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阵儿,榻上的皇帝开始有了动静,站在旁边的童海立刻上前,将陛下扶了起来。
他的年纪虽然比帝王还要大些,但如今这么一看,却是比皇帝康健许多。
皇族在得到天赐神武之力的同时,似乎也付出了别的代价,九州皇族的子嗣素来不长寿,能活过古稀之年的更是极少数。
这时已经是元章二十三年末,陛下又这样连连病了两场,委实叫人担忧。
齐璟原本想着,上辈子至少在自己死的时候,父皇还在,但现在看着这样父皇,心里没由来的冒出了悲凉的情绪。
——他威严而无所不能的父皇,似乎也无可避免地老了……他们都曾受其庇护,如今却对他的衰老和病痛无能为力。
皇帝起身后,诸位皇子总算能好好行礼,他们皆低着头,看不到皇帝看他们的眼神,有严厉也有慈爱。
在看到二皇子的时候,齐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随后又看向老七和他依偎在他身边的小十一。
又这样沉默了片刻,他才开口道:“平身吧,朕今日召你们入宫,是有事情要说……让其他人都过来。”
帝王的话,仿佛敲响了众人心中的大鼓,连齐璟脑海里也嗡嗡作响。
在场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十分激动,只是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在陛下面前失态。
等宗室和重臣入内,皇帝再不像刚刚那般慢慢说话,而是开门见山地道:“朕此次唤你们来,是打算立太子……王卿,还是由你来拟旨。”
中书令王栩不敢有一丝耽搁怠慢,即刻领旨上前,听陛下口谕草拟诏书。
于是,元章二十三年末,青帝病中立储,册立皇二子齐珩为太子。
……
陛下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立了储……
或者也不能完全说是毫无征兆。
自元章二十二年贪腐案起,陛下就因操劳过度而身有不适,其后二皇子差点殁于少海之上,皇帝因自责和悲痛彻底被击垮,甚至曾命悬一线,好不容易养回来,到了冬季又大病一场。
随着五个皇子封王领事,帝王于朝政似乎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连续两次的病重,不仅影响了宗室和朝臣,也在帝王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时候立储,虽然让人有些惊讶,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太子的人选,就并非所有人能表里如一地坦然接受了。
青州立储的惯例素来是立嫡的,若皇帝无嫡子则立贤,几个皇子,各有各的好,若说贤,怕是连皇帝心中也有不同的考量。
陛下在正式册立太子之前,先拿出了追封德妃俞氏为皇后的诏书,算是为珩亲王正了因嫡而立之名。
众人这才知晓,在帝王第一次病重之后醒来,就已经有这个打算,只是追封的旨意秘而不宣,除了参与拟诏的中书令王栩之外,旁人皆不知情。
此刻将这诏书与立储的诏书一同拿出来,且不说皇长子如何想,有些人当下真是备受打击,满心地不可置信,浑浑噩噩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除了听旨,别无他法。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立珩亲王为太子啊,所以先尊其母,维护齐珩的意思,明显得刺痛旁人的心。
当然,这些被刺痛的人,不包括齐珩自己,和齐璟。
虽然还有担忧,但齐璟的心中,还是有种一件事尘埃落定的轻松感。
从那道追封德妃为皇后的旨意一直秘而不发,齐璟就能看出皇帝此前并未下定决心。
虽然他不知道促使父皇下定决心的因由为何,但总归来说是高兴的。
为了这个位置,上辈子他们争得你死我活,反正齐璟自己的结局是十分惨烈的。
但储君之位定了下来,除非二皇兄出什么岔子,除非有人敢谋逆造反,那关于皇储的争斗,应当能平息下来了。
就在众人要离了紫宸殿的时候,皇帝突然说想看看小十一,叫小皇子留下问问话。
陛下刚刚醒来,说要留最小的儿子看看,这看似并不奇怪。
哪怕这个小皇子没有觉醒,但毕竟是幺儿,陛下怕他被吓到,多疼爱几分也是应该。
但几个在紫宸殿的皇子刚刚都听到父皇问老七,现在又要留下十一……留十一,其实就等于留下七皇子吧!
想到这里,几个皇子不禁各怀心思,努力猜测帝王特别关注老七的原因。
齐璟跟刚刚被册立为太子的齐珩对视一眼,齐珩经过他身旁地小声提醒他注意,齐璟则回以“放心”,然后就带着小十一重新回了皇帝的寝房。
等看不到齐璟和小皇子了,五皇子上前拜道:“臣弟给皇兄道喜。”
如今珩亲王已经是太子,其余兄弟自称一句“臣弟”,再合适不过了?
