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南北杂货(穿越重生)——报纸糊墙

时间:2018-12-21 10:09:59  作者:报纸糊墙
  “行了,你回吧。”田崇虎摆摆手,就他那小身板儿,还要送自己呢。
  “那你路上可别跑,这会儿路面都该冻上了。”罗用嘱咐道。
  “哦。”田崇虎敷衍地应了一声,一溜烟窜进夜幕中,几下就没了踪影。
  田崇虎只觉得这罗三郎实在有些啰嗦,却不知道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奔三青年,看着这么大点的小孩走夜路是什么样的感觉。
  而田崇虎显然是没把这点事儿当事儿,这就是跨越了整整十四个世纪的代沟啊。
  田崇虎回到家中,他爹妈已经睡下。
  这会儿天都黑透了,要点油灯,那肯定就得费油,他们这里的人夜里点灯基本上都是用的麻油,吃的植物油通常也是麻油,就是那种用来织布的麻,结出来的麻籽,炸出来的油。
  “阿兄,你给我带吃的没有?”田香儿一听到动静,就爬起来跟他要吃的。
  “没有。”田崇虎没好气道。就知道吃。
  “骗人,我都闻到味儿了。”田香儿使劲往她哥身前凑。
  “我都吃完了。”田崇虎三下两下把她从自己身上扒拉下去。
  “你怎不给我留一点啊……”田香儿失落道。
  “我也饿嘛,就都给吃了。”田崇虎吸吸鼻子,语气也缓和了些。
  “……”田香儿不说话了,阿兄说他也饿呢,那就没有办法了。
  “你今天没吃饭啊?”过了一会儿,田崇虎又问她了。
  “吃了。”田香儿哼哼。
  “都吃了什么?”田崇虎又问。
  “吃了饼子,还有米粥。”田香儿说。
  “那你还饿?”田崇虎。
  “饿。”田香儿。
  兄妹俩默然半晌,然后,田崇虎对他妹妹说道:“你明天跟我一起去罗三郎他们家。”
  “……”田香儿不说话了。
  “我带你过去,你给四娘她们帮忙,拣羊毛你知道吧?中午吃饭的时候再看,如果没有你的份,我就分你一半。”田崇虎如此做出安排。
  “哦。”田香儿点头应声。
  ·
  罗家这边,罗用这时候正在收拾第二天进城要带的东西。
  既然要进城,肯定就要顺便收一些羊毛,这些天田崇虎已经在城里做够了宣传,周围村子里的人得了消息,可能就要拿了羊毛过去卖,他们明日若是不收羊毛,有些人怕就要白跑一趟了。
  拿了一些腐乳和大酱,以及一小坛酱油,再将那把刚做的简易杆秤拿上,没想到这东西做出来,田崇虎没用上,他自己就要先用一回。
  另外又拿了一些羊毛和毛线,钱也要多带一些,要给这些羊毛毛线染色,肯定得花不少钱。
  这两天他想来想去,都没感觉自己的染色技术有超越当代专业人员的可能性。所谓的草木染手工染,本来也就是后人学着古时候的样子,脱离现代工业,用古时候的方法染色。
  既如此,他现在人就在七世纪,又何必舍近求远,不如干脆点掏钱出来,找唐朝人帮忙染色吧,要靠他自己搜集染料摸索技术,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染出像样的颜色。
  只是这个价钱,必定是低不了。
  从前看电视电影,一讲到唐朝,就是一派的花红柳绿,都说唐人喜欢浓艳的颜色。当他真正来到这里才发现,浓艳的那都是有钱人,在他们乡下,大伙儿穿的大多都是自己织出来的白色土布,像他这样能有一身蓝色长袍的,就算是比较体面的了。
  离石县中倒是有一些穿彩色衣服的,不过最常见还是靛蓝、赭石这些颜色,因为这些颜色的染料相对易得。就算偶尔出现几个艳色,也绝不是他从前在一些影视作品种看到过的那种刺人眼球的俗艳,而是色泽饱满的浓郁色调。
  那样的衣物绝对价值不菲,就算是在物质条件极其富足的二十一世纪,想要搜集那样多的天然染料,比如说花瓣之类的东西,染出色彩饱满浓郁的一整套衣服,那肯定也是要花很多钱的,更别说是在七世纪了。
  次日一早,罗用就背上东西进城去了,也不等顺风车,走着就去了。
  一般像这种时间,从他们村往离石县方向的牛车,大多都是载了货的,而且也不是时时都能有牛车经过,没有提前跟人约好,不好站在路边傻等。
  再说他现在的体质比先前已经好了不少,背的那点东西也不算重,先走着吧,路上要是遇到谁家的牛车,到时候能坐就坐。
  罗用的运气也是不错,刚走了没一个小时,就遇到一辆到他们村买豆腐的马车,马车回程的时候,见他还在路上走,就把他给捎带上了,叫他少走了一多半路程,速度也快了不少。
  经过上回盘火炕那件事之后,现如今他们离石县百姓,几乎人人都认识罗三郎。
