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将进酒(古代架空)——唐酒卿

时间:2019-08-02 18:04:47  作者:唐酒卿
  “我若是个男子,必定活不到今日,”李剑霆握着佛珠串,坐在床沿, “你把李氏男儿杀尽了。”
  太后湿透的鬓发贴在面颊,能从这眉眼间窥探到当年的风华绝代,她嘴唇翕动:“谁承想,他那般狠,宁可乱伦,也要留个祸患给哀家……”她笑意覆满眼眸,“秦王……可是被他自己……活活逼死的……”
  李剑霆看着太后,道:“你杀夫杀子走到这里,本可以做前无古人的君王,可你把权柄交给了别人。轻信宦官,任由阉党乱政;偏帮兄长,助长权臣势焰……社稷垂危,你难辞其咎。”
  太后眼中笑意渐散,她凝视着李剑霆:“高处不胜寒……你不明白……我如浮萍无所依……”
  “我如浮萍无所依。”李剑霆重复着这句话,她年轻的面容上没有忧愁,亦没有笑容。她转开目光,顺着垂帷,看到了太后的梳妆台,凝视着那澄黄的铜镜,道:“既然没有惜身以赴的气魄,又何必乱这一场江山风雨。”
  “你亦为女子,”太后道,“何不懂我。”
  “我既非女子,也非男儿,”李剑霆重新看向太后,眸中清明,“我是李剑霆罢了。”
  太后怅然若失,半晌后,她说:“我见你,便知李氏君王是何等风姿……但你也受制于人。”
  “棋盘不在谁的手中,而在山河里。”李剑霆轻轻地说,“自以为在执棋的人,只不过是比别人晚些进来而已。”
  太后呼吸转轻,她的声音也越发轻:“……可怜薛修卓机关算尽……”她稍微睁大双眼,喃喃道,“……河山啊……”
  殿外余晖尽没,几只鸟雀横渡苍空。没插稳的牡丹掉了瓣,落在梳妆台上,被风一推,就走了。
  * * *
  阒都的消息急呈启东,马蹄撞破寂寥的夜,在数日后到达边郡。花香漪尚未休息,见驿报来了,便笑问:“姑母的信也来了吗?”
  戚尾神色古怪,在门口踌躇。
  花香漪如有所感,缓缓起身,道:“是病了吗?”
  戚尾避开她的目光,垂头说:“回禀大夫人……太后驾崩了。”
  花香漪当即后退一步,红缨连忙扶住她。她怔怔地看着戚尾,须臾后,泪已先流。她撑着红缨的手臂,向外走几步,哑声说:“……休骗我。”
  戚尾默然。
  花香漪她用帕子仓促地掩住口,逐渐哽咽:“怎么……怎么会呢……”
  戚尾不及回答,就听红缨喊道:“夫人!”
  花香漪身已斜滑,晕了过去。
  * * *
  帐内点了安神助眠的香,花香漪醒来时,戚竹音正坐在床侧的椅子里削苹果,觉察到她醒了,便搁到一旁的小案上,拭手后摸了她的额头,道:“病了也不知道。”
  花香漪唇间泛白,没有睁眼,把枕畔濡湿了。
  戚竹音不擅长安慰人,见她哭得伤心,赶忙用帕子给擦,擦完了才想起这是刚刚用来擦手的帕子。花香漪背身蜷起双膝,不住啜泣。她哭到累,就这样又睡过去,再醒来时,戚竹音还坐在椅子里。
  “消息走得慢,”戚竹音说,“……马上新帝登基,我带你回去。”
  “既无姑母,那里就没有我要回的地方。”花香漪眨着红肿的眼,“分别时,姑母身体康健,不过两个月,竟然就病逝了。”
  戚竹音沉默少顷:“……我答应过你不让她死。”
  “大帅远在边郡,力所难及。”花香漪说,“深宫非前朝,刀剑无形,元辅也鞭长莫及。”
  戚竹音以为花香漪要说什么,可她却就此打住,撑着身起来。
  “大帅军务繁忙,”花香漪说,“让我独自待着吧。”
  花香漪的手腕都浸在泠泠月光里,她垂眸的模样很是憔悴。戚竹音不好再坐,就从袖中摸出个小香囊,放在她的膝头。
  “红缨在门口候着,”戚竹音起身,“我在偏厅。”
  此时夜已将息,红缨卯时听到花香漪的唤声,便差人到厨房拿饭,自己先进去了。
  花香漪说:“你把我的箱子拿来。”
  红缨到柜子前拿下花香漪的小箱子,花香漪解开锁,吩咐红缨拿铜盆进来,随后把箱内的账簿烧掉了。