他这样一说,旁人自然都围了上来——不管怎么样,等两道旨意正式昭告天下,珩亲王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随后,五皇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不知父皇留下老七,要交代他什么,刚刚父皇醒来时唤老七那声,听着像极担心他似的……”
刚刚五皇子听旨后也是懵的,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他追逐了那么久的东西,落到了别人的荷包里,现在齐珣心里除了不甘,只有不甘。
就刚刚陛下的表现,要说突然立齐珩为储君跟老七没有一点关系,恐怕很难叫人相信。
他想不明白,老七一个没有觉醒、文武皆不出众的皇子,有什么值得父皇看重的,连立储之后也要想办法留他说话。
五皇子不相信齐珩一点都不在意这件事、一点都不介怀齐璟得宠。
齐珩像是听不懂他在暗示什么,温声道:“老七和十一年纪最小,更何况年关将至,礼部的事情最是繁重,老七又刚刚领事,父皇挂念是自然的。”
五皇子见齐珩毫无芥蒂的样子,不管信与不信,面上还是表现出异样。
齐珩不再与他们多说什么,只是离宫前,还是不免回头望了望紫宸殿,似是有些怀疑这是一个梦……一个美梦。
那里是青州历朝皇帝的寝宫,代表着无上的尊荣和权利。
如今他距离这座宫殿,似乎是越来越近了。
小十一知道二皇兄被册封为太子了,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对于齐珩、对于他们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改变。
刚刚殿里的气氛让他有些紧张,再加上马上又要单独面见父皇,小家伙难免有些惴惴,抓着齐璟的心襟,往他怀里缩。
小十一转年又大一岁,现在的他已经不像小时候那般好抱。
除了少玄抱他还是一样轻松,旁的人已经很难再带着他走远路了。
不过进出紫宸殿的时候,为避免失态,还是齐璟抱他。
没有了刚刚那些人,此刻的紫宸殿显得格外的冷清。
齐璟过去的时候,太医院的院使正与几位御医一起给陛下诊脉,兄弟俩默默等了一会儿,等太医们也离开了,才在皇帝的召唤下上前。
“把十一抱到朕跟前。”床榻上的皇帝吩咐七皇子。
齐璟遂往前走了几步,把小十一放了下来,小家伙扶在床榻边,怯生生地看向已经有些垂垂老矣的父皇。
齐钧伸出手,摸了摸小十一的小脑袋,见小家伙脖子都缩短了一截,不仅不生气,反而露出了些笑意:“平日里不觉得,这样一看,十一长得很高了。”
看了一眼十一的后脑勺,齐璟点点头:“府里的嬷嬷都说,十一长得比这个年纪的孩子好。”
虽然不排除有点说吉利话讨好皇子的嫌疑,但小家伙长得壮实,倒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一晃,你们离宫也有两年了……”皇帝好似想到了什么怀念的事情,闭了会儿眼睛。
齐璟没敢打扰父皇想事情,见小十一扭过头,用眼神示意他乖乖的,小家伙就听话地回过头,继续趴在床边,听父皇说话。
随后,皇帝又问了齐璟几句关于礼部的事情,帮他理了理思路,算是给七皇子开开小灶。
就在齐璟以为父皇真是担心礼部的事情才借十一的名头留下他时,听到皇帝道:
“老七啊,朕做了一个梦……”
第一二八章 梦魇
齐璟闻言, 身形微颤,愣在了当下。
这是个细想起来, 就让他感到战栗的问题——父皇他梦到了什么。
他隐约觉得, 这个梦也许是父皇原本还犹豫、醒来后却毅然决定立储的关键。
想到自己跟少玄所说的梦, 被少玄当作预言梦, 齐璟就不自觉地往那个方向想,他不断地在脑海里问自己:难道父皇也梦到了上辈子的事情。
皇帝坐在榻上, 因着刚刚立储的事情显得有些疲惫,他慢慢闭上眼睛, 开始回忆自己在病中的梦境。
其实那并不算一段完整的记忆, 甚至在醒后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齐钧只是记得,在梦里他失去了老七。
当这个噩耗传来的时候, 他不知为何动弹不得, 周围一片静寂, 黑暗无边,所以他即便再痛苦, 也无能为力, 连起身都起身不得。
不能动,就只能反复忍受内心的煎熬……那感觉十分复杂, 就好像他曾经失去过什么,本就千疮百孔,如今又雪上加霜, 愈加痛苦起来。
那痛苦实在太刻骨铭心了,以至于醒来之后的皇帝依旧难以平复, 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问老七在哪儿。
