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遇见蛇那天,是林谦领头把蛇抓住的,是个热心有本事的小伙子。
林谦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当时的举动能带来这么好的效果。
而刘家一家也是有心帮着林谦说好话,本来刚生完孩子,不少人都过来随份子,过来了就免不了多说些话,这一来二去的,林谦在村里头的名声水涨船高,这收费的影响倒是没那么大了。
放出广告的第二天,就有人上山来采蘑菇了,都是选择给三分之一的蘑菇上山的,林谦其实也乐得白拿蘑菇。毕竟蘑菇这东西当年的吃最好,还是纯野生无公害的。至于粮食他有的是,不在乎那一点。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想起去年冬天许多人都在犯怵,也有两家人选择给粮食上山劈柴。
而林谦隔壁山的人家瞧着林谦这边收费了,也跟着一块收费了。虽说一把火烧了,可还有些碳化的树干在,看下来比一般干树枝还要好。而且他家本来损失就大这样还多一笔收入。
村里人都心知肚明,这些收费的根源来源于那场冰雹中,讹上林谦的两家人。
如果不是因为高家、周家贪心,林谦也不会一气之下封山。
如此,这两户人家,第一次因为那一时贪念,尝到了一些苦头。
第60章 极品出没【已捉虫】
此时周家跟高家两家着实为难了。
要说村里头风言风语还好,关起门来不理会过段时间村里人自己就忘了,可柴火上头是个问题。
今年地里头没什么收成,水田稀稀拉拉的一点水稻,就算收上来也没个两把柴火。如果今年冬天跟去年一样,哪还有日子活了?
家里的柴火很多都是陈年的老柴火,虽说还能用,可不耐烧了,里头好多都烂了,往年柴火充足的情况下还要去山上弄些松树枝、松针一类的拿回家烧,更别提这种时候了。
可去买柴火?也没那个脸啊!当初架着人家性子软,讹人家那么多钱,眼下再去买木材?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周家是没什么脸去,而且最近村里头风言风语不少,本来就好面子的一家人,已经好几天没脸出去了。
高家也差不多,可架不住有个不讲理的老太太。之前老太太架着年老上门去讹钱,高家虽说知道不是人干的事,可那五万块钱也确实心动,假装拦两下,就心安理得收下钱了。这回家里柴火不多了,因为家里人多,平时做饭就耗柴火,一到了冬天怕冷又多烧,往年地里头玉米杆够烧,今年再不想法子可能冬天都过不去。
老太太看看自家柴火垛,叫上俩儿子,把拖拉机开上,上山买柴火去。
小儿子脸皮更薄些,怕人家不卖怎么办?
老太太嘴一撇:“真要是敢不卖,我就倒地上抽风!再要他个三万五万的。”
老太太横了一次尝到甜头,就开始习惯了以这种倚老卖老来换取利益的方便,开始越来越横。一开始还是出门在外的时候横,刚讹到钱的时候,孙子刚埋了,还去麻将馆里头炫耀,后来瞧见谁不顺眼了,指着鼻子让他离远点,不然她就躺地上了。
如此时间一长,连在家里也横上了,尤其是对两个儿媳妇。以前生活了那么多年,也算是婆媳融洽,可现在老太太找到了古代老婆婆的那份穷横劲,那颐气指使不要太神气。
上山买柴火的人越来越多,这“生意”还算是红火,何阳轩回家里头收拾一下屋子,顺便从空间里头拿出来三份现成的盒饭回来,省着爷爷做顿饭。
爷爷上山看看,爷孙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就瞧见一辆拖拉机驶过来。
林谦眼神好些,打眼一瞧眉毛就皱起来了。
“高家人怎么过来了?”他还以为他们没脸来呢。
“讹咱家钱的那个高家?”爷爷也探头瞅。
“要是别的高家我也不说了。”林谦有些膈应(恶心),这家人的脸皮还真不是盖的。其实哪怕是周家过来了,林谦也不会这么大反应,顶多见面没好脸,生意该做还做。可这高家当初讹钱的嘴脸可够瞧的,林谦到现在还觉得恶心。
爷爷略有所思,似乎有什么想法,瞧着林谦要过去,一把按住了:“待着别动,我过去看看。”
林谦知道爷爷是个人精,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林谦回到大门口建的小屋里头,坐在窗前听着外面声音。
车开到近前,爷爷那八十出头还挺直腰杆的身影往那一站,那拖拉机没到跟前就停下了。
