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后来,一方面是工作忙碌,另一方面在于UP主们已经发掘太多玩法。某天夜里,方源猛然发觉,自己根本就是在照着某个UP主的路子走。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继续当一个云玩家?
就这个问题,方源认真想了两天。
参与感?
好像不是。
至少对他自己来说不是。
那是什么——?
方源终于发觉,自己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当时网络上一片“支持工作室”、“保护正版利益”的呼声里。
可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这些声音让他看见《永渡》,有很大的可能是,他根本不会知道这个游戏、遑论成为千万玩家中的一员。
可他看到了、知道了,也掏钱了。
方源打从心底觉得:这营销,厉害啊。
而走到这一步,能看出这点的,已经是极少数人了。
然后,他更加后知后觉:原来《永渡》的幕后投资人,就是小池总,和那位钟经理。
甚至在成为池珺的助理后,方源慢慢发觉,其实小池总在会议上宣布的很多决定,都是由钟奕提出,两个人讨论一番——大多是小池总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由钟奕解释。慢慢把钟经理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到当下可以达成的地步。
追根究底,钟奕才是这个网站项目的大脑、心脏。
只是由池珺作为面上那个人罢了。
于是方源有了另一重潜在的、现在尚未彻底浮出的疑虑。
他总会觉得:现在钟经理对小池总这么尽心尽力、把一切想法都和盘托出……
很正常。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需要平台来实施。毫无疑问,对钟奕来说,盛源是他遇到的最好的机遇。有足够的资源,还有上位者的耐心。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和盛源太子当同学这种事,已经算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运气。
再者说,方源偶尔会想:没准钟经理还有藏私呢。
如果日后有人发现了这点,想挖走钟奕,小池总那边,是否有足够的利益将他留下?
还是仅仅凭借一层说着好听、实则没什么实际效用的“同学情谊”?
方源有点头疼。
他看着窗外的雨,又回过头,从后视镜里,悄悄看小池总与钟经理。
万一日后做大了,钟奕想和小池总分家?……很人间真实,但也有许多前车之鉴。
到时候,现在的项目组,也会四分五裂吧。
……
……
后座。
钟奕历来对旁人的目光很敏感。
此时此刻,他微微侧过头,正好对上方源在后视镜中看自己与池珺的视线。
察觉到自己暴露,方源似乎是愣了一瞬,然后飞快挪回目光。
钟奕:“……”
他讲到一半的话一顿。
池珺注意到,“怎么了?”
钟奕:“……没什么,”他说,“国内的练习生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到时候,需要我们这边主动联络一些已有的、年轻的男团。在和韩国版权方接触时,也可以与他们那边的公司有一定会谈。”
池珺点头。
钟奕:“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节目已经开播了。”
第87章 运气
被钟奕列为“五年计划”核心的综艺,是一个百人选秀节目,参赛选手们是来自不同娱乐公司的练习生。
海的那边,娱乐文化发达、造星产业链完整。一个组合的出道背后,是无数练习生的汗水与拼搏。
即便如此,也有许多人在多年练习后仍然无法出道,只好转作舞蹈老师等幕后工作。
而这场综艺,就是给未被列入出道计划的练习生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提前走上舞台、大放光彩。
在经历了一轮轮投票、淘汰后,最终会留下的十一名选手组团出道。
最初,钟奕提及这个节目时,池珺指出:“……在早年的超女、快男之后,我们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类似的选秀了。”
现在想想,他仍能记起当初的全民狂潮。
但那毕竟是许多年前的事。
池珺纠正自己的说法:“不,选秀一直存在,但热度不温不火。到第三届,已经很少有人去看,更别说复制当年的成功。这两年也有其他节目,但收视率,”他斟酌了下,选择委婉的说法:“……很一般。”
基本只是“圈内”自娱自乐。
钟奕答道:“首先,‘歌手’和‘唱跳舞台’是两种概念,两者面对的观众有重合,但并非完全一致。其次,市场一直都在,只是我们这边,一直都没有契合的‘产品’,让许多‘用户’都只把目光停留在韩国。我们要做的,是推出本土化的‘产品’。”也就是由国内年轻男女组成的偶像团体。
同时,这也是在为接下来的娱乐帝国打造铺路。等到团队出道、与池珺签约,他们可以就势再成立一个运营团队。此外,盛源原本的院线资源,也可以成为利益交换的底牌。
把池珺放到影视部门,会是池北杨日后后悔终生的决定。
池珺笑了笑,问:“你还做过市场调研?”