  “夫人这是做什么?”红缨急着要挡,“这都是夫人熬尽心血算出来的。”
  “储君答应大帅,不杀姑母。”花香漪纤指松开,看着账簿逐渐被火吞掉,“若不是她做的,便是她无能;若是她做的,便是她无信。”
  清风把纸页翻开,在“哗啦”声里散落一地灰尘。
  * * *
  端州夜凉,庭院内花木深深,蚊虫多,费盛在新搭的凉棚里点了香。沈泽川拿汤勺把碗里的冰块搅得微响,一边看萧驰野带萧洵拉弓,一边听费盛呈报阒都事宜。
  “薛大想要掌管仓库的要职,就得跟内宦打交道。宫里边的太监喜欢永宜港的海货,让青青备给他。”
  “青青说已经准备妥当,等新帝登基后,势必要大赦天下,到时候薛大正逢机会,该出头了。”费盛说,“还有太后驾崩,世家岌岌可危。不过赫连侯卖田筹粮,内阁兴许会网开一面。”
  “赫连侯能想到筹粮,就是被逼到了绝路,不得已,需要割肉重做人,”沈泽川饮汤,“我粮食给他了,也算仁至义尽。”
  赫连侯变卖家产买的粮食,都是从厥西柳州州府尤檀那里得来的。当初颜何如说要新建港口,沈泽川答应了,柳州尤檀就是厥西内应。这位州府跟他名字一样,尤其地贪,只要银子给够,再掉脑袋的买卖他都敢做,否则也不会在江青山的眼皮底下跟颜何如来往。
  “薛修卓过于激进,倘若中博的仗没打完,孔湫和岑愈还能答应,但如今我空出了手,”沈泽川眸子侧映着流萤,“他们自然不想再跟世家斗得你死我活,合力攻敌才是要务,只要储君不傻,就会赦免赫连侯。”
  “那咱们还给赫连侯粮食?”
  沈泽川让尤檀给赫连侯的这批粮食,不仅价格公道,还全是好米。
  “赈济粮当然要给,”沈泽川看向费盛,“让尤檀实话实说不就好了。”
  费盛随即顿悟,笑起来:“主子英明!”
  那边萧驰野松开指,利箭正中靶心,晨阳等近卫齐声喝彩。
  费盛感慨道:“二爷这臂力。”
  沈泽川看了萧驰野良久,对费盛说:“尹老的后事都办妥了,他剩余的东西,你是儿子,你做主。”
  “他哪有像样的东西……破席子烂被子都扔了吧,烧给他,我也怕他骂我,”费盛抬手按住腰侧的刀,“我留着这个就行。这刀无名,他也无名。”
  沈泽川说:“尹老是英豪,这刀该有个名字。”
  “我跟他都追随着主子,”费盛握住刀,“还求主子赐名。”
  沈泽川转着瓷碗,看月光削过碗侧,一片雪亮,说道:“旌旗十万斩阎罗①,就取后三字吧。”
  费盛掀袍跪地,朗声说:“此刀必不负此名!”
  * * *
  太后驾崩,储君登基一事就不便再拖,内阁拟好章程,时间定在八月初,紧跟在丧事后,年号择的是“盛胤”。
  萧驰野听闻时便道:“储君有锐气。”
  八月初孔湫率领百官,在明理堂前叩拜新帝,李剑霆就此成为大周名副其实的皇帝。
  “猜猜新帝要封大帅做个什么,”沈泽川成日闷在屋里逗萧洵,这会儿有萧驰野,就逗萧驰野,“猜对了有奖。”
  “奖什么?”萧驰野看着军务,任由兰舟压在自己背上,“彩头要够才行。”
  沈泽川看到哪里,就用折扇画到哪里,觉得这么压着萧驰野还挺舒服,道:“什么都行。”
  “侯爵,”萧驰野捉住沈泽川的手,翻在掌心看疤痕,“有离北王虎啸山河在前,阒都不会再封一个启东王。”
  边郡陆平烟都是边伯侯,戚竹音乃五郡兵马大帅,若是跟陆平烟平阶,就显得委屈了。但是永宜年至今,大周只有两个异姓王,一是离北王萧方旭,二是建兴王沈卫。戚竹音战功不及戚时雨,又不得言官青眼,封起来困难重重。两相权衡,封侯更合适。
  “那我就猜个封王,”沈泽川贴耳,“要是赢了,你就得给我奖励。”
  * * *
  福满换了新袍子,往明理堂走时,沿途的太监宫娥都要行礼。他志得意满,但没在这里失了分寸,见到朝中大臣就会避退,看着更谦卑了。
  福满到了明理堂,门口伺候的小太监悄声说:“皇上刚醒,正找祖宗呢。”
  福满拍了拍衣袖,跨进门,接过宫女的茶,自己呈到李剑霆跟前,禀道:“皇上。”
  李剑霆时常睡不好,捏着眉心,接了福满的茶抿了一口,道:“元辅怎么说?”