  到了离石县城,罗用先是去了一趟秦记汤饼铺。这时候说的汤饼,其实就是面条。秦记汤饼铺,门面不大不小,价格公道口味也好,生意一向都很不错。
  田崇虎在城里收羊毛的时候,就是在这里解决的伙食问题,吃多少都先记上,到时候罗用再过来给他结账。
  这家汤饼铺的店家总共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前头四个女儿都嫁人了,小孩都挺大了。
  目前在店里操持生意的是秦五娘,这秦五娘如今都二十五六岁了,还未婚配,手艺不错,做起生意来很有几分豪爽气度,骂街的本领在离石县也是数一数二。
  “呦,来啦?这一坛子酱要多少钱?”罗用过去的时候,秦五娘正坐在厅里剥蒜。
  “一升酱五文钱,这个坛子能装五升不止,算作二十五文钱。”罗用说着又把自己带来的另一小坛酱油拿了出来:“这个酱油一升只要三文钱,这些先给你试试看,不收钱。”
  “那便多谢三郎了。”秦五娘高高兴兴收好大酱和酱油,口里说道:“先记着,月末再算。”
  “行。”罗用也没意见。
  出了秦记汤饼铺,又去了薛记布坊,也是离石县城中唯一一个能接染布业务的地方,罗用这回染的并不是布匹,而是羊毛和毛线,然而布坊的薛翁却说这并没有什么关系,羊毛他也能染。
  至于颜色,罗用担心淡色弄不好会显得有些脏旧,于是就都选了浓色,毛线数量不多,就只选了四个颜色,黑色、枣红、赭石和靛蓝,羊毛倒是多选了一些颜色,想要做出色彩鲜艳的羊毛毡地毯,颜色多些也好做各种尝试搭配,刚开始他还可以先做几个小一点的坐垫试试。
  薛翁又把罗用带过去的羊毛和毛线翻看整理了一番,在心里计算后,说道:“如此,你便给六百文吧。”
  罗用顿了顿:“我先给三百文作为定金可好?”
  薛翁笑道:“无事,那便先给一半。”
  罗用连忙道谢:“如此,多谢薛翁了。”
  “十日后便可来取。”
  “好。”
  罗用近来虽也挣了些钱,但也没少花,兄弟姐妹几人身上的袄子,每日里的鸡蛋,不时开荤买的肉,那些可都是要花费钱粮才能换来。
  好容易攒了些许,就为了给这些个羊毛染色,一下子几乎就见了底……等一下回去以后要是跟二娘她们说起,还不知道她得心疼成什么样,要不然还是不要说了吧,免得她们压力太大。
  一边在心里发着愁,一边往城门方向走去。
  田崇虎最近总在城门附近的一个小巷口收羊毛,大伙儿都知道,有要卖羊毛的,就会往那边送,横竖离石县城也没多大地方,也没谁嫌麻烦。所以罗用现在就是要去那里。
  “这位小郎君,听闻离石县有个西坡村,出产一种名叫腐乳的吃食,你可知?”
  罗用刚走到城门口,就被一个赶着马车的外地车夫拦住问路,抬头一看,只见那家伙长得虎背熊腰,穿着一身交领短褐,留着一脸的胡子拉碴。
  “我知。”罗用点点头,又抬手指了一个方向:“出城往那边走,四十多里地。”
  这时候马车上的车门被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健朗青年,他问罗用道:“你可知西坡村的罗三郎?”
  罗用点点头,说道:“我便是那罗三郎。”
  听他这么说,那赶车的壮汉顿时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可真是巧了!原来你就是那罗棺材板儿啊!”
  罗用:“……”
 
 
第21章 暗潮汹涌
  眼下虽已入了二月份,太原城中,盘火炕的热潮却并未褪去,先前从离石县来到太原城的那些盘炕匠人非但没回去,后头又来了不少。
  这些人每日里在太原城中活动,免不得就要跟人提一提这个火炕的由来,一说到这个火炕由来,那就得说说罗三郎这个人了,还有罗三郎家的豆腐和腐乳,豆酱和酱油,都跟着一起出了名。
  除了豆腐腐乳豆酱酱油这些东西,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罗三郎硬扛恶商人、面对恶势力不服软的那一段,听过那个段子的人都说罗家三郎真乃纯爷们真汉子。
  随着这个段子的传播,罗三郎的硬茬形象那叫一个深入人心。大伙儿还给他取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号:罗棺材板儿。
  现如今,在太原城中,你说罗用,那就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罗三郎,有些人就会说,哦,就是那个最早开始盘火炕的小郎君吧,你再说罗棺材板儿,那大伙儿基本上就都晓得了,不就是那谁谁嘛,罗棺材板儿,他的故事我听说过啊!
