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半晌,韩松笑了一声,端着茶壶示意董传林摆正茶杯,给他满上后,再给自己的杯子里添了添茶水。
“祝贺我们,重获新生。”韩松双手举起杯子说。
董传林冷却的心情又热烈起来,他欣喜道:“对,祝贺我们体验别样人生。”
月儿虽弯,但依旧明亮。
它现在躲在云层里,不代表一辈子都藏在里面。总有一天,它会发光发亮,让世人赞美。
连喝好几杯茶,董传林才觉得痛快。忽然,他问道:“你今年几岁?”
韩松顺口就回:“二十。”
“不是,我是问如果你没来这里,你几岁了?”
韩松思忖片刻道:“三十多吧,记不清了。”
董传林没给他面子,直接拆穿:“是记不清还是不想记清啊,能从而立之年回到弱冠之年美好吧?”
没想到他根本不上当,韩松憨笑着问:“你就不美好?”
“我比你差一点,二十五岁回到十五岁没多大区别。”董传林伸出食指摇摆几下。
从二十五到十五,是从刚成熟看清生活面目,回到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年纪,差的只是一份若有若无的少年感,区别不明显。
韩松吐槽道:“十岁差别还不大?你干脆回到婴儿去好了。”
这话说到董传林点子上去了,失眠时他还真想过。
怎么他没那个福气穿到豪门富商家去,连小说男主角标配的随身空间和特异功能都没有,这样的穿越是不完美的。
“行啊,要是能让我自己选择,我就穿到皇后的肚子里去。未来我就是龙的传人,是真命天子,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到时候我就封你为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
韩松被逗笑,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还没睡觉呢,就先做上梦了?”
董传林大笑道:“年轻人,梦想还是要有的。”
在韩家聊天聊到忘了时间,董光承亲自举着火把来寻人,董传林像个小鸡仔一样被赶回家去。
躺在床上时,他心里高兴劲依旧久久不散。
不要龙的传人,不要真命天子,也不要随身空间和特异功能,就这样挺好的。
有为自己担心的家人,有忙碌的生活,有交心的朋友,足够了。即使没找到心心念念的人,老天也待他不薄了。
做人不能太贪心,抓紧拥有的就够了。
一直空荡荡游魂的心突然有了归宿,董传林难得一觉到天亮,睡个好觉。
清晨,公鸡打鸣时他一跃而起。
又是崭新的一天,美好的生活还等着他去创造!然而他先遇上的不是美好生活,而是董光承一连串的问题。
“你想好没有?去哪里?学什么手艺?有找好师傅吗?”
董传林无奈地挠挠后脑勺,回答道:“我想好了,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师傅。还劳烦爹帮忙打听。”
正在吃饭的一家人目光齐齐望向董传林。找营生这个问题,已经萦绕董家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有确切回复,大伙儿都很好奇。
董光承问:“你要学什么?我托人去打听打听。”
“木雕。”
古代房屋都以木材作为支撑,门窗、床和桌子都需要木雕师傅的巧手。达官贵人家中的房梁都是各种精雕细琢花纹围绕,连读书人也喜爱在笔筒、臂搁上都雕花纹。
这项从古流传的技艺,董传林想认真学。
听到董传林想学木雕后,刘氏心头一喜,夸赞道:“木雕不错,造屋和制备物件都能用上,手艺好不愁没饭吃。”
董光承可没夫人好心态,直接挑出做木雕这个行业最大的阻碍。“可你也要看看他有没有吃这碗饭的天赋。”
天赋太重要了,很多人学一辈子也只会模仿和生搬硬套,毫无美感而言,脑瓜子不灵通的人做这行,悬。
董传林敛容屏气道:“爹,勤能补拙,我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天赋决定下限,勤奋决定上限,事在人为,不尝试怎么知道不可能。
“你明白就好,我去问问你李叔,他的叔父就在镇上做木雕手艺。”董光承满意地笑了,有愿意努力的念头就行。
他生怕董传林立马说出自己没天赋不学了这话,在家说说倒也没事,跑到师傅家里学两天说放弃就丢死老脸了。
学手艺找营生这事,董传林最大的权力就只能选择行业,至于师傅的选择他是没法选的。阅历限制他的交际圈,找人教他打猎种田还差不多。
韩松在听说他要去学木雕后没什么反应,端着茶杯不咸不淡地问:“你想好了?”
