蹲下身子揉揉笑笑的小脑袋,才想起来,家里人没有谁教过她认错:“你是跟谁学会认错的?”
  笑笑如实道:“电视里。”
  林谦微愣,猛然间醒悟过来,他们一家对两个孩子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教导他们对未来生存有好处的事情,却独独忘记了教他们礼仪。
  当然,关起门来,自家人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外人不会拿他们当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像笑笑这样聪明的孩子,知礼实在太重要了。
  林谦的礼貌,是上学跟老师学的,可到头想来,这些事情最应该教他们的应该是父母。
  林谦脸上笑容多了些,柔声道:“真乖。勇敢承认自己做的事情,就是非常好的孩子。那我们一块把它收拾干净行吗?”
  受到了夸奖,笑笑小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父女俩合伙将碎掉的杯子打扫干净。
  林谦还会细心的告诉她,她现在还小,普通的垃圾她可以收拾,但碎玻璃这样的尖锐的东西,必须要等大人来才可以。
  可要教孩子什么礼仪,林谦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教起。因为步入社会,他所熟悉的是成人之间的基本规则以及办公室的那点规矩。可对于小孩子该怎么学,又从何教起就犯愁了。
  当天晚上二人继续开养儿育女小研讨会的时候,林谦就把这事情提出来了。
  何阳轩祖上世代都是学者,是书香世家出身,这行为规矩属于刻在骨子里的。只不过自打进入了林家,何阳轩基本上把那些礼义廉耻尽数扔脑后了。除了称呼上,跟爷爷都快成平辈姿态相处了。当然,这也是爷爷自己本人的意思。在爷爷看来,本来就是一家人,那些酸腐的规矩还不够受累的。
  不过孩子该教还是要教,长大什么样看他们自己的喜好,不能以后孩子出门,被人说没教养。
  “我是不记得我小时候怎么学的。不过打我记事开始,在家里什么事都讲究规矩。”何阳轩努力想想小时候,“其实带点糟粕在里头,不过那氛围其实还不错。上下尊卑,长幼有序。”
  “比如呢?”林谦让他举个例子。
  “我自己也不记得是别人教还是自己学的,但我脑子里记得很清楚。每次我妈带着我去找爷的时候,我妈基本上都是站着,坐着也是屁股搭个边。吃饭的时候永远是等我爷先落筷,饭前先问候两句,饭后再说两句贴心话。其实也挺累的,不过长幼尊卑,我妈敬重我爷,我爷也最疼我妈。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是我妈的,而我妈有好东西都先问我爷,确定我爷不要了她才会要。”
  “确实挺累的。”不是林谦不懂规矩,实在是在他眼里,这样的相处方式就是……说有病太过分,可确实有些过了,“好好的亲闺女跟儿媳妇似的。”
  至少在林谦眼里,只有那些恶婆家想要整治新媳妇,要给新媳妇立规矩,才会有这些东西。
  “还真不是。至少在传统意思里,在家当闺女是最享福的时候。不过可能就是因为家里规矩太多吧,我爷也宠着我妈让她自由恋爱,她就一头热的喜欢上毫无规矩可言,从农村考大学走出去的我爸。即便是跟我爸结婚了,我妈该有的规矩也一点没忘。毫不客气的说,就当初那一圈子人,我家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可我妈的美名是传得很远的。可那又怎么样?识人不清,还是被害死了。”
  正是因为家中规矩太多,何阳轩的母亲虽说知礼懂事,却将心里头最后的一份野性放在了找丈夫上面。
  何阳轩亲爹入赘何阳家,本来就是高慧珍家里设下的圈套。何阳轩亲爹本来就带着野心进入的何阳家,而何阳家又是讲究礼教的人家,何阳轩的亲爹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加上本身有野心,对何阳家一直抱有二心,何阳轩爷爷但凡言语严厉些,在无心的人眼里,这是长辈教育小辈,为了小辈好。可在何阳轩亲爹这样有心人的眼里,那就是不拿他当人看,对他指手画脚。
