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末世屯粮(穿越重生)——齐氏孙泉

时间:2018-12-12 09:40:51  作者:齐氏孙泉
  此时刘叔一家刚接到救援物资,正是一家欢喜的时候。家里虽说粮食够吃,可蔬菜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新生的刘夏身体极好,眼下才三四个月都能下地走了,尝试给他喂些饭,他也能吃,瞧着就跟一两岁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这样的世道,其实是好事,一家人看的也很开,想的很好。可孩子能吃东西了,就需要多吃些好东西养身体。前些日子还能去林谦家里换些蔬菜、鸡蛋给孩子补充营养。这两天冷得邪乎了,别说出门,窗户都用旧棉被堵住了,生怕散出去一点热量。
  现在这物资送来了,这两斤的蔬菜干,如果大人不吃,只给哺乳的王英和孩子吃,足够吃好长时间的了。
  一家人还在因为这一包蔬菜高兴的时候,门又被敲响了。
  刘冬生过去开门,何阳轩扛着袋子进屋。
  “你们也收到救援物资了?”何阳轩将麻袋放下,“我家刚收到,我爷说家里有温室,东西拿了也用不上。刚好你家有孩子,就让我送过来。还有一麻袋的煤炭,我扛不动,哥你一会儿跟我过去扛回来吧。”
  刘叔一家没想到何阳轩会将刚得到的物资送过来。毕竟这是白来的东西,谁家都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思,即便家里不缺也会收下。放眼全村,拿到以后直接送走的也就林家一家了。
  “我这平时没少受你们家照顾,哪能再要这个?”刘叔有些过意不去。
  “如果是我们家的自然不会白送。这个是政府给的,本来就是给有需要的人家的。我家里有温室,尤其是菜上头一直不缺。你家里还有孩子,比我们家需要多了。”何阳轩打开袋子,将里头的蔬菜包拿出来递过去。
  刘叔将袋子接过来,拿在手里眼眶有些热。
  这东西要是放在以前,多一眼都不会看。那时候一到冬天,满地窖都是菜,若是不想吃,出门小卖部就能买到很多新鲜的菜。每个星期,村里都会有集市,各色蔬菜瓜果都很齐全。定期还会有货郎走街串巷,从来不会因为这事发愁。现如今,就这么一包蔬菜,在现在的世道,却是有钱也买不来的珍贵东西。
  东西收下了,煤炭却不好意思要。何阳轩拉了刘冬生两次,刘冬生只说家里头柴火够烧,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他们这么坚持,何阳轩也没办法了。好容易来一次,刚好看看小雨点怎么样了。
  刘冬生的女儿大名刘夏,小名小雨点。现在叫顺口了,有时候一张口连大名都忘了。
  何阳轩进里屋,刚好瞧见一个孩子在地上跑。
  刘叔家里室内地上铺了革,很干净,光脚踩上去也没事。
  刘叔让何阳轩脱鞋进屋,何阳轩只打算站一会儿就走,也不用那么麻烦。
  何阳轩蹲门口对小雨点招招手:“小雨点,过来。”
  小雨点此时已经能听懂自己名字了,听到叫她,回过头来,然后一步三摇的往这边走,走两步后,动作快了些,虽说瞧着有些不稳,但确实跑起来了。
  到了何阳轩近前,小雨点差点摔倒。何阳轩忙伸手接住,小孩子小小的,软软的,到手里感觉奇妙的很。
  何阳轩将孩子接住,也不敢抱,看看屋里,王英过来将孩子抱走。
  “这孩子长得真快。”何阳轩道。
  “现在没办法去医院,也不知道别人家孩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不过一生下来大夫就说跟周岁的孩子似的,别人的孩子一出生多半也是这样,现在应该长大的速度也差不多。其实想想也是,最近两年老天爷不给活路,就让孩子们都长快点壮实些。要是以后一直这样下去了,这些孩子好歹过的比我们容易些。”
  长得壮实,就能降低孩子的夭折率。先不说未来能有什么好处,至少眼下活得好好的,那就是老天爷的怜悯。
  何阳轩看看这孩子,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回家以后,何阳轩将小雨点的事情跟林谦说了,二人都是头一回遇见三四个月就能满地跑的孩子。
  “这恰恰证明了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古代不还有话传下来,天有异象必有异人。这人的进化,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不过咱们是不可能了,咱们也不会有孩子。”林谦仔细想前世的种种,可惜因为地域不同,除了天气变化,其他的帮助都不大。
  最多是根据经验,判断一下后面可能面临的灾难。
  林谦理智的分析了好一通,何阳轩却只看到了林谦的腰,伸手过去按了按:“谁说咱生不出孩子,要不咱试试?”
  好好说两句话又没个正形,林谦伸腿踢一脚扯到后面,有些恼羞道:“闭嘴!”