不论何时,这么大高龄的老人站在那里,也足够震慑人了。不光是因为尊老,更是那一生坎坷的阅历。
高家大儿子将车停下来,看看自己母亲,有些犹豫。如果是林谦出来,高老太太还能仗着年龄倚老卖老,可这位比高老太太还高出将近二十岁,辈分虽然一样,可年龄上是压一头的。
爷爷是外地人,来到这村里,排辈是按照奶奶的辈分排的。奶奶辈分比较小,虽说现在比爷爷辈分大的人都死光了,可即便是八十多的高龄,在村里依旧有一批五六十岁的平辈人。
高老太太也愣住了,再不讲理也知道,自己那套躺地上撒泼的功夫用不上了,因为眼前这位比自己值钱,自己倒下了要是爷爷跟着倒了,就这么一算账高老太太得倒搭钱,根本讹不上。
“老哥哥,有日子没见了。”高老太太脸上有些发僵,还是厚着脸皮开口。虽说不能耍赖了,可不代表不能厚着脸皮继续买柴火。
做买卖的本来就不能分人,更何况这么些年爷爷在村里一直老实巴交的,虽说没怎么吃亏,却也从来不跟人有什么争执,所以高老太太也没怎么放心上。
“是有日子没见了,我还没饿死。”爷爷动动手指,总觉得手里少了个拐棍,如果再来个拐棍,看起来应该更有气势。
爷爷腰杆虽然还直着,可腿脚已经不怎么利索了,所以家里有根拐棍,只是爷爷平时不怎么拿。
这句话带着点刺,为什么说没饿死?因为没粮,为什么没粮?因为家里钱被讹走了。
高老太太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只是道:“瞧您说的,您大孙子多有出息啊!这么老大一座山,听说你这卖柴火,想着过来买个一车,也好过冬啊。”
爷爷冷笑一声,带着刺道:“不是有五万块钱吗?买点煤炭可比我这山上破柴火耐烧多了。现在还有卖煤的,贵是贵点,可你们家也买得起。”
爷爷这话其实是废话,谁家烧炕做饭用煤啊?这话也纯粹是说给高老太太听的。
傻子也听得出来爷爷话里的火药味,高老太太也气,喘了两口气,又觉得不好说发飙。她这暴脾气,就是真打起来了也打得,反正俩儿子都在呢,可真就这么撕破脸皮了,柴火怎么办?去年就冻得跟孙子似的,今年可不能再受一次罪。自己俩孙子已经没了一个,另一个今年怎么也不能冷了热了。
“哎呦老哥哥,这话说的怪让人不自在的,地里头连苞米杆子都没有,今年冬也不能指着煤过活不是?您要是真有啥不乐意的您说,咱这生意还得做不是?”
爷爷往一边走了两步,仰着下巴道:“可不敢收你们粮食,我怕拉肚子。进去吧!不过丑话说前头,你死山上别找我孙子的麻烦!我家没钱,架不住你这么讹。”
高老太太也是脸皮够厚,硬是顶住了爷爷夹枪带棒的话,说了声谢谢,就让她大儿子开车。这把她俩儿子臊的,可这柴火不要钱了,也省了二十斤粮食。现在为了相互照顾生活,两家人带着老太太是一块生活的,日常粮食消耗就大,一斤粮食也舍不得。
开车要进去,爷爷突然扬声道:“进去是进去,别动里面树。死树也不行,更别动果树!果子都熟一半了,值钱着呢,一个都别碰!”
山上果树成活率不高,不过种得多,满打满算活下来的也就几十棵,结果的有五六棵,其它的再等个一两年也能结果了。
果子虽然都不大,可好歹是水果,这年头水果少了,一颗果子都金贵。林谦这边提早跟政府那边报备了,这山上的果子除了自家留着的和卖给村民一点的,剩下的全部卖给政府那边。
高老太太心火正压着呢,听这话喊了一声知道了,也是在气头上。
爷爷瞧着那拖拉机进山,笑得像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
林谦从小屋里头出来,多少瞧出来点什么:“爷,您这是憋着害人呢?”
爷爷给了林谦一个爆栗:“混小子,说谁呢!”
“又不是骂您,您多精明啊。”林谦揉揉脑袋,笑着拍马屁。
“带手机了吗?就是你那照相可清楚的那个。”爷爷问道。
“带着了。”这年头谁还离得开手机?别人家没电充不会带,林谦家里不缺电,所以手机一直不离手,随身两个手机,一个卫星电话,一个智能手机。
“再带个斧子,跟上。瞧见他们要是砍树了,就拍下来,死树也算。果树更要拍,砍个树杈也算,等他们走了用对讲机告诉我。”
说到这里,林谦不是笨蛋,基本上猜到了:“咱这是收拾她了?”
林谦随他爷爷,心存善念,却也记仇,小仇可以不管,可讹了五万块钱,哪是那么轻松就过去的?
“去吧,最好别被发现,发现了就说是去监工的,真要是砍树了也别跟他们吵,照片留着就行。听见没?”