  如此,本就心存野心,下手更加不留情面。甚至鸠占鹊巢享受一切的时候仍不知错在自己,只觉得是何阳家不接纳他,他侵吞何阳家,是应该的,是何阳家欠他的。
  以至于连姓何阳的亲生儿子何阳轩也一并厌恶,甚至连改姓都懒得改,打小远远的支开,自生自灭。
  何阳轩自幼没了爷爷和母亲,虽说那份规矩刻在骨子里,可成长过程中没了他们的加入,也就愈发放飞自我了。
  瞧着何阳轩想起往事了,林谦转移了话题:“那咱们怎么教咱俩崽?按你老家的教法肯定不行,咱家是俩孩子,不是丫鬟下人。”
  何阳轩笑道:“那是当然,不过基本的规矩该教还是要教的。小的时候还分不出家里家外,所以先一并教了。等大一大懂事多了,再告诉他们在家里随便,在外面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咱家孩子教养要有,但也不能是一板一眼的机器人。”
  这一点上俩人达成了共识。
  如此,比如见人的称呼,说话的礼貌,以及用餐吃饭等规矩,对孩子的教导都提上了日程。
  一开始爷爷还有些看不惯,不过何阳轩把俩人商量好的那套话又说了一遍,爷爷也就不管了。
  家里头这边围着俩崽子团团转,另一边地里头也有了麻烦事。
  那些心急地里收成的,每天都会去地里看一看,而这两天发现,地里头的蝗虫,好像太多了。
  每年收成,地里头都免不了多一些蝗虫。甚至很多孩子,还都习惯了秋天出去抓蝗虫,回家或是自己点蜡烛烤了,或是央求父母给炸了吃。林谦小时候就这么干过,末世以后蝗虫更是为数不多的肉资源。
  可多起来就是麻烦了。更何况眼下正是庄稼长大的好时候,这时候闹起蝗虫来,那就是在吃粮食啊!
  稻地里头不能动,旱地里可以打药!
  村里头还有些农药,只是需要登记。看着地里头蝗虫越来越多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打农药杀虫。
  一连几天,村里头都弥漫着久违的农药的味道。
  林谦站在桥上,远远的瞧见两个农药瓶飘了过来。
  早年种稻地的时候,也有人习惯随手将用光的农药瓶扔进河里。反正稻田地里的农药都会流入河流,农药瓶扔进去也不会有污染,而且下游的水库肯定会捞出来清理。
  而能看到上游的农药瓶飘过来,那代表的原因很简单,上游有村子开始给稻田地打药了。
  往年条件不好的时候,稻子大病小情的,只要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都舍不得打药,现如今蝗虫即将成患,自然顾不了许多。
  林谦忙回家叫来了何阳轩,二人一块,开始放水捞鱼,甚至稻地里头的稻子都顾不上了,用棍子在水里头敲打赶鱼,尽可能的都捞出来。
  林谦家二人的动作颇大,家家户户都在意水田里养的鲫鱼,自然都注意到了林谦家的动作。
  “这时候鱼正长膘呢,捞出来不可惜了吗?”有人劝阻道。
  “上游有人开始给稻子打农药了。这些鱼从鱼苗开始就没碰过农药。虽说河流下来毒性不大,可就是十条没了一条也够让人心疼的。我不贪心它们长多大,现在一条是一条,能吃了或卖了就行。当然,鲫鱼适应能力挺好的,你们捞不捞再考虑吧,我家这边先捞了。”
  林谦家里家大业大,当然不会心疼这些。
  别人家听了这个,也是口口相传。
  有两户人家,觉得跟着林谦家一块干总没错,也就跟着捞了。也有的人家舍不得,一直观望着。
  这么一观望,才两天的功夫,蝗虫爆发一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一夜的功夫,打开门,外面甚至都看不见多少绿色,所到之处无不被蝗虫啃咬。
  这些东西虽说不咬人,可吃了庄稼,那也够难受的。
  现在是九月份,眼瞅着就要入秋了,就一个月!
  这回别说是鲫鱼,那些还没被吃的庄稼,那也是能收就收,一点也不贪心接下来一个月可能长出来的部分了。
  村里地里头种的土豆、地瓜尚且不着急,就算地表的部分都被吃光了,只要不上冻,埋进土里放很久都不会坏。那些玉米、大豆一类的必须尽快收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