童海回答自己“璟亲王在礼部,正在处理公务”,他都有些不相信,等太后闻讯过来之后,他又问了一遍,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皇帝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偏偏梦到老七没了。
老七没有觉醒神武,将来既不会镇守边境,也不会单独率镇魔营出海或者越过国境,安安稳稳地待在京中或者去一方封地,谈何危险。
齐钧那梦是模糊的,根本记不清细节,无法探知老七是怎么殁的。
但感觉确实强烈而真实的,也正因为他是坐拥青州的皇帝,那种失去的感觉才会格外叫人难以接受。
更何况,现实中他虽没有失去阿璟,但却曾经差点失去过阿珩。
从梦魇中回到现实,这种感情变得愈发强烈,促使他生出某种决心。
其实这些年来,几个皇子的性情和表现他都看在眼里,若客观的来说,他们身上皆有各自的好处。
老大寡言木讷但老实沉稳,老二德才兼备且是他一手教导长大的,老五擅武又足智多谋,老六被宠爱长大,性子有些跳脱,却胜在有股子冲劲儿,跟他早些年很像……至于老七,聪明纯善、忠孝友悌,除了没有神武,怕是最得他喜欢的一个,这孩子连带把十一也养育得极好。
齐钧是先帝唯一的嫡子,自出生以来就深得父皇的喜爱,被寄予厚望,而且一路都有长辈护着,一生都顺风顺水。
所以他才说老六有些像早年的自己——都是备受宠爱地长大的,难免心高气傲些,不知疾苦。
等到了挑选继承人的时候,他却遇到了麻烦。
首先,他的两任皇后都没有给他留下嫡子,连曾经他有意要立为继后的德妃也先一步去了。
此后那克妻的说法虽没人敢议论,但齐钧自己心里多少受了些影响,同时也想看看几个皇子长大后定了性子如何,再做打算。
然后这一耽搁,就耽搁了下来。等他们越长大,他愈发犹豫起来。
皇帝曾想,若他有个嫡子,有老大的沉稳,老二的德才,老五的果决,老六的勇气,老七的纯良……那该有多好。
那样的话,他就不用这般绞尽脑汁地反复思虑,却迟迟做不得决定。
可惜的是,根本没有这种如果。
人无完人,哪怕天子亦是如此,所谓理想的继承人,不存在于世。
即便真的存在,不用他的兄弟羡慕嫉妒,恐怕连他的父皇也容不下这等珠玉、不想做那抛砖引玉的砖石。
所以,不管怎么犹豫,他迟早是要做个决定的。
齐璟猜测这个梦是皇帝做决定的关键,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猜对了。
这个梦没有告诉皇帝哪个儿子是最好的,但却叫他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失去的绝望和后悔。
他梦到失去了阿璟,醒来后自然也想起了半年前差点失去阿珩时的痛苦,这才是促使他立储的真正原因。
——人往往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如果有机会失而复得,就再没有理由不珍爱了。
所以他那时病好,就草拟了追封德妃的旨意,而这一次,则是定了心,不再犹豫。
……
刚刚醒来的时候,皇帝一直记着梦里的感觉,直到亲眼见到了老七,才是真的彻底放下心来。
因着一时感叹,跟阿璟说到了自己的梦,不过他话才开了个头,却觉得不好再说下去了。
一来他不好跟儿子说,父皇梦到你没了,那也太不吉利了;二来,他虽是病着,但并不想在儿子面前表现得过于虚弱,而这个梦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他虚弱的表现。
是以话到嘴边,皇帝却道:“朕梦到你啊,又不叫人省心,自个儿跑到外面去,人影都见不到一个,也不来宫里给你皇祖母请安。”
齐璟闻言,心道“原来父皇梦到的事情是这个”,他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怅然若失。
——看来这个世上,知道他曾经经历过痛苦挣扎的人,还是只有他的少玄……
他调整了一下心态,面上则故作委屈地道:“儿臣这些日子可是老老实实待在官署里,哪儿都没去。”
陛下也是做过皇子、领过事的,晓得他此言并非作伪,他也不过是想换个委婉的说辞,并非真的要责备他什么,于是笑着道:“你记得勤勉就好。”
小十一趴在床榻边,露出一副有话要说又不敢说的小模样。
皇帝见状,直接问他:“十一想说什么?”这个最小的儿子,虽然不是天天能见到,但他还是喜欢的。
贴心小棉袄听不得旁人说哥哥的不是,哪怕是父皇也不可以,他鼓起勇气道:“哥哥乖,哥哥听话,做事情,都不能回家。”
十一年纪小,说话的时候带着一种天真和别样的认真,叫人忍不住信服。
皇帝听了小家伙的童言童语,心情顿时开朗了起来,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好好好,你七哥是个听话的。”
88/127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