上山弄柴火,一般不会走得太里面,外面就有足够多的松枝松叶,往一起拢一拢收集起来就够烧很长时间了。
他们进了山里,找个落叶多的地方,开始拿着叉子一下下的往拖拉机车斗上面叉落在地上的松枝落叶。
老太太看着四周的树,其实还是枯树比较多。去年冬天冻死一批,今年天气恶劣又死了不少,即便是松树这种耐极端天气的树木,面对末世的恶劣也有很高的死亡率。
所以还有很多林谦没来得及砍下来的。
老太太看着有些眼馋,这可是木头,木头耐燃,寒冬腊月风雪呼啸的时候,在灶里塞上一块整木进去,那炕能烘得满屋子热腾腾的,连毛衣都不用穿,就穿内衣坐在屋里头都不会觉得冷。
想想进山前爷爷特意说的话,老太太嘴一撇,心道就算砍了又怎么样?
叫来大儿子,让他凑身边来低声让他去砍两棵死树留着冬天烧木头。
“人家不是说不让了吗?”高老大有些为难,本来上山就没要粮食,这捡地上的还不够,还要砍人家树。这树就算死了也值钱,特别是高的,还能当木材卖,就算不当木材,当柴火也比一般的松枝落叶值钱多了。
“听他的!咱就是砍个十个八个的能咋的?不说现在没人管,就算有人管,死树又能当什么?砍去,冬天烧木头怎么也比烧那些树枝强,烧炉子还能省点煤。”
村里很多舍不得烧煤的就是烧木头。虽说法律规定树木是国有不能私砍,可这种事情向来是民不告官不究,没有人举报也没人管。
所以一般村里人家尤其是村边上的人家都会种几棵树,等长大了就砍下来,慢慢省着烧。一棵足够高的树够几年使的,也就最冷的那几天用,其他时间也舍不得烧。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高老大也动心了。反正再不要脸的事情也做了,赖一两棵树又怎样?反正一个村的,林谦也不好意思闹太大。
这么一想,上山的时候刚好带了斧子,本来是为了砍枯树枝的,现在用来砍树也行。
粗的树要用锯子,用斧头费力,所以就挑两个相对细的枯树砍。
高老二看见了,也过去帮哥哥的忙。
老太太不用干活,看着俩儿子忙活,四处走走就看见了边上绿色里头有几抹红。
她几步走过去,瞧见是一颗沙果树。
沙果是东北常见的水果,味道酸甜,有的脆,有的沙,口感极好。
老太太一年多没看见果子了,伸手摘了两个在袖子上擦两下就咬了一口,那酸甜的滋味让她差点眼泪掉下来。
“快过来过来!吃果!”老太太忙叫俩儿子过来一块享受享受。
俩儿子停下斧子,走过来,看见那红彤彤的果子咽口口水,也忍不住伸手去摘,早把爷爷提前警告过的话甩脑后去了。
一连吃了几个,老太太想起来家里孙子孙女还没吃着呢,伸手又摘了几个,眼睛一转道:“拿没拿锹来?直接把这棵苗挖走!”
俩儿子都摇摇头,也没寻思要挖人家树啊。
山里头的果树都是新种的,最粗的也不到两厘米粗,所以要挖走藏车里也不容易被发现。只要出了山,被发现了找上门来不承认就是了。
老太太不太甘心,看着这么一棵树果实累累,想想一年多没尝到果子滋味了,狠狠心咬牙道:“直接砍了带走!这么摘浪费时间,若是期间林谦他们过来了发现了也不好。直接砍一棵藏车里头,果子还在树杈上,回去用水生好,半个来月都新鲜。现在没有冰箱,这么保存更好。”
偷人果子就算了,挖树苗心黑点的也不觉得什么,可直接砍人家果树就不地道了,标准的损人不利己。
“这不太好吧?”高老二有些为难。就为了吃半个月的果子,现在每棵果树都金贵,以后养好了能值大钱。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之前都讹人家五万块了,这棵树以后弄不好比那五万块都值钱。
“你个没用玩意!”高老太太倒是没觉得怎么不对,只是觉得儿子太没用了,劈手拿过斧子,照着树根砍了两下。
高老大瞧着母亲动手了,也手痒痒,过去帮着母亲将树砍下来,然后左右看确定没人,兄弟二人联手将果树抱上拖拉机车斗,然后加快手速叉松针、松枝进去将果树盖住。
这坏事已经做了,反倒没那么大压力了。这会儿只想着回家以后全家守着这么一棵果树享受果子滋味,都觉得享受。
其实果子并不大,更酸一些,即便如此,对于长久没接触水果的人来说也是好东西。
现在农村养果树的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家都砍了种东西换钱,少数还留着的,也都因为这二年的天灾死了,能吃上果子,那真的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
随后两个儿子继续砍死树,并将木头砍成一段一段的,藏进车里。
忙了两个来小时,直到弄了满满一车的柴火后,二人还精心的掩饰了上面和侧面,柴火堆得高高的,弄了足够多柴火的同时,也怕被发现。只要出了这个山,他们发现了想追究也没证据。
老太太美滋滋的坐上拖拉机,俩儿子也因为收获丰富面带喜色,在利益的面前,就如同上次讹五万块钱一样,早把礼义廉耻信扔到九霄云外了。
54/116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