“你说这话的时候像极了我爹。”明明年纪是少年,说话倒像是中年,一点都不符合他现在的年纪。
自从昨晚两人开诚布公后,董传林在没有外人在场时说话舍去一切敬词,聊天没有约束百无禁忌。
但一有第三人出现,他立马无缝转接到那个有礼貌懂礼节的好孩子。
韩松对他的说辞一点都不在意,接着说:“听说李叔的叔父性格不错,不过脾气很倔,特别是在带徒弟上面,恨铁不成钢,好多人都受不了他的严格要求。”
董传林自动忽略这段话里最重要的性格脾气问题,而是好奇他为什么知道是要去哪里。
从一早出发去面摊,到下午回家,他一直都在韩松身边,连相处时间最长的董传良都没机会单独说话。事情还没办成,董光承和刘氏就更不可能说。
“你怎么知道我爹想让我去李叔的叔父那儿学?”
韩松耐心解释道:“苗家村笼统就这些人家,相处久了,对方的三叔四大爷你都能知道做哪行。”
有时候八卦和消息你不用去问,它自己就会跑到耳朵里。况且苗家村多数人家都以种田为生,哪家有会手艺的亲戚,大伙儿都门清。
“都这么透明还有秘密可言吗?吵个架还没出门消息就传出去了。”董传林撇撇嘴说道。
韩松迅速扑抓到重点,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你想藏住什么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
韩松:你想藏住什么秘密?
董传林:藏住……我偷偷告诉你,其实我每天早上都偷偷拿一个红薯藏着中午吃。
韩松:……
董传林:我把红薯分一半给你吃,你别告诉我娘。
第11章 第 11 章
韩松盯着他看,眼球黑白分明,像汪洋大海,陷进去就游不出来。没有犹豫和质疑,就这样认真地看着,似乎在无声地说:“你给我好好答,不然后果自负。”
董传林对上他眼神几秒后就怯懦地避开,心慌到有些结巴:“我……我藏……我藏我俩的事啊,难道你想让别人知道?然后全村人都来围观两个外来物种?”
“他们不会知道的,你保持住现在的状态,别放飞自我就行。”韩松玩味地瞧他一眼,把目光放回在手里的茶杯上。
猛灌一杯茶,董传林才觉得好受些。这家伙以前肯定经常威胁人,眼神都带着刺,逮谁刺谁。
他大剌剌地说:“保持住我青春活泼美少年的状态吗?这就是我的本性不会放飞,你放心。”
韩松白他一眼,“错,我是说保持住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状态。”
董传林:“……”
*
生活就是你越期待它,它就越折磨你。
董传林心心念念着李叔的叔父回答,等了好几天,一点消息都没有。
更惨的是,昨晚他做梦,梦到叔父毅然地拒绝他要拜师学艺的想法。
更扯的是他拒绝的理由,说什么在庙里求了一卦,卦上说千万不能收他为徒,不然会有血光之灾,生意全毁。
梦里董光承知晓后,拿着竹鞭满院追着他打。叹道自己是上辈子造了孽才有这么一个庙王爷都劝诫不能收的儿子,把老董家的脸都丢光了。
董传林一边避着爹的毒打,一边解释。
可惜董光承在怒头上根本不听劝,死死追着不放。两人跑了好一阵,喘到不行,董光承累倒在地,摆手说先休息一会,等会再打。
梦境太过于真实,惊得董传林从穿上爬起,拿上外衣就想接着跑。睁眼看看四周才发现是个梦。
什么事都经不起念叨。
这天,董传林跟着董光承去地里干活,热火朝天正起劲,董传芳就跑来喊两人,说是李叔带消息来家里了,脸上乐呵呵的,估计是个好消息。
董光承高兴地把锄头扔给董传芳,兴致勃勃地往家里赶。剩下董传林两姐弟扛着农具在后面追。
到自家大门前,董传林心里有一丝紧张。上辈子他事业顺风顺水,没投过简历,没进过公司,剧本是应接不暇,丝毫不担心接不到工作。
反观现在,要才华没才华,要能力没能力,要天赋没天赋,就一颗赤诚之心,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赏识。
两边差别巨大,他心头有些忐忑。怀揣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董传林进屋,放下农具后乖乖站在爹娘身边旁听。
和董传芳猜测的差不多,李叔带来的是好消息。今日他正好去镇上办事,就特意去叔父家询问。
叔父说收徒可以,要看有没有缘,有缘便收,无缘就只能让他另择良师。
有缘无缘这种玄乎的东西,一点预料性都没有。董传林心里直打鼓,心想着这位叔父不会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他没有天赋不适合学木雕吧,这也太伤人太丢脸了。
送走李叔,董光承的满面笑容在回头那一刻散去。
董传林心头一颤。
“明日我带你去拜见拜见李师傅,你要好好表现,别给我丢脸。”董光承板着脸说道。
董传林点头应好,却不明白为啥爹心情转变如此之快,虽然李叔的言词里透着一股不确定性,但最起码没下死刑啊,那么担忧干嘛。
直到晚上,他在韩家得到解惑。
韩松听完董传林一通的疑惑后,幽幽地说:“李师傅的得意弟子前段日子跑了,把李师傅气得差点昏过去,放话说以后再也不轻易收徒。要不是你是苗家村人,估计连见面看有没有缘机会都没有。”
“跑了?为什么?待遇不好还是饭不好吃?”