  何阳轩怎么可能禽兽到那个份上,直接躺在林谦的身边,笑道:“别老拿咱们没孩子挂嘴边啊,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跟你生一个。”
  林谦看他来劲了,手压在他脖子上:“你丫要是能给我生个孩子出来我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何阳轩拍拍林谦肚子:“说不定真怀上了。”
  林谦直接骑何阳轩肚子上给他胸口两下:“给你脸了是吧!”
  何阳轩连连求饶,二人闹在一处,其实也说不清那些乱七八糟的。
  当天晚上何阳轩躺在那里安生极了,弄得林谦神经兮兮的,生怕这货食髓知味再来两回,他这还没恢复好呢。
  林谦是真想多了。何阳轩就是再王八蛋此时也知道林谦不适合再胡闹了。本身昨天晚上做得准备就不充足,林谦有些受伤了,再做无异是加重伤害。
  所以即便是再怎么回味其中销魂,何阳轩也只能做一次柳下惠,爱人抱在怀里,而老实的连手都不乱动。
  事实上,如果这时候林谦有需要了,要跟何阳轩纠缠,再怎么火热何阳轩都会想着他不方便而有所忍让,是林谦占回便宜的最好时期。
  可惜的是林谦一直顾忌身后弱点的不适,白白浪费了这么个反攻的好时机。
  温度已经冷得瘆人了,只是没想到温度还在降低。
  突破了零下六十度的大关。零下六十度是什么概念?一条活鱼扔在外面,不需要两分钟就能完全冻透。
  往年历史记录的最低温度也没有这么低的时候,直接突破了本地村民的御寒极限。
  即便是东北,保温、取暖的设备完善,御寒的服装足够,那也是应对零下二三十度左右的。面对一下子冷了一倍的气温,还是手忙脚乱。
  此时,全世界仿佛进入了冰河世纪,所有的地方都被寒冷覆盖。即便是赤道,温度也降到了零度以下。
  其实,北方无论怎么冷,都是勉强能够承受。因为有燃料来源,有御寒基础,也有面对降温时的经验。
  可对于南方而言,这是一场灾难。
  即便南方只有零下二三十度,只相当于北方以前的平常温度,可南方绝大部分小区都没有铺设暖气,即便是农村,也很少有火炕的人家,最多有取暖用的火盆。
  如此,温度一下子降到了这么恐怖的程度,一个冬天,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
  政府紧急将人们集中安排起来,分发燃料集中供暖,补助棉被和御寒的棉衣。即便如此,还是有因为受不了气候变化的人看不到明年的春天。
  又过去一个月,已经是十二月了。
  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七十度。
  这一天早上,林谦再一次被冷醒,胳膊腿露在外面,凉飕飕的。
  林谦将手脚收进被窝里,坐起身瞧着那独具特色的窗帘还好好的,怎么屋子里会这么冷?
  推推旁边还在睡的何阳轩。
  “好像又冷了。”林谦面带严肃道。
  何阳轩将手臂伸出去,又缩了回来:“是冷了。”
  “起来,别睡了,咱去看看爷爷怎么样了。咱这屋里都这样了,温室里恐怕更严重。”
  扯着何阳轩起来穿上衣服,屋里头温度顶多十几度,冷得很。
  二人出门,爷爷还没睡醒。
  林谦进屋,让爷爷继续睡,有他们两个去忙。
  何阳轩从空间里拿出来一个热水袋,用小毯子裹了两圈,放进爷爷的被窝里。裹上小毯子是为了防止烫伤,这样放在被窝里温度刚刚好,暖和的很。
  二人进入温室,果然,温室里头也没到二十度。
  这样的温度虽说植物还不至于死,但长得不会快。如果再进一步降温,那就只有冻死的份了。
  不能等真降温到那个程度,二人直接动手将能收割的全部收割了放进何阳轩的空间里,也不怕出门的时候被冻着。
  何阳轩空间里放不了活物,也包括正在成长中的植物,所以不能放空间里等以后拿出来再养。
  将无土栽培的架子都拆开,何阳轩将其收起来,免了不少工作。然后将家畜装在保温箱里,转移到牲口的温室里面,重新放好养殖的笼子,全部安顿好。
  那些暂时不能收获铲了又可惜的,也就只能留下来了。比如西红柿,都开始结果了,只是还没发红,这样的树藤能长一两个月的柿子,铲了可惜,留着就算天冷冻死了,其实也不心疼。
  林谦将家禽生的蛋收一收,回去的时候摘下帽子和外套,道:“这温室里头的温度也降下来了,下的蛋也少了。”
  “左右咱家也攒了不少蛋,吃不了的还能留着卖。咱家养的牲口不少,够咱自己吃就成。”
  三个男人的饭量虽说不小,可对于蛋的消耗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四五个,养了那么些鸡鸭鹅,一种下一个蛋也差不多够吃了。
  “有个猪要下崽子了,也不知道这么冷的天能不能行?”林谦有些担心,“既然咱们现在指着这么一个温室用了,那加温灯就不能吝啬,多打两个,争取把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度以上。咱们蔬菜少种点,你空间里还有很多,这群宝贝牲畜一点亏都不能吃。”