  “这是元辅的票子,您瞧瞧,”福满从袖中拿出内阁的票,呈递到御案,“皇上若是同意,今夜就能发出去。”
  李剑霆把孔湫拟的票子看了,思忖半晌,说:“前头的陆平烟也是侯爵,再封戚竹音为侯,只怕会惹得启东心里不痛快。”
  李剑霆时常对福满说政务,福满也不避讳,把自己在内阁办差大院里听到的东西略作润色,道:“陆广白叛逃,陆平烟要是押入阒都,是得褫夺爵位的,他那边伯侯已经不算数了。皇上是新帝,大帅便是新臣,您封她为侯,本就是天大的恩哪。”
  “你说得在理,”李剑霆把票子放在桌面,“那就——”
  李剑霆言犹未尽,福满正准备研磨,忽听堂外有人禀报,说是孔湫来了。李剑霆被这一打岔,就把这件事情搁到一边,让孔湫先进来。
  孔湫面色铁青,掀袍跪下,叩首请安后,沉声说道:“皇上,送去庸城的赈济粮出了问题,厥西的折子刚进来,臣不敢耽搁!”
  福满立即来接折子,转呈到李剑霆御案。
  李剑霆打开一看,顿时沉下了心。
  “如今庸城流言四起,都道这赈济粮是中博沈泽川暗中相助,言之凿凿,沸沸扬扬。”孔湫说,“倘若放任不管,只怕会……”
  “如果此刻停止发放赈济粮,便坐实了这粮食跟沈泽川有关系。”
  阒都无粮,能够赈济庸城旱灾的只有这批粮食,李剑霆不能让庸城百姓饿死。可是正如孔湫所言,放任不管,三人成虎,沈泽川便占尽了朝廷的便宜,成了庸城的恩人。
  这一手既阴又狠。
  李剑霆总算领教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原句“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第260章 封赏
  “赏, ”李剑霆心思飞转, 合上折子,“赫连侯筹粮有功, 朕要重赏赫连侯。”
  孔湫伏地, 暗自颔首, 恭声说:“皇上圣明。”
  赈济粮不论如何都不能回收,李剑霆在此刻重赏赫连侯, 流言就会不攻自破。既然沈泽川要跟她打仁义战, 那就走着瞧。
  “韩丞专权欺主,又有篡位之心, 罪大恶极, 难得赦免, ”李剑霆说,“大帅为保朕之安危,替朕擒拿韩贼,实乃大功一件。不仅如此, 她出兵青鼠部大捷而归, 于公于私, 朕都要封她。”
  孔湫说:“大帅驻守边郡,受尽苦寒,早在咸德年间就有出兵勤王的功劳。只是不知皇上要如何封大帅?”
  “朕听闻大帅素有‘风引烈野’的美名,”李剑霆提笔,在纸上工整地写下两个字,“不如就封大帅为‘东烈王’。”
  孔湫霎时抬头, 愕然道:“那便是……”
  “戚竹音,三出启东保驾勤王,风引边沙火烧十三营,孤军深入救回其父。自她担任启东五郡兵马大帅以来,一郡双关固若金汤。咸德年至天琛年间,边沙十二部没有一兵一卒得以进犯我启东领土。”李剑霆抬起眼眸,“这般的忠贞悍将,朕封她为王,有何不可?”
  “可是大帅身为女子,”孔湫道,“能登上玉龙台受封觐见已是破格,若是再封为异姓王,必定会天下哗然。皇上,三思啊!”
  李剑霆看着孔湫,说道:“元辅在授课时曾教我,‘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①’,朕要善纳忠谏,还要善待英贤。如今戚竹音既能为朕镇守四方,又能为朕擒杀逆贼,她以赤诚忠心这般待朕,朕却还要拘泥于男女之辩,这样岂不是会寒了天下英贤的心?”她离开座位,前来扶孔湫,诚恳地说,“老师,她为女子,却肯戎装杀敌,除却报国真心,便只剩忠君之义。更何况,我亦为女子,老师对我倾囊相授,还辅佐我治理天下。所谓男女,真的那般重要吗?”
  李剑霆从“朕”变成了“我”,孔湫却不能从“元辅”再变成“老师”。新帝要封戚竹音,除却她所讲的肺腑之言,还因为眼下中博、离北兵强马壮,阒都仅靠八大营固守城门就好比以卵击石,只有戚竹音,只有紧握启东三十万兵马的戚竹音才能跟乱党一较高下。
  “皇上圣谕册封便已是厚待启东,但这爵位,实在是太高了。”孔湫不是不明白局势,相反,他太明白了。戚竹音一旦封王,此刻的大周便再也没有能够跟启东形成制衡的军事势力,整个王朝兴亡都将依赖于戚竹音这三十万兵马。若是赢了,日后还怎么封戚竹音?她已经到了跟萧方旭一样的位置,不仅无可再封,并且再也没有一个离北能与之相互制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