韩松轻描淡写道:“追如意郎君去了。”
听完韩松的回答,董传林眨眨眼思考片刻道:“……虽说爱情是比事业重要那么一点点吧,但这样轻易跑了算什么,一点都不为后面要学徒人的感受。”
“爱情比事业重要?”韩松疑惑地问。
说到感情上的事,董传林就来劲了,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侃侃而谈。
“当然,听你这话就知道你上辈子是个单身狗。与心爱之人吃米糠饭都美味,孤独一人吃山珍海味都没劲。”
说完他还不忘给韩松一个“你单身你不懂的”的眼神。
韩松被逗笑了,又问:“那你觉悟那么深,是有心爱的人?”
董传林看着他,气势顿时弱下去,声若蚊蝇:“没有。”见韩松的嘴角越扬越上,他不服气地回道:“所以我珍惜啊,要是遇上心爱之人我肯定不放手。”
要是他真幸运遇上,哪怕山崩地裂、坠入深渊他都不会轻易放手。
“如果你是那个得意弟子,你是会留着继续学手艺,还是跟着如意郎君跑?”韩松笑笑后,把话题抛回学手艺这件事上。
董传林不敢看他的眼睛,低头说道:“我……估计也会跑。”
事业还能重新奋斗,人错过就回不来了。
韩松双手一摊,“那你就没资格说他不为你考虑。”
“行吧,你个高你说了算。”
董传林默认他的说法,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没资格要求别人。
道理都懂,可董传林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一定是上辈子把他的幸运力都花光了,才会惹得现在做什么事都有阻碍。
董传林问:“你是怎么知道得意弟子跑了的,在这呆久了消息跑得都更快?”
“回家时黎叔说的。”
他们每日从家到镇上都是坐黎叔的牛车。黎叔性格爽朗,村民喜欢和他聊天,很多时候他掌握着第一手小道消息。
消息发源地黎叔都这样说,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董传林垂头丧气地回家。
心里惦念着事,睡觉都不踏实。董传林眼底青黑,跟着董光承、董传良和韩松一起去赶牛车。
或是董光承低沉的心情太浓烈,一路上五个人都没说几句话,连平时叨叨不停的黎叔也紧闭嘴巴。
紧张的气氛让董传林更加紧张。
下车时,韩松拍拍他的肩头安慰道:“别紧张,实在不行就回来卖面条。”
董传林瞪他一眼。
看他一脸不喜,韩松装糊涂说:“不喜欢卖面条打猎也行,我教你,绝不嫌弃你笨。”
董传林咬牙切齿道:“……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放完狠话,他一甩衣袖愤愤离去。
看到他终于有了斗志,韩松忍不住笑了,摸摸鼻子往面摊方向走。
被韩松这么一激,董传林昂起斗志,力争要把这个名额给拿下来。他保持热情,乐呵呵地去木雕师傅家报到。
管它三七二十一,管它得意弟子跑没跑,老子长得帅肯吃苦会用心,就不信没人看得上。
气打的再足,到了门口还是有点忧心。
李叔的叔父也姓李,董光承敬重地喊一声“李师傅”,董传林跟着一起叫。
李师傅的房子在镇上郊区,地方空旷,院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木材和雕到一半的木头。
做足对方不待见的准备,却没想到李师傅夫妻俩倒是和气,把父子两迎进屋后,看茶待客样样不少。
长辈一顿闲聊后,话题才转到这次拜访目的。
李师傅上下打量一阵董传林,摸着胡子问:“你知道我上一个徒弟为什么跑了吗?”
就算已从别处打探到小道消息,董传林也不敢放肆,装傻摇头:“不知道。”
7/73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