  现在这群张口兽比活人珍贵。今年这么冷,牲畜肯定死的更多。这样一来,活着的数量越少越珍贵。
  上次的猪仔,因为突然降温,村里原本想买的两家都不买了,除了自家留下两只养大吃肉,剩下的全部卖了。
  因为天气寒冷,林谦想要吃现杀的猪肉都没地方杀猪。
  村长开始挨家挨户的到访,他穿着一身纯皮的衣服,瞧着御寒强度不错,在外头走一圈没什么大碍。
  他挨家挨户的查看,为的就是了解一下村里每个人的情况,有的独居的,没办法及时应对降温的,活活冻死的也有。
  遇到冻死的,村长组织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将死的人就地用他家的大衣柜装上,放在本家的小屋里,也算是有个安置,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再安葬。
  几日的功夫,村里又多了几个空置的房屋。
 
 
第67章 村内【已捉虫】
  这样冷的天气,从前从未遇到,村里人受不了冻死的病死的有一批人。从前全村人算上常年在外的,也有两千来人,眼下还有几十个在外面不知去向的人,剩下的还活着的也就五六百人了。
  谁家绝户了,村长都会记下来,一条街走下来,十家空了三四家,萧条的紧。
  林谦家里日子是过的最好的。一楼是冷的,可那是对于二楼而言,相对于村里其他人家那是好的。
  旁人家都是将炕烧的热热的,然后全家窝在炕上取暖,基本上下了炕就没什么热气了,必须穿着棉袄才能御寒。室内尚且如此,更没人愿意去室外了。
  村长的这一身纯皮的衣服还是父亲传给他的,他父亲以前是个猎户,可惜后来禁止用猎枪,被没收了。不过皮子还留着,做了几身衣服。
  之前有钱买新的好看的棉袄,这些一直压箱底,现在没有什么比皮子更能御寒了。现在里面穿个小棉袄,外面套上皮衣带上皮帽子穿着皮靴,即便现在零下七十度在外面走个一时半会儿也不怎么冷。
  林谦瞧着村长过来了,给倒了碗姜汤让他先暖和暖和。
  “我这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冷的天,南极恐怕都没这么冷。”姜汤还是烫的,村长手套贴着碗捂捂手,又道,“今年光冻死的就不少。说真的,我去了这么多家,也就你们家最暖和。大部分都是在炕上窝着,有的人家干脆在地上掏个洞连上炕,顺烟筒排烟点火,一把火起来地上跟炕上都热起来,这才能在屋里还能走动起来。”
  林谦想起来,隔壁的刘叔家里就是这样,是在厨房挖的洞,给卧室地上烧地热,这样屋里头地上光脚走人都没事,所以小雨点才会满地跑。
  “聪明劲都是环境逼出来的。都知道今年冷,哪想到今年比去年冷那么多。我家现在温室都烧不起了,牲口都赶一个温室里头,就可一个温室烧火,其他的都停了。也不知道温度什么时候能上来,别说继续降温,这温度持续个一个月就受不住了。”林谦也是无奈,自己家倒是不担心,温度再怎么降,温室里头怎么也能保证十度往上。
  一般情况下,家里的这些牲口能坚持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温度不冻死,因为它们要么有足够厚的脂肪,要么有丰厚的皮毛。鸡鸭鹅身上羽毛丰厚,又能挤在一起取暖,都不用担心。至于植物,只要留的种子足够,来年转暖再种也不迟。
  林谦家条件这么好都这样了,更别提别人家了。
  “今年过去了,来年还不知道什么样呢。”村长想想又道,“也是亏着咱们村里还有你家这一座山没烧,来年收成还不知道,就算收成好,烧火还得指望你山上的柴火。今年幸亏你看得远,让山没被火烧,就邻村,山都烧光了。今年尚且能分点没烧完的木头,来年就没得烧了。这大冷的天,人命就是拿柴火顶着了。”
  这样的低温,人冻死也就半个小时。
  当初火烧起来的时候林谦就有过这样的猜想,只是没想到这么冷:“山里柴火都好说,其实本来也不是我的,属于国家的,我顶多算是承包。来年要是还这么冷,政府肯定提前准备,至少能比今年好得多。就是吃菜吃不着这事严重了,政府现在还能发些菜干,可不见得国家就能存下来多少,来年还是要解决。要是还干旱还下雹子,那才是要命的。”
  爷爷走过来坐在旁边。
  村长想想,道:“我这边得的消息是,来年国家全面扶持盖大棚,最好弄玻璃温室。今年就开始憋着加工生产材料了,来年才能具体到位。今年开春的时候,已经在部分农村实验了,说是效果不错。要是来年实行了,其实冬天也能过下去了,而且养的鸡也不容易冻死了,还能吃口肉。”
  村里头养鸡的不多,天气逐渐降温,冻死了不少。开始有冻死鸡后,全都将鸡宝贝的关进厨房里头,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有的鸡争气还能下蛋,全家恨不得喂它二斤大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