钟奕淡淡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端看池珺怎么理解了。
池珺放下前一个问题,转而问:“即便如此,为什么是这个节目?”韩国那边,在盛源表示出购买版权、邀请制作团队的意向后,各大公司均在丰厚的利益前表现出浓厚的商谈意愿,列出多档节目,其中不乏在当地收视率颇高的,可钟奕大致看过,就很坚定地做出眼下的选择。
池珺甚至有种感觉。
钟奕他……原本就是冲着那几档节目去的。
钟奕:“选秀方面,不可否认,我国很多团队的实力,”他停了停,含蓄道,“都不太过关。这种情况下,只有让观众有了‘可以决定谁组合出道’的参与感,又有一路看着选手进步的满足感,会被更好地套牢。”
池珺挑眉:“嗯,很专业。”
钟奕笑了下:“这方面有很多论文支撑的,我请人翻译了一些,也自己整理过,回头发给你看看。”
见池珺点头,他又道:“这两年国家开始放宽二胎政策,亲子相关的综艺会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也不一定,”毕竟再过几年,此类综艺大行其道时,就要出令禁止了,“在韩方提供的几档节目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就好。游戏类,主要是MC的选择上。但我对国内娱乐圈并不是很了解,具体人物挑选,可能得要你来。”
池珺轻轻“啧”了声,坦白:“我以为你会说,你已经列好一个名单,只用日后联系。”
钟奕眸色深了些,看着池珺,问:“你希望这样吗?”
——你又在试探什么吗?
池珺笑了笑,说:“不用。你做的够多了。”
不知是不是钟奕心理作用,他总觉得池珺这话说得有些意味深长。
好在很快,小池总又道:“我会比对版权方那边的情况来,到时候,也要听取他们那边的建议。只是,”有点疑虑,“什么样的观众会选择在手机、电脑上看这些节目,而非电视?”
钟奕:“身边没有电视的。在校大学生、刚刚搬出家的白领。有钱,有时间,会是这些节目收视的主力军。”
池珺:“亲子节目呢?”
钟奕:“那些受邀演员的粉丝。”他想了想,“再说,网络节目,也不会永远停留在网络上。”
于此,池珺倒是很快赞同:“对。这几年,电视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了。”他福至心灵,“我们兴许可以和宽带运营商那边合作?”
钟奕微微笑了下。
很多时候,他只用抛出一个想法。
池珺便会自如地跟上他的思路,将一切完善化。
他注定是成功的那个。
……
……
自去年十月底回到海城至今,除去工作外,池珺另多出一个习惯。
每隔两周,都要去老宅坐坐。短则一下午,多则一天半。与钟奕提起时,原话是:“我很多年都没在爷爷身边。之前人在京市,没时间。现在回来了,总要聊表孝心。”
至于随之而来的工作时间减少、平日时常在办公室加班至深夜,池珺没有提起,可钟奕都知道。
好在两人对彼此的工作内容都有一定了解。偶尔池珺实在没空,钟奕也能帮他审一审文件。在方源等人看来,这又是一个池珺待钟奕“信任过头”的证明。他特地请教自家老爸:“小池总这么做,是不是某种对钟经理的‘表忠心’?”
这话很不确切。
方源:“……就是,证明他给钟经理放了很大的权。而事实吧,不管谁来挖钟经理,说的再好听,都不太可能做到小池总的地步了。”
就事论事,方源不觉得这是件好事。
权利总会滋养野心。
钟奕被挖走的可能性减小,但他单干的可能性,在方源看来,是始终增加的。
他和老爸分析:“钟经理那边,他自己也有一个公司,只不过是建材供应方面……这步子也跨的太大了吧?”