  所以说,罗棺材板儿这个绰号虽然不怎么好听,但是这么喊的人,对罗用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甚至还有几分亲切和敬佩。
  起码目前确实是这样没有错,将来的事情那就不太好说。
  ·
  “家仆无礼,三郎莫要见怪。”那方巾青年从车上跳了下来,几步走到罗用跟前,笑着说道。
  “无妨。”罗用抬了抬手,不用说他也能猜到棺材板儿这个诨号的出处。
  “三郎可是要回村?我二人正好也要去西坡村,不如一道去吧。”对方热情道。
  “我要先在这里收些羊毛。”罗用指了指不远处那个巷子口。
  “收羊毛作何用途?”对方又问。
  “做些易寒保暖之物。”罗用心想,这人是不是话唠啊,这才头一回见面,怎么这么多问题。
  “可是又有什么新奇之物?”
  “之前那个火炕也是你弄出来的啊。”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是自己想的还是从别处学来的?”
  “羊毛能做何物?”
  “……”
  果然,这就是个话唠。
  主人是个话唠,身边的仆从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都是走的同一个风格路线,想必平日里应该很有共同话题。
  这位方巾青年姓郭名安,行十五,来自太原郭氏。
  太原郭氏虽然不像太原王氏那样根深叶茂历史久远底蕴深厚,但在他们这里也已经很够看了,罗三郎很早之前就在县学中听人说起过,罗用穿来这里之后,也对这个家族有所耳闻。
  郭安此人,身材颀长面貌端方,看他们的衣着举止,也是比较简朴随和,除去刚见面时那一声棺材板儿,罗用对这主仆二人的印象还是比较不错。
  至于话太多什么的,那也不碍事,他说他的,罗用只管忙自己的。听说罗用要在这里收小半天的羊毛,对方还很大方地表示自己可以等他一起走,于是罗用就给他们指了城中吃饭的地方,让他们先去吃点东西歇一歇。
  离石县城中,得知今天是罗用在收羊毛,找过来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他们大多都没有羊毛卖,就是过来瞧个热闹,一群人凑到一起说说闲话,进入二月份,天气也稍稍暖和了一些,难得今天天气也这么好。
  城中百姓之中,有人就对罗用说了:“三郎,平日里我们跟人买腐乳,一文钱能买七块,半文钱怎么也得三块,怎的到了你这里,反而只能得两块了?”
  “啊?”罗三郎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家豆酱,一升卖五文钱,一合酱是不是半文钱?一合酱也是一斤羊毛,两块腐乳也是一斤羊毛,那你的两块腐乳不就是要半文钱嘛?”那人于是就把这里面的关系细说一番。
  罗三郎一想也是啊,于是便道:“我之前确实算错,那以后一斤羊毛就换三块腐乳吧,之前换过羊毛的人,尽可以来补。”
  罗用的话引得众人一阵欢呼,欢呼过后,问问身边的人先前有谁换过羊毛没有,没想到竟然一个也无,像他们这些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实在也没多少机会搜集到羊毛。
  “一斤羊毛竟也能值一斤米。”一老者感叹道。一斗米值五文钱,一升就是半文钱,重量上来说差不多也就是当下的一斤重。
  “也只有在清明前,过了清明,那羊身上的绒毛开始退了,便不值什么钱了。”罗用对众人说道。
  不多久,有屠户提着一筐羊毛过来卖。
  先前罗用他们刚开始收羊毛的时候,就有人在卖羊给他之前,把羊毛先给剃了,那屠户能干吗,当下就跟人说了:“我跟你买的可是一整头羊,你竟能把羊毛给剃了,你怎的不割块羊肉吃了?”
  于是后来就没人在卖羊之前剃羊毛了,毕竟和一整头羊比起来,两块腐乳还是小头,把这屠户惹恼了可是得不偿失。
  这时候见这屠户提着羊毛过来卖,摊子边上围着的一圈闲人很热情就告诉他了,罗三郎说了,往后这一斤羊毛能换三块腐乳。
  “那好啊,三郎,这里是四斤羊毛,你便给我十二方腐乳吧。”他既是卖肉的屠户,家中自然有秤,这些羊毛也是先称过了再提过来卖。
  “你先前卖过多少,三郎还能给补。”众人又对他说道。
  “当真?”那屠户睁大了眼睛。意外之喜啊!
  “自然。”罗用笑眯眯地收好羊毛,将箩筐递回给他,又接过对方手里的陶碗,从罐子里给他夹腐乳:“你先前卖过多少斤羊毛?”
  “得有十五六斤吧,你给我补十五块腐乳就成。”那屠户高高兴兴就说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