方老爸看多了办公室斗争,闻言,也颇觉惊奇。
待听儿子说了更多之后,老人家叹口气:“这就得看,他们到底是伯牙子期,还是又一对在创业路上闹掰了的‘朋友’了。”
方源:“不过吧,小池总背靠资本……”钟奕和他闹掰,真的不会被整个行业封杀吗?
方老爸不太赞同:“你之前不是说过吗。‘未来的趋势,是虚拟产业’。当时多信誓旦旦啊?”
真到那一步,盛源会有封杀钟奕的能力?
方源挠挠头:“不管怎么说,小池总是一手把钟经理捧成新资本了。接下来,就看钟经理是知恩图报,还是反咬一口。”
在大众眼里,当然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就连池家老爷子,平日万事不管,被自己一双子女的争斗闹得头痛。到这会儿,也特地问了池珺一次。
祖孙二人之间是茶盘。琥珀色的茶水从池珺手上紫砂壶中倾泻而出,落在同一个窑、同一捧土烧出来的茶杯上。
池容没有明说,只是接着池珺正式进入盛源一事,讲到自己当初创业的光景。
世人只知道盛源现在的成功,却不知道,那年有多少人赶上了国家政策变动、下海经商。又有多少人欠缺了点眼光,于是摔死在崖底。
池容带着点感慨,说:“之前有小孩儿来采访,”年纪大了,看着“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在职场上都算成功人士的记者,照样觉得对方是“小孩儿”,“问我,到底有哪些诀窍,才把盛源发展成现在这样。”
“我说,”池容看着专心斟茶的孙子,有点高深莫测,“哪有什么诀窍啊,都是运气好。”
“运气好,资金链断了,能及时补上。”
“运气好,供不上货,对方愿意多等两天。”
“还是运气好,这一路,遇到过糟心的‘朋友’,见不得你好啊。那年在你奶奶家多盖了一层楼,都有人给政府举报……好在,这些人,毕竟不多。要是多一点,也就没今天的成绩咯。”
他说了这些,然后问池珺:“小珺,你觉得,你有这个运气吗?”
池珺手很稳,放下茶壶,抬头直视爷爷。
他笑了下,说:“我能姓池,能是我爸我妈的孩子、是您的孙子,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扪心自问,如果把他和钟奕的处境互换。池珺不觉得,自己能走到钟奕今天的地步。
当然,换钟奕来回答,恐怕就是另一个答案了。
池容摇头:“你啊。”孙子能看得这么清,是好事。但回避问题,就不对了。
池容直接许多,道:“过去十几年,你交的所有朋友,都是你妈先看一遍,我再看一遍。笑侯、未扬,思北……那些都是好孩子。”圈里那些溺爱第三代、把孩子宠的无法无天的人,都在池珺成长的过程中,与池家淡了交情。
妻子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孙子了。
于是池容真的对池珺非常、非常上心,不想他有半点不好。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强令儿子、儿媳收心,佯装成一个“正常”家庭。
池珺回答:“钟奕也很好。”
池容微微眯了眯眼睛。
池珺笑了下,倒了杯茶,放在爷爷手边,说:“改天,我把他带来,您亲自看看吧。”
第88章 眼神
池珺的“改天”,在池容的要求下,变成那一周周末。
而在日后,这竟然成了某种惯例。
在老爷子开口,请钟奕务必常来。孙子眼光不错,交到的朋友颇令人放心——这样讲了后,池珺哭笑不得,私下对钟奕说:“想不到,我爷爷还挺喜欢你。”
又道:“姥爷那边,我也会去。”舅舅常年在京市,只有过年时回来。表弟和舅妈倒是清闲些,但也有舅妈那边的亲戚要走。好在丛兰作为“妻子”失职,作为“母亲”也做的不怎么样。唯有“女儿”一项身份,被她完成的很好。
问钟奕:“要不然,你也一起来?”
钟奕便玩笑道:“那我又能多一家地方蹭饭了。”
这样讲的时候,池珺是放松的。他最亲近的家人,欣赏着他的爱人——虽然出于各种考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说是健朗,却也有些老年人都有的毛病。如此种种,让池珺暂时不考虑与爷爷讲自己与钟奕的真实关系。但除此之外,所有“爱人”该有的待遇,他都想给钟奕。
58/135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